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已达118个
2014年12月29日下午,一年一度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提出,商务部2015年将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创新工程”。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过几年的摸索,中国正在全球50个国家建设118个经贸合作区,其中涉及“一带一路”国家共达77个。这些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承接点。
“一带一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9日,商务部合作司副司长方蔚在会议间隙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中国正在全球50个国家建立118个经贸合作区,其中有77个处在“一带一路”沿线的23个国家。这些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平台,也是产业集聚的平台。
方蔚表示:“现在初步统计,已经在50个国家建设118个合作区,有77个处在‘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它为‘一带一路’承接点已现端倪。这77个怎么分布?35个合作区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沿线国家,42个处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
“一带一路”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以及非洲东部的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覆盖40多个国家。方蔚介绍说,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35个合作区,分别位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匈牙利、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等国。而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区更是遍布沿线,“东南亚,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都有我们的园区,在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兰卡也有园区。在非洲,在埃及、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都有我们的园区。这些是一带一路重要承接点,说明有大量的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经济存在做支撑。”
据了解,中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主要分为加工制造型、资源利用型、农业加工型以及商贸物流型四类园区,园区多为企业自主建设,投资金额接近100亿美元。目前已经入区的中国企业达到2790多个,入园企业投资额达120多亿美元,累计产生480多亿美元的产值。这位官员指出,下一步境外经贸合作区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政府将在国别指导、产业指导方面给予企业帮助,以便将境外经贸合作区办好。
值得注意的是,从单个企业到经贸合作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去”。与此同时,海外人员和资产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据商务部统计,目前,中国的海外企业大概有2.5万家,境外资产约3万亿美元,约有100万中国员工在海外工作。方蔚表示,建立合作区也是规避海外安全风险的一种举措,而未来要重点推进政府保障机制建设,包括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双边合作区协定等。
方蔚表示:“对海外资产投资保护,尽管我们有100多个投保协定,还有90多个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我们正和美国、欧盟正在谈高水平的投资保护协定,就是我们常讲的BIT。另外我们通过双边的协定确保我们在所在国的投资权益,包括我们的境外合作区建立政府间的两国的协定,明确我们企业在那投资的法律地位、投资权益。”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陈凤英认为,今后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风险将会更大,未来国家应把海外利益上升为战略目标加以保护,“现在来讲应该看到一个问题,以后各种各样的案例都会出现。因为我们现在是集中在出去。你想每年一千亿的投资量十年下来要多少钱,何况我们还有增量。可以看到以后的风险会越来越大。所以我想作为国家来讲,必须把海外利益作为战略目标来保护。”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