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发社〔2016〕374号 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6-12-28 22:29:39

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国科发社〔2016〕3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文化厅(局)、文物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十三五”时期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制定了《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科技部

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

2016年12月7日

 

 



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

 

 



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依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编制,主要明确“十三五”时期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专项规划,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行动指南。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冲刺阶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强化国家共同记忆、留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保障,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树立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大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对“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借机渗透,存在着民族文化传统印记淡化、人文精神失落的危险,国家与民族凝聚力受到严峻挑战。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维系本土文化独立性的国家战略高度予以系统部署,将其作为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重要举措。并将文化遗产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国家的“金色名片”,作为国际交往的润滑剂、助推器和竞争力予以重点部署。利用科技手段支撑和引领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和策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等文件先后出台,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路线图和时间节点。同时,也对科技创新引领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明确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的方向与任务,确定“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切实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科技进步,创新引领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二、现状与趋势

(一)现状

“十二五”以来,国家加大支持力度,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广大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一是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部分领域已进入国际第一梯队。二是研发了一批系统装备,提升了专业效率和科学化水平。三是形成若干成套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有效支撑了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四是引入一批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促进了行业发展。五是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建立了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手段解决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范式。六是多措并举,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移扩散。七是整合资源、集群作战,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了创新团队和机构的建设。全行业初步形成了以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创新发展格局。

回顾发展的历程,在事业蓬勃发展、良性循环的态势下,与国际整体局面相比,我们在成果积累和技术储备等方面仍有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二是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能力有限,难以全面、系统挖掘和深刻阐释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难以讲好“中国故事”;三是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能力有限,在濒危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和更大范围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方面,都有瓶颈问题尚未突破,科学技术需求复杂而巨大,相应科技手段却十分有限;四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有限,展示传播内容乏味、形式雷同,事倍功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五是行业创新体系尚不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科技资源尚未稳定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相关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二)发展趋势

在国际视野下,加强文化遗产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保护、传播与影响,并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催生新兴产业,将会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领域未来一个时期的主旋律。许多国家为抢占未来的制高点和话语权,纷纷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本国和本地区的科技规划或单独设立科技行动计划,例如,欧盟的“地平线2020计划”、“地中海地区文物认知与保护计划”,法国的“国家级文化遗产研究计划”,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安全计划”和美国的“拯救美国财富计划”等。与此同时,借助空间数字化、文化传播网络化、装备智能化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构建较为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

未来5到10年,将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技术革命的带动下,这些领域正孕育着新的群体性突破。纵观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发展,主要呈现出如下十大趋势:

一是关于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国家软实力作用的认识逐渐深入,从而引发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和观念产生深刻变化。

二是在充分认识文化的力量和文化遗产价值作用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整体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三是文化遗产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作用的提升,带动高新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革新。

四是对文化的力量和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认同的价值挖掘,带动多学科交叉,促进文化(文物)与科技的高度融合。

五是为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价值和公共文化服务作用,在新媒体和“互联网+”的环境下,传播手段和模式日益变革。

六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不断增强,装备水平加速提升,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度空前紧密。

七是新形势、新需求、新任务,将带动战略、理论、应用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八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创新,将会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三)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创新战略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相继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做出了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这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1. 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急需科技创新支撑。针对我国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尚未健全,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综合技术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需要构建建立我国文化遗产学科体系框架;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保护和传承利用基本理念和方法论研究,应用各类现代技术提升我国文化遗产价值认知能力。

2. 我国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的突破,急需科技创新支撑。针对我国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中难点和瓶颈问题,迫切需要开展文物保护修复病害检测、关键修复技术和材料,以及预防性保护相关技术的科技攻关,整体提升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3. 大力提高文化遗产传承利用能力,急需先进可靠、贴近百姓的传承利用科技支撑。针对日益增长的全民文物享用需求,迫切建立现代智慧博物馆技术体系,突破文物展示利用关键技术、提升文化遗产公共服务能力,实现我国文化遗产传承利用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4. 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急需科技创新支撑。当前,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亟需接力“互联网+”,加大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提高博物馆、文化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大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基本遵循,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统筹规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增强整体创新能力为战略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重点,以培育科学创新能力为战略储备,以整合科技资源、优化创新服务能力为战略支撑,以实施若干重点科技攻关为战略突破,整体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推动我国从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大国向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二)发展目标

聚焦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4个重点方向,补强短板、创新发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出发,以形成满足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大发展需求、解决行业重大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为重点,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国产专有装备、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具体目标如下:

1. 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的科技支撑能力

大力发展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科学与技术,在遗迹遗物探测、文物信息提取、文物价值挖掘等方面,集中突破天地联合遥感遥测、考古预探测智能机器人、复杂环境中的水下文物探测与判别、多功能水下及水面搭载平台、高环境适应性水下文物监测、精准测年、无损/微损检测、文物形貌结构信息高保真提取、残留物提取与判别、考古现场鉴别与应急保护、古代生存背景与生业模式分析、古代材料加工技术与物料流通阐释等核心关键技术20项以上,研发关键装备10套以上,初步构建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技术与装备标准体系;建成基于多源信息的陆地与水下文物资源调查和考古全周期智能决策系统各1套;揭示泥河湾早期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历程,丰富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理论模式。

2. 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科技支撑能力

构建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和检测方法体系;形成室外石质文物、墓葬彩绘文物、泥塑、土遗址、木构建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工业遗产等保护综合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研究馆藏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专用工具、材料和装备;提出监测、评估、调控的综合指标和方法,全面提升馆藏文物和遗产地预防性保护整体水平;研制适合博物馆和遗产地预防性保护所需感知、监测、调控和防震等高精度装备;重点解决传统工艺领域的关键瓶颈问题。形成核心关键技术30项,关键装备15套,相关技术规范、方法和产品标准30项。

3. 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的科技支撑能力

建立并完善智慧博物馆理论与技术支撑体系;探索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创新服务模式;突破特殊文物与大遗址全模态高精度采集、文物本体状态主动精准感知、文物虚拟/增强现实展示与交互、文物数字指纹隐蔽提取与鉴别等关键技术30项;研制适合博物馆和遗产地文化遗产价值传承利用所需的知识图谱、馆藏文物流转管理、丝绸之路O2O(Online to Offline)多语种互动传播、文物价值传播一体化普适云服务平台、文化创意产品辅助设计等专有系统和装备10套。建成社会文物身份鉴别和征信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国家和国际智慧博物馆标准规范的制定。

4. 显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构建智慧图书馆的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公共文化的综合传播技术体系;完善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传播技术;完善基层文化站的文化传播技术体系;推动特殊人群文化需求的关键装备发展;突破口传心授等非物质遗产的采集和物理留存技术;突破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智能互译技术;解决公共文化跨域传播的关键技术;研发书法、绘画、舞蹈、乐器的辅助学习技术装备。形成核心技术30项,装备15套,技术标准30项。

5. 建设30个高水平研发基地

系统加强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文物保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条件平台、公共文化服务研发基地等建设,在重点领域培育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化区域合理布局,大幅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重点领域持续创新能力。

6. 加快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

通过培养、引进等方式,重点培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复合型科技人才、学术带头人,以及技能型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建设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学科交叉、梯队合理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发展思路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关键技术突破为手段,以应用技术和装备研发为支撑,统筹技术研发、装备升级、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以科技计划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等为抓手,强化全创新链设计,系统部署、重点突破,实施“1-2-6-4”战略,具体包括:

聚焦1个目标:聚焦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创新体系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体系为保障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体系建设,促进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贯穿2个全链条:从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业务链和科学研究的创新链等2个维度进行全链条交叉设计,业务链涵盖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链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用创新链支撑业务链,加强科技创新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重大工程的系统支撑;

设置6个任务板块:基础研究、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基地和科研平台;

实现4个系统突破:理论、技术、装备、标准的系统性突破。

四、主要任务

(一)基础理论研究

研究梳理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建立我国文化遗产学科体系框架;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保护和传承利用基本理念和方法论。

 

专栏1 基础理论



(二)文化遗产价值认知

创新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研究方法体系,完善埋藏(地层)、古生物、古环境、资源开发、物料流通、人群迁徙等领域考古学研究方法;形成文化遗产空间观测、天地联合遥感遥测、复杂埋藏条件对地勘探、浑浊水域水下考古探测、精确测年、文物形貌结构信息提取、文物无损/微损检测、残留物提取与鉴定等技术;突破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便携式仪器及工具包、文物无损/微损检测装备、非金属文物探测器、水下文物监控浮标、水下蓝绿激光探测器、水下3D成像声纳、湍急水流条件的水下考古调查机器人等专有装备;形成相关方法、技术与产品等系列标准。

 

专栏2 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方法与技术



(三)文化遗产保护修复

完善和提升金属、陶瓷、纺织品、纸质文物、古籍善本、陶质彩绘等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检测方法体系;构建室外石质文物、墓葬彩绘文物、泥塑、土遗址、木构建筑、工业遗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技术体系;突破以清洗、加固、显微修复、缓释封护为主要手段的文物保护修复专用工具、材料和装备;完善馆藏文物和遗产地预防性保护监测、评估、调控的综合指标和方法,提出各类风险源安全阈值;提升环境监测传感器性能,研发水盐监测传感器、霉菌监测传感器、污染物及水质监测传感器、游客数量监测装备、地形地貌监测装备及新一代物联网监测技术和相关装备;建立博物馆防震抗震理论模型、技术和装备;形成相关技术规范、方法和产品标准。

 

专栏3 文化遗产保护修复技术



(四)文化遗产传承利用

完善智慧博物馆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突破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体验的下一代博物馆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体验技术、全模态数据获取技术、数字指纹无损隐蔽提取与鉴别技术、一体化云服务技术;依托“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的创新服务模式,构建O2O互动传播系统和文化创意产品辅助设计平台;构建文物收藏与交易征信评价指标体系,突破管理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交易异常行为发现与综合研判管理联动平台;形成相关技术规范、方法和产品标准。

 

专栏4 文化遗产价值传播与利用技术



(五)公共文化服务

突破数字文化公共资源的精细化整备技术瓶颈,建立起面向大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支撑体系;强化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中心的核心地位,构建网络资源采集与服务平台,推动全民阅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和弱势人群,研发推动公共文化均等化的专用特型装备;充分利用泛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慧公共文化服务支撑技术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利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的广泛传播,提高内容分发的效率,提升文化传播效果。为加强文化普及和艺术教育,开发专用学习装置和教具,提高大众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普及和教育的趣味性。

 

专栏5 公共文化服务技术



(六)人才基地与科研平台建设

培养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修复人才,建立一批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的研发团队。在古代壁画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纺织文物保护、古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数字文化等方面建设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建设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业化应用及发展。

以专业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为依托,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与功能提升改造,组建联合实验室,形成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公众文化资源、文物收藏与交易等各类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鼓励科技企业、专业机构、科研院所等合作组建试制车间和应用示范基地,构建专用器材、设备、装置、材料的研发、试制与应用评价的系统平台。经过本轮建设,初步形成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支撑环境,为科研人员提供开放、共享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机制建设,强化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中央与地方间、部门与部门间、部门与地方间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建立由国家科技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参与的工作协调和推进机制。加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探索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专家支持系统建设,组建由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参与的专家顾问委员会,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营造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发展的良好政策和社会环境。

(二)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投入,同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拓宽投入渠道;坚持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结合,进一步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完善科技投入管理监督机制,建立新形势下的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完善产学研用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面向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型科技服务队伍,鼓励和支持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多措并举,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扩散。通过技术培训、工程示范、专利实施许可、专利权转让等方式,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人才培养,扩大开放交流

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培养相结合、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科技人才遴选、录用、评价、擢升的政策体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与交流,积极拓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渠道,探索建立双边或多边国际科技合作机制;组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主持或参与国际和区域性合作研究,鼓励领域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同时,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技合作,不断提升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五)紧跟重大科技需求,完善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健全科技预见预测机制,根据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需求的新变化,结合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对相关任务和项目做出动态调整;加强监督,定期评估规划的执行情况,建立必要的公众参与和反馈机制,逐步提高评估监督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law/15771.html

本文关键词: 国科发社, 科技部, 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 十三五, 文化遗产, 保护, 公共文化服务, 科技, 创新, 规划,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