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发〔2012〕106号《民政部关于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意见》

浏览量:          时间:2018-05-23 01:31:55

民政部关于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意见




民发〔2012〕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北京、天津、上海地名工作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促进新时期地名文化繁荣发展,充分发挥地名文化对地名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现就加强地名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地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我国地名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新形势下,加强地名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地名工作发展活力与动力、推动地名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地名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了一批地名文化成果。但是,我国地名文化建设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地名文化建设的系统性不强,地区发展不平衡,整体作用发挥不够,地名文化理论研究需要深化,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亟需加强,地名文化的发展现状与社会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加强地名文化建设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各地要进一步加深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充分认识地名文化的历史地位,充分理解地名文化与地名工作的密切关系,认真谋划、切实做好地名文化建设有关工作。

二、地名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继承发展为主题,以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传播与交流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地名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点,促进地名文化发展繁荣,以地名文化建设引领地名事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地名文化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二)总体目标。

经过3至5年的努力,地名文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地名文化工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地名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地名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地名文化产业形成规模,地名文化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地名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形成地名文化发展繁荣、推动地名工作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把地名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局和地名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发挥先进文化对地名管理、服务、科研等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提高地名文化服务水平。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参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公益属性,满足人民群众对地名文化的需求。加强合作共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以及热心于地名文化的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地名文化建设,形成地名文化建设合力。

三是坚持继承创新,科学发展。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统一,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地名文化,不断丰富地名文化内涵和外延,拓展地名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大力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紧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利用各类地名文化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地名文化建设,体现地方特色,建设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

三、地名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全面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完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有关标准规范,分期分批开展各类地名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做好千年古城(都)、千年古县、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甲骨文和金文地名、少数民族语地名、著名山川地名、近现代重要地名文化遗产的认定和保护工作。

(二)加强新生地名文化建设。编制实施地名规划,加强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完善地名命名更名制度,处理好地名保护与命名更名的关系,在继承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的基础上,提升新生地名的文化内涵,推进地名文化创新发展。

(三)深化地名文化研究。加强地名基础理论研究,深入探索和把握地名文化建设规律,研究地名文化内涵和特征。广泛开展地名文化资源的调查、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地名文化专题调查研究,充分发挥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有关单位的优势和力量,力争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树立理论指导实践、服务实践的理念,将理论研究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为地名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四)开发地名文化产品。积极编制地名图、录、典、志等各类地名图书,开展地名网站、电话查询、地名触摸屏等地名信息化服务,拍摄制作地名文化专题片等影视音像作品,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群众需要的地名文化产品。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活动。积极搭建文化活动平台,不断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开展形式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地名文化展览、地名文化征文、优秀地名认定等,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服务。

(六)推动地名文化产业发展。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挖掘整合地名文化资源,打造地名文化品牌,重点建设一批地名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富有特色的出版物、音像制品、导航查询软件、专题会展、主题公园、节庆活动、主题旅游产品等地名文化及其衍生产品,逐步壮大地名文化产业规模。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技术,发展文化创意、移动媒体、电子读物、动漫游戏等新兴地名文化业态。

(七)加强地名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工作,鼓励和支持干部提高素质,培养地名文化人才,打造一支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地名文化人才队伍。采取有效措施,树立和宣传地名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发挥民间地名爱好者在活跃地名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和发展地名文化的群众基础。

(八)加强地名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地名国际标准化建设,规范地名罗马字母拼写,制作一批高质量中国地名文化宣传外文读本和音像制品,促进地名文化海外传播和交流。加强与联合国地名组织、教科文组织和国外相关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地名文化研究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主动展示我国地名文化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认同感。

四、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保障投入。地名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地名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地名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要加强领导,认真研究解决地名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制定地名文化建设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各地地名管理部门要积极向本级财政部门争取将地名文化建设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地名文化建设,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地名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

(二)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创新地名文化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路,加强地名文化发展制度建设,构建地名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地名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制定支持地名文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把地名文化建设作为地名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力度,确保任务落实,为地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三)统筹安排,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地名文化建设与地名标志设置、地名规划、地名信息化等地名管理和服务工作相结合,使文化的精神和力量渗透到地名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在地名管理服务中发展地名文化,以地名文化发展繁荣推进地名工作科学发展。

(四)注重总结,加强宣传。要认真总结推广各地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地名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报刊、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广泛宣传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广泛传播地名文化知识,提高社会对地名文化的认识,扩大地名文化影响力,为地名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民政部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八日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doc/35000.html

本文关键词: 民发, 民政部, 地名, 文化, 建设, 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