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回应日企关停工厂:正常业务调整 未全面退出

来源:          时间:2015-02-17 21:49:00

沈丹阳: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马上就过春节了,这是春节前最后一次发布会。这次发布会还是通报一些情况,回答大家的提问,通报的情况是过去这一个月,今年新的一年的数据。


沈丹阳:

一、关于国内市场运行情况

2015年1月,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受今年春节时间在2月份消费高峰相应后移的影响, 1月份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环比下降4.7%。主要特点表现为:

一是网络零售持续快速增长。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1月份网络零售同比增长37.4%,增速较上月加快6.3个百分点。传统零售业态中,除超市销售与上月基本持平外,百货店、专业点、购物中心环比均有所下降。

二是通讯类、汽车类销售加快。信息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发展推进了通讯类商品更新换代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1月份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6.2%,增幅较上月加快5.8个百分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6%,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

三是居住类、保值类销售回升。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1月份家具、建材销售额分别增长11.5%和11.3%,增幅比上个月分别加快2.9和1.0个百分点,家电类商品销售环比增长7.8%。受节日需求拉动,金银珠宝销售回升明显,1月份销售额环比增长12.1%。

四是消费价格涨幅回落。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 36个大中城市1月份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2.3%。其中,猪肉、蔬菜、羊肉价格同比分别下降7.9%、6.4%和5.4%,鸡蛋、牛奶分别上涨9%和4.7%。


二、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初步统计,2015年1月,全国进出口2.09万亿元,同比(下同)下降10.8%。其中,出口1.23万亿元,进口0.86万亿元,分别下降3.2%和19.7%;顺差3669亿元,增长87.5%。经季节调整后,进出口、出口和进口降幅分别收窄至7.1%、1.3%和14.4%。按美元计,1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04.8亿美元,同比(下同)下降10.9%。其中出口2002.6亿美元,下降3.3%;进口1402.3亿美元,下降19.9%;贸易顺差600.3亿美元,增长87.6%。1月外贸运行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是对东盟及美印出口保持增长,自部分资源型国家进口降幅较大。

2015年1月,我国对东盟、印度和美国出口分别增长15.6%、5.1%和4.9%。对日本、香港地区和欧盟出口分别下降20.4%、10.9%和4.4%。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影响,自南非、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和俄罗斯进口分别下降42%、39.8%、36.2%、35.2%和28.7%,合计拉低整体进口增速4.8个百分点。

二是一般贸易降幅深于整体,其他贸易出口较快增长。

2015年1月,一般贸易进出口11893亿元,下降11.9%,降幅深于整体1.1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进口下降23.4%,降幅较上月扩大16.6个百分点。其他贸易进出口2709亿元,下降7%,其中,出口增长16.5%。加工贸易进出口6257亿元,下降10.3%。

三是机电产品出口好于整体,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大幅下跌。1月,机电产品出口6810亿元,下降1.3%,降幅低于整体1.9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手机和灯具出口分别增长14.6%、10.5%和6.3%。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2701亿元,下降8.5%。进口商品价格延续下跌趋势,平均价格下降16.7%,为2010年以来最大降幅。其中,铁矿砂、原油、成品油、大豆和铜材进口价格分别下跌45.2%、41.4%、34.6%、14.6%和10.9%,降幅较上月分别扩大4.1个、14个、2.9个、0.9个和4.5个百分点,合计拖累整体进口增速8.8个百分点。

四是东部地区降幅较大,中西部地区出口比重提升。1月,东部地区进出口17439亿元,下降12%,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4.9%和19.8%。中部地区进出口1630亿元,西部地区进出口1789亿元,分别下降1.3%和6.3%。其中,中、西部地区出口分别增长4.7%和5.6%,合计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19.1%。

五是民营企业出口逆势增长,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出口降幅较大。1月,民营企业进出口7681亿元,下降10.8%。其中,出口增长1.3%;进口下降32.8%,已连续三个月负增长,降幅较上月扩大26.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3688亿元,外资企业进出口9489亿元,分别下降17.9%和7.6%。


三、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2015年1月,全国吸收外资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66家,同比增长31.8%;合同外资金额3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29.4%。主要增长表现为:

金融服务业吸收外资大幅增长。1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1.8亿美元,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66%,同比增长 45.1%。不含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其他金融服务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3家,同比增长317.3%;合同外资94.9亿美元,同比增长476.5%;实际使用外资46.2亿美元,同比增长1261.7%。

高端制造业领域外商投资活跃。1月,制造业领域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为28.4%,同比增长13.9%。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新设立企业数同比增长34.8%,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3.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9.5%和48.8%。

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增长。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省、日本、德国、美国、英国、瑞典、沙特阿拉伯是今年1月对华实际投资前十位的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总额134.4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6.5%,同比增长34.3%。除新加坡、台湾省和美国实际投资有所下降外,香港、韩国、德国、英国、瑞典、沙特阿拉伯实际投资增长显著。日本对华投资1月份新设立企业数、合同外资和实际投入分别增长3.5%、46.9%和3.2%。

外资并购交易规模提高。1月,外商以并购方式新设立企业107家,同比下降3.6%,但合同外资(82.5亿美元)和实际投资(8.5亿美元)分别增长1083.7%和1268.6%,合同外资占全国总量的比重达24.8%。


四、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今年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1个国家/地区的110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622.8亿元人民币 (折合101.7亿美元注 ),同比增长40.6%。其中股本和其他投资537亿元人民币(折合87.7亿美元),占86.2%,利润再投资85.8亿元人民币(折合14亿美元),占13.8%。截至今年1月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0223亿元人民币(折合6565亿美元)。

2015年1月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8个,分别是中国香港、荷兰、开曼群岛、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印度尼西亚、德国和新加坡。

2015年1月,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到81.2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9.8%。其中对欧盟(主要是中石油集团在荷兰投资28.85亿美元)投资31.7亿美元,是去年同期1.7亿美元的18.6倍;对中国香港和东盟的投资分别增长11.5%和65.6%;对俄罗斯的投资与去年持平,对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投资则分别下降69%和50%。

对外承包工程。今年1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716.3亿元人民币(折合116.9亿美元),同比增长54.8%,新签合同额1042.8亿元人民币(折合170.2亿美元),同比增长22.2%。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67个(上年同期41个,增加26个),合计137.5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0.8%。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42个,同比增加18个。

2015年1月份新签合同额较大的项目有:上海电气输配电工程成套有限公司承揽的刚果(金)输变电线路项目(16.2亿美元),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承揽的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二期改造项目(12.5亿美元),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揽的赤道几内亚巴塔港改扩建工程(合同额6.5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今年1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5万人,同比增长48.4%;其中承包工程项下2.2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2.4万人。1月当月,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5万人。1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8.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万人。

五、关于服务外包情况

2015年1月,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14440份,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92.6亿美元和68.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10.6%。主要特点有:

服务外包由快速增长转为常态发展。1月,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8.4亿美元,同比下降5%,执行金额4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在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44.2亿美元和2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2.1%。

美、欧、港、日为国际服务的主要发包市场。1月,我国承接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的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13.2亿美元、8.1亿美元、6.2亿美元和3.4亿美元,占执行总额的64.9%。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作保持快速发展。1月,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9亿美元和7.3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1.8%和32.3%。其中承接东南亚11国的服务外包执行金额3.8亿美元,同比增长19.4%。通过积极开展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服务出口,有助于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服务外包就业规模持续扩大。1月,我国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增从业人员2.4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1.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79.2%。截止2015年1月底,我国服务外包企业从业人员609.6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406.6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66.7%。

知识流程外包比重进一步提升。1月,我国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知识流程外包(KP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执行金额分别为28.2亿美元、13.8亿美元和5.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4%、29.7%和-6.6%。以知识和研发为主要特征的离岸知识流程外包业务比重进一步提升。    [02-16 09:54]


六、春节期间商务部保证市场供应 

2015年春节将至,商务部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节日市场供应。一是强化工作部署。对市场保供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对全国商务部门提出了保证市场供应的具体要求,并组成工作组对北京、福建、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市场供应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二是及时投放储备。会同财政部向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定向投放中央储备肉10100吨,包括羊肉6500吨,牛肉1200吨,猪肉2400吨,其中猪肉定向投放西藏地区。会同发展改革委组织北京、黑龙江等北方17个地区投放冬春储备蔬菜。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组织投放了肉类、蔬菜等储备。三是加强监测。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日报监测制度,密切关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及时发布市场信息,稳定社会预期。入冬以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发布信息近11万条。

总体看,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运行态势良好。一是市场供应充足。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指导商贸流通企业积极组织货源,增加节日商品备货量,备货量普遍比平时增长10-20%。如北京开展蔬菜保供联合行动,增加货源上市量10%左右,同时今年冬储菜规模较上年增加近30%。吉林组织2.5万头储备活畜和6000吨储备糖投放市场。二是品种丰富。各地商贸企业主动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加优质品牌商品供应,力求商品品种丰富多样,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的节日消费需求。如湖北商贸流通企业库存700多个大类,22000多个品种,总货值超过1100亿元。陕西落实豆角、莲花白等100余种蔬菜45万吨,以及苹果、火龙果等40余种水果16万吨。三是价格基本稳定。其中粮食价格总体平稳,食用油价格稳中略降,猪牛羊肉及鸡蛋价格呈现回落态势,只有蔬菜价格呈季节性上涨,但也低于去年春节同期水平。

下一步,商务部将密切跟踪生活必需品市场供求变化,做好市场运行监测,同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切实保障今春特别是两会期间市场供应工作。

以上就是给大家简要通报的情况,接下来欢迎大家交流提问。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国务院近期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若干意见》,据了解商务部将从今年开始实施服务贸易振兴工程,请问这项工程又何具体目标,最具体的促进抓手是什么?

沈丹阳:这两天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大家可能都知道,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若干意见》这个文件,文件提出了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服务出口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措施、保障体系,并且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具体的落实措施,近期我们将会牵头召开两个落实会议,来推动国务院文件的落实和政策的落地。第一个落实会是国务院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会,这个会要把国务院文件提到的每项重点工作的牵头部门明确。第二个落实会是全国商务系统的工作落实会,这两个会在春节过后就召开。


与此同时,商务部已着手实施服务贸易振兴工程,在全国商务工作会高部长讲稿里面已经提到了这个工程,我们计划通过实施这个工程,使我国服务贸易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力争2015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能够达到6500亿美元,2017年达到7850亿美元,2020年要超过1万亿美元。在实施服务贸易振兴工程中,商务部将会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规划引导。今年开始启动服务贸易“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力争2016年上半年发布,在这个之前我们先拟定出一个重点服务出口领域的指导目录,今年发布。二是完善财税政策,充分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要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贸易发展的介入力度。比如我们现在考虑有一个重要的支持政策,我们会同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来制定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或者是免税的政策。三是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现有业务范围内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并购等国际业务的支持力度,支持服务贸易重点项目建设。四是规划建设服务贸易的功能区。从今年开始,选择部分城市和区域开展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试点,规划建设一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或者试点区域和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五是打造促进平台,支持相关的商协会和促进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贸易促进活动,支持企业到境外参加服务贸易重点展会和主要服务贸易合作伙伴,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服务贸易合作协议,在双边框架下开展务实合作。

以上就是我们在服务贸易方面,特别是服务贸易振兴工程方面想要做的事,谢谢您的提问。    [02-16 10:06]

凤凰卫视记者:有两个问题,第一,关于国内消费,我们看到5000家重点监测1月份环比下降4.7%,同比的情况怎么样,之前1月份CPI的数据不太理想,很多人担忧国内出现了通缩,我想问从商务部的立场看对这样的观点持什么样的态度。第二,您在这里也讲到春节消费,我们很关心,在春节期间因为港澳的消费比较活跃,对港澳的农副产品有何具体措施?尤其是受禽流感的影响,港澳居民比较欢迎活鸡活禽的供应,我们如何做到保质保量?谢谢!   [02-16 10:07]

沈丹阳:现在确实是有一些担心,有一些市场人士、经济学者和媒体担心会出现通缩的情况。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包括刚才给大家发布的1月份消费数据,我们认为关注是有必要的,但是现在还不至于产生大家所担心的这种情况。国家统计局目前还没有公布今年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从商务部监测的数据来看,现在总体增数比去年同期稍微下降,具体的数据没有,但是总体还是增长的。因此,我们认为还是需要继续关注,因为1月份也有很多不可比因素,去年春节和今年春节的时间是不同的,大概经过两个月或者是一个季度以后整个经济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消费发展的态势就比较清楚,那个时候再来做判断也不迟。

关于您说的对港澳农副产品供应的问题,最近我们注意到,很多港澳同胞还是很关注的。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内地供港澳农副产品工作,一直以来内地对港澳的工作是稳定、保值和安全的。商务部对2015年春节期间对港澳农副产品供应已经提前做了周密部署,同样会做到稳定、保值和安全。最近我们向有关省市商务主管部门,还有一些做港澳农副产品的代理行等单位下发了《关于做好保障2015年春节期间对港澳农副产品稳定供应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六项保供措施,要求有关单位全力保障春节期间对港澳农副产品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

不久前,商务部一位部长助理专门带队到港澳地区,跟港澳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和业界就此进行了沟通。从现在情况看,对港澳农副产品春节供应完全能够做到保证数量供应充足和保障质量安全可靠。比如,为保证数量供应充足,商务部在安排2015年供港澳活禽、粮食和粮食出口配额的时候,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征求了特区政府有关部门意见,足额安排配额,并已经提前下达。

在保障质量安全可靠方面,虽然长期以来,内地已经培育了一支长期稳定的供港澳的经营队伍,但是商务部仍然积极督促企业,严格检验检疫制度,配合检验检疫部门共同做好供应的质量安全,确保让港澳市民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尽管目前供港澳活畜禽农副产品货源是充足的,完全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为了应对突发冰冻灾害,或者是其他突然变化的天气可能造成的影响,商务部已经将广东和深圳作为供港澳农副产品的“蓄水池”,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发挥特殊保障作用。

另外对香港恢复供应活鸡问题,前段时间因为香港禽流感的问题,暂停了内地活鸡的进口。鉴于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经过双方检验检疫部门的协调,从今年2月10日开始,内地活鸡已经逐步恢复供港,谢谢您的提问。

经济参考报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期松下、东芝、西铁城这些日资企业在中国关停了工厂,导致中国工人失业,引起社会关注,这是否意味着日资企业已经开始在中国全面退出?

沈丹阳:近年来受到我国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还有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以及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经营不善等因素的影响,有少数跨国公司对其在中国的业务进行调整,包括关停个别工厂,像日本企业确实关停了个别工厂,但是总体上看数量是有限的。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化战略过程中,经常采取兼并重组等措施,对其全球业务调整和布局,我们认为这属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

至于你讲的日资企业的情况,我给大家介绍一组数据。2014年日资企业的终止和减资情况其实是比较平稳的,终止企业数基本和2013年持平,减资的企业数下降了3.2%,应该说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是有进有出的,并没有出现日资企业全面退出的情况。

从今年1月份最新的数据来看,日本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增长3.5%,合同外资大幅度增长46.9%,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增长3.2%。这几个数据看起来,整体上日制企业对华投资还是增长的趋势,而不是相反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们知道去年我国实际吸收外资的情况首次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从您刚才公布的数据来看,1月份我们实际利用外资的金额和外商新设立企业的数据势头也都增长喜人,您觉得这样的势头是否会延续,对今年全年的形势您有怎样的判断?谢谢!

沈丹阳:根据联合国贸发会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201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1.26万亿美元,比2013年下跌8%。而中国2014年吸收外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非金融类的利用外资,规模达到1196亿美元,同比增长1.7%。因此中国外资流入量首次成为全球第一。

这一方面体现中国潜力巨大、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配套能力强、投资环境能力良好、综合竞争仍然有优势,对跨国公司保持较高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懈努力有了比较好的结果。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这些都是我国吸收外资规模一直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的重要原因。

同时,客观的说,2014年中国吸收外资位居世界第一,有一定的偶然性。2014年美国有一家公司叫威瑞森公司,以1300亿美元向其英国股东沃达丰回购股份,使当年流入美国的外资净值大幅度减少,导致2014年美国吸收外资大幅减少到只有860亿美元,美国吸收外商投资在全球的位次也从2013年的第一位降到第三位,如果没有这个因素,美国2014年外资流入量仍然会是世界第一。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给我国今年吸收外资工作确实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考虑到我们较强的引资的竞争力,这个基本面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推进改革扩大开放等举措,为我国保持外资规模和提高外资质量提供强大动力,所以我们预计2015年全国吸收外资规模还将保持稳定。至于是否保持第一,或者说能增长多少,现在还很难说,尤其毕竟是2月份,对全年情况没办法过早的预测。无论如何,我们对中国吸收外资在全球名列前茅还是充满信心的,我们新的一年会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促进投资环境透明化和便利化。我们将修订并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大幅度缩减外商投资的准入限制,推动各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我们将推动相关部门提高依法行政和执法水平,对外商投资企业同等保护、公平执法;我们还将及时了解和回应外商对外资环境的关切,维护投资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这一系列的措施都将明显有利于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有利于外商来华投资。谢谢您的提问。

日本广播协会(NHK)记者:日本对华投资一月份同比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另外,刚才日本发布了去年11月—12月GDP增长,年利率化是2.2%,你怎么样看待这个数字,对两国经贸关系有什么影响吗?

沈丹阳: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增长的原因不外乎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中国市场本身的吸引力。刚才我已经讲到,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综合竞争优势,以及我们整个综合投资环境的优势没有改变,仍然是世界最受瞩目和最具吸引力的外商投资地。日本企业看中中国市场,这是最重要方面的原因。二是跟中国政府有关,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仍然在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在稳定外商投资规模、提高外商投资质量水平等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使得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并且中国在扩大开放了采取了很多举措,这方面也有很大关系。我相信日本对华投资还是会保持基本稳定增长的态势。

您讲到的日本经济,我们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数据,我们需要进一步做研究分析,总体上我们希望看到中日两国经贸合作经贸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发展,谢谢您的提问。

国际商报记者:2015年2月初,加拿大国际贸易法院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或者是出口于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层压产品件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立案调查,请问商务部对此如何评价?

沈丹阳:2014年12月加拿大边境服务署不顾中方的反对,在申请方资格存疑的情况下,坚持对中国输加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目前,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对中国产品是否对加拿大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已经发起调查,中方对此深表关注。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作为关系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分工和销售合作的特征明显,对相关产品进行贸易救济设限,实际上既不符合发起国自身利益,也损害全球新能源开发的共同利益。因此,妥善处理光伏产品贸易摩擦,推动中外产业加强对话与合作是解决争端的根本途径,我们希望有关国家能够通过沟通与磋商找到双方业界互利共赢的办法。谢谢您的提问。

台湾联合报记者:2014年两岸的贸易总额达到1900多亿,成长只有0.2%多,相较于2012年的成长是16.67%,这种增速停滞不前的原因是什么,您展望2015年两岸的产业合作跟贸易关系有什么样的看法?谢谢!

沈丹阳:去年大陆对台出口增长将近14%,但是对台进口同比下降了2.8%,大陆对台进口下降是导致贸易增长减少的直接原因,实际上出口增长比较快,进口下降了。进口会出现下降,我们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去年大陆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工业半成品进口的需求相应减少。另一方面,近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从过去以制造业为主,逐步转为以服务业投资为主。制造业,特别是外向型的制造业投资比例下降,也影响了从台湾的投资品和工业原辅料的进口。

另外,我们看到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对台加工贸易进口也面临比较大的压力。据海关统计,2014年全年大陆进口的享受ECFA关税优惠的台湾产品达到了120.2亿美元,同比增长6.3%,仍然是表示不错的。我们相信2015年两岸贸易仍将延续平稳增长的态势,两岸的贸易、投资合作,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除了介绍贸易的情况以外,希望今年两岸的贸易仍有稳定的增长,两岸的投资合作,特别是服务业的投资合作,随着一些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的新设立,我相信对台湾业界来讲,与大陆企业共同合作仍然是非常好的机会。谢谢您的提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5年1月的外贸数据进出口双降,请您分析一下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否预示着今年的外贸形势比预期的要差,商务部对此如何应对?  

沈丹阳:从海关总署公布的和我给大家介绍的统计数据来看,1月份进出口增速确实下降,有很多人分析,为什么下降,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看到最近有很多评论,我们也做了研究分析。我们首先分析说为什么增速下降,有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有两个:

一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这种情况下企业“买涨不买落”这样的心理,因此把进口相应的推后,使得国内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跌。我们发现1月份的铁矿石、铜矿砂、铜材、煤炭、原油、天然橡胶等六个大宗商品进口数量降幅在0.6%-53.2%之间,这六个商品都是降的,跟进口价格下降有相关性,不完全是国内需求减少的原因,很多分析是因为国内的需求减少造成的,实际上我们认为两者原因都有。比如进口价格,从铁矿砂来看下降了45.2%,原油下降了41.5%,天然橡胶下降24.1%,煤炭下降18.5%,大豆下降14.8%。也有很多人分析,进口大宗商品我们国内有需求的商品价格下降也不是坏事。与去年同期相比,这六种商品少进口了大概190亿美元,拉低进口增速11个百分点。讲到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不会只是影响进口,也会影响出口,从国际市场其他商品价格来看也普遍走低,同样会影响我国商品出口价格和出口金额。这是我们分析的第一个比较特殊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工作日的因素,一月份共有21个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少了一个工作日。据测算,出口、进口相当于分别减少大约95.4亿美元和66.8亿美元,分别拉低出口和进口增速4.6和3.8个百分点。

关于2015年的外贸形势,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仅就规模和增速而言,形势是相当复杂和严峻的,不容乐观。如果从外贸结构和外贸发展的质量情况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有乐观的一面,这些年来中国外贸的发展有很多有识之士,也包括商务部我们都认为不是单追求规模的,我们很看中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认为还是有可乐观的一面,包括一月份的数据都是有可乐观的一面。比如,从进口、出口结构看,进口的降幅远远大于出口,是拉低外贸增速的主要因素。换句话说,出口的情况比预计的还要好,如果剔除工作日因素,全国出口总体上还是略有增长的,一些地区、一些行业的增长势头还不错。当前形势下,中西部地区的出口仍实现4.9%的增长,其中湖南增长67.3%、青海增长65.3%、重庆增长54.5%、广西增长35.8%、山西增长30.1%,这些数据增速这么高,而且不是光今年,在去年、前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这些数据令人振奋的。

从商品结构来看,1月份的手机出口增长10.4%,集成电路出口增长14.5%,也是比较高的速度。从出口的市场结构情况来分析,1月份我们对东盟出口274.4亿美元,增长15.5%,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经比2014年同期又提升了2.2个百分点,应该也说是很好的形势。对台湾省出口增长8.5%,对英国增长6.5%,对新西兰增长6.1%,对印度增长5%,美国是很大的市场,对美国出口1月份增长4.8%,对加拿大增长1.9%,对这些重点的市场出口增长说明这个开局也是不错的。

沈丹阳:还有一个特别令人高兴的事情,民营企业的出口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1月份民营企业出口919亿美元,实际增长1.2%,占出口总额比重已经达到将近46%,比2014年同期提高两个百分点,用不了多长时间民营企业的出口就会超过50%,也就是占尽半壁江山以上,这是很好的势头。因此,我们不能够简单的断定说1月份的外贸表现比预期的差,应该说还是有利有弊,有喜有忧。

当然我们还要看到当前其实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或者是比较严峻复杂的因素。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因此还处在深度的调整期,总体复苏疲弱态势没有明显改观,这是我们外贸最大的不确定的外部因素。从国内来看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竞争优势有所弱化,竞争新优势还在形成之中,占出口总额55%的机电产品和占出口总额30%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确实面临很多困难。

尽管如此,我们另外也看了一些市场分析,都认为中国外贸发展还是有不少有利的条件,至少有三个比较有利的条件,一定要分析一下有利条件才能有信心。

一是我们仍具备劳动力素质较高,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比较完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等综合竞争的优势。二是外贸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加快,市场多元化取得的进展,外贸信息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包括大家知道的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新的贸易方式蓬勃发展,并且日益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改革和政策因素为外贸发展注入动力,使外贸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便利化水平提高,这也有利于激发市场的活力。刚才讲了民营出口增长为什么这么快?跟这些因素是有关的。

总之,全年外贸将是怎样的一个总体态势,至少还要再观察一两个月,才能看的比较清楚。外贸保持适度的增长,我们是有信心的。

下一步我们将会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外贸稳增长的措施落实,鼓励企业和地方能够千方百计的稳增长。措施有很多,今年最主要的有四项:一是继续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二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努力改善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包括贸易摩擦等,商务部要采取措施,减轻大家这方面的负担。四是要鼓励企业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通过创新驱动提高竞争力,争创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新华网记者:关于服务进出口的问题,看到前几天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突破6000亿美元,是在其它数据都不是很好,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了12.6%的较快增长,请问背后的主要动力和原因是什么,请您预测一下2015年我国服务进出口的走势?

沈丹阳: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BPM6)标准统计,2014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了6000亿美元大关,达到60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这是一个比较令人振奋的数字。分析起来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动力有五个方面:

一是产业基础更加坚实。201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在三个产业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8.2%,超过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快于第二产业,而且服务业吸收外资金额进一步增加,2014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8%,这就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发展潜力逐步显现,我国服务贸易起步晚,但后发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巨大。据世贸组织秘书处预测,2014年全球服务进出口净增长大概4.7%,而我国服务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实际上也明显高于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量第一的美国8.8个百分点。

三是贸易结构渐趋优化。2014年我国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快速增长,金融服务、通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增速分别达到59.5%、24.6%、25.4%。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的快速增长优化了贸易结构,培育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推进了服务贸易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四是贸易和产业融合加大,服务贸易的增长和国内相关产业发展联动性增强。比如旅游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对服务贸易有所带动。2014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23%,在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中占比已经高到36.7%。文化贸易的快速增长,也是国内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体现。

五是全球产业链更深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贸易企业“走出去”,通过服务的输出逐步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之中,而国外先进技术和服务的引进,对满足国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国内产业相关发展都发挥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今年我们经过分析认为,有利于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的五个主要方面的动力仍然很强劲,加上刚刚大家知道的国务院出台了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全年服务贸易增速扔将保持在10%以上。谢谢您的提问。

新京报经济新闻部记者:有两个问题:第一,关于1月份的对外贸易情况,我们注意到,贸易顺差达到了600多亿美元,增长87.6%,有业内人士将之称为衰退型顺差,请问发言人对此如何看待?第二,关于嘀嘀、快的合并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涉嫌垄断,商务部如何看待?

沈丹阳:中国的外贸顺差不是现在才顺差,而是一直都是顺差。我们分析现阶段中国的贸易顺差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外经济结构差异和国际分工不同的客观反映,也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普遍要经历的阶段,这个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包括台湾地区、韩国、日本都有过这么一个阶段。

今2015年1月份进口增速实际上大幅放缓,刚才介绍了一些贸易顺差增加的特殊因素,包括进口、出口,但是并不能够就因此断定全年的贸易顺差是这样的一个态势。1月份的贸易顺差数据我们也看到一些专家分析,认为1月份的数据还不具备典型意义,并不意味全年贸易顺差将会大幅度扩大,所以不能同意你提到的经济学家这样的说法。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尽管我们认为中国贸易的顺差不是一下能够根本扭转改变的,这既有然全球化背景下中外经济结构差异的原因,也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可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的因素。但是我们还是一直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大家可以记得2014年11月份的时候,国务院专门下发了一个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提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提出了推出进口贸易便利化,鼓励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稳定国内需要的资源进口,这是多年以来没有提过的。2014年国务院文件中专门提出,要合理增加消费品进口,加快发展进口出境平台。对此,国务院提了8条具体政策措施,今年我们会配合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好这八项政策措施,相信今年进口会有更好的表现。

最后,关于你提到的嘀嘀打车的事,我们也已经注意到有关媒体的报道,但是目前商务部还没有收到有关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相关交易经营者集中申报。根据反垄断法及其相关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事先向商务部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谢谢您的提问。今天的发布会就开到这里。

沈丹阳:春节将近,在这里代表商务部新闻办向各位记者朋友致以节日的祝福,祝大家新年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