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政〔2017〕20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方案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7-07-10 00:48:04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方案的通知




豫政〔2017〕20号

 

 



济源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推进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协同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全国同类中小城市探索在全域推进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发展新机制、建设精品城市新路径、创新生态优先战略下转型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济源市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精神,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空间布局合理、发展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幸福乐居的示范区,努力实现高水平的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准确把握战略定位。济源市要按照国家要求,紧紧抓住“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战略定位,遵循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实际,加强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要坚持高端引领,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主体、特色小(城)镇为支点的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三、积极推进体制创新。济源市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改革为引领,根据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的要求,重点围绕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治理一体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率先在破解城乡发展二元结构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全国同类中小城市推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四、加快提升发展水平。
要按照建设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的要求,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地上地下、新城老城、城区城郊,做到既明确分区又有效衔接;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特色农产等优势产业加快升级步伐,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要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特色景观,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美丽山水之城、生态宜居之城。

五、精心组织实施。济源市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要求,切实加强对《总体方案》实施的组织领导,扎实推进重点任务和改革措施落实。省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协助解决示范区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综合协调,跟踪分析《总体方案》实施情况,总结推广新经验、新做法,重大事项及时向省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7年6月7日

 

 

 



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方案

 

 



为推动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探索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新模式、新路径,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发改地区〔2015〕2778号)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济源市位于我省和山西省交界地带,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城市之一,是国家首批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也是我省唯一的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市,市域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总人口73.3万。近年来,济源市围绕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持续探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在就地城镇化方面,围绕“就业跟着产业走、居住跟着就业走、公共服务跟着居住走”的思路,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全域统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新路径;在职业教育方面,构建多元化办学体制,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路子;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率先开展农村“六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确权颁证和“两股两改两建”,初步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有力促进了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合理流动,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济源市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城镇布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更加坚实,2016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3万元,城镇化率接近60%,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超过40万,正处于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迈进、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具备了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基础条件。

推进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是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发挥济源产业基础好、城镇承载能力强的优势,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优化空间布局,探索中小城市在全域推进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新机制;有利于发挥省际毗邻地区生态环境优势,推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同布局,探索内陆省际交界中小城市塑造精品城市新路径;有利于发挥省直管市的行政管理体制优势,强化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探索生态优先战略下转型发展新模式。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空间、规模、产业结构,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着力创新产业人口集聚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主体、特色小(城)镇为支点的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空间布局合理、发展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幸福乐居的示范区,为全国同类中小城市加快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子、提供示范。

(二)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优化布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优化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布局,引导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相协调、资源利用与城镇建设相适应,构建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的发展空间。

以产兴城,依城促产。坚持高端引领,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带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发展的载体支撑,形成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发挥省直管体制优势,围绕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开放,在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质量、增创制度优势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绿色低碳,生态环保。把保护优良生态环境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基本保障,尊重山水自然格局,发展低碳经济,控制环境污染,提升生态承载力和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2万元;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中心城区人口接近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5%。

到2025年,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产业和城镇深度融合,城乡关系更加和谐,居民生活更加殷实,成为地域特色突出、全国领先的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综合示范区。

(四)空间布局

按照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布局和城乡建设的适宜程度,科学规划空间发展布局,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和人口集聚能力,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布局一批特色小(城)镇,强化自然生态格局和基底作用,构筑“一核两带多点”空间发展格局。

“一核”,即产城融合发展核心区,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和列入国家开发区目录的产业集聚区。

——中心城区。重点提升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能力,营造高品质的创业宜居和商务商业环境,加快发展商贸物流、职业教育、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和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加强自然文化历史资源保护,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和建设标准,提升中心城区空间品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加快推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吸引人口加快向中心城区集聚。

——产业集聚区。推动虎岭经济技术开发区、玉川产业集聚区功能整合,完善技术创新、智慧园区、现代物流、海关监管、人力资源和综合服务平台,着力破解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瓶颈制约,强化产业集群发展支撑能力。突出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方向,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有色循环经济等产业,打造装备制造和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两个千亿级产业基地。

“两带”,即沿南太行生态旅游发展带和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

——沿南太行生态旅游发展带。充分发挥南太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优势,瞄准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高水平建设王屋山、五龙口、九里沟—蟒河、小沟背四大景区,深挖文化内涵,强化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沿南太行山旅游快速通道,开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带。

——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充分挖掘小浪底北岸山水生态资源和中医药文化底蕴,遵照有关河道、水库管理法规规范,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医养+”、运动体育等产业,升级改造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快速通道,开通黄河小浪底库区水运航线,布局建设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以健康养生、水上运动为主导的精品旅游度假带。

“多点”,在核心区外建设若干特色小(城)镇。

——重点镇。坚持全域一体、向心发展,加强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与中心城区互补协调联动。充分发挥梨林镇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智慧农业,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特色镇。发挥王屋镇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对外联通能力,打造以乐居乐游乐养为主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镇。发挥邵原镇省际交界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特色旅游等产业,打造商贸特色镇。推动其他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辐射周边农村的综合服务中心,吸引当地农民就近就业。

——特色小镇。坚持集中布局、集群发展,按照不同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禀赋,加强分类指导和特色发展,打造若干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重点建设以奶牛养殖、乳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伊利小镇,以卢仝茶文化为特点的民俗风情小镇,以自然山水休闲观光为特点的康养小镇、旅游小镇,与重点镇开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三、重点任务


(一)合理划定“三区三线”,促进产城融合可持续发展

全面落实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开展空间规划试点,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人口集聚趋势,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合理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实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生态空间。以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性评估为基础,以城市水源保护区、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王屋山风景名胜区等为重点,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按照最大程度保护生态安全、构建生态屏障的要求,以市域生态走廊、近郊绿环、中心城区生态间隔带、骨干河道等承担生态服务和生态系统维护功能的地域为重点,全面划定生态空间。

农业空间。统筹考虑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需要,以蔬菜、烟叶、薄皮核桃、冬凌草、油用牡丹、奶牛养殖等现代农业,以及村庄、集镇等承担农村生活功能的地域为重点,科学划定农业空间。加强对已划定58.1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结合农村土地“三权”(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将永久基本农田图斑落到地块,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城镇空间。根据地形地貌、自然生态、环境容量和基本农田等因素,兼顾城镇布局和功能优化的弹性需要,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推动城镇建设空间重点向中心城区、玉川产业集聚区、虎岭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承留镇、思礼镇、克井镇、五龙口镇、轵城镇等小城镇倾斜,到2020年,城镇空间占全市国土空间比例控制在6%左右。

(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夯实产城融合发展基础

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区域特色鲜明的新型产业体系。

提升优势主导产业竞争力。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产业链延伸为主攻方向,推动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新型材料,以延伸产业链条为主攻方向,加强与国际国内龙头企业合作,引导铅锌冶炼企业整合,做大做强电池材料、金属材料、化工材料产业,打造百亿级现代化工制造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装备制造,落实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以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幅提升矿用装备、重型工程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品的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带动装备制造业结构优化,打造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文化旅游,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推进王屋山景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争创国家5A级景区。加快小浪底北岸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区域性健康养生基地。树立“旅游+”理念,推动旅游业与商、文、农、林、水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游、工业观光游、户外运动游、自驾自助游等新兴业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聚焦制造业发展前沿方向和新兴领域,实施一批引领型重大项目,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等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电子信息,以智能移动终端、电子元器件及其配件、软件与信息等为方向,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加快崛起。新能源汽车,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形成百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健康服务,依托中医药、温泉、山水等优势资源,建设一批医疗康复、养生保健、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等健康服务产业基地,发展健康护理、健康咨询、健康旅游、中医药医疗保健、健身美容、休闲养生等健康服务业,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现代物流,以完善布局、提升功能为核心,加快建设铁路集装箱物流园,优化市域物流节点,全面提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水平,建成豫西北、晋东南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建成10万亩高标准粮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发展壮大畜禽养殖、蔬菜制种、核桃产业加工、冬凌草及中药材加工等绿色高效农业。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一批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升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三)强化创新创业支撑,增强产城融合内生动力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国内外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高能创新型企业集群,建设高效科技服务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实施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整合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推动有色、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技术工艺创新,加快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载体,深化与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加快西安交大济源科技园建设,推动虎岭经济开发区郑州大学济源研究院、河南纳米材料中试基地、玉川产业集聚区有色金属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加快高水平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积极主动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技术创新合作,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能力。

完善创新创业环境。落实国家及省各项支持企业创新创业的政策,赋予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和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对科技创新团队、各类科技人才进行奖励扶持。完善创新创业投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符合创新创业需求的金融服务,不断创新股、债、贷、担保、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和工具。鼓励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吸引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激励和引进政策,依托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引进、培养一批国内外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业创新团队和优秀企业家。强化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委托培养专用急需人才。做大做强现代职业教育,打造区域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提高人才创业就业能力。围绕新能源、有色、装备制造、蔬菜制种、中草药等领域组建产业发展专家库,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创业园,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济兴业。

(四)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升产城融合支撑能力

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强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安全高效、布局合理、互联互通、智能绿色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对示范区建设的支撑服务能力。

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统筹推进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和焦作经济源至洛阳城际铁路建设,建成阳城经济源至洛阳西高速公路和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济源段,规划建设沿太行高速公路济源境西延工程,积极推进普通干线公路过城镇路段扩容改造,规划布局通用机场,规划建设连接核心区与外围辐射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形成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升级改造沁北绿色煤电基地,实施“气化济源”工程,扩大管道天然气、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加快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完善提升城乡电网,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水库建设改造、集中供排水、引黄灌溉、河道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增强水环境承载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开展“互联网+”行动,加快全光网城市和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无线宽带网络。积极申建海关分支机构、综合保税区,推进通关便利化。

健全城乡公共设施体系。完善城市给排水、电力、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加快新型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拓展提升中心城区和重点镇综合承载力,推动城镇基础设施有序向周边农村延伸。加强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和就业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充分就业。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现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市级统筹,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强化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加快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展多途径合作办学。实施“健康济源”工程,支持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争创三甲医院,全面建成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打造一批全民健身示范展示基地和户外运动基地。加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打造产城融合宜居空间

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建设魅力山水之城、生态宜居之城。

加强生态建设。强化生态空间管控,提升南太行生态区和沿黄生态涵养带的主体功能,打造示范区生态战略保障基底。启动玉阳湖、万阳湖、曲阳湖、龙湖、东湖治理,加快蟒河、湨河、苇泉河、盘溪河四条水系改造,开展蟒河、湨河等人工湿地建设,构建“四水环绕、五湖点缀”的水系生态景观系统,打造北方水城。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立体绿化,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加强城市绿道、连接郊野公园和城市中心生态绿道建设。强化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保护,推进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济源猕猴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生态系统。

强化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全面完成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达标治理,加强燃煤、工业、机动车、面源等污染防治,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推动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推进水环境治理,加强黄河、沁河等水源涵养区保护利用,持续开展重点河流污染治理,加快排污口整治和管理,确保实现工业废水排放稳定达标、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水源安全。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土壤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试点工作,完善重金属污染土地退出机制,严格危险废物环境监管。

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推进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快农业、工业、城镇供水管网节水改造,大力开发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全面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实施节能技改、余热暖民等重点工程。统筹新增建设用地和存量挖潜,加强对用地开发强度、土地投资强度、人均占地面积等用地指标的整体控制,严格建设项目和产业准入,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大力发展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高标准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和低碳城市建设,推动玉川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建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企业和静脉产业园。

四、创新体制机制


(一)探索建立中小城市空间规划管控机制

优化城乡空间规划,探索建立由相关部门参加的空间规划编制机制,整合各类空间性规划,综合集成各类空间要素,合理划定“三区三线”,形成融发展与布局、开发与保护于一体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探索空间综合功能管控措施,建立规划实施部门协同机制,搭建多部门共建共享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及相关子平台,实现规划信息多规合一和多部门业务信息互联互通,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的各类投资项目空间管控部门并联审批核准制度。

(二)创新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体制机制

聚焦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升级正向激励机制,综合运用土地、价格、金融、人才、财政等手段,吸引优势关联产业集聚。完善用能、用地、用水、排污权等资源要素差别化价格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创新,扩大优势产能。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质量、能耗、水耗等强制性标准,探索建立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交易平台,引导低端低效和无效产能退出。

(三)探索新型城市综合发展体制机制

适应新型城市建设要求,探索改进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和韧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建设示范,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积极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治理污染土地,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涵养城市品质。探索建立健全智慧城市运行管理机制,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深度融合,率先构建智慧型城市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运行水平。

(四)探索开放式产城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和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吸引产业集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住房和就学牵动,社会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业集聚与人口集中良性互动、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互进的机制,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创新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进一步放开公共设施建设门槛,运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和机构投资参与城镇公共设施建设。

(五)探索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发展机制

把示范区作为我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实行全域“区政合一”的管理模式,推进示范区与济源市行政区域管理套合,强化协调配合联动,实行统一领导、以区为主、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分工负责。推动功能区与行政区区划合并、行政职能和经济开发职能合并、管理职能和人事职能合并,构建精简高效、责权一致、结构合理、执行有力的示范区新型管理体制。按照服务政府、效率政府的要求,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力度,探索综合执法、统一市场监管、实行扁平化管理,探索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六)探索产城融合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着力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探索农村人口集体财产权益保障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率先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积极做好农民股份合作、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有效形式。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和国家信息惠民城市试点为契机,探索推进民生服务和城市管理智慧运用。

五、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省政府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推动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管理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统筹落实各项改革建设任务。济源市作为示范区规划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支持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有关政策,扎实推进示范区建设,定期报送经济社会发展及重大项目进展情况。

(二)明确职责分工

省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结合职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示范区建设的具体政策,在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济源市要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各项任务,完善政策举措,统筹资源要素,强力推动重点领域建设和关键环节改革尽快取得突破。

(三)加强督促检查

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部署,采取第三方评估等形式对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评估,及时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先进经验。要跟踪掌握示范区建设发展情况,有关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省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委。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policy/21536.html

本文关键词: 豫政, 河南省, 济源, 融合, 示范区, 总体方案,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