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向前迈出大步
国家工商总局: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向前迈出大步
刘玉亭在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研讨会上指出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向前迈出大步
2016年4月26日,工商总局在天津召开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研讨会。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玉亭出席会议讲话指出,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在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道路上向前迈出了大步,实践证明改革目标和方向是正确的,要牢牢把握改革方向不动摇,勇于开拓创新,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扎实推进企业登记全程便利化,更好地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刘玉亭指出,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决策部署,两年来相继推出一系列工商登记便利化的改革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设企业大量涌现,企业活跃度不断提高。2014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底,新登记企业830.17万户,是改革前四年新登记企业数的总和,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14万户,与改革前日均新登记企业0.69万户相比,增长了65.2%。据第三方调查,商事制度改革被社会公认为“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群众受益最大的重大改革”。根据2015年10月1日以来的561万条互联网数据分析,表明这项改革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在互联网上得到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推动创业热情上扬,促进创业创新的助推器。在各类评价中,持积极肯定的占87%。今年第一季度,企业活跃度达71%,保持了较高水平。
二是促进了简政放权,促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大大方便了企业登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在便利化道路上向前迈出了大步。据世界银行2015年和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这两年中国营商环境排名都比上一年提高6位。
三是激发了社会创业创新活力,促进了就业观念转变,在稳定就业、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方面发挥了作用。改革实施两年来,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增加了6219.76万人,对创业就业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调查数据显示,两年来新设小微企业平均每户带动就业增长10.9%,对拉动高校应届毕业生、农民工和科技人员就业再就业具有重要贡献。按照中国科协去年上半年的评估,新增市场主体对GDP增速的贡献为0.4个百分点。中国个协今年一季度的调查显示,去年一季度设立的小微企业已有纳税的超过50%。这些数据说明,商事制度改革对稳定就业、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为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正在形成,效果初步显现。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日均查询量超过3800万人次,截至2016年3月底,累计访问量130.5亿人次,累计查询量58.4亿人次。2014年度企业年报公示率达85.12%,从今年企业年报公示情况看,企业主动申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意识进一步增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正在形成,效果初步显现。
五是推动创新发展,为经济新常态下新动能的转换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第三产业新增企业占新增企业总量的79.85%,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增长,中小微企业大量产生。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新设立的企业,特别是活跃度高的小微企业,在“十三五”期间能够继续生存发展的,一定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这些企业基数的日益增大为经济新动能转化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助于顺利快速实现调结构、去产能。
刘玉亭指出,两年来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充分证明,商事制度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要坚持便利化改革不动摇,围绕企业的诉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改革。企业名称登记与企业登记制度一样,本质上是行政确权行为。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核心就是要还其本来意义,不要在许可环节打转转,要通过试点迈开改革的步子。
刘玉亭强调,企业登记便利化不只是对企业设立一个环节的要求,还包括变更、迁移、退出等环节的全过程的便利化,这才是真正的便利化。企业登记是政策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要把握商事制度改革方向,从企业登记注册的基本功能出发,围绕推进便利化目标,勇于开拓,勇于创新,明确思路,制定好时间表、路线图,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扎实推进企业登记全程便利化,更好地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