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政办函〔2022〕151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的西安市等市县相关工作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的西安市等市县相关工作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陕政办函〔2022〕151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我省西安市、铜川市、延安市、安康市及凤县等4市1县相关工作事项受到督查激励。经省政府同意,现将以上市县相关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借鉴,进一步营造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附件:
1. 创新养老服务“三四”机制努力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养老服务样板
2. 西安市推动外贸创新与稳定发展经验做法
3. 督查赋能 助推高质量发展
4. 铜川市土地管理工作经验做法
5. 聚合资源要素 创新改革动力 延安市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局面
6. 实施四大行动 构建五大体系以“乐业安居”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10月20日
附件1
创新养老服务“三四”机制努力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养老服务样板
——西安市养老服务工作典型做法经验材料
近年来,西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加强党的领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创制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特别是2021年以来,围绕“努力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养老服务样板”工作目标,创新养老服务“三四”机制,不断夯实养老兜底保障功能,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养老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坚持“四维共建”,夯实养老兜底保障功能
坚持把基础民生工程作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立足点,强力推动基本养老服务落地落实落细。一是提升政治站位,标定兜底保障“高度”。市委、市政府连续7年把养老服务作为政府“惠民实事”,连续2年将养老服务纳入“全市重点工作”。2021年11月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着力从设施建设、功能提升等5个方面开展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二是扩大公共服务覆盖,拓宽兜底保障“广度”。按照“一社区一站点、一镇街一中心、一区县一院”要求,加快设施建设和薄弱机构改造,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广覆盖、成体系、均衡化布局。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636个,其中养老院143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05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355个。三是强化公办机构建设,延展兜底保障“深度”。全力推进19个公办示范养老院建设。连续三年对全市13所敬老院进行提升改造,开辟失能照护单元,增设护理型床位1578张。探索进行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制定《西安市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施办法》,在曲江老年公寓开展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试点。阎良区中心敬老院入选国家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四是健全老年福利制度,提升兜底保障“温度”。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制度,每年为0.38万生活困难失能老年人发放护理补贴98余万元,为2.9万农村失能、贫困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145余万元,为28万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560余万元,为72万老年人发放高龄保健补贴约5.6亿元。
二、坚持“四方联动”,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
以全面深化养老服务业改革为抓手,整合政府、市场、行业、社会等多方资源,推动养老服务全面转型发展。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发布《西安市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清单》,明确7类34条扶持优惠政策。近年来,西安市财政逐年加大支持力度,累计投入各类养老服务建设和运营补助资金3.7亿元。二是激活养老服务市场。不断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将养老机构登记备案权限下放至区县。支持境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目前,全市民办养老机构占89.5%。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力量运营率达51.3%。三是推进行业融合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业与医疗、互联网、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市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77家,省级医养结合品牌企业5家;拥有国家智慧健康示范基地(区县)2个、街道7个、企业5家;建成老年教育学校30所、老年教育学习中心20个。四是凝聚社会形成合力。大力发展培育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指导各区县通过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先后实施老年人探访、老年助餐、心理慰藉等为老服务项目2000余个,涌现出“一元关爱”“爱心余额宝”等公益服务模式。
三、坚持“四有融合”,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坚持全域养老服务规划理念,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推动养老服务从周边到身边聚集。一是健全服务设施,确保养老服务“有阵地”。按照《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0年)》,不断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圈”。目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86%,农村互助幸福院覆盖率达85.8%。二是发展智慧养老,确保养老服务“有支撑”。加快居家社区养老信息网络建设,推行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和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实现养老服务“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目前,10个区县已建成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2022年底将正式调试运行。三是推进适老改造,确保养老服务“有环境”。 2020年以来,积极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设施改造,新增(修缮)坡道1735处、新增社区活动场地328处、改造社区活动场地278处、加建电梯253部,对384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切实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四是创新服务模式,确保养老服务“有品质”。大胆探索创新,形成新城区“饭大爷”老年助餐、碑林区“掌上养老院”、莲湖区养老“早市”等一大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碑林区“嵌入式以床养老”项目荣获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优秀案例。
附件2
西安市推动外贸创新与稳定发展经验做法
——外贸稳定创新发展工作典型做法经验材料
2021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西安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定外贸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在强保障、畅通道、优环境、提质量、促创新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202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4400亿元,首次突破4000亿元,较上年增加926.2亿元,同比增长26.5%,高出全国5.1个百分点,推动外贸创新与稳定发展成效显著,获国务院办公厅表彰通报。
一、完善保障机制精准出台政策
一是凝聚外贸发展合力,完善全市外贸外资协调发展机制。成立市、区(县)两级稳外贸工作专班,会同海关、税务等垂管单位织密立体化支撑体系,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联动,有效匹配要素资源,全力推进外贸提质增量。二是深入研判发展趋势,精准出台稳外贸支持政策。先后出台《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加快推进新时代对外开放支持补充政策》《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等高含金量文件,重点支持外贸创新驱动、贸易结构优化、业态模式创新、发展环境提升等领域,助力外贸突破发展。三是加强涉企交流服务,助力外贸发展稳中快进。采取建立政企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组织政策宣讲和企业沙龙、开展上门服务等措施,及时响应企业诉求,调整优化政策,确保政策效应最大化。
二、畅通贸易通道搭建开放平台
一是拓宽铁路贸易通道。加快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打造辐射全国的货物集散中转枢纽,先后开通日韩过境货物测试班列、南向铁海联运班列,“+西欧”集结体系累计集结国内外线路30条,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45个城市。2021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3841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稳居全国第一。二是织密空中贸易航线网络。全年新开货运航线5条(累计达38条),其中莫斯科—西安—阿拉木图第五航权航线正式首航,成功链接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年国际货运量达7.55万吨,同比增长30.1%。三是加快建设外贸创新平台。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制定《西安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加工贸易资源整合、集群式发展;高质量推动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出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培育进口示范企业(平台)7家、国家文化出口基地2家,助推全市进口额实现2038.1亿元,同比增长19.8%,开放大通道、产业基地加速形成。
三、培育外贸新业态集聚外贸新动能
一是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深化政策、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统筹推进9个先行示范区差异化协同发展。全力打造中欧班列长安号跨境电商全国集结中心,2021年开行跨境电商专列123列,申报货值25.49亿元,同比增长12.7倍。强化政策支持,重点在跨境电商产业链聚集、海外仓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倾斜,推动产业生态快速形成。成立跨境电商培训基地,支持西安外国语大学在全省设立首个本科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1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98.53亿元,增速高达46.32%,共有19家企业在海外设立了63个海外仓,建设总面积371.42万平方米,覆盖24个主要市场国家(地区)。二是初步形成外贸综合服务、保税维修、离岸贸易等外贸新业态。全市现有7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服务中小企业超过270家;有12家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带动进出口额超50亿元;有12家企业开展离岸贸易(离岸转手买卖)业务,实现离岸贸易外汇收支额超百亿美元。
四、优化贸易方式提升产品质量
一是推动贸易方式均衡化发展。不断提升加工贸易发展质量,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创新开展“四自一简”保税监管模式,推进维修、再制造、检测等业务发展,全年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额2522.1亿元,同比增长20.4%。持续做大一般贸易规模,鼓励企业增强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生产和供给,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一般贸易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55.3亿元,同比增长41%;占比24%,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成为全市贸易结构优化的主要推动力。二是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优进优出。进口方面,以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为抓手,持续扩大成套设备、高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等高附加值、技术密集的商品进口,倒逼全市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年进口机电产品额为1510.3亿元,同比增长13.8%,占全市进口总额的74.1%,其中,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额183.9亿元,同比增长74.6%。同时,加大对煤炭和粮食等战略性产品的进口力度,实现煤及褐煤进口920.5万吨,同比增长19.6%;大豆、食用油分别实现进口72万吨、6.1万吨,同比增长48.9%、35.4%。出口方面,强化本地技术和产品的海外输出,持续提高主导产业出口竞争力,实现机电产品出口2199.4亿元,增长35.4%,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3.1%。其中,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太阳能电池、汽车(含底盘)出口额分别为1106.5亿元、468.7亿元、231.3亿元、49.3亿元,同比增长31.8%、21.8%、75.3%、88%。
五、营造发展环境增强主体活力
一是优化区域布局开拓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中东欧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重点展会,借助欧亚经济论坛举办契机,成功举办中国(陕西)进出口商品展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2021年与西安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02个,较上年增加10个。二是夯实产业基础激发主体活力。重点打造航空制造、元器件、信息技术等领域龙头骨干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坚持服务主体和发展主体双轮驱动,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平稳发展,持续开展中小外贸企业倍增计划,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额2829.2亿元,同比增长21.1%,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额1319.5亿元,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38.9%,增速提升17.9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30%,彰显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创新推出全国海关首票跨关区出口“铁路快速通关”模式、机坪“直提直装”模式、“铁—海—铁”统一运单、开发加工贸易云报核辅助系统等改革举措,进口、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66.14%、89.98%。在2021年全国营商环境跨境贸易指标评价中,西安市再获全国标杆城市殊荣;在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西安市跨境贸易指标位列全省第一。
附件3
督查赋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凤县政府督查工作经验材料
近年来,凤县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督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政府督查工作条例》为引领,着力改进督查方式,完善督查机制,推动督查工作向深层次、高质量迈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整合力量,构建大督查格局
围绕破解多头督查、效率不高的问题,将全县各方力量充分整合,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形成了广泛参与、协同推进的大督查工作格局。一是党政联动。建立县委、县政府协同督查机制,成立了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统合县委办、政府办、纪委监委工作力量,成立3个专项督查组,在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下,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专项督查,集中力量推动落实。二是部门联合。由县委办、政府办协调发改、财政、招商等重点经济工作牵头部门,制定年度督查计划,每月对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开展联合督查,减轻了基层负担,提高了督查效能。三是各方联手。对建议提案办理、精神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事项,邀请县纪委监委、组织部、“两代表一委员”、县级媒体等开展综合性督查,延展了督查深度,促进了政务公开,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好评。
二、精准施策,开展高质量督查
聚焦大事难事,靶向精准发力,做到督有起色、办有实效。一是紧盯重点现场督办。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建立“四看四比”(一季度看谋划、比开工,二季度看进度、比位次,三季度看变化、比增量,四季度看结果、比贡献)月调度观摩制度,从2022年2月份开始,每月月末组织一次稳增长月调度暨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现场观摩点评、协调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实施。截至目前,全县160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二是注重实效一线督办。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一线督办、一抓到底,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成效。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当中,建立了月评比、“红黄旗”、奖惩激励等机制,抽调专人组建督导组,每月选取12—14个村,分两个小组同步开展明查和暗访,月末通报排名、兑现奖惩。今年以来已开展5轮明查暗访,实现了66个行政村全覆盖,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是创新载体线上督办。积极推进“互联网+督查”,开发了凤县大督查数字平台,将督办事项全部纳入系统,设置了任务发布、在线提交、预警提醒、办结销号等功能,全程动态管理。2021年8月平台运行以来,共纳入督查事项5000余条,仅安排2名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就实现了事项明晰、转办有序、高效落实的目标。
三、抓实抓常,建立常态化机制
突出督查工作促落实的重要作用,建立常态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定期督查通报机制。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实行“周督查、月通报、季点评”,定期通报。对工作落实不力的点名批评,不留情面,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公开表扬,树立榜样。二是建立红黑榜机制。对项目谋划、固定资产投资、争取项目资金、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每季度评出前三位和后三位,制作“红黑榜”,公开晾晒成绩,激励先进、督促后进。三是建立双向激励机制。将督查工作列为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专项指标,在年度考核中予以兑现。建立督查考核加减分制度,对通报批评、排名靠后的单位在考核中予以减分,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工作经验得到上级推广等有亮点的予以通报表扬,在考核中予以加分,更好地强化导向作用,树立督查权威。2019年凤县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政务督查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2021年被市政府评为全市政府督查工作先进单位。
附件4
铜川市土地管理工作经验做法
近年来,铜川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源节约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不断创新土地管理新模式,严格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努力探索实现自然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共赢的“铜川模式”。
一、坚守耕地红线,强化保护监督责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坚持定期研究部署,统筹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关系,积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明确区县耕地保护任务,夯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完善耕地用途管制规则,强化耕地动态监测,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全市耕地保护红线。
一是建立健全党政同责协同共管机制。建立完善全市耕地保护工作“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责任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的协同管理机制。市、区(县)、乡镇层层分解下达耕地保护任务,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夯实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确保耕地质量、数量不降低。
二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切实做好耕地保护。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做到现状耕地应保尽保、应划尽划,切实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落图落数。
三是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确保稳定耕地面积应划尽划。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产能。“十三五”时期,全市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5.76万亩。
四是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制定《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工作规定》,建立健全补充耕地指标监管数据库,涉及占用耕地报批项目,严格执行“以补定占、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的占补平衡制度。“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为各类建设项目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近1.87万亩,实现了市域内平衡,确保了全市耕地数量总体稳定。
五是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引领作用,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严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在建设项目用地安排上,坚持节约集约优先,统筹利用存量和新增建设用地。严格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审查,从源头把关,引导建设项目不占、少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六是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强化土地执法。采取日常巡查与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违法占用或破坏耕地行为及时发现、制止和严肃查处,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近几年,全市查处违法用地案件200多起,公开通报曝光重大典型土地违法案件10多起,组织拆除违法占地建构筑物4万多平方米,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破坏耕地犯罪的问题线索6件,对违法用地行为形成了强力震慑,全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秩序持续向好。
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构建高效利用新格局
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是坚持市场化精准配置土地资源。精准制定年度供地计划,合理安排土地供应时序,主动跟进落实省级重大项目用地计划直供政策。坚持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切实发挥价格机制在节约集约用地中的调节作用,有效扩大有偿使用范围。坚持“亩均论英雄”导向,积极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让土地带指标流向优质项目,让优质项目配置到高标准土地资源。
二是严格标准控制用好每宗土地。坚持“两优先、一引导、三不供”政策导向,优先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优先保障科技型中小企业、硬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用地,引导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布局、集群发展,对限制、禁止类及达不到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等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建立自然资源部门提前介入招商引资、项目选址选线等工作机制,从源头上严把用地入口,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2021年全市土地供应率为88.86%,供地率位居全省前列。
三是注重挖潜盘活提高存量土地效益。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倒逼区县、园区优先使用批而未供土地。抓住省市开展批而未供消化及闲置土地处置专项行动的有利时机,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工作任务“一个台账清单”和措施责任 “一张信息表”,全面落实“一地一策”,“供地消化和核减批文”并行推进、分类处置,建立双周推进、定期督导等工作机制,不断降低批而未供基数。2021年全市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828亩,处置闲置土地2208亩,闲置土地处置率达100%,全市存量土地去化周期保持在2年以内的合理区间。
四是强化监管实现土地资源全流程监管。切实强化土地供后监管,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项目用地供后监管台账,常态化做好土地市场动态巡查监测,严格落实开竣工巡查制度。进一步规范闲置土地调查处置工作程序,企业自身原因造成闲置的,坚决依法无偿收回。定期开展产业园区和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掌握入园企业用地效益,督促企业节约集约用地。
三、多维多点着力,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推进
一是形成政府推进工作新局面。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定期组织召开土地工作会,专题研究推进土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形成解决自然资源系统难点、重点问题新机制,有力促进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推进。自2019年以来,共召开土地专题会20余次,形成了耕地保护工作新格局,解决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中的一大批难点和遗留问题。
二是建立完善部门联动监管机制。积极构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公安、法院、检察、纪检监察等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织密制度笼子,消除监管真空,有效破解土地违法问题制止难、查处难、执行难、移送难等问题。探索行政监管、执法、督察统筹联动机制,形成土地管理“全流程执法”理念,完善土地报批和土地供应会审制度,土地违法用地问题已查处未整改到位的一律不得报批、供应,倒逼用地主体主动整改违法用地问题,促使其形成依法用地意识和习惯。
三是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管理环境。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土地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多方式、广范围向公众宣传自然资源国情国策,普及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及政策。定期编发工作信息,利用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向社会推送,多角度、全方位宣传自然资源工作动态。切实提高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增强全民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意识。
附件5
聚合资源要素 创新改革动力
延安市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局面
近年来,延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狠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高质高效,农村环境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小康富裕。
一、加强党的领导,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延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小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组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振兴等10个工作组和和人居环境整治5个推进办公室,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了贯彻“中央一号文件”28条细化措施和35项具体政策,建立目标、责任、问题、时效四张清单,将产业振兴和人居环境提升重点工作纳入县(市、区)目标考核和领导班子评价内容,不折不扣落实“三农”工作新部署、新要求。
二、坚持优先发展,持续提升政策要素保障水平
延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要事大事来抓,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调动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向乡村振兴领域流动。先后出台了支持产业、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资金比例,量身定做果库贷、农资贷、仓单质押贷等多种信贷产品,采取债券、PPP模式、国企助力、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发展。设立2000万元人才发展、2300万元科技科普专项资金,建成4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常态化开展“百万农民线上大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三、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质高效乡村产业
延安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纳入全市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巡察和专项整治,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06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38.8万亩,稳定粮食生产基础。围绕苹果产业,启动了苹果高质量发展“百千万”示范工程,建成优质果品基地332万亩,产量突破400万吨,成为目前种植面积最大、覆盖面最广、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特色产业。突出大企业引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希望、东方希望、中盛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先后落地延安,以生猪、湖羊为主的畜牧业快速发展。坚持日光温室、弓棚、露地“三菜”并举,建成高效设施农业46.9万亩,生产能力超过145万吨,成为陕西省千亿级设施农业六大板块之一。因地制宜推进红枣、核桃、中药材、蜜蜂等特色产业多元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四、聚焦转型发展,扎实推进农业全产链建设
紧盯延链强链补链,延安市把冷链体系建设作为最大惠民工程,依托中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冷气库储能158.8万吨,提升产业链增值空间。将精深加工作为最需要补齐的短板,规划建设8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园区,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1557家,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217.33万吨,促进农产品增值增效。把物流体系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建成5个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13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7个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和882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各类网点微店超过5.38万户,打通农产品进城通道。开展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建成品牌直销店359个,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有效应对了苹果、生猪等价格波动,带动了农产品逆势顺价销售。
五、突出绿色发展,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绿色生态引领产业转型、高效节水和污染治理,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颁布实施81项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认定绿色和良好农业规范基地超过230万亩,建成了洛川、宝塔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和富县国家良好农业规范示范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持续推进农村卫生改厕、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坚持质量第一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探索建立了洛川“231”改厕模式和富县“1234”管护模式;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6.4%;分类减量推进农村垃圾治理,1688个村建立生活垃圾处置体系,普及率达到95.2%。16个村被命名为全国绿色村庄,60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六、创新经营方式,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挖掘资源潜力,盘活资源资产,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巩固用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采取出租(转包)、入股等形式,有序引导农村承包地经营权规范流转。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清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美域高果业晋级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晋级国家级示范社7家、省级示范社1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出台了《关于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全市482个社会化组织全过程服务农业耕种收管销,建立了23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102个果业企农利益联结联合体,带动农民分享全产业链条效能收益。
附件6
实施四大行动 构建五大体系 以“乐业安居”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安康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典型材料
“十二五”以来,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核心战区的安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移民搬迁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全市累计搬迁群众26.73万户、93.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建成搬迁安置社区1364个。其中,“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10.54万户、33.52万人,占全省搬迁总人数的39.7%,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三。2020年2月全域基本实现脱贫摘帽后,安康市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实施党建引领、产业支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四大专项行动”,着力构建基层组织、产业就业、权益保障、公共服务、社区治理“五大体系”,推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较好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目标。
一、坚持超前谋划,强化组织政策保障
(一)强化定责定向。安康市委提出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全省走前列,全国争一流”的奋斗目标,高规格组建领导和工作机构,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市长任责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41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市发展改革委设立“后续扶持发展中心”,落实机构编制,配硬干部力量,专职负责全市后续扶持工作。
(二)配套政策跟进。2020年1月,市委1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后搬迁时代”各项工作进行重大制度设计。配套制定印发了《关于坚持“六化同步”加快推进易地搬迁安置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易地搬迁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易地搬迁(社区)自治建设工作方案》《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等20多个政策文件,连续3年以行动方案和工作要点明确年度目标,细化落实任务,压实各级责任,构建起了强有力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保障和制度体系。
(三)严督实考问责。市委、市政府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与项目资金安排挂钩、与“三项机制”运用挂钩,建立了“联席会议、抓点示范、资金整合、考核督办、信息报送”等高效推进机制。督查部门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形成了市县联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实施四大行动,聚焦靶心加强扶持
(一)围绕“强堡垒”,实施基层组织规范提升行动。创新推行易地搬迁基层党建“五个五”工作模式,全面加强资源统筹能力强、发展带富能力强、服务保障能力强“三强”党组织建设,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全市1364个安置区单设党组织64个、融合挂靠党组织209个,91个800人以上安置区选派第一书记89人、专职工作队员176人,实现了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依法单设村级自治单元53个,融合挂靠建设自治组织1311个;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期间,453名搬迁群众当选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682名搬迁群众当选为小组长、2460名搬迁群众当选为群众代表。同步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和群团组织,做到管理无盲区、服务无缝隙、联系无障碍,构建起了精干高效的基层组织体系和便民利民的权益保障体系。
(二)围绕“促增收”,实施创业就业行动。坚持把产业就业作为后续扶持的关键,多措并举构建稳定增收的产业就业体系,让搬迁群众在“挪穷窝”时“斩穷根”,基本实现了致富有产业、就业有岗位、生存有门道、发展有空间。大力培育以新社区工厂为重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推行“园区总部+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发展模式,制定全国首个《新社区工厂地方标准》,推动新社区工厂品牌化、组团化、配套化发展。北京冬奥会英国代表团队服就来自于新社区工厂的“安康制造”。全市累计建成安置区新社区工厂580家、农业产业园区896个,实现了100户以上有条件的安置区全覆盖,全市7.93万户有劳动能力搬迁家庭全部实现就业创业,就业创业15.05万人,户均人数1.9人。2021年,全市易地搬迁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1419.49元,同比增长12.97%,比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2.57个百分点。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康市考察调研时,对全市“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易地扶贫搬迁模式给予高度肯定,提出了“乐业才能安居”的科学论断。
(三)围绕“快融入”,实施社会治理创新行动。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为抓手,积极推行以“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居民”为纽带,以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为路径,以建立高效治理平台为保障的“321”基层治理模式。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入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评选脱贫攻坚先进,树立勤劳致富典型,引导和促进搬迁群众向社区产业工人转变。以乡贤文化为载体,发挥家规家训教化功能,加强搬迁群众自我教育养成。扎实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深化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推动“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构建起了安定有序的社区治理体系。
(四)围绕“补短板”,实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行动。顺应搬迁群众美好生活期待,从“最需”处入手,在“最急”上发力,构建起了功能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保基本”原则,加快补齐安置区水、电、路、气、信及环卫、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短板,合理配建生产生活功能性用房、农贸市场、停车场、充电桩等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大力支持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发展。2020年以来,投资5.93亿元实施教育项目69个,新增学位1.3万个,安置区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城镇学位进一步扩容。投资6871万元新建改建卫生服务机构19个,安置区医疗设施覆盖率100%。对全市742个安置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动态监测,做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投资7.13亿元建成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项目178个,极大提升了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
三、突出抓点示范,持续提升工作水平
2021年以来,全市狠抓22个市级后续扶持示范点建设,形成了岚皋“睦邻之家”、汉阴“138”、旬阳“四小工程”、白河“六大融入提升行动”等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国内主流媒体高度关注。2022年,安康市在全国易地搬迁工作现场会作了经验交流,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安康“乐业安居”的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安康市牵头编制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于2022年4月19日正式发布,5月19日起开始实施,标志着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从“安康模式”升级为“省级标准”在全省推广。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policy/137796.html
本文关键词: 陕政办函, 陕西省, 2021年, 国务院办公厅, 督查, 激励, 西安市, 典型, 经验, 做法,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