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两会看中国自贸区建设路线图浮出水面
“自贸区”成为两会期间炙手可热的话题。随着两会接近尾声,此前关于自贸区建设的许多疑问开始揭晓答案,一幅我国自贸区建设的路线图开始渐渐浮出水面。业内人士分析,在上海自贸区总结经验以及进一步扩大试验范围之后,今年有望新批一两个试点,但不会大面积铺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好、管理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并开展若干新的试点。”对此,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记者分析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更加明确了自贸区扩围的提法,今年继续扩大试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事实上,国家之所以在上海自贸区的名称前加上‘中国’二字,就是希望在上海自贸区经验成熟后,择机把它推向全国,但具体的路径究竟是在上海之后就全面铺开,还是同时选择其他地区进行新的试点?现在看来已经非常明确,是要在总结上海经验之后,开展若干新的试点,这里面应该既包括上海自贸区本身的试验范围增加,也包括新的自贸区的数量扩围。”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是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制度红利和开放红利。到目前为止,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初步的评估是正面的。”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两会记者会上这样表示。他特别强调,自贸区可以复制的是体制机制而不是优惠政策。
业内分析指出,上海首轮评估之后,如果能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那么不排除马上就会有第二批试点跟进。不过目前上海自贸区的首要任务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按照此前的估计,这一过程大概需要一年时间,之后才开始推行新的试点。
事实上,自去年7月份上海自贸区获批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市自治区掀起了申报建立自贸区的热潮。据记者了解,已经有12个地方自贸区的申报进入到多部委联合调研阶段。其中,天津和广东走在了最前面。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3月9日透露,天津下一步将争取国务院尽快批复设立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目前已获得30余个国家部委的支持,“天津应该是排队在前面的”。此前还有媒体报道称,天津自贸区有望最快在今年上半年获批。
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两会期间也透露,广东自贸区申请正在征求各部委意见。
除天津、广东之外,其他地区的申报则进展不一,有些已经完成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有些还没有形成方案上报国务院,有些则仅仅停留在概念和探讨层面。不过,无论是从自贸区探索机制创新的使命定位来看,还是从实际操作进展层面来看,今年内多个自贸区同时获批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对记者表示,目前上海自贸区仍面临规划试验面积小、负面清单过长、一些创新内容还没有落地等问题,同时也还没有总结出可以复制推广的成熟经验,现在批多个新试点条件可能还不成熟。
霍建国说,目前来看有两种选择,一是在上海之后,先批少数几个新的试点,然后再从东中西部选择若干,形成类似当年改革开放特区的效果;二是不铺开很多试点,在上海和少数几个新试点内,小范围重点突破,之后大面积整体铺开。
在霍建国看来,第二种选择似乎更为合理。“既然是试验区,而且是为了制度创新而设计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大面积试点。自贸区的试点数量应该有所限制。比如说负面清单制度,在上海进行探索之后,其他地区就可以直接复制了,没有必要再选地方试点。”他同时表示,其他地区不妨尝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开放、吸收外资、金融创新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选取一两个有代表性且对地方经济带动大的地区,建设与上海自贸区有所区别的园区、港区。
霍建国表示,目前各地争抢自贸区热情越来越高涨,应该尽快在试点标准上达成共识,形成指导性意见,提出基本要求,释放出更加明确的建设思路和信号。“总体来看,自贸区的建设应该以继续寻求机制创新路径为主,同时兼顾形成对经济增长实实在在的支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