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统字〔2011〕18号《国家统计局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文

浏览量:          时间:2019-07-19 01:27:49

国家统计局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国统字〔2011〕18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具体部署,着眼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统计保障,立足于为统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规划。

一、序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统计人才是指从事统计工作或为统计工作服务的人才,是党和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计事业不断发展的智力基础。

统计承担着全面反映国情国力状况,客观描述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准确揭示经济运行规律的重任,是党和政府实行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社会公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性工作。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统计信息,统计需求持续高涨,统计作用日益增大,统计事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使统计环境越来越复杂,统计难度越来越大,统计事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国家统计局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统计人才队伍摆在首要位置。近年来,通过贯彻实施《国家统计局人才工作规划(2005-2010)》,全国统计系统在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统计人才工作成效显著,统计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有力的推动。同时应该看到,与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的总体要求相比,统计人才队伍建设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统计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紧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表现为人员老化、中青年比例偏小、出现年龄断层等现象;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偏远地区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流动机制尚未健全;人才工作的有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人才工作经费不足等。

未来十年,是我国统计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统计人才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国统计系统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应对日趋高涨、复杂多样的统计需求,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兴统、人才强统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二、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部署

(一)指导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提供坚强有力的统计保障为根本目标,以努力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为总体要求,规划统计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计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服务发展。把服务统计事业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统计事业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统计事业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

人才优先。确立在统计事业改革和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统计事业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素质提升、管理创新转变。

以用为本。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系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创新机制。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有利于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

高端引领。培养造就一批善于管理的领导人才,一批勇于创新的领军人才,一批精于统计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统计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整体开发。加强对人才的全方位培养,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提升,努力培育实事求是、锐意进取、业务精通、法纪严明、作风扎实、执行力强的统计人才队伍。关心人才成长,鼓励和支持人人作贡献、人人都成才,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统计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素质优良、作风扎实、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统计人才队伍,不断提高统计人才对统计事业发展的贡献,为推动统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统计人才素质显著提高。大力提升各类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到2020年,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才比例从现在的54.7%上升到70.5%;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从现在的52.6% 提高到66.6%。

统计人才结构日趋优化。统计人才结构与统计事业要求基本适应,人才队伍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类型结构、年龄结构等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在不同地域之间的布局趋于合理。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大幅度提升。

统计人才环境逐步优化。拓宽人才发展渠道,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营造良好风气和工作环境。使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促进人才健康发展,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

(三)总体部署

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营造统计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促进统计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提升;以统计领军人才培养为龙头,推进高层次统计人才工作;以高层次统计人才队伍建设为契机,引领统计人才队伍整体发展;以加强统计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推动统计事业科学发展。

推进人才发展,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到2015年,重点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上有较大突破。到2020年,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确保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突出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

主要任务:围绕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的总体要求,以统计领军人才为重点,突出造就一批品德优良、学养深厚、业务精湛、善于管理、勇于创新的高层次统计人才。到2020年,造就享有国内外声誉、具有业内一流水平的统计领军人才100人左右,高层次统计人才达到1000人左右,全国政府统计系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数从现在的0.5万人增加到1.2万人。

措施:制定加强高层次统计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出台高层次统计人才选拔条件和使用办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院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继续推进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评结合工作,逐步扩大高级统计师队伍。进一步研究开发使用统计专家信息库、实施统计专家联系制度、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组织国内同行专家、学者到各级政府统计部门挂职。组织高层次统计专家到相关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短期工作或调研,全面了解统计工作情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国际专家型统计人才培养力度,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举办论坛或工作交流;选派高层次统计人才出国访问、开展业务交流和技术合作;选派统计领军人才到联合国统计部门及其分支机构、相关国际组织、外国政府统计机构工作,了解国际统计专业前沿发展状况,扩大中国统计工作的国际影响。加大海外高层次、创新型统计人才的引进力度。探索建立首席统计专家制度,注重首席统计专家称号的精神激励作用。研究设立“国家统计人才奖”,激励统计人才成长。

(二)大力培养重点领域人才队伍

主要任务:适应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以统计重点领域人才为重点,大力培养一支数量稳定、业务扎实、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到2020年,在统计制度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分析、统计执法、统计信息化等重点领域的人才数量稳步提升,人才数量基本满足工作需要,统计重点领域专业人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措施:依托高等院校的优秀师资和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对重点领域人才的开发培养工作。力争与开设统计专业的著名高等院校合作,定向培养统计制度方法、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分析等专门人才;组织重点领域业务骨干到知名院校的统计学院(系)进行理论学习。制定重点领域人才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在全系统开展相关业务培训,选拔重点领域业务骨干集中学习研讨。鼓励各重点领域的青年业务骨干参与各项重点工作,在经济形势分析、统计制度方法改革、重要文件起草、重大专项调查等工作中,锻炼其综合业务能力。优先支持重点领域业务骨干参加国际合作项目、学术交流等活动。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为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提供法制人才保证。开展统计执法业务培训,提高统计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认真总结交流执法检查经验,提高统计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加快建设全国统计系统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制度、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为契机,积极培养一批既精通统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加快建设急需专门人才队伍

主要任务:适应统计事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急需专门人才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视野思维新、创新能力强的急需专门人才队伍。到2020年,统计科学研究、统计新闻宣传等急需专门人才数量明显增加,基本满足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大幅度提高统计科研水平和对外宣传能力。

措施: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继续推进科研基地建设,组织开展科学研究、项目开发、学术研讨活动。力争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挥其在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中的载体作用。在条件成熟时,积极申请筹建国家统计局统计研究院。加大对“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的支持和资助力度,加大对“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高等院校进行统计科研,将统计理论转化为先进的统计生产力。加强统计新闻宣传工作,加大公开透明力度。通过各类培训提升全系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统计新闻宣传的水平和应对能力。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手段,引进和传播国际先进统计经验,对外宣传中国统计工作。适当引进专业新闻人才,有计划地组织统计新闻宣传人员进行专业学习,培养开放意识、主动意识和系统反应意识。加大处理突发事件的培训力度,提高统计新闻宣传的应急管理能力;完善统计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作,积极妥善应对各种统计舆情突发事件。组织开展好“统计开放日”、“世界统计日”等大型活动,提高宣传水平,丰富宣传手段,积极普及统计知识,增加社会公众对统计工作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四)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1. 综合管理人才队伍

主要任务: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司局级、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造就一批精于统计、善于管理的领导人才,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高素质综合管理人才队伍。加强青年领导干部、女性领导干部、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到2020年,国家统计局机关干部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才比例从目前的82%增加到95%以上,90%的司级单位配有女性司级领导干部,女性司级干部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全国各级政府统计系统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人员结构更加合理。

措施: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建立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委任、聘任、选任等任用方式,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执行和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交流制度,促进和深化综合管理人才定期轮岗交流工作,增长管理人才的实践经验。加大国家统计局机关和事业单位内部、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省级统计机构内部、国家统计局与省级统计机构之间的人才交流力度。加大各类综合管理人才的培养开发力度。继续加强统计系统领导干部培训,有计划选送国家统计局机关局、司级干部、调查总队领导班子成员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学习深造;组织调查队系统厅局级干部任职培训,举办省级统计机构负责人研究班,地市级统计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和县级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培训班;继续组织新任司、处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继续举办国家调查队业务骨干培训、专业基础知识培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班。进一步加强国家统计局机关党校培训力度,适当改善党校办学条件。积极开展各类国(境)外培训,拓宽领导干部的视野,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学习效果验收制度和档案登记制度,并将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和职务晋升的依据之一。大胆提拔使用优秀青年干部、女干部。解决好少数民族地区调查队领导班子民族干部配备问题。

2.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主要任务:适应统计事业科学发展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各级统计业务工作人员为重点,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统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20年,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才总量达到7万人,比重从现在的52.6%增长到66.6%,初级、中级、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从现在的4:5:1调整为3:5:2。

措施:进一步扩大统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岗位实践、在职进修、交流培养等多种方式,促进统计专业技术人才加快知识更新、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创新能力。面向各级统计专业技术人员,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制定统计专业技术人才轮训计划。结合岗位职责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具体要求,采取专题讲座、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种统计业务培训。建立健全激励政策,鼓励统计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外语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和国际项目,借鉴先进国际统计实践。加强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力度,选派优秀的业务骨干到国内外著名院校学习,制定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多种人才流动政策,促进统计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分布。继续推进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和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评结合工作。提高和规范省级高级统计师资格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水平,对各省级高评委进行评审业务培训。加快推进统计职称制度改革,力争将现有的高级统计师分档,设立正高级统计师(教授、研究员级),副高级统计师(副教授、副研究员级)。完善统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办法,广泛调研各行业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聘任情况,力争落实用人单位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中的自主权。继续做好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选拔推荐工作。加强部门统计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国务院各部委统计人员参加的统计业务培训班。改善基层统计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生活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加强统计专业技术人才为基层服务的工作。注重发挥离退休统计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四、重大人才工程

(一)领导班子建设工程

开展各级统计机构领导班子建设工程,打造团结和谐、奋发有为、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不断增强推动统计工作“三个提高”的能力。坚持服务科学发展用人导向,选优配强“一把手”,择优选配领导班子成员,优化结构、科学组合,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改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廉洁从政的监督管理。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重大事项要按照规则程序,在班子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加强班子团结,认真开展班子成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培养大局观念。强化对各级领导班子的考核力度,重点考核落实国家统计法规政策、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重大统计改革建设事项、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等内容,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作用。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统计业务培训和管理能力培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和领导水平。

(二)“十百千”高级人才工程

着眼于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贡献突出、数量充足的高端统计人才团队,推动统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到2020年,在全国统计工作者中培养、造就一支1000人的高层次统计人才队伍;从高层次统计人才队伍中重点培养、选拔100人的领军人才;从百人领军人才中遴选出具有国际影响力、做出卓越建树的10人,授予国家级首席统计专家称号。各省级统计机构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立省级首席统计专家。探讨论证在国家统计局机关的司级业务部门设立首席统计师岗位。

(三)知识技能更新工程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统计改革需要,面向统计系统干部,组织各类在职和脱产培训。采取专题讲座、研讨等多种形式,以统计、经济、金融、法律、管理、信息技术、新闻宣传、文字写作、外语和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开展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着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适应个性化培训需求。制定相关制度,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的在职干部轮训要求。国家统计局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每人每年参加各类培训时间不少于110学时,在京单位处以上领导干部每人每年不少于5天的政治理论脱产培训。加强与全国170多所设有统计学院(系)或专业的高等院校的联系,依托高校教育资源,提升现有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级统计人才继续教育基地。

(四)学力提升工程

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干部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提高学力层次。全面增强统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优化统计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统计人才队伍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通过自学考试方式,组织全国统计系统特别是调查队系统干部参加“调查与分析”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学历教育,提升调查队系统干部的学历层次。制定相关政策,选派并鼓励各级政府统计系统干部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定期选派部分特别优秀的青年干部赴国外著名大学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五)青年英才开发工程

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对青年统计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制定适合青年成长和使用的相关政策,注意在各级领导班子中配备年轻干部,建立和完善后备干部队伍,积极帮助指导,及时跟踪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培养选拔后备干部。继续加强初任培训,局党校适时开展青年干部培训班,抓好政治理论培训。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重点部门和相关单位学习实践、到国外交流考察、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组织青年业务骨干参与统计科研和专题调研活动,在项目、课题、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选派有培养前途、缺乏领导经验和基层工作经历的副处级青年干部到地市级统计机构挂职、科级青年干部到县级统计机构挂职,挂职期间综合表现特别优秀的予以破格提拔使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参加中共中央组织部统一安排的挂职锻炼。根据工作需要,选拔基层青年业务骨干到国家统计局机关挂职。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专项档案,建立年轻干部状况定期分析制度,健全领导与年轻干部定期谈话制度。继续办好《年轻》杂志,青年论坛等活动。组织开展“青年统计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挖掘和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国家统计人才奖项中设置“青年人才奖”,激发青年干部争当人才的内驱力。

(六)创新人才推进工程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依托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继续开展全国统计建模大赛,培养创新精神,发现创新人才,计划每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一届。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积极创造环境,激励和支持其在工作实践中做出实绩。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改进统计科研成果的评奖办法。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的投入力度。对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各种激励机制向创新型人才倾斜。发展创新文化,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

五、规划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组负责、组织人事部门牵头的人才工作格局,强化各职能部门人才工作职责,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国家统计局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办公室、国际合作司、政策法规司、统计设计管理司、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人事司、财务司、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国际统计培训中心)、统计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审议人才规划的分年度落实计划、听取规划执行情况的检查汇报;协调规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审定落实规划的补充建议;监督规划的执行情况。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司,负责协调、落实、检查、评估人才工作规划的执行情况,适时对人才规划实施提出修改意见。

(二)健全规划体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党组建立省级统计系统人才工作领导机构;以本规划为指导,根据实际,制定本单位、本系统人才发展规划。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全国统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统计系统各级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的权重。建立各级党组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

(三)营造良好环境

大力宣传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实施本规划的重要意义、指导方针、目标任务、主要举措,宣传规划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在整个统计系统形成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风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统计人才甘于奉献、追求真理、安心学习研究,构建全系统向上、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形成学术交锋、观点争鸣、宽容个性、善待失败的学术氛围,营造学习型、智力型统计人才大团队。

(四)保证人才投资

各级统计机构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并确保投入逐年增长。较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提高投资效益。进一步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保障人才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培训。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人才投入的支持和资助力度。

(五)强化基础建设

深入开展人才理论研究,积极探索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加快统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doc/65605.html

本文关键词: 国统字, 国家统计局, 人才, 发展, 规划, 2011, 2020年, 全文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