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政办〔2016〕192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气象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气象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青政办〔2016〕192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青海省气象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0月17日
青海省气象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录
前言………………………………………………………………(5)
一、“十二五”青海气象事业发展成就………………………(6)
(一)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成效显著………………(6)
(二)气象现代化建设进步明显…………………………(7)
(三)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9)
(四)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发展………………(10)
(五)气象发展环境明显改善……………………………(10)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1)
(一)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11)
(二)气象事业发展面临新挑战…………………………(13)
三、发展思路…………………………………………………(14)
(一)指导思想……………………………………………(15)
(二)发展理念……………………………………………(15)
(三)发展目标……………………………………………(16)
四、主要任务…………………………………………………(19)
(一)创新发展,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19)
(二)统筹协调,推进可持续发展………………………(24)
(三)绿色发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27)
(四)开放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30)
(五)共享发展,建设普惠大众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31)
五、重点工程…………………………………………………(34)
(一)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区气象保障体系建设工程………………………………………………………(34)
(二)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程………………(35)
(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36)
(四)重要生态功能区人工影响天气工程………………(37)
(五)基层气象台站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工程……………(38)
(六)丝绸之路经济带气象保障工程……………………(39)
(七)气象人才保障工程…………………………………(39)
六、资金与效益………………………………………………(40)
(一)资金筹措……………………………………………(40)
(二)效益分析……………………………………………(41)
七、保障措施…………………………………………………(41)
(一)加强党的领导,落实“两个责任”………………(41)
(二)强化组织管理,推动规划实施……………………(42)
(三)健全投入机制,保障规划落实……………………(42)
(四)完善规划内容,突出特色优势……………………(42)
(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质量效益……………………(42)
附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投资汇总表……………(44)
前言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加强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气象工作保障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中气党发〔2006〕38号)要求,结合《生态保护与建设气象保障规划(2015-2020年)》、《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14-2020年)》、《西北五省丝绸之路经济带气象保障规划(2016-2020年)》等重点专项规划和《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紧紧围绕青海省委“一三一”总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订青海气象事业“十三五”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项目和保障措施,作为“十三五”时期青海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十二五”青海气象事业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在中国气象局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气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立省”战略,主动融入青海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稳步推进青海气象现代化,气象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快速增强,气象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福祉安康的服务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成效显著。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县、乡、村三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7个县成立了气象防灾减灾机构,34个县政府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23个县出台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与多部门联合建立乡(镇)村气象信息服务站205个,气象信息员5360人,覆盖100%的行政村,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机制。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体系基本建成。完善了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系统、省州县三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等成为全省基础性业务平台。
32县次开展了“三农”专项“两个体系”建设,2县3镇认定为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县(乡镇)。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83%,2011-2015年度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0.9、88.9、89.1、89.4、88.7分,高于全国平均值。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不断拓展。建成了省、市(州)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县级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在省级主要媒体全覆盖。藏语《天气预报》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业务化运行。青海气象网年浏览量近60万次。公众、决策气象服务短信用户达12.4万户。气象微博粉丝超过25万,获青海“十大政府机构微博”荣誉。开通了汉藏语气象微信。
专业专项服务逐步拓展。9个市(州)相继开展了空气质量预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警工作。建立城市气象服务和大气环境监测评估业务。交通气象信息服务业务系统投入业务运行。铁路、电力、旅游、能源及森林草原防火等专业气象服务持续推进,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产品达37类。连续多年为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洽会等大型会议和重大活动提供专项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多次荣获“环湖赛”先进集体称号。
(二)气象现代化建设进步明显。
预报预测准确率显著提高。2015年与2010年相比,一般性降水、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准确率分别提高1.63%、7.44%及3.83%,气温、降水月气候趋势预测准确率分别提高1.0%和5.0%。2015年全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准确率达到66.9%,预警时效达到提前26分钟。
天气气候业务进步明显。建立省州县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一体化平台,新型探测资料得到有效应用。开展了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和乡镇精细化预报。建立了11-30天长期天气预报及逐日滚动的未来10天中期天气预报业务。集合预报产品在预报中得到初步应用。建立极端气候事件监测业务。开展了暴雨(洪涝)、山洪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业务。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气候预测技术得到初步应用。CIPAS等新一代气候业务系统投入本地化业务应用。
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优化完善省市县三级局域网,建立52套气象数据卫星广播系统,实现气象数据快速、准确、安全传输。建立了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偏远台站和国家级有人值守站应急通信系统,建成车载式、便携式应急通信系统和省市县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建立省级气象数据中心虚拟化数据应用平台,推进基于CIMISS的集约化数据共享服务。建立了青海基础气象数据集,构建了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平台(MDOS),开展了实时资料质量控制业务。
综合监测保障能力逐步加强。52个国家级台站全部建成双套自动气象站,建立30个国家级无人自动站、440个中小河流及灾害易发区和乡镇区域站、26个交通气象观测站、33个国家雷电监测站、8个环境气象观测站、25个全球定位(GNSS/MET)观测站和76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优化调整观测站网业务布局,站网密度达到7.61个/万平方公里,综合观测能力得到了提升。建成了省、市、县三级技术装备保障体系。
(三)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生态与环境气象保障稳步推进。完善了生态专业气象观测试验站网,构建了地基-天基立体化监测体系。建立了高寒草地、高寒湿地野外气象科学观测试验基地(场)。开展了面向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防灾减灾和生态适应气候变化的气象监测评估服务,发布了生态气象监测评估报告等决策咨询报告。建立了省、市两级环境气象业务,环境气象预报水平明显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应对气候变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建立了省级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业务,围绕气候变化热点问题动态开展专题气候变化监测评估,编写发布全省及不同生态功能区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参与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等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开展气候资源普查和承载能力分析,完善气候资源精细化评估与区划。稳步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确保了公路、机场、电网等重点工程的气候安全。
人工影响天气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型人工增雨雪作业,“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荣获“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开展东部农业区抗旱型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增加降水超过180亿立方米。人工防雹面积达到440万亩,冰雹受灾面积降低至16.5万亩。完成156个基层标准化作业点和作业队伍建设,人工增雨效率提高3%-5%。
(四)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发展。
气象科技得到快速发展。制定了《青海省气象局科学技术工作奖励办法》,完善了科技激励机制。争取科研立项345项,支持经费达2246万元,分别较“十一五”期间增长23%和40%。科技论文发表水平和数量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初见成效。重组8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荣获周光召基金会气象科学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奖1项,省级优秀论文奖一、二等奖各1篇。
气象人才体系不断完善。制定一系列人才选拔培养和考核管理办法,投入人才建设专项资金近500万元。培养青年新秀33名,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31名,省市级首席气象专家23人。6人享受中国气象局西部优秀人才津贴,1人入选青海省第七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9名科技人员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留学。引进和培养29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一线气象人才队伍结构得到改善。建立了基层年轻干部省内外对口交流机制。
(五)气象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印发《中共青海省气象局党组关于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实施方案》和《青海省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着力推进试点单位的改革工作。积极争取成立县级地方气象防灾减灾机构,协调解决地方人员编制,全面落实了县级气象机构及业务岗位设置和参公管理,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气象法治建设不断优化。《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于2015年6月1日正式施行。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气象国家标准1项、气象行业标准1项、气象地方标准10项。完成气象权责清单的编制,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全省专兼职气象执法人员达289人,基层执法能力大幅提高。气象事业投入力度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经费总计投入49663万元。青海湖流域人工增雨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人工增雨工程、藏区专项等重大项目总计投入21498万元,有效提升了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基层气象基础能力建设总计投入27233万元,气象台站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党建和民族团结跨上新台阶。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获得“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优化专兼职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创建省级文明单位9个,市州级文明单位21个;获得“全省模范集体”1个,全国“巾帼文明岗”1个,“全国三八红旗手”1名,“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1名。《青海省基层气象台站简史》出版发行。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实现我省气象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开创我省气象事业“十三五”发展新局面,迫切需要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不断推动我省气象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新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包括实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青海工作的指示批示当中,多次要求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参加两会青海代表团审议期间提出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明确的定位。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9次会议审议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四个扎扎实实”的总要求。这对青海气象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气象服务日益增强的需求,不断提升气象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服务的能力,带来了新机遇。
四省藏区发展带来的新机遇。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和全国气象部门第六次藏区会议,提出了加快转变气象发展方式,强化创新驱动,统筹协调四省藏区气象事业发展,大力加强基层气象现代化建设,为四省藏区建成小康社会做好气象服务保障的发展思路。2016年《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加强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气象工作保障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制定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服务保障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等四省藏区气象事业发展目标。这将对推动我省藏区气象事业在气象现代化、对口支援、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健康发展带来新机遇。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带来的机遇。紧抓青海参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机遇,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气象保障规划(2016-2020年)》要求,重点建立一体化的气象服务体系,推进西北五省气象保障统筹协调发展,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交界地区气象服务的无缝对接,着力加强交通、旅游、物流、新能源开发,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屏障建设、精准扶贫,将有力推动我省“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进程。
(二)气象事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三一”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对“十三五”期间气象为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坚持气象事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气象服务突出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气象服务能力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要求不适应的矛盾,依然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最根本矛盾。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气象服务的体制机制不活,气象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等问题,依然是青海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服务的主要瓶颈。把握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效推动气象预报预测、气象防灾减灾、气象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等各方面工作上一新台阶,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坚实的气象服务保障,是“十三五”时期青海气象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深化气象改革对气象事业提出新的要求。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现状与全国领先省份仍有差距,在“十三五”时期我们要补齐短板,发挥优势,迎头赶上,需要通过深化气象改革取得突破。当前我省气象现代化存在的业务服务能力不强、科技支撑与创新不够、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都需要深化气象改革解决。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推动气象现代化,是青海气象事业发展的关键。进一步加强气象服务体制和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以制度改革助推气象业务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发展理念,通过改革建设包容、共享的社会气象氛围,通过创新建设智慧、高端的气象服务。不断拓展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不断增强专业行业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坚持以深化气象改革为抓手,以气象现代化为总目标,在实践中寻求机遇,把握机遇谋求发展,有序推动青海气象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青海省委“一三一”总体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跟科技发展新步伐,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服务生产、服务决策;坚持气象现代化这条主线,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智慧气象;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法发展、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建新型气象事业发展体制机制。到2020年,努力与全国气象部门同步实现气象现代化,助力青海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发展理念。
1.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紧跟气象科技发展步伐,以智慧气象发展理念和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方向,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科技业务、气象服务、综合管理方式,破解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夯实气象科技和人力基础,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协调青海藏区、东部和交界地区气象事业发展,因地制宜建立符合青海实际的省、州(市)、县三级业务服务布局,统筹各业务、业务与服务、业务与管理等发展;补齐短板,更加注重基层县局气象现代化建设,履行公共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突出特色,绿色发展。把气象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生态与环境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着力拓展气象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既要坚持服务于绿水青山建设,更要主动服务于生态旅游业、智慧畜牧业等绿色经济发展。强化科技支撑,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高原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加大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研究。
4.深化合作,开放发展。建立深化合作、扩大开放、共享资源、共同发力的开放发展机制。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藏区对口援助强化部门内部合作,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通过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和精准扶贫加强与地方部门的合作,提高开放型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水平。充分利用院校合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开放模式,为青海气象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5.需求导向,共享发展。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落实“四项重点任务”,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服务社会化、工作法治化迈向新阶段,加快构建和发展智慧气象,为地方社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让老百姓共享气象事业发展的成果。提升气象服务民生、促进生产、支撑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推动气象精准扶贫,服务青海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发展目标。
着力构建青海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和现代气象管理体系。到2020年,我省气象现代化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高原天气气候、生态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达到西部先进水平。具体完成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日趋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水平明显提升。
---普惠大众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突出现代农业、生态和环境气象服务,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质量。丰富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推进城乡均等化服务工作,不断满足公众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86分以上。
---高效精准的气象预报预测预警体系。建成从分钟到年际的无缝隙集约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24小时水平分辨率达到1公里、时间分辨率达到1小时,24小时晴雨预报和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88%和75%以上,强对流预警时间提高量超过20分钟,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65%,月降水预测准确率达到69%,月气温预测准确率达到86%。
---先进完备的气象观测及保障体系。建立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运行可靠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综合观测能力和主要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显著提升乡镇和重点区域灾害性天气监测的观测站网完善度和观测系统自动化,气象观测数据可用率达到98.5%。
---科学有力的气象科技与人才体系。深化开放合作,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协作创新,气象科技贡献率达到85%以上,科技支撑基本能够满足新业务关键技术发展需求。不断完善现代气象人才体系,气象人才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气象教育培训能力显著提高,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在重点学科、业务技术领域拥有10名左右有较大影响和显著业绩的学科带头人,培养2名左右国家级首席气象预报服务专家,100名具有较大发展潜能的青年科研业务骨干人才,1-2支专业优势突出、且跻身国家级的创新团队,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不断增强的基层气象基础能力。基层台站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气象探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气象文化建设明显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工作生活条件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基层台站配套设施完备率达到90%以上,基层气象台站综合保障能力满足气象现代化的需要。
“十三五”时期青海气象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单位现状值目标值
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8390以上
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分88.786以上
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8388以上
24小时气温预报准确率%7275以上
指标单位现状值目标值
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065
强对流预警时间提高量分钟1320
月降水预测准确率%6769
月气温预测准确率%8486
乡镇自动气象站覆盖率%8090
气象观测数据可用率%9898.5
气象科技贡献率%4385
学科带头人名610
人才队伍科研业务骨干名79100
建设国家级创新团队支01-2
国家级首席预报服务专家名02
基层台站配套设施完备率%4390
四、主要任务
(一)创新发展,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
发展现代天气业务。坚持精准化、集约化和智慧型的发展思路,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从分钟到年的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现代天气业务。推进精细化格点预报业务建设,建立强对流、暴雨(雪)、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格点预报和概率预报业务。发展基于要素关联及时空约束的人工交互订正技术、基
于关键点人工订正和数值预报格点产品融合的插值分析技术、精
细气象要素格点预报与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融合技术。按照“两
级集约、三级布局”的目标,推进精细化格点预报、中短期预报
向省级集约。开展卫星、雷达、自动站、GNSS水汽等资料以及数值预报产品的融合分析业务,研发强对流天气自动识别和外推预报技术,提高多源资料应用水平和灾害性天气监测识别能力,强化0-12小时市县两级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临近预警业务,完善青海“省市县一体化短时临近预警业务系统”。
推进MICAPS4.0、SWAN2.0及SWAP等业务系统的本地化应用。
发展现代气候业务。以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为核心,建立气候监测规范化、气候预测客观化、气候评估定量化和气候服务精细化的现代气候业务。强化高原气候监测业务,持续优化完善异常气候归因诊断技术。建立精细到县的11-30天延伸期、月内重要天气过程预测业务和月、季、年滚动预测业务,开展异常性、极端性气候预测业务。发展、完善定量化气候评价,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实现气候评价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方向发展,开展基于影响的灾害趋势预测业务。加强气候业务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开展精细化、专业化的气候服务。加强客观预测技术和多模式集成气候预测产品解释应用(MODES)、季节气候预测(FODAS)、月内重要天气过程与气候趋势预测(MAPFS)和气候业务平台(CIPAS2.0)本地化应用。
健全专业气象业务。开展基于气象观测、大气成分监测、卫星遥感探测等多源资料的环境气象综合监测业务,建立精细到县的24小时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及1-3天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开展针对黄河等重点流域的、基于致灾阈值的降水实时监测和短期水文气象预报业务,建立基于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建立中小河流洪水、山洪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和气象灾害风险概率预警业务,建立月、季面雨量预测业务。发展精细化专业气象服务技术,结合公众和行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活指数、风能太阳能、交通旅游等专业专项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继续做好交通、旅游、水文、电力、林业等行业气象服务,全面提升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数据标准,规范省级基础信息、数据资源、气象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整合各单位现有服务器和存储资源,利用虚拟化和分布式计算技术建立计算存储资源池,实现资源动态调配和按需供给。增强气象政务管理信息化能力,建设省级电子政务内网系统和省级政务管理共享应用基础平台。整合改造省、市、县三级预报预测、综合观测、资料处理等业务系统,建立面向全省用户的统一业务数据、产品与信息服务网站。建立与完善基于CIMISS系统的省级统一数据环境,集中管理全部数据资源,直接支撑业务系统。建设省级气象业务内网,为省、地、县级内部用户提供满足业务、服务和管理需求的、丰富的气象数据与产品。构建“云+端”信息体系,建设气象数据云平台。强化信息安全管理与保障能力建设,建立气象业务运维体系。
构建和发展智慧气象。突破气象关键技术,创新运用互联网
+、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气象信息的感知化、一体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构建“互联网+”气象平台,建立全覆盖立体气象综合探测系统,研发高集成智能化预报平台,开发专项预警服务系统和发布平台,建设智能化气象大数据平台。融入省政府云计算应用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部署,提升气象数据社会化应用能力,对接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气象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水平,为社会提供更精细化、针对性的预报服务产品,让老百姓在气象现代化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更高的满意度。促进气象信息化与业务现代化、服务社会化、工作法治化融合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
提升气象监测能力。完善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建设2个国家无人自动基准气候站,优化国家基本站、一般站和区域骨干站网,补充乡镇6要素自动气象站,加快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自动化观测进程,逐步将高海拔台站改建为无人值守观测站。增补玉树、同仁新一代天气雷达,升级改造已建新一代天气雷达,适时补充风廓线雷达站网。完成空白区自动探空系统和现有高空站自动放球系统建设。建设风云卫星地面接收站。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布局,开展城市大气环境、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以及作物和林草生长状况实景观测。提升大气本底监测和已建大气成分观测站的业务能力。加强部门合作,完善国省干道(高速铁路)、旅游、能源、雷电、GNSS/MET等气象观测站网。加快综合观测业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观测系统设备级质量控制和观测
数据质量控制业务,提高观测数据可用率。
加强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规范标准的气象观测技术装备保障系统,完善技术保障两级管理、三级维护保障体系。优化省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实现各类观测设备全网实时监控,开展气象装备运行监控、信息反馈和装备远程诊断业务。完成省级气象计量检定新增项目实验室建设,建设市级自动气象站现场核查系统。加强气象装备应急储备,建设气象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省气象装备和备品备件动态管理、统筹调度和调配。优化省级气象装备维修测试平台和市级移动维修系统,建设省、市、县三级远程视频维护维修系统,完善市级维修平台。加强各类观测系统设备质量控制,运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构建由综合气象观测质量控制、装备运行保障和质量监督等组成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从仪器装备到数据服务的全链条业务处理能力。
强化科技引领与创新驱动。聚焦关键技术和前沿方向,突出科技攻关,重点研发以提高观测资料综合应用能力、数据同化技术、数值模式预报解释应用和灾害性天气气候精准化预报预测能力为主的关键技术,强化以提高天气气候机理认识为核心的高原气象应用基础研究。立足创新主体和协作团体,增强创新驱动,强化省级业务科研单位技术创新与应用主体地位,突出协同创新和开放合作,协同开展科学试验与技术攻关,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凝聚创新人才和科技平台,强化技术支撑,以首席预报员和科技创新团队为重点,增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野外气象科学试验基地、实验平台和气象试验数据中心建设。围绕成果转化和科技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中试基地建设,强化科技成果的开放共享,促进成果业务转化和推广应用,完善科技项目组织管理,健全科技分类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以现代气象业务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科研业务骨干人才培养为重点,对接地方政府和中国气象局人才工程计划和措施,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大力培养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或首席服务专家、科研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和国家级创新团队,具有副研级及以上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增长5%。加快基层一线业务人才和“本土化”藏族气象专业人才选拔培养,确保每个基层气象台站拥有1名综合业务技术带头人。加快推进优秀青年干部队伍建设,使全省气象部门45岁以下处级领导干部和40岁以下科级领导干部的比例分别达到25%和50%。全面落实中央和中国气象局推进四省藏区发展的人才政策,完善支撑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
(二)统筹协调,推进可持续发展。
统筹发展全省气象事业,推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坚持以地方需求为出发,围绕东部城镇区、南部生态区和西部循环经济区气象服务需求特点,构建相应的气象观测网络与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加强高海拔艰苦台站生活保障建设与人员配备,强化地面观测保障能力。加强生态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努力转变高海拔地区气象台站重观测、轻服务的局面。针对服务短板,完善市(州)、县级业务布局,促进特色业务服务深化发展,形成防灾减灾与社会气象服务能力均衡发展的新形势。
立足气象发展现状,坚持软硬件条件协调发展。针对我省气象事业发展重硬件、轻软件的现状,进一步增强地面、雷达与卫星监测技术应用能力。重点推动数据传输、数据管理与业务应用能力的发展,加强中国气象局下发业务系统平台的技术对接与本地化应用,推动三维空间数据在天气预报中的同化应用,为高原复杂地形下时空精细化预报能力的提升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促进雷达、卫星数据的挖掘应用与数值天气预报能力的解释应用,形成监测与服务能力协同进步的格局。
着眼气象发展方向,统筹业务水平协调发展。深化业务科技体制改革,优化调整业务分工与布局,统筹构建气象业务发展新体制。进一步提升数据信息传输、管理支撑能力,增强数据应用能力。重点发展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初步形成高原本地化数值天气预报业务能力,提升天气预报时空准确率,奠定精细化天气预报预警服务业务基础。加强气象服务与信息发布新技术通道建设,逐渐实现个性定制与精准推送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效果与能力。实现优势业务与短板业务协调发展、互补促进,提升气象服务整体水平与总体效益。
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建立适应气象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气象服务、防雷、气象科技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抓好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以及现有气象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积极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提高雷电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做好易燃易爆场所等重点场所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许可,规范防雷检测行为,全面开放防雷装置检测市场,促进防雷减灾服务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简政放权,健全气象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清单管理制度,强化行政审批规范管理,逐步推行网上审批。积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做到放管结合,监管到位。
推进依法行政,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责。完善地方气象法规制度体系和地方气象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标准在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及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强化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加强气象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建立与安监等部门的协同联动监管机制,提高基层气象行政执法水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和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专家咨询机制。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落实,依法履行各项管理职能。完善绩效管理制度,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加强气象文化建设。打造青海气象精神高地,增强凝聚力,坚定青海气象人为气象事业奋斗的决心。开展各种气象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和睦的工作生活氛围。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取全国文明单位实现零突破,省级文明单位10个以上。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改善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台站气象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文化载体,气象文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绿色发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增强生态气象服务能力。依托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柴达木盆地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优化全省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开展FY-3卫星省级直收地面站建设,探索开展无人机航拍技术试验及业务化应用,提高生态地面监测技术水平,逐步构建天基、空基、地基一体化生态气象监测体系。加强高寒生态气象野外观测试验站建设,建立野外观测试验数据中心,提高高寒生态观测试验数据分析应用能力。着力提高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利用水平,提高生态遥感监测系列化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卫星遥感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稳定、防灾减灾、生态保护、城市规划和资源调查等方面的作用,支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围绕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着力强化生态环境气象监测与评估预警服务,增强气象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能力,建立基于云架构的生态气象监测评估预警一体化服务平台。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作用。加强省级气候变化业务能力建设,建立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库、气候变化影响综合评估系统和气候变化决策咨询服务系统。强化气候变化业务技术开发,集中在气候变化检测归因、极端气候事件风险评估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定量评估等气候变化监测检测评估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气候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及气候容量分析,提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监测预警和应对服务能力。主动参与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联合多部门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农牧业和城镇生命线系统等重点领域与特色产业的影响评估,提出适应策略和应对方案。围绕优化能源结构的总体需求,改进风能太阳能资源量和经济开发潜力评估技术。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强化针对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和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决策咨询服务。
提升农牧业气象服务能力。围绕东部特色种养高效示范区、环湖农牧交错循环发展先行区、青南生态有机畜牧业保护发展区和沿黄冷水养殖适度开发带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建立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的农业气象观测体系。开展现代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站建设,加强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强化农用天气、作物产量、农业干旱趋势预报等关键技术开发,建立健全现代农牧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完善省、市、县一体化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直通式、智慧型、个性化为农气象服务。继续组织实施中央财政“三农”专项建设,优先开展国家级贫困县气象基础设施和为农“两个体系”建设,做好精准扶贫气象服务工作。以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对象,研发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服务手机APP,丰富农业气象信息发布渠道。
增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开展以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人工增雨抗旱、河流和水库增水蓄水、防雹减灾、森林草原防火以及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建立三江源人工增雨外场综合试验基地,切实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强化CPAS系统中作业条件识别、云监测产品应用、人工增雨数值模式等方面的本地化解释应用,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水平和作业效益,同时为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提供有力的科学证据。加强飞机作业保障基地和地面作业综合保障基地建设,购置适合高原的高性能增雨飞机。实现增雨飞机的停场和维护、作业地勤保障、机组生活保障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作业安全。依托我省已建成的玉树、大武、德令哈等支线机场,建立覆盖全省范围的飞机增雨作业体系。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
发展环境气象业务服务。通过优化环境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实现环境气象数据自动上传、分发、共享使用,提升环境气象监测能力。在沙尘天气活动路径布设气溶胶可视型激光雷达,实现沙尘暴、灰霾等天气发生发展和移动过程动态监测,为开展空气污染气象和空气质量预报提供数据支撑。以新一代天气研究预报-化学模式WRF-CHEM、CMAQ等为基础,构建环境气象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立青海省环境气象业务平台,开展集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空气质量预报、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于一体的、长中短期相结合的环境气象预报业务。联合环保部门建成以西宁市为重点的东部城市群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警为一体的业务服务系统,开展市(州)府所在地基于AQI空气质量预报及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业务。
(四)开放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
融入地区发展新布局。以服务和保障我省“五大生态板块”、“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为重点,落实好重点生态与环境气象保障工程,大力开展气候容量评价、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修复、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气象服务。围绕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着力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实现气象与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的深度融合。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气象保障服务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与其他省份气象部门之间的开放合作,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交界地区气象服务的无缝对接和业务合作。进一步推进省级业务科研单位、部门和院校协作,积极开展人才交流和技术引进,推动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建立深化合作、扩大开放、共享资源、共同发力的开放发展机制。
培育气象服务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中推进普惠大众、支撑众创和监管服务的基础作用,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活力,强化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形成以事业单位、市场和社会组织等为多元供给主体的服务格局,建立规范有序的气象服务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制度。以气象部门掌握的海量信息数据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数据资源,形成气象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改造部分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主动与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融合,在灾害保险、能源、大宗农产品、期货、公众定制服务、公众参与式气象观测预报等领域培育气象服务发展环境,激发社会市场需求,支持新产品、新项目的发展。
深化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立足青海优势,建立科技协调创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源参与气象业务服务技术研究、系统研发和平台建设等气象科技创新活动,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省内外科技部门、高等院所合作,加快推进在高原天气机理、数值预报、人工影响天气增雨能力、环境气象、生态农牧业、卫星遥感等方面业务交流合作,切实提高高原特色现代气象业务核心竞争力。
加强数据资源共享。统一数据编码和格式标准,加强气象数据资源整理编目。制定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建立和完善相应监督管理政策制度,加大气象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共享力度。建立气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社会间数据互助共享协作体制机制,收集相关的科学数据、行业数据、社会数据,满足跨学科、跨行业的数据融合与综合分析及信息服务的需求。(五)共享发展,建设普惠大众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健全“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化应急管理,加快地方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编制,努力将气象灾害应急纳入各级政府应急体系。推动建立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和响应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强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服务,全面开展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和运行管理制度,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偏远山区、草原牧区和气象灾害敏感地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完善横向联接各相关部门,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发布系统,提高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和覆盖率。
不断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方式。推进公共气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省市县公共气象服务规范,规范服务流程、服务方式,定期发布当地政府认可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建立服务产品与服务手段、用户消费量与满意度等环节的公共气象服务评价考核制度,积极融入新农村、城镇化建设,健全乡村、社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标准化体系。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清单,规范购买流程,健全公共气象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制定公共气象服务事权清单。强化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职能和作用,推动各级政府将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以需求为牵引,完善省市县三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体系。以共建共享、集约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服务创新、保障有力为导向,建立上下联动、服务专业、传播高效的省市县一体化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逐步建立成以气象数据为主体,包括社会经济、人口、交通、能源、旅游等领域的多元化气象服务数据集。参照《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文件命名规范》,对公共气象服务产品规范命名,对接国家级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对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产品生产、产品审核、产品分发等流程进行规范化设计,引进、研发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业务模型和气象服务产品。应用WebGIS和三维GIS等技术丰富气象服务方式和产品内容,采用移动终端、微信、电视和各类新媒体等新媒体提供快速、全面的气象服务信息。
加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与交通部门联合构建交通气象服务平台,开展交通干线气象灾害和高影响天气短时临近预警预报,推进道路监测实况资料的共享共用,为公众提供路面温度、路面结冰、积雪、能见度等路况实景监测服务。通过与铁路部门数据交换,共建铁路交通气象预报服务平台,为铁路安全运行、养护、调度提供气象保障服务。与旅游部门联合构建旅游气象服务平台,开展精细化旅游城镇气象服务和景点天气预报、重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等旅游气象服务。与电力部门联合构建电力气象服务平台,开展电线覆冰预报、降水流量预报、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调度气象保障服务。建立以风电、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大力开发服务市场。
五、重点工程
(一)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区气象保障体系建设工程。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布局优化与补充建设。优化全省6要素自动观测站网布局,完善高海拔测站固态降水观测设备,在青南地区增设自动雪深监测站;在东部地区布设能见度自动观测站、负氧离子观测站、大气环境监测站,更新现有站点环境气象观测设备,增强环境气象监测能力;在北部地区布设雷电监测子站、大气电场仪、闪电计数器等,增强高危场所雷电监测能力;建设观测业务运维管理平台等。
生态气象立体监测与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成青海省陆地卫星数据分发系统和风云卫星地面接收站,发展多尺度低空无人机快速应急监测体系,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启动高寒生态气象野外观测试验基地建设,开发生态气象监测评估预警一体化业务系统平台,构建“一个模式、三个平台”的业务系统。
现代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特色与设施农业监测示范点,建设生态畜牧业与设施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园区直通式气象服务能力;建设贵德现代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站和诺木洪特色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站,增强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发;开发农业气象监测预测一体化业务服务平台,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自动化程度与效率。
青海气候变化应对科技支撑工程。构建新型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服务数据基础环境;完善风能、太阳能资源观测网,建立预报预测系统;开展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和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开发气候变化影响综合评估系统、气候变化决策咨询服务系统。
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玉树县、同仁县境内各建设1部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增强三江源地区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完成现有西宁市、海北州气象雷达升级改造,提升东部城市群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预报水平。
(二)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程。
青海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建设1个省级、8个市(州)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分中心和38个县级发布终端,实现纵向连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横向连接各级政府应急平台和相关部门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功能。通过建设,扩充各种发布手段,进一步减少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发布盲区;增强和完善发布平台软件功能;提升系统信息安全能力。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各单位决策领导及应急责任人在系统发出预警信息后8分钟之内接收到预警信息。
灾害性天气及山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冰雹、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短期和短时临近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建立大风、沙尘暴、霾、霜冻、寒潮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完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省州(市)县三级防灾减灾气候服务业务系统、一体化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精细化雷电预警定点服务系统。
大中型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城市暴雨内涝气象监测系统和城市环境气象观测系统,实现对暴雨内涝、城市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建立暴雨精细化预报系统,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开展城市灾害普查,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服务业务;建立城市极端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实现对城市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的影响评估。
重大生态气象灾害评估预警云平台建设。通过对海量生态环境数据的挖掘分析,建立积雪、干旱、草地长序列历史数据集,开展重大生态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预警平台研发,结合反演模型、物理模型及高性能计算技术,对重大生态气象灾害发生过程进行可视化动态推演、评价、分析与预警。
农牧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依托农牧业牧气象观测试验站,建立农牧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技术研发平台,开展干旱、雪灾等农牧业气象灾害致灾过程及机理试验研究,为建立农牧业气象灾情监测评估预警业务提供全方位试验技术支撑。
(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
优化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区观测站网布局。在中小河流流域、
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加密布设自动气象站、局地天气雷达和移动雷达,合理布设地面观测设施;完善雷电探测网、土壤水分观测网,建设典型生态环境气象观测试验站点,提高覆盖范围和空间分辨率,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数据处理系统;在山洪重点防治区域基本建立高时空分辨率的自动气象观测网、天气雷达观测网和气象应急移动观测系统。
提升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和装备保障能力建设。以卫星观测为主,合理增设地面观测站点,初步建立全国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气象监测业务系统、森林草原气象火险监测系统;建成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建设配套的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强降水的精细化监测分析、质量控制与评估、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报以及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改进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四)重要生态功能区人工影响天气工程。
重点区域人工增雨工程建设。实施柴达木地区生态保护人工增雨工程建设,开展作业点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人工增雨监测、评估、管理和作业指挥系统;开展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人工增雨能力建设,建立基于近程天气雷达的天气监测系统,强化地面与飞机作业能力建设;实施青海湖生态保护人工增雨工程二期建设,建立青海湖人工增雨外场综合观测试验及保障基地和地面作业标准化示范点。
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参与西北五省区域人工影
响天气能力建设,建设业务用房、地面作业设备和视频会商系统,为西北区域生态安全、山区冰川、流域来水、抗旱救灾、森林防火等提供有效保障。
重点区域人工增雨配套设施建设。购置适合高原的高性能增雨飞机,建设人工增雨外场综合实验基地,强化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重点区域的人工增雨作业;建设人工增雨综合试验示范区,开展地形云降水机理、人工作业(方式)催化和作业效果检验等试验研究。
东部农业区人工防雹作业能力建设。以发展新型高安全性能作业装置为目标,逐步更新老旧高炮和远程控制系统;建设人工防雹装备维修培训综合保障基地,开展地面作业设(装)备的维修、仓储和防雹人员技术培训;建设防雹监测站网和标准化炮点,建立催化作业系统及信息传输系统。
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建立基于“物联网+人影”的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监测系统,开展作业装备监控和物联网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安全作业技术水平。
(五)基层气象台站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工程。
加强基层气象台站业务保障能力建设。从台站发展总体规划着手,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强化集约性、综合性台站业务用房建设。
推动基层气象台站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值班生活用房、后方生活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探索建设一类艰苦台站富氧坏境改善,提升基层气象台站品质,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宜居台站。强化基层气象台站科研基础能力建设。坚持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开展气象试验研究基础建设,增强高原气象科研试验能力。
(六)丝绸之路经济带气象保障工程。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行业气象保障工程。建设交通干线、旅游景区气象专业观测站网,完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开展城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建立城市规划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体系;建设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生态畜牧业和林果业等专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建立新能源气象保障服务系统,推动西北五省数据整合、共享,强化交界地区新能源气象保障服务的无缝对接。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气象保障工程。完善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区域生态气象观测网,建立生态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强化气候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区域生态的影响评估,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工程和城市规划建设对生态的影响评估,优化重大生态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业,健全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
(七)气象人才保障工程。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围绕气象现代化的核心关键领域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需求,实施省级首席预报员、首席气象服务专家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选拔和引进10名左右在省内外有竞争力的首席专家,打造省级创新团队6-8支。青南艰苦地区定向培养人才工程。利用优惠政策支持,实施艰苦地区定向培养引进人才工程,每年为艰苦台站定向招收补充大气科学专业本科及以上人才,招聘编外大气科学专业大专生(包括一定比例的当地藏族毕业生),并以一定补贴政策鼓励气象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工作,逐步改善艰苦地区气象人才队伍结构,促进青南艰苦地区气象事业与全省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加强气象培训能力建设工程。优化我省气象部门教育培训资源,推进分级培训能力建设。加强省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建设,建设一支满足培训需求的师资队伍,开发编写具有高原特色的业务培训教材(课件),建设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和培训要求相适应的综合气象业务培训基地;实施基层台站远程学习示范点建设,在基层台站建设远程学习示范点,完善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学院授牌示范点,全面带动和实施基层气象人才在岗培训。
基层一线业务人员岗位技能轮训工程。以提升基层台站综合气象业务能力为重点,实施一线业务人员全员岗位技能轮训,使参加省局脱产培训人员比例较“十二五”末增长10%。
六、资金与效益
(一)资金筹措。
进一步健全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明确气象事权和支出责任,由地方与中央两级财政共同支持的原则,充分做好与国家和青海省政府“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形成稳定的气象投入渠道。根据全国第六次藏区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援助藏区的政策优势,促进青海藏区气象事业快速发展。加强统筹集约,强化监督管理,推动重点工程的实施。
(二)效益分析。
规划建设任务得到落实,全省将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先进、区域特色明显的现代气象业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和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气象科研水平、人工影响天气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配合地方政府开展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效益,气象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气象管理科学化水平得到提高,气象部门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对气象工作的需求。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落实“两个责任”。
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改进作风。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管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气象职工干事创业。
(二)强化组织管理,推动规划实施。
加强和完善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将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营造良好法治政策环境。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气象事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目标责任,积极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完善对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建立规划实施评估与动态修订机制,适时开展规划的修编和调整工作,确保规划的科学有效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落实。
(三)健全投入机制,保障规划落实。
进一步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和相应的资金渠道,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气象发展,逐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逐步增加投资规模,推动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等项目建设,保障规划落实。
(四)完善规划内容,突出特色优势。
围绕气象现代化要求,扎实推进青海气象事业发展;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型气象服务体系,增强生态文明和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强化地域特色农业、交通、能源等气象服务品牌建设,打造具有青海特色和科技优势的综合气象服务体系。
(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质量效益。
健全管理体制机制,细化管理措施,抓住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部门进行督导,进一步细化、优化、强化督察措施。强
化制度建设,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前期筹划、过程管理、竣工验收及绩效考评与后评价全方位监管,进一步提高执行力。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规划实施的质量、效益。
附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投资汇总表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