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办函〔2017〕8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要点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9-01-09 19:33:14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科技创新

工作要点的通知

川办函〔2017〕8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2017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要点》已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月9日
 


2017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为建设经济强省提供科技支撑。

一、总体目标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体制改革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或政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52%以上。启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组织实施100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培育100个重大创新产品、推进100项重大成果转化应用。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4.5万件,技术合同交易额力争实现270亿元。军民融合水平和发展质量大幅提高,军民融合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8万亿元,科技服务业产值达到3750亿元。

二、重点工作

(一)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1.探索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进15家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探索解决职务科技成果“最先一公里”问题,及时形成经验总结。持续做好跟踪调研、问题梳理和经验总结。

2.健全军民科技资源融合机制。推进军民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和协同创新,建设四川省军民融合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支持军地共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军民融合产业研究院建设。充分发挥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作用,建立完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支持引导社会优势力量参与国防科技创新。实施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促进军用技术成果再研发转民用。积极争取国家在绵阳科技城布局军民协同创新平台。深化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央属军工集团公司的战略合作。积极推进与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央军委科技委的战略合作。

3.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投入。发挥好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和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总结成都市高新区、绵阳市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推动省级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大力推广“盈创动力”服务模式,探索建设军民融合信贷专营机构。

4.深化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创新改革。落实科研院所改革“四个一批”的部署安排,按照“一院(所)一策”推进42家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抓好62个县(市、区)及21家科研院所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推进首批24所高校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中央在川高校院所参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5.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启动实施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完善科研项目分类评价、管理及资助机制,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省级财政科研经费预算评审工作实施细则,形成更有利于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科研经费使用机制。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平台,落实科技创新、研发活动调查统计制度和科技报告制度。

(二)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6.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在智能制造、干细胞及转化、蛋白质调控、新能源、纳米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前瞻部署,催生原始创新,形成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

7.扎实推进“技术攻关清单”落地。对接国家重大部署,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适时启动实施航空及燃气轮机等重大专项。结合“技术攻关清单”356个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北斗卫星导航、轨道交通、3D生物打印、石墨烯等领域100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8.加强重大创新产品培育。围绕新兴重点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等领域,集成资源、分层培育、重点突破,培育重大创新产品100个以上,加快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强政策性引导和扶持,加大创新产品采购(首购)力度,健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市场应用机制,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9.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升级工程,推进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落实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

10.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围绕科技服务业七大领域,实施一批重大产业示范项目,支持构建一批科技服务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一批产业集聚区发展,促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集成应用,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中介、检验检测等新兴业态。

11.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科技扶贫攻坚。强化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源头支撑,抓好农林畜水产育种攻关,育成突破性新品种80个以上。抓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技术创新,研发转化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等300项以上,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质效和竞争力提升。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进星创天地、农业专家大院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化科技扶贫攻坚,拓展四川科技扶贫在线服务范围,完善面向贫困地区群众的专家服务、技术供给、产业信息、供销对接等四大服务,精准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50项以上。

12.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围绕生物医药、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公共安全、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力争突破20个关键共性技术。支持国家成都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化合物库新药发现等20个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建设10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推进中药系统研究与综合开发,培育1个全产业链产值超过30亿元的中药材大品种。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互联网+医疗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科技示范。

(三)加速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13.扎实推进“成果转化清单”落地。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分领域、分行业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15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推进100项重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抓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示范,总结推广科技成果转化有效途径和模式。

14.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引进10家国际国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入驻,重点支持20家国家级和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启动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和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构建全省统一的科技成果在线登记信息汇交系统,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平台。探索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评价新机制,指导第三方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实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年度报告制度。

15.开展常态化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与对接机制,在可诱导组织再生材料、轨道交通、玄武岩纤维、中医药等重点领域,定期定点举办银政企院校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加快产业化进程。组织产学研单位积极参加军民融合发展高科技成果展、绵阳科博会、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重庆高交会暨军博会、杨凌农博会等大型科技成果展览展示活动。

(四)建设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6.扎实推进“创新平台清单”落地。积极创建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推进创建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脑信息、桥隧及线路结构安全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新建5-8个省重点实验室、8-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0-10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建设转化医学、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大型低速风洞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海外顶尖实验室、世界500强跨国企业、省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川设立研发机构。

17.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推进企业主体导向、重大任务导向、单个项目导向等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同模式的探索与发展,支持新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产学研新型研发组织。推进天府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四川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四川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18.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域。实施区域创新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成都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宜宾、攀枝花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扎实推进绵阳科技城、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创新发展。支持市(州)加强与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院地、校地协同创新。

19.推进“高新区储备清单”落地。积极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做大做强,走在全国高新区前列。出台我省省级高新区认定管理办法,推进构建省级高新区服务体系,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支持创建一批省级高新区。

(五)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和“创业四川”七大行动计划,支持建立一批国、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推动孵化载体运营市场化、建设链条化、培育精英化,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全年力争新增2万家以上。用好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引导基金,积极推进科技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大学生、草根能人等“四路大军”进入创新创业主战场。

21.开展创新创业示范。构建成德绵创新创业聚集区。建设一批创新创业特色示范城市。积极推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等各类国家级示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示范引导作用,打造一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推进“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支持重点园区和高等学校共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和创业园(孵化基地)。

22.打造创新创业品牌。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开展创新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和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沙龙、大讲堂、训练营等活动。办好“双创”活动周、“菁蓉汇”、“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德阳创客”、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比赛等品牌活动,鼓励各地、各部门根据实际开展特色创新创业活动。

23.加强科技普及与宣传。更加突出科普效果和影响力,推进一批重点科普基地建设,塑造一批精品科普基地。举办科技活动周等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普活动。开展“科普大家讲堂”“流动科普行-走藏区进彝区”“流动科普行-走农村进贫困村”等系列活动,加强实用技术和创新科普培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创新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宣传解读,宣传科技创新改革成果成效。

(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增强创新发展智力支撑。

24.强化科技人才培养。实施“天府科技英才”工程,加强青年基金、科技创业人才计划和科技创新苗子工程等支持力度。修订《“天府科技英才”工程实施办法》。重点支持500名科技创新创业苗子、60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0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和30个科技创新团队开展创新研究。积极推进构建成德绵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示范区。

25.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对接国家和省有关人才计划,贯彻落实四川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深入实施“千人计划”“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四川计划”等人才工程,定期开展赴外招才引智活动。做好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和“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

26.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深入贯彻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贯彻落实《自然科学系列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探索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模式,建立以质量和绩效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

(七)聚集全球创新资源,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27.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制定我省“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科技创新合作。引导支持产学研机构与国外高水平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究。加强与韩国、以色列、欧美等国家(地区)的科技合作。推进与孟加拉国、尼泊尔、老挝等国家(地区)的技术转移合作。

28.建设国际科技合作载体。加快推进中韩创新创业园等国际合作载体建设,支持和推进成都高新区与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开展创新创业合作。积极推进17个国家级和44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新建5-8个省级基地。加快推进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层次和水平。

29.深化部省、院(校)地合作。落实科技部与省政府会商议定的重大工作和重点项目,确保部省会商取得实质性成效。重点抓好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全面战略合作落实落地,切实推进合作协议项目化。推进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知名高校战略合作协议签署相关工作。

30.深化跨区域科技合作。推动科技援疆、科技援青、科技援藏、科技入滇等科技工作,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等区域间的科技合作,加强科技优势资源互补和共享、平台共建。

(八)加强科技系统自身建设,提升服务创新发展能力。

31.扎实推进科技法治建设。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深入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做好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加快修订《四川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四川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加强督查督办和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32.强化市(县)科技创新工作。加强厅市会商,引导和集成优势科技资源,推进厅市会商重点任务落实。加强对基层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支持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工作,加强干部培训与工作考核,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开展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policy/52995.html

本文关键词: 川办函, 四川省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