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办字〔2017〕23号《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7-06-24 05:44:11

《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赣办字〔2017〕23号

 

 



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门,省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5月1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培育法治信仰、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中的教化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营造浓厚的法治环境,根据中央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50号)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

2.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深化法治江西建设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深化法治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在精神与价值层面上的培育与熏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使法律的权威得到全民真诚拥护,是深入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只有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把法律及其精神铭刻在公民的内心,法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法治江西建设才会有坚实的根基。

3.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现法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有利于夯实法治国家建设的文化支撑,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明确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文化创建中,以培育法治信仰、增强法治观念为目标,抓重点、求创新、重特色,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增强全民厉行法治的自觉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公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为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5.工作目标。到“十三五”末,富有江西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传播体系日益加强,传播途径和载体更加多样,法治文化覆盖面不断扩大,法治文化的示范引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更加浓厚,法治江西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6.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主线,坚持党的领导,构建党政齐抓共管,宣传文化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工作机制。

坚持法德结合。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突出以德释法、以法明德,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推动法德同宣同讲、兼容共济,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实现法治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公众参与。坚持法治文化的群众性属性,尊重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努力拓宽人民群众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途径。立足于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不断丰富法治文化建设载体,完善法治文化建设阵地,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活力。

坚持创新发展。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夯实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不断丰富法治文化内涵,创新传播载体,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渗透力、感染力、辐射力,努力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西样板”。

三、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路径


7.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局,把法治文化作为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主题鲜明、通俗易懂、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原则,加大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法治画廊等法治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推动法治文化与社会文化有机融合、法治文化设施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功能互补;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职工书屋、农家书屋等阵地,逐步建立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方便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法治文化活动。各市、县(市、区)要建成一个以上有规模、有特色、有影响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或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法治文化基地;各部门、各行业要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建成1-2个有部门行业特色的精品法治文化阵地。积极推动法治文化与机关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民俗文化有机融合,法治文化设施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功能互补,不断增强法治文化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组织开展全省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评选活动,不断扩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和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的覆盖面,推进全省法治宣传阵地进一步固定化、规范化、标准化。

8.大力开展法治文化精品创作。深入挖掘江西传统文化的法治元素,发挥地域、部门、行业特色文化优势,促进法治文化建设与江西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行业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城乡文化等有机结合,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法治文化集群,形成富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健全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扶持政策,引导各级各类文化机构、文化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创作,依托赣剧、采茶戏等,打造一批展现赣鄱特色、“接地气”的优秀法治文化产品,以丰富生动的法治文化作品吸引人、感染人。建立法治文化优秀作品库,支持各地各部门通过举办法治书画、法治漫画、法治摄影、法治故事、法治书评、法治公益广告、法治剧本、法治微电影等评选活动,造就一批法治文化精品。

9.大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积极搭建公益性法治文化活动平台,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法治文化载体,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法治文化创新经验,广泛组织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广泛宣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法治人物、法治单位、法治事件,深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汇演、法治图书阅读、法治征文、乡规民约、家风宗训等法治文化活动,扶持和鼓励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体、电影公司等文化单位开展法治文化成果“六进”活动,加大优秀法治文化作品的宣传、展演和展示力度,提升法治文化的吸引力,让社会公众更多地分享法治文化发展成果,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提高法治素养。结合“七五”普法规划的实施,适时举办全省法治文艺汇演和全省法治文化节,不断扩大法治文化的引导力和影响面。

10.加大法治文化媒体传播力度。推动媒体落实公益普法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户外广告等大众传播媒体的优势,开展公益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传。开办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法治宣传专栏、专刊、专版,培育一批法治宣传品牌栏目,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的权威性、专业性。充分发挥网络、移动多媒体、政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载体和阵地的作用,形成“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态势,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11.加强法治文化理论创新。发挥法治江西智库作用,举办法治文化建设高层论坛,拓展法治文化建设研讨交流平台,探索符合江西实际的法治文化建设路径。依托省内重点院校、法学会、法研所、律师协会等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建立法治文化研究基地,深入开展赣鄱法治文化研究,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丰富法治文化内涵,力争形成一批深层次、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12.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带头抓好法治文化建设,带头参加法治文化活动,带头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健全完善法治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法治江西建设考评的重要内容,强化考核、奖优罚劣,推动法治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13.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宣传文化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牵头职责,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力量配备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各成员单位要履行好分管范围的职责,建立健全本部门、本系统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制度,做到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各级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搭建平台,加强协调督导,发挥各行各业的资源优势,发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形成法治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14.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艺术团体作用,建立由文学文艺工作者、书画爱好者、民间艺人等组成的专(兼)职法治文化队伍,鼓励、支持他们积极创作法治文化作品,开展法治文艺演出、宣讲法治人物故事,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建立健全法治文化人才培育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法治文化领军人物、优秀基层法治文化工作者等,及时予以宣传,努力培养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能力的法治文化人才,为全省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5.强化工作保障。将法治文化建设项目纳入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列入财政预算,强化经费保障。积极探索建立“企业运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社会资助、百姓受惠”的法治文化建设新模式,实现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财政、规划、城管、工商、教育、文化、住建、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法治文化阵地提供保障。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policy/20757.html

本文关键词: 赣办字, 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 办公厅, 进一步加强, 社会主义, 法治, 文化, 建设, 意见,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