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发〔2010〕17号《甘肃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全文)

浏览量:          时间:2019-03-28 03:45:41

甘肃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





甘发〔2010〕17号     2010年12月2日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有效保证和支撑未来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人才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序 言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最具全局影响力的竞争,人才工作是党和国家至关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七大确立了人才强国战略,明确了人才发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人力资源开发列为三大支撑之一纳入总体工作布局,进一步凸显了人才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面对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省之路,把人才发展作为推动甘肃发展的首要任务,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大力提升我省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紧密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启动实施重点人才工程,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人才队伍,为加快全省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尽管我省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认识还不到位,整体谋划不够,工作力度不大,人才投入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流动、评价、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有利于人才稳定和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人才总量、结构、分布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些重点行业、支柱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紧缺,尤其是创新创业型人才严重匮乏;人才培养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人才宏观调控的力度不足,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充分。

未来十年,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形势,准确把握机遇,主动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省之路,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长远规划人才发展,明确奋斗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实施重点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以人才发展来引领、推动、保障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总体思路与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全面落实“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机制、鼓励创新、促进创业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干事创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全省人才发展应坚持以下总体思路:

——把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定位确定人才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作用,以加快人才发展引领、带动和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把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作为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工作布局中,切实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把立足自主培养和用好用活现有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主要导向。立足省情实际,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改进人才培养方式,增强人才培养实效,努力造就大批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和应用开发型人才。努力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优化政策环境,用好用活现有人才,稳定骨干人才,引进具有真才实学、真正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急需人才。

——把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作为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发展规律,下功夫破解影响和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各尽其才、各得其所的良好环境。

——把依托产业、集聚开发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途径。依托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学科,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实施重大人才项目,培养提高现有人才,吸引集聚紧缺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发展的实际效益和整体水平。

——把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努力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模式。通过强化考核、督促检查等措施,引导用人单位落实人才政策、重视人才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为事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积蓄力量。

——把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作为人才工作的主要方法。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先导,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统筹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发展,整体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规模、提升素质、改善结构,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把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凝聚各方力量作为人才工作的组织保证。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责,调动各级各部门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凝聚推动人才发展的整体合力。

(三)战略目标

到2020年,全省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不断壮大、结构趋于合理、素质全面提高、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才作用有效发挥,人才发展总体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在重点领域形成比较明显的人才竞争优势。

——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总量达到248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比重提高到11%。

——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22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

——人才结构和分布更加合理。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比例明显提高,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支柱产业、重点学科形成人才集聚高地,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紧缺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全省第一、二、三产业人才分布趋于合理。

——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2%,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0%,人才贡献率达到32%。
 


专栏1: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专栏1: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遵循创新创业人才成长规律,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相衔接,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应用水平。坚持高端引领,依托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培养和延揽一批我省建设发展急需、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引导和激励他们立足甘肃,牵头引领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重大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一批创新团队,造就一批中青年创新人才,形成衔接有序、梯次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链条和成长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建立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和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加大成果转化扶持力度,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政策,发挥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主导作用,促使一批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围绕全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吸引一大批有转化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科研基础条件平台落户甘肃。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大对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引导扶持力度,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技术创新中的源头作用,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校企、研企合作,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工程技术人才成长,形成一批与重点产业紧密衔接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扶持行动,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集中资源,集聚创新要素,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面向市场和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和自主创业,全力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竞争力强的科技型企业。大力弘扬创新文化,鼓励创新活动,宽容创新失误,进一步营造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才干的良好环境。到2020年,全省研发人员总量达到5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1000人。

(二)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按照我省在全国的战略定位和地域分工,围绕加快实施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安全、社会发展、产业发展五大战略,进一步组织实施好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改进培养模式,加大引进力度,提高使用效能,依托重点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各领域、各行业急需紧缺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端应用人才的开发配置,为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持。在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着力培养开发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航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急需紧缺的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产业专家,着力培养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急需的现代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着力培养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扶贫开发急需的高端科技人才,着力培养开发发展现代服务业急需的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高端专门人才。在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着力培养开发特色文化研究、文艺精品创作、文化创意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等尖端人才,着力培养开发宣传思想、教育、旅游、广播电视、医疗卫生、政法、防灾减灾、养老服务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加强对产业和行业人才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有针对性地做好急需紧缺人才的需求预测、重点培养、有序引进、有效使用和知识更新工作,发挥政策调控和引导作用,推进人才在城乡和地区间重点领域的合理分布,逐步培育重点领域高端人才团队的比较竞争优势。到2020年,在石油化工、煤电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传统装备制造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生态环境保护、节水农业、特色优势农业、中医药等重点领域,分别形成与西部乃至国内外同行业相比,人才规模和研发应用水平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人才高地。

(三)加强重点区域人才开发

紧贴国家和全省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功能定位、突出重点、优化布局、统筹推进的思路,加强重点区域人才开发。

1、兰白核心经济区人才开发

服从中心带动的总体要求,发挥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在科教、人才、技术、资金、区位等方面优势,建设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政策制度方面先行先试,在人才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进而形成带动全省、辐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区域人才集聚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借助并用好中央在甘教育、科研、企业单位相对集中的优势,加快中央和地方人才资源开发应用一体化进程,推动基础研究、重要共性技术研发、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人才发展带动全省、辐射西部。发挥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培养和集聚人才的平台作用,把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环境保护、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人才集聚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

2、平庆、酒嘉经济区人才开发

围绕加快陇东煤炭、油气资源开发,建设国家级煤电基地的要求,大力培养和引进煤炭、电力、石油化工、资源勘查等方面的各类人才,形成以庆阳、平凉为中心,辐射天水、陇南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型人才培养集聚基地。借助天水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围绕装备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特色农林等重点产业,加大研发应用和实用技能人才开发,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人才开发流动一体化建设,把天水打造成为吸引东部人才向西流动的区域枢纽和人才通道。围绕以酒泉、嘉峪关为中心,辐射河西走廊的国家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建设,加强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工程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开发,使这一区域成为国内重要的风光新能源研发人员集聚中心、技能人才培养和输送中心、装备研发和制造应用技术示范基地。

3、其他经济区人才开发

围绕把武威、张掖建成全国重要的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级沙产业发展示范区的定位,重点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制种业、沙产业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产业推广和技能应用人才。加大对甘南、临夏、定西、陇南等“两州两市”人才发展的扶持力度,围绕扶贫攻坚和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养特色农产品、生态畜牧业、特色旅游、中(藏)医药产业、民族文化和特色民族用品开发加工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形成一支规模较大、相对稳定、对当地脱贫致富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特色人才队伍。根据金昌、白银等重点循环经济区建设规划,进一步提高有色冶金、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环境工程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配置水平,使区域内相关重点企业成为省内和业内应用型高端科技人才培养集聚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

(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党政人才队伍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全面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各项任务,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机制,大力提升党政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深入实施《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促进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深入实施《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强化干部考核管理,不断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加大干部交流、挂职锻炼力度,推进党政机关重要岗位干部轮岗交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到2020年,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党政人才队伍的85%以上,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总量从严控制。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按照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提高素质为重点,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创新机制为动力,建设一支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经济运行规则、具有世界眼光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结合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人才促进工程”,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开发力度,紧紧围绕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着力培养一批战略企业家和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施企业高级人才国际化培训项目,着力提高省内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引进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依托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成立企业人才学院和人才培养基地,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分层次、大规模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大力推进公开招聘、市场选聘等方式选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聘任制、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打破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地域界限、身份差别限制,鼓励企业人才合理流动。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考核管理。完善与绩效考评挂钩的企业薪酬分配体系,规范企业领导年薪制,探索实行协议工资制和期权、股权激励制度。建立企业人才库。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和企业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营、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培养开发和重点扶持力度,不断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到2015年,全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41万人;到2020年达到52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70%以上。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依托全省重点学科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集聚一批能够进入国内外科技前沿的学术精英,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技术团队,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深入实施“领军人才工程”,大力培养在全省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引领和支撑作用的拔尖专业技术人才,形成领军人才强、骨干力量齐、整体水平高的核心团队。全面落实《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纲要》,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搞好人才开发,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着重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认真贯彻《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条例》,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加快培养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适合教学科研生产需要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综合运用国家政策调控和市场配置手段,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结构调整,引导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专业技术人才向重点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新兴产业和基层一线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合理分布。积极推动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形成重业绩、重创造、重贡献的政策导向。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工作,充分发挥专家顾问团作用,落实好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激励和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6万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80万人。

4、高技能人才队伍

适应工业经济发展、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适应我省产业发展需求、门类齐全、技艺精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配合国家实施的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加强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提升和推进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创建省级技师学院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顶岗实习、岗前培训、技术交流、技术攻关、学徒制等多种形式,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中大力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重视技能人才的使用,及时开展技能鉴定和评价,设立企业首席技师岗位,推广“先进操作法”命名,激励高技能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健全技能人才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技能人才交流引进、表彰激励和社会保障机制,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加大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技能人才成长创造条件。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3万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5万人。

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紧紧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为重点,大力推动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开发。以继续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为龙头,加强农村人才开发载体建设,整合涉农人才培训项目,着力提高农村人才的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依托各级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农村干部专修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广泛开展农村人才培训。依托农业特色产业,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开发和集聚各类农村人才。严格执行农业特有工种准入制,积极发挥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作用,大力培养农村农业技能型人才。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和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加强农村发展急需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规范和推广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工作。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奖励和宣传力度。继续加大城乡人才对口帮扶力度,推进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下乡支农等工作。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34万人;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47万人,每个行政村都有一定数量的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和经营能人。

6、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重点,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注重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选择一批街道社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实习基地,探索建立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社会工作人才专业知识培训和岗位实践锻炼。科学开发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岗位和社会公益服务项目工作,加快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完善培育社会组织和加强队伍管理的配套政策,实施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标准化建设,促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发展,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20年,全省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具有职业资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达到10000名。

 

专栏2:各类人才队伍发展指标(单位:万人)

专栏2:各类人才队伍发展指标(单位:万人)

 

 

三、政策完善与机制创新

到2020年,建立起规范有序、上下衔接、科学完备的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形成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力竞相迸发的有效机制。

(一)人才培养开发

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促使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现代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优势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优化教育布局,调整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人才。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整合教育、科技、产业培养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支持企业、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通过联合建立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将人才开发与特色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在创新实践中集聚和培养人才。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搞好衔接协调,大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高层次人才,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并落实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加大扶持开发力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二)人才评价发现

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克服人才评价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和唯学历、唯论文倾向,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建立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评价机制。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和任职评价制度,落实用人单位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中的自主权,不断强化企业在工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打破身份界限,把体制外各类人才纳入职称评聘范围,使他们的知识、技能、创造得到认可,充分调动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完善以任期目标为依据、业绩为中心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办法。探索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逐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办法。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研究制定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办法。健全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分类建立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评价制度。建立在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实施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识别人才的机制。

(三)人才选拔使用

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大力推行差额选任制度,积极探索公推公选,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全面实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要干部票决制,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建立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派出制和选举制。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行业特点,分类建立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制度。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首席教授、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等高端人才选拔使用制度。

(四)人才流动配置

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市场服务功能,畅通流动渠道,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把稳定和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搭建事业平台、健全激励机制等,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大力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充分释放人才队伍的活力。落实中央关于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的政策,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鼓励、引导、支持各类人才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和农村基层、生产一线、艰苦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流动,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公务员录用等方面,加大对在基层服务的各类人才的倾斜力度。建立省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基层选用补充领导干部、工作人员的长效机制。落实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制定人才柔性流动、兼职薪酬等配套办法,促进党政机关之间、企业之间、事业单位之间及其相互之间各类人才有序流动、合理配置。综合运用市场手段、行政手段和各种社会化服务手段,采取短期服务、承担项目、业余兼职等柔性引才方式,引导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向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攻关课题流动、转移和集聚。加快推进人才流动载体建设,以省级人才市场为主体,办好基础性人才市场,健全专业性人才市场,完善区域性人才市场,开辟农村人才市场,构建辐射全省的人才市场体系。实施人才市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整合各类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规范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积极培育发展人事代理、人才中介等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完善市场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工作,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和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建立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妥善解决人才流动争议,保障和维护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五)人才激励保障

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保障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逐步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监管有力的工资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健全有利于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的体制机制,改进科技评价和奖励方式,推行科研单位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的政策。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首席教授、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年薪制,大幅度提高科研、生产一线骨干人才的薪酬待遇。规范各类人才奖项设置,形成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对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进行重奖。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全面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健全企业人才激励机制,推行期权、股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重点向创新创业人才倾斜。落实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激发各类离退休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

(六)人才开发投入

落实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用人单位、社会和个人积极参与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各级政府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较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省、市、县三级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保障人才开发项目的实施。建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金,落实人才创业扶持政策,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引进海外人才专项资金,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扶持中国兰州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建设与发展,帮助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国有骨干企业要建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每年从税前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人才开发、职工技能培训和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利用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等手段,吸引各方面资金投资人才开发项目。
 

四、重点项目

(一)领军人才工程

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学科,培养选拔1000名领军人才,其中:100名包括两院院士、甘肃省科技功臣、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在内、能够进入国内外科技前沿的高级专家;300名在全省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引领和支撑作用的拔尖人才;600名在各自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成果显著的专业技术骨干。建立领军人才竞争择优、动态调整和政府科技计划、财政投入稳定支持的长效机制。以领军人才为核心,培育组建高层次人才团队,提升人才发展整体水平。

(二) “科教兴省”人才支撑工程

加大科技、教育领域尖端骨干人才培养开发力度,每年培训1万名专业技术骨干,为更好地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加强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创新团队建设,设立100个特聘科技专家岗位,建成200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集聚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者、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引进200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实施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到2020年,全省高校专任教师达到3万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达到70%以上;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达到50%以上;实现农村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

(三)工业强省战略人才促进工程

根据全省工业经济发展需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人才促进工程。到2020年,培养造就100名引领省内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优秀企业家;1000名熟悉经济运行、精通资本运作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1万名掌握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企业为主体形成100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团队;建成2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培养高级技师1万名、技师3万名、高级工20万名。

(四)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

围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任务和战略目标,继续深化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依托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和农业特色产业,建成10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人才培训开发基地,形成覆盖全省、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实效突出的培训网络体系。结合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加大高层次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人才培养、扶持力度,每年重点扶持一批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和产业经营人才开展科研攻关、技术交流、学习研修、观摩展示等活动。每年组织20万名农村干部和党员骨干参加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组织160万人次农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组织2000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知识更新培训。

(五)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扶持行动

把科技创新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有机结合起来,设立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扶持资金,采用政府拨款、有偿资助和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倾斜性政策,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产业规模、市场前景和预期效益好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孵化和育成一批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到2020年,培养100个在国内同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力争培育10个具有核心技术和明显竞争优势、年产值上亿元的高科技企业。

(六)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

着眼于解决高层次人才断层问题和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选拔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采用重点培养、专项资助、定向跟踪等特殊倾斜扶持政策,培养造就一支与我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相适应的优秀后备青年人才队伍。每年遴选100名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技术骨干进行重点资助,支持他们瞄准国内外科技前沿,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产业开展科研攻关,催生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实用型科研成果,储备一批支撑全省未来发展的高层次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七)宣传思想文化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立足建设文化大省需要,统筹推进高层次和基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国家“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深入推进我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培养一支适应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物保护、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骨干人才队伍,在重大课题、重点项目、重点学科、重要演出、创作研究、展演交流、出版专著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资助,对部分高端人才实行全程跟踪培养服务,造就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名家,着力提高我省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培养壮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引领和带动群众文化普及。到2020年,培养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文化名家50名,骨干人才1.5万人,全省每万人口拥有宣传思想文化人才15人。

(八)旅游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着眼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全方位加强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开发。加强省内高等教育旅游专业学科建设,借助省内外高等院校旅游教育资源,加大旅游策划、规划、营销、研究等高端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强化从业人员的岗前和岗位培训;有计划选派业务骨干到发达地区和国家学习深造,积极引进高层次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领军人才,逐步形成岗位培训、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送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到2020年,实现全省旅游行政管理、旅行社管理、星级酒店管理、A级景区管理人员和注册导游的全员培训和有计划轮训;培养、引进旅游策划、规划及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100名;新认证导游人员1万人。

(九)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计划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总体改善农村、城市社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人才短缺局面为重点,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努力造就一支规模适宜、结构合理、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卫生人才队伍。结合实施国家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加大各类紧缺实用人才培养力度。以中医师带徒形式培养10000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师;培养2000名住院医师,培训1万名全科医师;继续实施医疗卫生大学毕业生进农村计划,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高层次医疗卫生领军人才团队建设,每年分层分类选派骨干医疗卫生人才到国(境)外、省内外医疗机构进修。到2020年,卫生人才总量、队伍结构和专业素质基本满足城乡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实现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8人、执业医师1.7人、执业护士1.6人的目标。

(十)民族地区人才开发计划

着眼于把我省建设成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地区团结稳定,乐于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的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队伍。继续实施“百乡千人”挂职培训计划,分批选派少数民族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省内其他地区挂职培训。每年选拔200名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参加中央和省上组织的各类专题培训。每年抽调100名优秀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支教,从少数民族地区选派100名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到省内其他地区挂职学习,依托省内高校每年培训100名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每年为100名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员提供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每年培训5000名现代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民族特色用品、民族手工艺品专业人才。

(十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计划

坚持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方向,专业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岗位设置与人才培养相衔接,全面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力度。采取设置专门专业、加强院地合作、设立培训基地等方式,着力培养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每年培训1000名社会工作管理人才及专业骨干,全面引领和带动基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结合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和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标准化建设,建设一批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基地,开发一批社会工作服务和实践岗位,每年对1000名基层社会工作者进行职业化培训,初步形成面向基层、覆盖街道(乡镇)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链条。

(十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提升行动

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的扶持力度,制定并落实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人才开发政策措施,着力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贡献的能力和素质。利用省内外高等院校、各类培训基地和国外培训渠道,采取培训、考察和交流等方式,重点培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经营管理和应用型人才,每年培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100名、技术人才1000名、技能人才1万名。
 

五、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一)健全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人才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才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统筹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切实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健全各级党委抓人才工作的领导机构,建立重大政策、重要工作的决策机制、监测评估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完善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理顺各有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健全各职能部门协调联系机制。建立党委、政府“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发展列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建立各级党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

(二)改进人才管理方式

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人才工作综合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改进宏观调控,提高指导和服务水平,推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遵循放开搞活、分类指导和科学规范的原则,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

(三)加强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建设

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出台的办法,建立健全涵盖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流动、激励、保障等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各个环节的人才政策,逐步形成完整配套、上下衔接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及时清理、废止已经过时的政策。加强人才政策法规实施的检查评估,保证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

(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和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发展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各地各单位开展人才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成效做法,宣传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及其先进事迹,并开展有关评选表彰奖励活动。通过广泛宣传,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更加浓厚,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加强人才工作基础建设

深入开展人才发展理论研究,积极探索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工作规律,加强对人才工作实践的指导。加强人才信息化建设,建成全省人才信息网络,建立人才信息数据库,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人才资源信息共享系统。改进和加强人才资源统计工作,将人才资源统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人才资源年度统计调查和定期发布制度。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对人才工作队伍培训力度,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policy/61725.html

本文关键词: 甘发, 甘肃省, 中长期, 人才, 发展, 规划, 2010, 2020年, 全文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