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罗奇:"新常态"就是下一个中国 不过还没到来

来源:          时间:2015-03-22 12:05:00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会于2015年3月21日—3月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网全程直播报道。图为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发言。

 

史蒂芬·罗奇:"新常态"就是下一个中国 不过还没到来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1日讯(记者 李方)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在今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上指出,中国最终会进入新常态,但现在就庆祝可能为时过早,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转型和过渡,需要的不仅仅是将经济推动力进行转变,更要改变成一些新的推动力,未来10年需要花大力气实现经济转型。

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和高兴能够回到中国发展论坛,在这个房间中可能我也是少数几个在过去16年当中参加了15年的中国发展论坛,为数不多的之一,今天讨论的话题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未来十年的增长前景。刘先生(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刚才给我们一个大的框架让我们来了解中国未来十年的前景中一些主要的要素。我在5分半中的时间内说两点,第一给大家一些相对聚集一点的新常态的介绍。第二是做一个结论也就是说我的一个评估对新常态的评估和刘先生和发展研究中心的评估之间的一些差别。这就是一些新的主要的特征了,中国的新常态到底是什么是中国的经济新常态,我把它称之为“下一个中国”。首先它是由消费者引导的服务为导向的,而且对中国来说因为服务业所雇佣的劳动力要比整个制造业和建筑业多30%的就业,所以它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同时也是资源减少的或者是缩减的一个行业,因为它与建筑业制造业相比碳的消耗会减少很多。同时它也是非常有建设性和和谐的,差不多30%的参与过程的人都是来自农村的,所以它将是更加平等和和谐的。正如刘先生刚才所说的,我们在右边看到的增长速度GDP增长率的柱状图可以看到,未来潜在的这种增长率会逐渐地下降,而且不是未来10年是未来20年。随着经济从制造业出口和投资转向服务和消费,对任何的经济体来说它的增长率都会下降。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新常态或者说下一个中国,因此为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是要执行我们的政策。对我们来说我们全面深化中国改革的一个委员会或者是领导小组,它的工作也就是要落实这些改革的举措。

所以我就想说到我们第二点,也就是说我的观点和前面言人的观点的不同之处这就是我们实现新常态的路线图。这是中国经济的三大组成部分,我想大家看的是红色的这条也就是第三产业或者说服务业的发展的趋势。现在它已经是中国的最大的经济的支柱了,在“十二五”规划中,在今年年底的时候将达到47%,整个中国的经济而去年事实上有48%,我们已经超出了预期。但这其实还是很小很小的一步,在实现经济新常态的过程中这只是刚刚开始,我们刚刚起步这样的一种转型,那么这条红线也就是服务行业根据刘先生的预测以及我个人的评估,可能在2015年的时候会达到GDP的60%,或者说在2035年的时候达到70%。事实上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才刚刚起步,在2012年的时候这是第三产业首次超过了制造业和建筑业加起来的第二产业的规模。在未来的10到15年的时间中还会逐渐地实现这样的一个过渡。我有时候有一些担忧,但我是完全尊重中国的同行包括刘先生你们的观点,中国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事实上我认为还没有到,中国最终会进入新常态,但现在就庆祝中国进入新常态可能为时过早。因为这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转型和过渡,这个转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的不仅仅是将我们的经济的推动力进行转变,从非常强劲的这些要素在过去35年当中非常强劲的要素改变成一些新的推动力。在落实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应对这种惯性也就是旧体制的惯性方面,事实上我们将遇到巨大的压力。我们知道的西方当然在中国我们也知道根据我们自己的历史最大的挑战是应对结构性改革的韧性或者是惰性,对我们来说,我们刚刚开始这样的一种过渡,我们认为已经进入了想到达的国度,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如果把今天的经济称为新常态可能有一点过于乐观了,甚至有一点点自满,这恰恰是让我感到担忧的。而事实上这种经济的转型在未来的10年中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实现。我认为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在更好的管理的过渡,进入新常态的过渡,现在就喝香槟酒来庆祝还是为时过早。谢谢!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