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政〔2021〕13号《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实施意见》
浏览量: 时间:2024-01-10 21:34:01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实施意见》
武政〔2021〕13号
为进一步推进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城市能级、品质提升,经研究,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面向全国拓展功能,面向未来塑造功能,面向基础夯实功能,优化空间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基础设施,拓展综合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塑造特色魅力,创新城市治理,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不断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明显提升,达到全国城市先进水平,城市更加宜业、宜创、宜居、宜乐、宜游,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一)国土空间形成新格局。“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深入实施,城市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探索出一条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发展新路。
(二)综合功能实现新跃升。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形成,科技创新策源、高端要素集聚、优质产业引领、交通市场枢纽、公共服务供给、对外开放交流等功能显著增强,武汉战略牵引和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现代都市展现新风貌。现代化城市骨架基本形成,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大城风貌得到充分展现,都市活力、现代时尚与楚风汉韵、江风湖韵相得益彰,滨水生态名城、历史文化名城魅力更加彰显,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四)人居环境实现新提升。15分钟生活圈、12分钟文体圈、10分钟公共活动圈和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基本建成,生态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有序、优美,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的品质品位显著提升。
(五)城市治理走出新路子。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协调机制更加完善,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大城市病”得到有效缓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构建高起点规划体系
着眼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以高起点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断提升城市规划的战略性、科学性、权威性。
1.构建“多规合一”规划体系。以“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为核心,加快构建全市域、全要素、全覆盖的“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建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强化刚性约束。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空间发展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推动“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格局加快落地。强化城市设计的法定地位,实现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全覆盖。建立规划战略“留白”制度,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2.重塑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布局。聚焦构建“965”产业集群,强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承载力。优化完善产业地图,实行产业用地总体管控和结构管控,全面推行新型工业用地(M0)制度。聚焦“两江四岸”核心区,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跨区集中连片发展,打造世界级服务业中轴带。聚焦四大副城,科学布局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推行园区经济密度考核,提高园区产出能力。聚焦四大新城区,统筹推进现代产业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构建多极支撑发展格局。探索低效产业用地整理和退出机制,提高产业空间总体利用效率。
3.优化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布局。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增加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完善教育、养老、便利店、菜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构建微型公共空间(场所)网络,打造10分钟公共活动圈。优化体育馆、博物院、图书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布局,打造12分钟文体圈。持续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武汉样板,健全医疗服务网络和分级诊疗体系,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
4.筑牢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布局。坚持“一轴三区六段”的长江大保护总体空间布局,完善沿江流域空间体系。严格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锚固“两轴两环、六楔多廊、北峰南泽”的生态框架。规划建设分层多级、贯通三镇的城市风道,江湖相济、湖网相连的城市水道,蓝绿交织、清新富氧的城市绿道,构建“自然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五级公园体系,形成生态结构完善、滨水特色鲜明的城市生态景观。
(二)开展高标准城市建设
实施品质城建行动,推动基础设施功能复合化、智慧化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品质品位。
1.高水平打造重点功能区。突出“主城做优”,推进汉口沿江、中央商务区、汉正街、四新国博、武昌滨江、青山滨江、杨春湖等功能区建设,提升高端要素、优质产业、核心功能、规模人口的集聚承载能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主中心”。推进“四副做强”,培育发展光谷科创大走廊、长江新区科教城、五大产业基地,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布局,增强人口集聚能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促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加快实施“擦亮小城镇”行动,带动地铁小镇、生态小镇等特色功能单元综合开发,打造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武汉样板”。高质量规划“两江四岸”、东湖绿心等标志性区域,打造代表武汉新时代建设成就的亮点区块。
2.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建设“祖国立交桥”,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增密、互通、提质”,构建武汉城市圈1小时通勤、长江中游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综合交通网。打造“超米字型”高铁枢纽网和“一环八向”普速铁路网,到2025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1.8亿人次/年。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建成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完善集装箱港口群基础设施,打造中部地区枢纽港,到2025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年。积极打造民航客货运门户“双枢纽”,实施天河机场扩容升级工程,推动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联动发展,增强天河机场门户枢纽功能,完善航空-铁路、航空-地铁、航空-公交等联运体系,打造高效便捷、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到2025年,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年。打造全国公路路网重要枢纽,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和武汉至周边城市射线高速公路,实现与周边城市直联直通,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00公里。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提升天河机场“空铁公”、阳逻港“水铁公”多式联运枢纽功能。
3.系统提高市域路网畅通水平。打造“六环二十四射多联”快速路网,到2025年,主城区快速路规划实现率达到95%,主干路规划实现率达到85%。均衡跨越江河湖泊通道布局,到2025年,主城区过长江通行能力提升25%、过汉江通行能力提升50%。突破性发展轨道交通,实现“主城联网、新城通达”,到2025年,形成14条运营线路、总长6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加强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零距离”接驳换乘,提升无障碍设施和慢行交通品质。优化“快干支微”公交网络,发展“公交+慢行”绿色出行,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交出行率达到60%。
4.推动市政设施提能增效。按照“两江、一湖、五库”的多水源供水布局,打造饮用、备用“双水源”城市,实施“百万居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持续推进中心城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改造,到2025年,新增供水能力140万吨/日,让城乡居民喝上稳定水、放心水、优质水。打造世界一流城市电网,实施“外电入汉”工程,建设重大电力设施和廊道,中心城区电网供电可靠性、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999%。完善城市燃气管网,实现“气源多元、一网管理”,天然气应急保障能力跻身全国先进城市行列。实施“冬暖夏凉”工程,集中供热制冷能力达到3000吨/小时。着力建设和配建停车泊位,同步推进公共停车场(库)建设,配套完善停车场(库)和新能源充电设施,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1500个、充电桩20.5万个。
5.打造“新基建”创新城市。着眼“新老统筹、建用兼顾、政企协同、适度超前”,努力构建国内领先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实现5G网络中心城区高质量覆盖、新城区中心区连续覆盖、重点场景室内全覆盖,打造全国一流5G网络,建成移动网、固定网“双千兆城市”。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中部)建设,开展各类标识解析创新应用示范。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依托城市仿真实验室,搭建国土空间决策系统。以智慧路灯建设为抓手,建设一批多功能杆、柱、桩等智能感知设施,打造超大城市物联感知体系。
6.构建韧性城市体系。打造多层次、高韧性应急防灾空间体系,增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防范运行风险的能力。加快蓄滞洪区布局调整和安全建设,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建成排蓄畅通、调度灵活的防洪排涝体系,到2025年,新增外排能力1135立方米/秒,排涝能力总体达到20年一遇以上。强化消防应急救援能力,构建立体消防体系。系统规划和科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形成总规模130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强化灾害监测预警防控,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燃气、隧道、桥梁等领域运维管护,加快推进老旧燃气、供水等管网更新改造,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7.建设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武汉样板”,加快构建平疫结合、均衡覆盖的医疗卫生设施体系,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8.8张。建设老年友好城市,积极推动城市适老化改造,加快建设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5%以上。优化教育资源供给,高水平推进中小学配套建设,“十四五”时期累计竣工投用100所。每个区建有体育场、综合性体育馆、游泳馆等“一场两馆”,高标准布局建设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文化标志景观,为市民提供设施完备、服务优质的文体活动空间。健全公租房、共有产权房、人才保障房、征收安置房“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好新市民等群体居住问题。
8.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实施长江水环境修复行动,打造以生态文化、长江文明为主题的世界知名长江公园。优化蓝绿空间格局,锚固“十字型”山水生态轴,打造“白沙洲-天兴洲”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九真山-九峰山”东西山系生态人文长廊。提升东湖生态绿心品质,建成三环线“一带三十三珠”城市公园群,建设龙阳湖、梦泽湖等一批特色湖泊公园,依托六大绿楔建设湿地公园、郊野公园。以“三湖三河”流域、东沙湖、汉阳六湖为重点,推进水环境治理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老旧小区和高校雨污分流改造,全面完成13个劣V 类湖泊和52个V类湖泊整治提升任务,到2025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00万吨/日,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逐年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完善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体系,到202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日以上;构建城市危废处置体系,建设一批一般工业固废无害化集中处置设施,实现医废处理能力翻一番;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9.加快城市有机更新。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因地制宜开展“微规划”“微改造”“留改拆”,有序推动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改造,持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十四五”时期完成城市更新改造5700万平方米。加快建设完整居住社区,以居民步行5-10分钟到达为原则,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开展健康型街道及邻里中心示范创建工作,加快补齐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塑造城市历史文化风貌,推进武昌古城、汉口历史文化街区等片区保护,打造一批“可阅读的建筑、有记忆的里弄、能漫步的街区”。
(三)实施高效能城市管理
聚焦“净、平、明、绿、美、齐、优”七大目标,系统提升环境品质,塑造靓丽城市形象,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做到“精细化管理、零距离服务”,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1.加强市容精细化管理。推行“精致环卫”,实施道路、工地、市场、小区、公路、水域等区域深度保洁,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进出城道路等薄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保障全时全域路见本色、街净巷洁。优化环卫作业方式,主次干道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8%以上,环卫作业市场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1.3万个村湾日常保洁实现全覆盖。
2.塑造靓丽城市形象。打造“一路一景”,提升100条重要道路绿化景观,林荫路总长达到4700公里。突出“一园一花”,建设10个花卉特色公园。开展“花靓江城”行动,创建30个花漾街区,打造300公顷花田花海。通过见缝插绿、留白增绿、拆迁建绿等方式,因地制宜建设街心花园(街心公园、口袋公园)300个,布置街头小景300处,让市民乐享“推窗见绿、开门赏花、移步入园”的绿色福利。到202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1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春樱、夏荷、秋桂、冬梅”四季有花,“湿地之都、花漾江城”魅力更加彰显。精心打造地标建筑群,塑造错落有致、疏密有度、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际线。严格管控城市立面形象,提升“第五立面”美化水平。丰富“两江四岸”夜景层次,建设世界一流滨水城市夜色景观带。实施城市进出口道路环境整治和形象提升工程,展示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门户形象。
3.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实施道路提升行动,加强路面病害治理,规范管理占道挖掘施工。开展道路交通全要素治理,打造精致交通片区、精致路口,全面提升疏堵保畅水平。持续巩固停车秩序示范路管理效果,逐步拓展严管范围。规范广告牌、交通标志设置,实现各类城市管线设施优化“共杆”,加强架空线规范治理,逐步清理“空中蜘蛛网”。科学布局主干路功能性照明,构建“环射结合、轴向成网”照明网络。实施路灯改造提升工程,点亮小区道路“最后一公里”。
4.提升窗口行业服务水平。深化“武汉因你而荣”文明实践、文明单位创建等活动,开展窗口行业群众满意度季度测评排名,提高窗口行业文明创建水平。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实施“红黑名单”双月发布制度,选树诚实守信先进典型。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提升政务窗口服务质量。
5.强化城管智慧化赋能。充分运用“城市大脑”资源,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市政设施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动态实时发现违法建设、违法占道、违规广告等问题,实现对城市管理的全面感知、智能分析、精准研判、协同指挥、应急处置。建立联动高效的监管模式,构建智能监管应用场景,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实现城市管理从单一事项处置“小闭环”到行业联动监管“大闭环”的提升。
6.创新城管体制机制。强化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协调,健全问题发现-整改落实-督办协调-考核评价全链条工作流程。定期开展城市体检,有针对性查找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常态化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优化城市综合管理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奖优罚劣的作用。发挥“众规武汉”平台作用,全面推行“路长、店长、楼长”管理模式,建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互助共治的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规划、建设、管理三个专项工作小组,分别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同志担任组长,专项工作小组办公室分别设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负责任务分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评估评议等工作。各区要压紧压实属地责任,比照市工作机构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按照“一区一表”安排,分年度明确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责任主体,做深做实项目用地、征地拆迁、要素保障、工程建设等工作。
(二)健全推进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调度机制,实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双月一交流、每季一总结、半年一讲评、全年一考核。定期开展现场交流,总结主要成效、分析问题短板,推广经验做法。将城市能级提升、品质提升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全市绩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督办,强化通报约谈,严格兑现奖惩。
(三)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对亮点区域、特色项目、重点工程、典型做法进行深入报道。加强宣传发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双提升”工作中来,倡导“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精神境界,推动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局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
2021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