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便利化宁波模式:简政放权如何从文件到落地

来源:          时间:2015-01-28 01:59:00

宁波,自古就以通商口岸著称,商帮文化更是享誉世界,千年河姆渡文化的肃穆,越人拓地三江的丰富遗存,明州港的奠基与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朽魅力,开埠通商的炮火与鲜血宁波帮漂洋过海的艰难困苦以及改革开放后迸发的经济、文化的活力……一切的一切,无不令人为之赞叹。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时间是创造力,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

2015年1月22日,23日两天,中国经济网记者随同和谐口岸采访团置身于既充满历史厚重感又深具改革活力的城市,触摸到了宁波永立改革潮头的脉搏。

 

贸易便利化宁波模式:简政放权如何从文件到落地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早在2012年质检总局出台了《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浙江检验检疫局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探索和推进检验监管模式创新,同时,在执行质检总局出台减免法检目录等一系列文件后,宁波检验检疫局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加强与有关政府部门合作,创办了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最大程度推进贸易便利化。

该区是宁波检验检疫局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对外贸新常态,主动改革创新的成果,该示范区的市场采购模式被列为宁波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决定重点改革任务和《宁波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1号工程。该工程得到了宁波市刘奇市委书记、卢子跃市长、王剑侯副市长等领导的批示肯定。宁波市委书记刘奇把改革示范区“依托港口优势、降低外贸物流成本、实现有质量发展”的做法,形象地归纳为“宁波模式”。

这模式得以成功离不开检验检疫部门在顶层设计中谋划发展,在流程设计中服务发展,提出了“口岸申报、集中监管、风险监测、快速核放、后期追溯”的监管思路,形成了以“管理园区化、企业规模化、监管信息化”为特色的“宁波模式”,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十分契合当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需求。.

中国经济网记者驱车沿着杭甬高速一路往东,从林立的广告牌、繁忙的进出口货车往来的车水马龙般景象切身感受到宁波这个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活力。

“宁波模式”:市场采购示范区 实现有质量发展

作为外贸大市,宁波拥有实绩的出口企业已达到1.2万家,拥有300多座码头,连通世界600多个港口,聚集着石化、钢铁、汽车、能源、造纸和造船六大临港工业。宁波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第三个,全国第八个外贸破千亿美元的城市。

在普洛斯北仑物流园内的一个仓库,一批即将发往美国的儿童玩具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正在装箱出运。“这是我们公司市场采购出口的第4500批货物。”宁波凯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运营支持事业部副总经理吴大庆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道。

“以往,外贸企业在组织货物出口时,就象抓中药的郎中,大多数国外客户的订单比较小,每单的货值仅几百到几千美元,一个货柜里一般要装二三十种货物,多的要装五六十种货物。这些出口商品从组货到全部完成检验,起码需要一两周时间。

公司自2013年1月入驻宁波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以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市场采购配货后统一集中到监管仓库,在组货装箱前完成检验检疫监管,并可整合后将几十种货物一次报检,整个物流配送更加快捷,两年下来,仅节省的单据及报检费用就达40多万元,仓储等各种费用节约超过800万元。出口业绩两年来翻倍增长,14年总体贸易额达9.8亿美元。”说起示范区监管的便利化,吴大庆喜气洋洋。

凯越公司只是示范区二百多家入驻外贸企业的一个缩影。

宁波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是宁波检验检疫局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对外贸新常态,主动改革创新的结果。以临港区域占地6.3平方公里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国际物流园区为平台,以国家质检总局市场采购政策为依托,于2013年1月协作共建设立的,示范区充分运用港口区位、区域经济和政策集聚优势,积极探索以“管理园区化、企业规模化、监管信息化”为特色的进出口采购贸易“宁波模式”,贯彻落实质检总局“放、管、治”三位一体质量提升要求。园区已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复创建全国唯一的港口物流服务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2014年,示范区实现进出口额25.5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市出口额的3.4%。入驻外贸企业246家,其中市外贸百强企业34家,实效企业14家;采购出口商品涉及10大类550种,出口136个国家(地区)。

目前示范区以大型供应链外贸企业配送集聚区为主体,设立8个检验检疫出口监管仓,以中小企业组货平台、输非采购商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指定查验点为三个副区块。促进形成了出口玩具、输非商品、进口啤酒等优势产业%。

简政放权:将监管工作嵌套在物流环节 实现既管得住又放得开

宁波检验检疫局副局长蔡文彪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针对市场采购出口商品品种杂、批次多、供应商分布广等特点,示范区实行采购组货地“一次报检、一次查验”,有别于传统的属地、口岸两次报检、两次查验模式,将监管工作嵌套在物流环节中,有效解决了原先采购货物不同供货工厂多地申报、效率不一、储运麻烦等通关难的问题。促进采购贸易提速和企业向供应链运营服务商转型升级。

宁波鑫鹭甬日用品有限公司是示范区设立后从内地吸引入驻园区的一家企业,去年采购出口的商品金额超过1亿美元。

“以前每个货柜仅换通关单的费用就要1000多元,而且由于不同供货商很难同时提供通关单,常常由于一两家供货商无法及时提供而延误航次或船期。公司试点市场采购监管模式后,通过预申报、前置检验等优惠措施,从组货到通关的时间由近两周缩短为两三个工作日,实现了货物流、资金流的快进快出。”该公司总经理方振伟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中国经济网记者深入到示范区进口冷链物流产业园采访了解到,冷链物流发展尤为迅猛。

以宁波港冷链物流中心和太古冷链两大项目为主体,打造长三角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成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实施预检预放、快检快放的全国领先的口岸“零等待”验放模式。

冷链还将应用进口防伪溯源管理系统,确保问题产品百分百召回,真正实现“源头可掌握、过程可控制、流向可追溯”,达到了既能“管得住”,又能“放得快”的目标。

两个冷链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达到近20万吨库容,有效填补宁波港功能上的“短板”,进口食品运抵宁波港储存可以更保鲜、更安全。阿拉斯加帝王蟹、安第斯牛肉、澳洲龙虾、阿根廷红虾、新西兰车厘子等高端进口食品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民餐桌上。

监管转型:地方政府与检验检疫政策更加集中

通过对采购贸易推行圈区化管理,实现有质量发展,提升口岸外贸发展品质,即以要素的集中推动产业的集聚,有效实现三个集中:地方政府与检验检疫的优惠政策集中,组货、仓储、配送的物流服务集中,检验检疫监管力量与监管对象的集中。

通过示范区企业准入规模化管理,抓住规模企业的品牌意识、责任意识较强及“爱惜羽毛”的普遍心理特点,重点吸引上规模、重诚信的大型国际贸易公司入驻园区,有效落实企业经营主体责任,降低产品质量综合风险。

通过对通关监管推行信息化管理,上线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与物流企业仓储系统对接,实现采购追溯链条中生产商、供应商、物流商的信息全备案,以“信息流”控制仓库实际物流;在货物申报、查验、放行、追溯等环节实行全程信息化一站式通关,运用大数据理念开展质量风险分析,引入视频查验模式,达到前置监管、掌控物流、快速通关的效果。同时及时向企业发布国外最新预警通报信息,指导企业规避贸易风险。

创新质量宏观管理机制,按照从微观检验向宏观管理,从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的理念,出台企业准入与退出、分类管理、诚信管理、风险预警管理、质量调查与追溯等五项监管制度。监管成效明显,近两年来未发生一起国外质量原因引起的通报事件。

检政共治:形成政策高地物流洼地

“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物流园区自2009年5月成立以来,经营状况却一直不温不火。”物流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旭波坦言,“直到2013年初,示范区的设立送来了一场‘及时雨’,一切变得大不同了。集装箱作业量保持30%以上速度增长,2014年突破260万标箱”

推动检政协作共管。宁波局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召开检政联席会议21次;市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将示范区列为市外贸进出口重要平台专项推进建设。

检政双方按照“政府推荐、信用担保、诚信联动、质量共管”的思路,联合开展出口监督抽查,诚信信息共享,企业综合评估,质量后续追溯、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等工作,2014年设立专项资金,开展出口监督抽查,将历年国外通报预警信息转化为风险抽批规则,针对63家企业实施135次监督抽查,有效掌握了示范区的整体质量状况。

检政双方从产品质量、出口规模、诚信等级、政府评价等多方面对入区企业进行年度综合评估,优选汰劣,20114年树立优秀标杆企业13家。出台名牌企业入区管理办法,制定质量奖励机制。

宁波检验检疫局张恩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加强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叠加税收优惠、物流费用减免、信保补贴等配套政策,提升示范区虹吸效应,形成的外贸服务‘物流洼地’和‘政策高地’让企业受益很多,有的外贸企业一个标箱能节省1000多元的成本,而且发货时间也缩短,这就是政策高地下的物流洼地效应。”。

张恩说,推动检政协作共建。共同打造“港口+物流园区+贸易市场”一体化发展模式,示范区通过与港区的直通直放和检关联合查验,实现准港区化运作,致力于建设集现代仓储、采购配送、交易批发、检验检测、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临港功能创新集聚区,改变原先进出口商品在港口区域“酒肉穿肠过”的尴尬局面,把握国际采购配送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有利机遇,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目前已有UPS、DHL、DOLLARTREE等12家国际著名采购物流巨头在示范区内设置配送基地。

下一步,示范区将按照打造“临港采购贸易产业集聚区、高端国际物流配送中心、特色商品专业交易市场”的“三步走”发展目标,在实现“地方产业集聚、企业贸易提速、检验检疫模式转型”三方共赢的基础上,释放出越来越多的改革红利,推动宁波外向型经济向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升级,打造浙江外贸经济升级版新的增长极,在保证国门安全的同时为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贡献新的力量。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