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政办发〔2011〕17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政办发〔2011〕17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2011年全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四月十四日
2011年全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实施方案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粮食生产在高起点上再登新台阶的关键之年,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保供给、稳物价、抑通胀、促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全力保持粮食生产的好势头,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国办发2011〕13号)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2011年全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春季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粮食主产市县为重点,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总抓手,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政策扶持、措施到位、考核奖励,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二、遵循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遵循原则。一是坚持科技挖潜的原则。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模式化栽培技术,提升单产,确保总产,努力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二是坚持优化结构的原则。进一步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努力扩大玉米、水稻等高产高效粮食作物面积,压缩低产低效粮食作物种植,靠增加高产粮食作物促增产。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保护生态不开荒,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投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四是坚持政策激励的原则。对今年发展粮食生产贡献突出的产粮大市和产粮大县、农技推广人员等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种粮售粮大户进行表彰奖励,使之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动力。
(二)目标任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上年水平并力争有新增加,粮食平均亩产增长10%以上,总产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1.玉米。播种面积发展到800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达到700斤以上,总产实现560亿斤。2.水稻。播种面积在480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达到900斤以上,总产实现430亿斤。3.小麦。播种面积达到60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500斤以上,总产实现30亿斤。4.大豆。播种面积调整到520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260斤以上,总产实现135亿斤。5.薯类及杂粮杂豆。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500斤以上,总产实现50亿斤。
三、推进措施
(一)强化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加强抗旱水源建设,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突出抓好东部三江平原地区14处大型灌区续建和改造工程建设,西部松嫩平原尼尔基引嫩二期骨干扩建工程建设,新打抗旱水源井2万眼,新增加水稻面积400万亩。通过项目带动、节水设备购置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因地制宜使用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田间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试点,扩大有机物料回田面积,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深入实施农机化工程,加快推进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和创新,加快大型农业机械装备,提高配套比。扶持农机专业大户。加大投入,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农村农机化建设,全省新组建大型现代农机合作社100个,全省大型机械深松整地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提高到90%以上。提高农机装备和服务水平。加强水田整地、插秧机械装备,提高水田机械化水平。推进小区化、工厂化、智能化水稻育苗大棚建设,新建10万栋育苗大棚,实现早扣棚、早育苗、育壮秧。
(二)强化防灾减灾落实。牢固树立常年抗灾夺丰收思想,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提早做好抗灾救灾的资金、物资和技术准备,充分发挥防汛抗旱专业服务队伍和群众服务组织的作用。东部三江平原易涝区搞好排涝散墒,准备晚田种子,实施育苗移栽,不违误农时。西部干旱区扩大坐滤水种面积,增加用水量,确保一次播种夺全苗。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干旱、洪涝、病虫害等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大力推进科学抗灾,切实做到防在危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减到最低程度。加强生物灾害防控,强化病虫害监测站建设,切实搞好测报和田间调查,早发现、早防治。扩大统防统治植保专业队伍,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对粮食主产区玉米螟、稻瘟病、大豆害虫和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生物灾害基本实现统防统治、群防群控,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三)强化高产创建推进。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总抓手,继续实施省市县三级联创,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同创。今年全省粮豆薯高产创建示范片扩大到800个,增加200个,覆盖所有县(市),三区创建面积达到8500万亩,增加1860万亩。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示范作用强的4个县(市)和40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进一步扩大创建规模,由抓点向抓面延伸,以点带面,大规模大范围实施规模化创建。良种良法良田良制相结合,推广科技含量高、增产效果显著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严把应用良种、科学平衡施肥、标准化整地、机械精量播种等关键环节,提高技术入户到田率,实施模式化创建。把精细规范管理贯穿高产创建全过程,在种出全苗的基础上,管好全苗,切实通过管理上标准、提质量、增产量,实施高标准创建。关键农时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增强高产创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粮食大面积稳产高产。
(四)强化科技指导服务。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组建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专家指导组,实行农作物全生育期跟踪培训指导,省培训到市和重点县,县培训到乡村和重点户,春耕前完成农民标准化技能培训500万人次以上。各级农业部门组织制定分品种、分区域、分农时粮食生产技术方案,大力推广增产增效和防灾减灾技术,做好重要季节、重点环节科技服务工作。在春耕、夏管、“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科技服务大会战,动员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蹲点包片,搞好科技指导服务。技术专家建立联系片制度,按照不同作物、不同季节开展技术指导;基层农技人员建立联系户制度,按照不同乡镇、不同农户开展蹲点服务。真正做到示范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最大限度地挖掘技术增产潜力。
(五)强化表彰奖励机制。把创先争优奖励机制引入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之中,对粮食稳定增产行动进行全程跟踪问效,完善评估办法,充分调动各方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积极性。今年年底,省政府将对今年发展粮食生产贡献突出的产粮大市和产粮大县、农技推广人员等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种粮售粮大户进行表彰奖励。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产粮大市和产粮大县以历年贡献大、今年增产多,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科技兴粮作用大为考核重点,农技推广人员等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以推广抗灾增产技术和开展科技服务为考核重点,种粮售粮大户以生产、出售商品粮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考核重点。同时突出抓好一批产量超100亿斤的产粮大市、产量超20亿斤的产粮大县的粮食生产,加强指导,在标准良田建设、农业基础建设投资、现代农业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等国家农业项目上重点支持。
(六)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成立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为副组长,省农委、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科技厅、国土资源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监察厅、统计局、粮食局、气象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粮食稳定增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工作。办公室设在省农委,负责组织实施、综合协调、指导服务、情况反馈、督导检查等工作。各市县乡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主要领导负总责,要对粮食生产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资金投入上动真格,并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措施到位。各市(地)政府(行署)要制定实施细则,明确责任,上下联动,深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并于今年年底向省政府报告履行粮食生产目标责任的情况。另外,各地要建立相应的督导制度,在关键农时季节要及时派出工作组开展工作督导,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切实帮助基层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防止形式主义。强化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让农民买得到、用得上、使得起放心农资。统计部门要建立省以下粮食生产监测调查制度,严格核实产粮大市、产粮大县及粮食高产创建区粮食生产数据。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policy/102473.html
本文关键词: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