国邮发〔2017〕67号《国家邮政局关于推进邮政业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邮政局关于推进邮政业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邮发〔2017〕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局:
邮政业安全生产事关社会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邮政业安全生产工作,现就推进邮政业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严守安全底线、严格源头管控、严格隐患排查、严格行政执法、严防重特大事故,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严密的责任体系、有效的体制机制、完备的预防控制体系和有力的基础保障,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确保邮政业安全稳定和寄递渠道安全畅通。
(二)主要原则
坚持安全发展。深入贯彻“安全为基、发展为要、服务为上”要求,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全面夯实行业安全工作基础,为推动邮政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解决当前邮政业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完备法规标准体系,着力健全监管体制机制,着力堵塞安全生产管理漏洞。
坚持源头管控。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安全条件,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严把源头防范关口。
坚持系统治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市场等手段,大力推动“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责任落实,完备人防、技防、物防措施,提升邮政业安全生产治理能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邮政业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大幅提升,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监管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全国省级邮政业安全支撑机构覆盖率达100%,业务量排名前50名的地市邮政业安全支撑机构全覆盖。到2030年,全国地市级邮政业安全支撑机构实现全覆盖,基本建成法规标准体系完备、监管体制机制健全、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为邮政业健康发展提供稳固可靠的安全基础。
二、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四)依法落实监管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合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按照“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的思路,适应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从科技创新、政策规划、标准规范、许可审批、执法检查等方面,不断加强和改进安全监管工作。充分发挥各级邮政业安全支撑机构作用,强化技术保障、信息支撑、应急管理、教育培训等职能,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安全发展。
(五)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单位,其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同为本单位第一责任人。树立安全与发展并重理念,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全过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企业总部要加强对分支机构和加盟企业的安全管理,在安全保障、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国有企业要带头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发挥示范作用。
(六)严格责任考核追究。按照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要求,严格违法违规行为查处,通过典型案例和处罚情况社会曝光,强化警示,保持高压态势,倒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层级考核、年度考核和结果通报制度。统筹整合、科学设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加大安全生产在综合目标考核中的权重。建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情况与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制度,将履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职责情况作为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参考。
三、大力推进依法治理
(七)健全法规制度体系。积极推动《快递暂行条例》立法工作,完善快递安全制度顶层设计。修订《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出台《邮件快件实名收寄管理办法》,修订《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增强行业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加强邮政业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制度建设,解决区域性安全生产问题。完善邮政业标准体系,加快邮政业安全生产标准制定修订。建立安全生产统计体系和考评体系。鼓励企业制定更加严格规范的安全生产标准,结合国情业情积极借鉴实施国际先进标准。
(八)严格安全准入制度。严格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准入条件,将维护国家安全作为许可管理的一项原则。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将《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作为服务能力的评价内容,规定营业场所和处理场所配备的设备设施应当符合《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等强制性标准要求,并进行实地核查。按照强化监督与便民服务相结合原则,优化审批流程,实行全流程网上办理。
(九)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完善邮政业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制度,健全执法标准,规范执法程序,依法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协调配合,完善安全生产违法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与协查机制。建立执法行为审议制度和重大行政执法决策机制,评估执法效果,防止滥用职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安全生产执法纠错和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保证执法严明、有错必纠。
(十)健全监管执法保障机制。加强邮政业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配备监管执法装备和应急救援设备,强化监管执法技术支撑,保障监管执法需要。建立监管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将监管执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出重点保障范围。建立健全监管执法人员入职培训、持证上岗和定期轮训制度。加强邮政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及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对安全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
(十一)完善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坚持问责与整改并重,依法依规做好邮政业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充分发挥事故查处对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作用。建立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分析支撑体系,对相关事故调查处理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建立典型事故提级调查、跨地区协同调查和工作督导机制。建立事故暴露问题整改督办制度,事故调查结案后,负责事故调查的邮政管理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评估,督促有关单位和人员切实落实整改措施。
四、完善体制机制
(十二)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成立邮政业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党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各地邮政管理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在编制限额内进行内设机构调整,加强邮政业安全支撑机构建设,强化行业安全监管职责。健全邮政业联合监管机制,探索开展邮政管理、公安和国家安全部门联署办公。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引入第三方提供安全监管执法技术支撑,利用社会力量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强化社会监督。鼓励企业订单式、协作式购买运用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聘请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建立社会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安全管理机制。
(十三)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督促企业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和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制定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及重大活动寄递安保等专项应急预案。加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事故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落实预案管理及响应责任,加强政企预案衔接与联动。探索建立应急准备能力评估和专家技术咨询制度。
五、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十四)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明确验视岗位责任,制定收寄验视操作规程,统一规范验视标识。坚持以信息化手段为主,加快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2018年底基本实现实名收寄信息化全覆盖的目标,着力构建企业低成本运行、用户易于接受、政府高效监管、信息安全有效保障的实名收寄制度。完善安检操作流程规范,提升安检实效,确保应检必检。规范寄递协议服务安全管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批量实名和特定方式过机安检等方式提升效率。
(十五)强化预防措施。督促企业针对收寄、分拣、运输、投递各环节和不同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现场作业、机械操作、设备设施管理等规程,规范安全生产操作行为。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突出分拨中心、营业场所、员工宿舍等重点部位和人员、车辆、消防、用电等安全管理,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加强整改台账管理,建立重大安全隐患自查报告制度。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建立隐患治理监督机制,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执法。
(十六)完善安全防范设施。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加强自动化分拣设备、机械化装卸等设备推广应用。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重点区域达到全覆盖。组织研发和推广应用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禁寄物品检测仪器等关键技术装备。督促企业加强电器产品安全防范以及电动车火灾防范,定期检测电气线路及设备,配套安装防护设施。
(十七)切实保障信息安全。强化企业保护用户数据的责任,依法规范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应用行为,采取有效技术手段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督促企业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用户合法权益,不得非法收集、使用用户数据。企业的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切实提高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密能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骨干队伍和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建设,提高风险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六、强化基础建设
(十八)完善安全投入长效机制。加强邮政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加大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投入,实行专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强化审计监督。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建立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积极应用灾害防治、预测预警、检测监控、应急处置等技术和装备。
(十九)建立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实施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依靠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能力,基本实现“一个全覆盖、三个制度监督、四个环节管控、五个可以把控”的目标,建成支撑三级邮政管理部门在线监管、移动执法的装备设施体系主体框架。推动建立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实施的安全技术创新引导机制,形成产学研用战略联盟。督促企业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融合度,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安全生产规律性、关联性特征分析,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十)健全安全宣传教育体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切实做到先培训、后上岗。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加强警示教育。加强寄递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安全用邮意识。引导企业和高等院校构建供需互动的就业机制,加强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根据本意见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抓紧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制度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要求。要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和工作要求落实到位。
国家邮政局
2017年8月4日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