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日经贸会有转机吗
在2014年12月24日那场动用了700亿日元政府开支的议会选举中,安倍晋三毫无悬念地获胜,也给了他和他的执政党更为充裕的执政时间和更大的对内对外话语权。
尽管在去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举办期间日本看似欲与中韩等国缓和关系,但一向心口不一的安倍这次能否表里如一,仍未可知。对于日本经济来说,中国市场却可谓其救命良药。
日本态度是关键
近年来,中日间经贸往来随着日本政府在领土问题、历史问题上的频繁动作而受到影响。这也为安倍政府的2015年内政外交留下了堆积如山的难题。
新年伊始,日本媒体和经济学家们在展望日本外交走向时都认为,改善与中韩两国关系、深化与美国在安保上的合作是日本外交的重要任务。但他们同时也看到这种可能性的微弱,尽管安倍希望缓和与中韩间的关系,但他同时在历史问题上态度强硬。甚至有媒体认为,安倍今年8月在二战结束70周年时将发表首相谈话,可能再度引起与中韩的摩擦。
而《澳大利亚人报》1月3日的报道则指出,日本明仁天皇在1月1日发表的新年讲话中,暗批安倍在历史问题上的修正主义倾向。报道称,安倍的首相谈话,预计将谈及他对战争的看法,以及日后军队的部署问题。这引起日本许多自由民主人士担心安倍会否认前政府的反思,质疑慰安妇的存在,从而激怒中韩两国。
日本NHK电视台1月2日报道称,安倍新一年打算以召开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为开端,以期实现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从而与中国、韩国改善关系。但无疑,对于正值二战结束70周年的2015年来说,日本和中韩两国间的关系是十分脆弱的。
事实上,近两年来,中日间的经贸往来数字并不好看。2013年,中日贸易额为3294亿美元,同比减少3.9%;2013年为3119亿美元,同比减少6.5%。2014年随着日元汇率的下跌,中日贸易尽管有小幅回升,但同样不被看好,维持下滑数据几成定局。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天国认为,安倍如果不反思他的对华言论和立场,那么中日之间的经济贸易会持续受到负面影响。
日本企业坚守中国
受到日本消费税税率提高、物价上涨、居民收入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日本自去年二季度伊始国内消费日趋冷清。而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外贸至关重要。日本经济学家直言,没有中国市场,“安倍经济学”将难以成功。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目前需要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通过各种政策刺激内需和出口。安倍有意改善与中韩两国间的关系,主要还是为了改善商贸往来。但是应该注意到,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中日、日韩间还面临诸多障碍。
尽管政府层面态度强势,但日企并没有放弃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事实上,很多日企不断扩大在华业务,而这些在中国生产并销售的数据,并不会影响中日贸易数据。
日本媒体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93.7%的日本企业愿意留在中国继续企业发展。而中国日本商会组织编撰的《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14年白皮书》的调查结果也同样显示了这样积极的声音。
中国日本商会调查了8579家日资会员企业,结果显示,54.2%的在华日企将要扩大在华业务,39.5%的日企表示维持现状,93.7%的在华日企仍然看好中国市场。其中只有5%的企业回答要缩小现有业务规模,1.2%的企业选择了要转移、撤出在华业务。
日本政府一直鼓励日本企业在中国之外寻找替代国,并鼓励到其他国家投资建厂,而从安倍在2014年对东南亚的频繁外交中不难发现他的这一意图。
李天国曾指出,东南亚国家虽然拥有较为廉价的劳动力,但同样基础设施、物流、劳动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等也不被看好。这也是很多国家在中国人力成本、资源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依然坚守中国的原因之一。
从国际市场来看,中国依然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市场。而这也是日企坚守中国的最重要的因素。
尽管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中日间经贸的关系网络并不顺畅,双边投资加速减少。商务部研究院亚洲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徐长文指出,对于安倍而言,只有进一步理顺中日关系,加强中日经济合作,从而提高经济数据和消费者信心,才是安倍政权的当务之急。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