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府办发〔2022〕89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重庆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渝府办发〔2022〕89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8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2022年8月
目????录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发展基础
第二节指导思想
第三节基本原则
第四节主要目标
第二章 拓展体育发展新空间
第一节优化运动项目布局
第二节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推动体育合作交流
第三章 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第一节优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第二节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第三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第四节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
第四章 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第一节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提升优秀运动队训练成效
第三节推动职业体育良性发展
第五章 加快青少年体育发展
第一节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第二节深化体校改革
第三节全面深化体教融合
第六章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第二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三节扩大体育消费
第四节推动体育彩票持续健康发展
第七章 大力发展智慧体育
第一节建设重庆体育大数据中心
第二节提升全市体育智慧化程度
第三节实施体育场馆智能化改造
第八章 健全完善体育赛事体系
第一节积极培育体育品牌赛事
第二节强化体育赛事管理
第九章 促进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第一节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第二节传承巴渝传统体育文化
第三节加强体育宣传与舆论引导
第十章 保障机制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加强要素保障
第三节加强督查落实
重庆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推动全市体育事业发展,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体育工作的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大力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十四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体育总会覆盖率达到95%。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使用和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7.6万人,每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达到2.52人。群众健身热情高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7.65%。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蓬勃开展,全市每年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100场次以上。
竞技体育实力迈上新台阶。成功举办永川国际女足锦标赛、亚洲田径大奖赛、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等高规格国际性体育赛事21场、全国性体育赛事67场。我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性赛事获得奖牌133枚,其中金牌85枚;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我市运动员夺得金牌3枚,创造了重庆参加奥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参加全国性赛事获得奖牌760枚,其中金牌227枚。全运会备战项目覆盖28个大项,备战规模达到800余人。积极响应国家冰雪运动“北冰南展西扩东进”发展战略,成立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选拔冬季运动项目人才600余人。
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广泛开展,累计吸引30余万人次参与。体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阵地作用凸显,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8个,命名重点体校15所,建成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66个,在训规模常年保持在2.7万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创建全国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78个。
体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体育产业总规模从2015年的262.78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541.33亿元。体育市场主体持续壮大,体育企业达到3万家,从业人数达到14.3万人。产业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达到2家,市级体育产业基地达到11个。累计发行体育彩票239亿元,52.8亿元市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社会公益性体育项目建设。
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社会足球场地586块,累计达到2620块;建成社区体育文化公园92个、市级城市体育公园15个。建成投用巴南华熙体育馆、渝北全民健身中心、梁平都梁新区体育馆等大型场馆设施,大型场馆总量增加到72个。实施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建设龙兴专业足球场等一批高标准体育场馆。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4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0.47平方米。
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推动各运动队组建复合型训练保障团队,训科医一体化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体育科研项目49个。体育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体育人才总量年均增速6.4%以上,获得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例达到1∶4∶5。
专栏1 “十三五”体育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 指标 | 2015年现状 | 2020年目标 | 2020年实际完成情况 |
1 | 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 | 92.7 | 93 | 92.7 |
2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 | 43.78 | 47.65 | 47.65 |
3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 1.37 | 1.7 | 1.84 |
4 | 国内外重大赛事每年平均获得金牌数(枚) | 61 | >60 | 62 |
5 | 每年平均承办国内外重大赛事(场次) | 13 | >15 | 17 |
6 | 全运会备战规模(人) | 453 | >800 | 843 |
7 | 体育后备人才规模(万人) | 2.45 | 2.7 | 2.7 |
8 | 体育产业总规模(亿元) | 262.78 | 500 | 541.33 |
9 | 体育彩票每年平均销量(亿元) | 21.5 | 40 | 47.8 |
“十四五”时期,重庆体育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实施,党和国家对体育的重视和支持将更加有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业态结构融合升级将为体育供需两侧提质扩容提供重要机遇。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一区两群”协调机制不断健全,为重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配置资源,提升体育影响力带来重大利好。新的教育理念、消费观念、消费模式、技术应用、传播方式以及城镇化建设将赋予体育更强大的内生动力。但同时,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全市体育发展还面临新挑战和更高要求。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国际体育赛事举办、国际体育交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体育事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此外,我市体育综合实力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育与科技融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快速度。
第二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强基础、补短板、扬优势、促特色”,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体育强市。
第三节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优先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推动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
坚持改革创新。遵循体育发展规律,顺应社会发展新趋势,不断深化体育改革,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更新理念,破除难题,激发体育事业创新发展动力。
坚持协同联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体育事业发展新格局,形成共建共享、内外联动、优势互补、灵活高效的体育事业发展新模式。
第四节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综合考虑宏观环境、发展条件和承载能力,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为:
全民健身水平达到新高度。体育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市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8.15%,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达到0.9块,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2平方米。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持续扩大全运会备战项目,不少于30个大项,备战规模达到2000人。健全竞技体育保障体系,重大综合性赛事承办能力明显提升,国内外重大赛事每年平均获得金牌70枚以上,每年平均承办国内外赛事超过20场次。
青少年体育全面健康发展。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青少年体育运动更加普及、身体素质明显提升。深化体教融合,基本建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主体多元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达到80个,常年在训青少年人数达到3万名。
体育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体育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体育制造业加快发展,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等新业态不断壮大,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
体育信息化发展不断提升。推动体育服务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基本建成数字体育总体框架和基础设施骨架,数字化升级改造公共体育场馆达到50个,构建起管理高效协同、服务普惠便捷、技术互联共享的智慧体育服务体系。
体育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体育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重庆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更加彰显,全市优势传统体育文化得到良好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培育一批本土体育文化品牌,基本建立起高效协同的现代体育传播体系,塑造开放、进取的重庆体育整体形象,对外影响力明显提升。
专栏2 “十四五”体育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 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指标属性 |
1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 1.84 | >2.2 | 约束性 |
2 | 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块) | 0.8 | 0.9 | 约束性 |
3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 | 47.65 | 48.15 | 预期性 |
4 | 新建、改建体育公园(个) | — | 50 | 预期性 |
5 | 数字化升级改造公共体育场馆(个) | — | 50 | 预期性 |
6 | 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 | 2.52 | 2.8 | 预期性 |
7 | 国内外重大赛事每年平均获得金牌数(枚) | 62 | >70 | 预期性 |
8 | 每年平均承办国内外重大赛事(场次) | 17 | >20 | 预期性 |
9 | 自创市级以上群体赛事活动品牌数(个) | — | 20 | 预期性 |
10 | 全运会备战项目大项(个) | 28 | ≥30 | 约束性 |
11 | 全运会备战规模(人) | 843 | 2000 | 预期性 |
12 | 体育后备人才规模(万人) | 2.7 | 3 | 预期性 |
13 | 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个) | 66 | 80 | 预期性 |
14 | 体育产业总规模(亿元) | 541.33 | 1000 | 预期性 |
到2035年,体育强市基本建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组织、设施和运动水平全面提升,市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竞技基础项目得到巩固,全项目参加全运会并在奥运会、全运会、全国冬运会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创造佳绩,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积极申办全运会等国内综合性运动会。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系统完备、规范有效的现代体育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
第二章拓展体育发展新空间
按照统筹兼顾、整合资源、突出优势、区域协作的思路,优化全市体育发展布局。
第一节优化运动项目布局
丰富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结合地域特点和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发展都市、水系、山地、冰雪等不同主题的特色运动项目,构建“区区有品牌,县县有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着力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依托解放碑、南滨路、巴滨路、广阳岛、南山、缙云山、歌乐山、铁山坪等都市旅游景区,支持发展都市马拉松、自行车、攀岩、登山、城市登高等都市运动项目。沿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具有滨湖水域资源的区县,支持发展龙舟、游泳、钓鱼、漂流、溪降、摩托艇、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依托黑山谷、老瀛山、四面山等山地资源,支持发展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极限运动、越野赛、定向赛等山地运动项目。依托仙女山、金佛山、红池坝等高山草甸,大力推广和普及冰雪运动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发展马术、航空运动等运动项目。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结合少数民族文化,推广普及独竹漂、木球、陀螺、珍珠球、射弩、蹴球、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民族式摔跤、押加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统筹规划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综合评估全市各项目发展潜力,规划发展好我市竞技体育的重点项目和潜在优势项目。落实“奥运带全运、全运促奥运”策略,围绕奥运会优势项目走精兵之路,强化举重、跳水、攀岩、跆拳道、拳击、摔跤、射击等项目核心竞争力,积极向国家队输送高水平运动员。大力扶持田径、游泳、体操等基础大项,重点突破足球、篮球、橄榄球等集体球类项目,逐步提升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三小球”竞争力。启动游泳、体操、排球的增项建队,科学谋划田径小项扩项。积极发展冬季项目,探索具有南方特色的建队路径,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发展雪车、雪橇、单板滑雪、花样滑冰、冰球、轮滑冰球、冰壶等冰雪运动竞技项目。
第二节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重大赛事场馆建设。根据中心城区区域功能规划,优化完善中心城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具备承办国际标准赛事能力的现代化、专业化体育场馆设施。依托现有资源,改造一批现有场馆设施,实现中心城区具备承办全国性运动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赛事能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具备承办全市综合性运动会和国家级单项体育赛事能力,其余区县具备承办全市单项体育赛事能力的目标。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鼓励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推进竞技体育训练设施建设。结合全市竞技体育项目发展需要,加强体育专业训练设施建设,逐步补齐现有体育专业训练项目训练场地设施短板。加快推进市小球训练基地建设,提升市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市运动校和市区县、市校、市企共建项目的专业训练设施,争创国家队转训基地。完善区县业余体校训练设施,支持优秀运动队、市级训练单位与区县共建业余体育训练基地,打造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加快建成重庆体育职业学院。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落实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建设,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强化训练,着力培育高水平运动员和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栏3 体育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重大赛事场馆建设工程。建成龙兴专业足球场。推动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馆、冰上运动馆,大渡口国际小球赛事中心、渝北篮球国际赛事中心、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体育中心、合川区体育中心等一批具备承办全国性运动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赛事能力的场馆建设。 竞技训练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市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建设。推进李雪芮运动学校、渝北区体校、长寿区长寿湖水上运动中心、潼南区(全国)青少年排球训练基地、万州区手球训练基地、城口县射箭训练基地、云阳县龙缸运动员夏训基地、彭水摩围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等一批区县竞技训练设施建设。 重庆体育职业学院。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建成重庆体育职业学院。 |
推进成渝两地体育共同发展。落实成渝地区体育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推动公共体育场馆等资源设施开放共享,探索成渝文化体育场所“一卡通”机制。加强体育单项协会、社会组织合作,促进成渝两地体育发展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集聚,增强区域间体育交流和对外影响力。加强成渝地区体育产业规划衔接,推动体育产业园区联动发展,共建国家级足球竞训基地等。推动体育项目合作和竞技人才交流培养,协同申办国际高水准大型体育赛事、联合举办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创新整合成渝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建立“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联动机制。
加强体育对外交流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交流,提高重庆特色体育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拓展体育对外合作领域,通过出国训练、培训、引进技术、延揽人才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以举办和参加重大体育赛事为契机,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推广重庆民俗特色体育。创设有利于重庆体育对外合作软环境,吸引国际体育组织、赛事、企业落户重庆。
第三章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抓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建设,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更高质量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节优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整合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资源,推进区县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协会建设。大力培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等体育健身组织。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使用、管理,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完善农村体育骨干培训制度,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村体育骨干培训工作。
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向独立法人组织转变。完善体育社会组织内部组织结构,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能力。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激励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服务水平。
构建体育志愿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网络。积极招募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者、优秀运动员和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依托全民健身站点,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厂、进机关、进校园、进部队”活动。
第二节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持续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布局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及配套体育设施,推动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健身设施全覆盖,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加快推进公共体育场地供给均等化,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中心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维修改造和提档升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小型体育场所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休闲健身区、功能区和田园运动区。
加大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推动大型体育场馆低收费或免费开放,健全体质测定、能力评定、技能培训功能,指导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综合利用率。试点并推广学校体育设施分时段委托社会组织管理机制,通过政策保障、服务购买、经济补偿、部门合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提升体育场馆管理水平。鼓励大型体育场馆利用闲置空间,拓展服务领域和经营范围,开展健身、竞赛、培训、旅游、会展等复合经营服务,提高综合效益。支持鼓励现有体育场馆智能化改造。探索体育场馆所有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体育场馆建设、运营和管理。
第三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依托“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广泛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大力发展篮球、排球、路跑、自行车等群众喜闻乐见和具有前沿、时尚、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培育和传承武术、民族健身操、健身气功、龙舟、龙狮运动等传统特色体育健身项目。持续开展新年登高、“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群众体育品牌活动,组织好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活动。
推动重点人群参与体育健身。积极组织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推广符合老年人运动特点的门球、太极拳、健身气功等运动项目,使每名老年人掌握1—2种以上科学健身技能;提高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加大老年人健身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加强残疾人健身与康复的分类指导,完善残疾人健身设施,推进社区残疾人健身点建设。积极挖掘和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大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打造提升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
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调查和锻炼标准达标监测。支持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体育社会组织,开展健身项目咨询、讲座和培训等指导。研究推广居家运动健身方法,引导和培养群众居家锻炼意识,推广“云健身”线上健身新模式。
第四节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
依托山系、江河、湖泊、湿地、森林等自然资源,规划建设一批户外运动设施,促进“水、陆、空”户外运动项目立体发展。推动以登山和亲水为主题的体育休闲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户外露营、徒步骑行等体育旅游项目;充分利用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山地资源,大力开发登山、攀岩、骑行、滑雪等山地户外运动;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和“一江两岸”等水系资源,打造赛艇、皮划艇、龙舟、滑水、摩托艇、漂流等水上特色运动。支持区县创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户外运动品牌赛事。加快建设户外体育旅游示范区,培育以户外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旅游度假基地。
专栏4 全民健身发展重点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完成大田湾体育场保护和利用工程,新建、改建体育公园50个、全民健身中心30个,新建健身步道1000公里、社会足球场300个。 户外运动基地建设。培育以户外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旅游度假基地,打造全域体育旅游·万盛示范区、武陵山区户外运动·武隆示范区、都市体育旅游示范区、三峡库区体育旅游示范区、现代时尚体育旅游·龙兴示范区。推进建设明月山绿色户外运动基地、南天湖冰雪户外运动基地、奉节县海豚湾户外营地、石柱县千野草场户外运动基地、酉阳县航空飞行营地、彭水县摩围山户外运动基地、垫江县沙坪母安小镇户外运动基地、潼南区鹭栖云水户外运动基地、荣昌区运动户外营地、大足区石马镇天马晴川户外运动基地等。 全民健身三级联创。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县6个以上。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市级单项体育协会达到65个以上,每万人体育社会组织数量达到0.6个,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8名,全市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不少于150万人次。 |
第四章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优化竞技体育项目,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在奥运会、全运会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创造佳绩。
第一节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
加强政策引领。立足全市竞技体育发展实际,制定竞技体育发展指导意见和专项规划,明确竞技体育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为全市竞技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深化多元化备战。充分发挥体育协会、企业等社会力量作用,结合备战奥运会和全运会,推动形成开放、多元、可持续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按照全运会全项目备战参赛和奥运会增项要求,通过区县共建、高校联办、社会俱乐部参与等方式筹建备战队伍。围绕水上项目、新兴项目和地方特色优势项目发力,不断扩充备战参赛项目范围。扎实做好备战奥运会重点运动员的综合协调保障工作,做好第十五届全运会各项目备战方案。积极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备战理论与方法研究、形势研判、战略战术制定等相关工作。健全完善重大体育比赛参赛奖励机制,提高备战积极性。
推动竞技体育市、区县协同发展。根据资源禀赋、项目特点和发展需要,按照“强化基础项目、突出集体项目、重视新增项目、推广小众项目”思路,推进市、区县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赛事举办、基地建设等互促共建。调动区县竞技体育创新发展的积极性,重点支持10个区县在竞技体育方面实现突破。
第二节提升优秀运动队训练成效
建立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加强优秀运动队复合型保障团队建设,搭建科研攻关、伤病防治、营养恢复等科技服务保障平台,推动现代科技在训练场馆设施建设、训练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积极创建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和国家单项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国家队冬训、夏训转训基地,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共建。
强化运动队管理。做好高水平运动员的教学、管理和训练培养工作,制定优秀运动队管理和评估方案。组建督导专家组常态化开展备战督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备战训练中的问题。加强运动员思想教育,开展运动队军训活动,增强运动员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打造能征善战、拼搏奉献、作风优良的运动队。
建立反兴奋剂长效治理机制。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强化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构建责权明晰的反兴奋剂组织体系,落实专门机构、专业人员、专项经费,实现全过程、全方面监管。建立兴奋剂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运动队食品、药品和营养品安全使用检测监控。构建公正、专业、权威的反兴奋剂监督体系,加大检查力度,扩大检查覆盖面。坚持“零出现”“零容忍”,构建运动员及辅助人员反兴奋剂诚信体系,加大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构建反兴奋剂综合治理协调机制,加强对市级运动队、单项协会、俱乐部、学校运动队的评估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各项评估、奖励、保障工作挂钩。
完善运动队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以运动员为中心,教练员为重点的人才培育、激励机制,加快裁判员、管理人员等竞技体育人才保障、评价、激励、交流的标准化建设。落实运动员聘用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行业保障、职业辅导等各项政策。支持由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的体育单位,安排一定比例岗位聘用退役运动员就业。加强与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搭建退役运动员就业帮扶平台,完善运动员职业指导和就业安置政策。落实运动员重大伤残、特殊困难和高等教育资助等补助保障政策。畅通教练员晋升渠道,促进教练员进一步提高科学训练意识和能力。
第三节推动职业体育良性发展
完善职业体育发展机制。推进职业体育发展制度建设,完善职业体育人才、赛事、训练等制度,加强对职业体育发展的引导和行业监管。探索建立运动项目协会市场化、职业化、社会化合作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快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完善俱乐部管理制度,健全俱乐部评估、激励、保障机制。充分挖掘不同运动项目的职业化发展潜力,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职业联赛体系。
加快职业体育发展进程。强化体育协会对职业体育的业务指导,鼓励有条件的运动项目逐步开展联赛分级,成立职业联盟。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创新经费补助方式,坚持足球、篮球、乒乓球、棋类等项目职业化发展,适时推进排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职业化发展,支持自行车、游泳、铁人三项、电子竞技、拳击等市场化程度高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
专栏5 竞技体育发展重点
全运会备战。结合奥运会增项、场馆建设和多元化备战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备战项目,引聘一批国内外高水平教练、科研人员来渝工作或指导训练,进一步提升训练水平。选派一批年轻专项教练和体能教练到国家教练员学院或其他高校、体育发达地区深造。 “三个三”项目建设。加快将“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三个基础大项(田径、体操、游泳)布局到各级体校和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训练、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投入力度,丰富“三个三”运动项目专业场地设施建设。 足球改革。打造足球文化,发展职业足球,推动区县足球协会全覆盖。完善青训体系。建立分级制度的业余足球联赛体系(重超、重甲),建立覆盖全市所有区县的杯赛体系。积极申办中国足协中国之队足球锦标赛比赛等国内外高水平赛事,提升永川国际女足锦标赛的影响力。 |
第五章加快青少年体育发展
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构建体教融合长效发展机制,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统筹推动体校、普通学校和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三大阵地建设,提高训练水平,夯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节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水平。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积极营造以参与体育运动和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社会舆论氛围,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广泛吸引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培养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防控知识和技能普及,鼓励中小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的体育运动。加强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幼儿体育、亲子体育发展。
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体系。着力构建学年段和年龄段、校内与校际、区县与市级相结合的市、区县、学校三级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体系。深化活动品牌创建,逐步扩大重庆市青少年体育舞蹈、击剑、攀岩锦标赛社会影响力,支持区县打造本区域青少年精品体育赛事活动。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推动社会化、网络化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活动平台建设,完善市区县联办、政府与市场共办的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活动体系。持续开展川渝青少年竞赛、冬夏令营和培训交流活动,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及教练员培训等联办互通的交流机制。积极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冰雪项目在全市青少年中的推广与普及。
大力培育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加快构建面向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的扶持、管理、服务、监督和评价体系,不断推动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健康、高水平运营。制定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服务标准和进校园准入办法,开展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等级评定工作,推动建立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支持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参与青少年赛事活动组织、体育教学和训练服务。加强青少年体育协会建设,促进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发展。
第二节深化体校改革
加强各级体校建设。发挥市级体校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加强文化教育、拓展办学方向,强化体校全面育人的理念和功能。建立以向市运动队输送运动员为核心指标的教练员绩效评价体系。开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评定工作,支持区县体校打造重点项目,配齐教练员,保障训练经费及场地设施。
拓展体校服务功能。突出体校专业特色,依托体校建立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配备复合型教练员保障团队,以适当形式与当地中小学校合作,为其提供场地设施、教学服务、师资力量。支持体校教练员参与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
积极推进科学选材。支持区县建立健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开展好本地区的体育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支持区县体校配置专兼职人员,定期开展重点运动员的监测评估工作。
第三节全面深化体教融合
构建体教融合发展长效机制。制定学生运动水平等级认证制度,强化政策保障,完善办赛、参赛机制。充分发挥联合督导等制度作用,促进体教融合落地落实。
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开展全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定工作,建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动态评估机制。积极创建田径、游泳、体操、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冰雪等项目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支持优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制定高水平运动队学生评价、升学保障等政策,探索实施灵活学籍制度。健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组成对口升学单位的“一条龙”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市优秀运动队改革相结合,支持高校创建高水平运动队,共同布局运动项目。积极推荐高水平教练员和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支持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训工作。
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配齐配足配优文化课教师,加强文化教育教学管理。鼓励体校通过联办、共建和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积极与其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不断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
专栏6 青少年体育发展重点
全市体校发展建设工程。加强全市体校建设,进一步明确各级体校的功能定位,建立科学的分类、分层次体校管理体系。以开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评定工作和体校竞赛为抓手,支持区县完善项目布局,打造重点项目,配齐教练员,保障训练经费及场地设施。 优秀后备人才重点培养计划。完善细化优秀后备人才清单,推进区县体校建立后备人才输送考核机制,鼓励和支持区县、企业、学校、社会组织与市体育局共建后备人才运动队。鼓励和支持区县引进高水平教练员,支持区县建立后备人才输送激励机制。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定工作。支持优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 青少年赛事活动。以“奔跑吧·少年”系列比赛和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活动为引领,大力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竞赛活动,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小、灵、巧体育项目比赛,不断扩大活动规模、提高赛事质量。 幼儿体育工程。组织开展重庆市幼儿体育大会等幼儿体育赛事。支持创建体育特色项目幼儿园。 |
第六章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产品丰富”的体育产业体系,加快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推动“体育+”融合发展,培育体育市场主体,扩大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积极培育体育用品业。聚焦登山、垂钓、球类、冰雪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发挥我市在轻合金材料、纤维复合材料、工程塑料以及工业设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为重点承载区域,积极引育相关领域运动器材研发生产企业,促进运动器材与体育活动互动发展。推动“智能+”与“健康+”融合发展,支持运动器材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开发具备计算、监测等功能的智能化新产品,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业态,增强对细分市场、特定领域的吸引力。结合重庆摩托车产业特色,引导整车企业开发投放越野、竞速类摩托车新产品。
加快发展体育服务业。围绕建成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等为引领的体育服务产业体系,推动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林地运动、传统体育项目产业化发展。深度开发从幼儿到老年各个阶段的休闲运动项目。深入挖掘竞赛表演市场潜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形成独具特色的竞赛表演市场体系。培育壮大体育赛事推广、体育咨询、运动员经纪、体育保险等中介服务。大力开发各类运动项目培训市场,支持体育学校、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等开展各类体育培训服务活动。
加快体医融合发展。完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协同联动机制,倡导主动健康意识,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探索建立集科学健身、运动营养、伤病防护、心理调适为一体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加强运动防护师、运动营养师等人才培养,完善运动处方库。开展老年人非医疗健康干预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新建社区老年人运动与健康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
加强体旅融合发展。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积极申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开展市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申报工作。依托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自然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体育运动带。探索发展乡村健身休闲产业,建设运动休闲特色乡村。培育发展以运动项目为核心内容的电子竞技、体育动漫、体育游戏、体育电影等新兴产业,培育一批体育文化融合发展企业。
第二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培育体育市场主体。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上市。鼓励小微体育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打造一批体育众创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组建体育产业协会联盟。建立完善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动态管理机制,培育一批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企业。
完善体育市场监管体制。进一步加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监管,切实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细化监管举措,不断完善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培训等体育市场重点领域的监管制度体系。探索新兴运动项目监管,推动新兴体育项目有序、健康发展。推进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体育企业信息归集机制,健全信用约束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第三节扩大体育消费
深化体育消费试点。充分发挥荣昌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作用,积极培育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推动全市体育消费规模持续增长。积极导入品牌赛事活动,引导产业资金倾斜,统筹推进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建立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学习交流机制,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育消费促进模式。
激发大众体育消费需求。拓展“互联网+体育”服务领域,打造体育服务在线对接、运动体验即时分享、体育社交互联互通等云上新体验。建设一批体育特色乡镇、体育主题公园等体育消费新场景。完善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江南体育中心等的综合服务功能,打造一批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大力推动夜间体育、假日体育、房车露营、体育用品租赁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采取发放体育消费券、举办“体育惠民消费季”等方式促进体育消费。
第四节推动体育彩票持续健康发展
增强共享发展意识,上下联动、整合资源,更好发挥体育彩票对全市体育发展的“助推器”作用。夯实体育彩票发展基础,持续完善体育彩票工作管理机制,不断强化管理、服务两支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体育彩票网点质量建设,创新扩大公益品牌和产品品牌影响力。坚持稳中求进,促进全市体育彩票销量持续增长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筹集能力不断增强。坚持依法治彩、以法管彩,更加体现公益属性,更加强化行风建设,不断巩固发展体育彩票公益公信成果。
专栏7 体育产业发展重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协作工程。组建成渝体育产业联盟,整合企业、传媒、信息等资源。积极推动成渝体育场馆“一卡通”工作。 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积极申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打造金佛山大环线、荣昌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等重庆市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南天湖国际滑雪场、重庆际华园极限体育小镇等重庆市体育旅游综合体。 体育品牌创建工程。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体育企业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体育品牌。积极申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支持万盛经开区、江津区四面山等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做大做强。 |
第七章大力发展智慧体育
加快体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体育科技应用水平,优化提升体育管理效能,创新公共体育服务模式,提高竞技运动训练科技含量,夯实体育产业支撑基础,构建覆盖全市的智慧体育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第一节建设重庆体育大数据中心
加强体育基础数据统计系统建设,动态掌握场地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活动、体质测试、等级评定等大数据资源。强化各项体育数据的采集和统计,逐步建成群众体育、运动队、国民体质监测、体育比赛、体育场馆等数据库,并实现与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智慧重庆数据中心无缝对接,与区县体育部门信息系统互通互联,与市级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制订体育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及管理办法,明确体育数据资源采集、管理、发布与共享要求。以数据资源为基础打造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提升信息数据的分析、运用和决策支持能力。
第二节提升全市体育智慧化程度
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全面提升全民健身信息服务效能。推进全民健身智能化发展,加快智能化健身路径、健身步道和体育公园建设。打造重庆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以群众关注健身、参与健身、持续健身、科学健身需求为主线,做好内容收集、体育资源展示、信息发布和惠民服务应用等工作。通过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直播等途径,为群众提供集赛事活动、培训指导、体育场馆、惠民消费、协会组织、健身地图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服务。
推动竞技运动训练职能化。以满足竞技运动训练需求为导向,加快打造智能化科学训练基地。建设智能备战创新实验室,加快智能化体育装备、训练器材、体育专用芯片研发,支撑科学选材、训练、竞赛、管理等体育全过程数字化升级。整合现有训练、人才、竞赛、服务保障等信息系统,挖掘分析竞技体育相关数据,打造数据驱动的精准训练模式,提升竞赛组织管理、运动选材、情报信息、选育培养、退役运动员安置等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实施体育产业数字化。推进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体育产业相关业态中的深度应用,促进和扩大各相关业态产业规模。以马拉松、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为突破,依托智能信息设备和数字化技术,推行以参赛流程线上管理、参赛数据及时反馈、竞赛体验云上共享为特征的数字化办赛模式。加快体育传媒业数字化升级,支持互联网传媒企业打造体育数字精品内容创作和新兴数字体育资源传播平台,支持直播、短视频、游戏等在线体育产品创作与生产,打造数字体育经济生态。
推进体育政务管理智慧化。开展数字体育新基建建设,优化完善市体育系统电子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网络体系。提升体育政务类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运营能力,推进体育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政民互动。优化体育行政事项网上审批,规范在线办事服务,推动体育政务服务事项同步分发、并联审批、协同办理。推进移动办公、政务新媒体建设,逐步实现体育领域行政办公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
第三节实施体育场馆智能化改造
加强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机器代人等技术应用,推广新一代体育场馆物联网解决方案,全面提升体育场馆的数字化运营能力,提高运营效能。构建实时的数据采集场景,实时掌握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开放数据、公共场所安全状况,夯实体育场馆提供竞赛、娱乐、商业、康养、旅游等综合服务的能力支撑,助推消费升级和城市转型升级。加强智能体育场馆标准化建设,通过市、区县共建的方式,扩大全市智能场馆的覆盖面。
专栏8 智慧体育发展重点
重庆体育大数据中心。加强体育基础数据统计系统建设,以区县为基点,推进“互联网+”布局;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支撑,建立覆盖全市的体育信息服务网络。动态掌握场地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活动、体质测试、等级评定等大数据资源,强化各项体育数据的采集和统计,逐步建成群众体育、运动队、国民体质监测、体育比赛、体育场馆等数据库。 重庆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重庆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内容收集、体育资源展示、信息发布和惠民服务等相关功能。通过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直播等途径,为群众提供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线上服务平台。 体育场馆智能改造工程。对大型体育场馆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实现全民健身活动的智能化数据采集和智慧化运用,为城乡居民提供有效供给服务。 |
第八章健全完善体育赛事体系
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各类体育赛事,着力培育品牌赛事。以赛事为引领,提升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水平,拉动体育消费,推动体育赋能城市更新提升、振兴乡村,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积极培育体育品牌赛事
高质量筹办国际赛事。提升国际羽毛球公开赛、国际攀联世界杯攀岩赛、中欧篮球冠军杯、亚洲田径赛、永川国际女足锦标赛等赛事品质和影响力。积极引进和培育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武术、橄榄球等国际体育赛事,促进冰雪、马术、射箭、击剑、铁人三项等国际体育赛事发展。统筹考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举措,全力做好竞赛组织工作。
培育高水平职业体育赛事。支持举办足球、篮球、乒乓球、棋类、排球、羽毛球、网球、自行车、游泳、铁人三项、电子竞技、拳击等项目的高水平职业体育赛事。鼓励体育协会和企业等社会力量举办和承办高水平职业体育赛事。加强与西部各省(区、市)赛事合作交流,通过赛事联办、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高水平职业赛事。
支持发展商业赛事。引导和规范各类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组建体育赛事公司,举办各类商业赛事,创建自主品牌赛事。鼓励全市单项体育协会向组织、承办体育赛事的市场主体提供技术、规则、器材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并依法合规收取相关费用。谋划建立体育无形资产交易平台,推进赛事举办权、赛事冠名权、特许商品经营权、广告经营权、运动员转会权等具备交易条件的体育资源公开、公平、公正交易流转。
打造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开展“青山绿水”特色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打造一批群众体育赛事品牌,力争每个区县都有1个品牌赛事。积极培育自行车、定向越野、轮滑等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事,提升重庆国际马拉松、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赛(重庆·武隆)、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长寿湖国际铁人三项赛等品牌赛事影响力。
第二节强化体育赛事管理
推进赛事标准化建设。完善竞赛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建立赛事评星评级等评估制度。严格按照体育赛事活动管理要求,加强对赛事的指导和管理,规范各类赛事活动组织、赛事流程、赛事活动服务。建立重庆体育赛事名录,规范体育赛事名称。推动公共资源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明确允许开展的分类体育赛事活动目录、申请条件和申办程序,实行动态管理。
优化赛事发展机制。建立赛事“一站式”服务机制,强化赛事服务管理,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建立多部门联合“一站式”赛事活动服务机制和专项例会制度,保障场地、环保、交通、医疗等基本服务。健全赛事扶持激励机制,将体育赛事发展纳入文化建设范畴,在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场馆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
专栏9 体育赛事发展重点
“三个一批”赛事工程。每年申办一批国际级国家级重大赛事、每年固定承办一批国际高水平赛事、每年自创举办一批精品赛事活动。 积极举办国际重大赛事。办好国际羽毛球公开赛、国际攀联世界杯攀岩赛、中欧篮球冠军杯、亚洲田径赛、永川国际女足锦标赛。 提档升级马拉松赛事。推动主城都市区发展各种特色的“都市马拉松赛”,在现有的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基础上,提档升级重庆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赛、重庆璧山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重庆大足龙水湖半程马拉松赛、重庆铁山坪森林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赛事。推动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开展山地马拉松、森林马拉松、田园马拉松、越野跑等赛事活动。重点加强马拉松赛事安全监管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 “青山绿水”特色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积极发展群众体育赛事,重点培育自行车、龙舟、攀岩、定向越野、高尔夫、航空、轮滑、游泳等群众体育赛事品牌。 |
第九章促进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体育文化建设,讲好体育故事,传播好体育文化,提升重庆体育形象,凝聚推动体育发展的正能量,厚植体育强市建设的文化基础。
第一节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弘扬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和教育,利用重大赛事开闭幕式等形式传播中华体育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好体育人”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开展。开展体育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全民体育文化素养,倡导推广文明观赛等体育文明礼仪。
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完善体育荣誉奖励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和单项体育协会打造褒奖运动精神的各类荣誉奖励。实施“体育明星形象塑造工程”,培育和塑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体育明星。传承、巩固、发扬运动项目文化精神,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建成一批重点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示范工程。
第二节传承巴渝传统体育文化
积极开展体育文化科学研究。强化体育文化科研工作,积极研究具有巴渝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举办重庆体育历史文化和体育旅游博览会,建设体育博览场所,推动线上体育博物馆建设。加大土家摆手舞、土家竹铃球、合川龙舟、铜梁舞龙、涪陵太极拳等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整理研究、推广传承和创新发展力度。实施优秀体育文化传承工程,发挥渝北区、江津区、奉节县全国武术之乡优势,加强渝北赵氏武术、昆仑太极拳、蚕门武术、况氏武术、夔龙术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积极发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开发独具民俗特色的体育器材。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支持渝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区县开展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民俗特色赛事活动。
丰富体育文化产品。充分运用体育比赛、城市雕塑、体育艺术节、各类会展等平台促进体育艺术创新,打造一批彰显巴渝体育特色的体育文化精品工程与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搭建体育文化展示平台,通过组织评选推介活动、体育影视作品征集等方式,推动优秀体育影视作品“走出去”。
第三节加强体育宣传与舆论引导
做好体育文化宣传工作。科学制定体育文化宣传的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常态化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报道,营造良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氛围。推动设立重庆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节目,传播全民健身文化。加强体育文化队伍建设,培养高层次的体育文化管理人才。加大对外体育文化交流力度,提升重庆体育影响力。
引导好主流思想舆论。提升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工作水平,拓宽思想舆论传播途径,宣传党中央和国家决策部署,向群众解读体育政策。加快建立舆情反应处置机制,严格落实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机制,提高舆情风险防控意识,做好舆情监测、研判与处置。做好重庆重大赛事的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专栏10 体育文化发展重点
体育文化繁荣。积极宣传和倡导中华体育精神。加强重庆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和创新,推广武术、龙舟、舞龙等传统体育项目,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培育宣传具有优秀品德和良好运动成绩的体育人才,支持体育明星开展公益活动。推动运动项目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各类赛事为平台,举办以运动项目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讲好体育文化故事。持续做好“请进来、走出去”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 体育精品创作。倡导并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文化创意活动,鼓励和繁荣各类体育文艺创作,打造一批市级、区县级的体育文化精品工程与体育文化品牌活动,并通过搭建展示平台、组织评选推介活动等方式推广优秀体育文艺作品。 |
第十章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大力推动规划实施,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完善目标任务分解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体育强市建设目标如期完成。压实区县政府属地责任,扎实推动辖区体育事业发展。强化本规划与体育年度计划的有效衔接,科学制定政策,强化人员配备、经费支持、资源配置等支撑。
第二节加强要素保障
强化用地保障。将体育场地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场地设施、体育用地需求,市、区县规划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建设群众健身相关设施,确保室内人均体育场地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体育场地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无群众健身设施的,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要通过改造等多种方式予以完善。充分利用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建设群众体育设施。研究完善建设用地标准,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范围内,保障重要公益性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设施、项目必要用地,并依法依规办理用地手续。
加强资金支持。要将体育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推动体育彩票公益金更好用于体育强市建设。积极支持群众健身消费,鼓励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市、区县分级设立体育专项资金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体育场馆运营和体育项目运作。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充实体育人才队伍,聚焦“三员三师”(体育专业管理人员、教练员、裁判员、体能训练师、心理训练师、医疗康复师),打造集“训科医保”及信息化服务于一体的训练保障团队。遵循“缺什么招什么、差什么引什么”的原则,动态调整人才引进计划,不断完善竞技、产业、管理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完善优秀体育人才聘用、录用标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聘用、短期执教、项目管理等方式,通过市场化手段吸引各类体育人才,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氛围。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按照取长补短、优中选优、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川渝两地体育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定期开展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提升体育人才队伍理论素养。推进体育系统人才上挂下派、互挂互派工作,促进业务交流,强化岗位历练和实践锻炼。完善体育专业职称评价机制,健全竞技体育教练、群众体育教练、体能教练评价标准,推进组建运动防护师职称评委会。
第三节加强督查落实
强化项目管理,组织区县策划、布局体育发展重点项目,建立市级体育项目库管理系统,实施项目动态管理。加强对入库项目的统计分析与跟踪指导,形成“策划一批、推进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的梯次持续发展格局。制定体育工作综合评估体系,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基础设施、体育文化等方面综合评估体育工作成效。建立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分解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施规划年度监督、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制度。
文件下载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policy/230362.html
本文关键词: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