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政〔2022〕20号《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24-01-10 21:34:52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武政〔2022〕20号
经研究,现将《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10日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
“十四五”规划
按照《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为推动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以下简称东湖风景区)“十四五”时期保护与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东湖风景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东湖从最大城中湖向最美城中湖、从武汉东湖向世界东湖、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三大转变,“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一)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坚持“水岸同治、湖塘并治、流域齐治、社会共治”治水理念,多措并举推进水质提升,东湖获评水利部“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东湖“自然氧吧”深入人心。大力实施“拥抱蓝天”工程,“十三五”期间PM10、PM2.5分别下降45.9%、42.6%,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4%。东湖风景区成为武汉市民以及游客亲近大自然的重要场所。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严把开发利用准入关,实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管,“散乱污”企业整治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有效。
(二)知名度美誉度提升。东湖绿道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向全球推介。东湖“国际会客厅”功能凸显。“习莫会”等国家重大外事主场活动让东湖荣登世界舞台,为“东湖外交”再添佳话。军运会水上赛事活动和武汉马拉松赛事让“世界级最美山水赛场”声誉彰显。
(三)旅游品质持续升级。坚持以卓越标准打造最美城市天际线、最美湖泊水岸线、最美山脊线、最美林冠线和最美人文风情线,东湖绿心成为中外宾客心中最靓丽的“中国绿”。2020年接待游客1386.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41亿元,生态价值持续加速转化,助推东湖风景区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四)文化魅力不断彰显。以建成世界级赏花胜地为目标,梅花节、樱花节、牡丹花会、荷花节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东湖樱花园跻身“世界三大赏樱胜地”。各类赛事与节庆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成功举办武汉市首届水上马拉松、“C4峰会”杯环东湖绿道自行车赛、第六届“同城双星”龙舟友谊赛暨2017年武汉(高校)龙舟公开赛。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社会治理持续创新,打造社区“1314”治理模式升级版,东湖新城社区成为全市基层治理示范点。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新增就业目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正风反腐持续深化,“双评议”满意率稳居全市前列。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东湖风景区在新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打造“生态典范、文旅胜地、世界名湖”的关键时期。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久深远,东湖风景区发展既面临着习近平总书记3次到访东湖带来的历史机遇、武汉城市升级带来的战略机遇、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带来的时代机遇和党中央战略部署以及一揽子政策带来的政策机遇,也面临着大江大湖发展不同步、数字经济对传统旅游业态产生冲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带来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的重大挑战,景村发展不协调、文旅产业不强、治理能力存在短板、交通瓶颈等具体问题限制景区发展。但生态是东湖风景区发展的最大优势,文化是最大潜力,景中村是最大空间,项目是最大支撑。“十四五”时期,东湖风景区将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系统观念,全力将东湖风景区建设成为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生态典范,成为彰显楚风汉韵、滨湖休闲、文化多元的文旅胜地,成为展现中国气派、荆楚风格、武汉特色的世界名湖。
(二)主要目标
到2035年,东湖风景区全面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生态绿心和城中湖典范、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新型智能景区,全面实现景村一体、城湖一体发展。
到2025年,东湖风景区主要发展目标包括:
1.基本完成生态绿心建设,生态治理系统高效。坚守山体绿线、湖泊蓝线、耕地红线,保护好东湖的湖光山色、秀丽风景;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重点保护森林、湿地两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巩固提升东湖水生态环境,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到2025年,东湖水质达到或者好于Ⅲ类水体比例、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完成全市下达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15%,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区域噪声、土壤等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基本完成文旅深度融合,产湖融合相得益彰。持续擦亮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靓丽名片,使东湖成为展示楚风汉韵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之区。推动东湖绿道闭环建设,构建以生态旅游产业为主导,发展赛事运动、荆楚文创、数字经济、科创服务等特色产业,形成“大湖+”发展示范。旅游经济突破发展,年游客接待量达到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0亿元;总部经济初现雏形,高端商务旅游初具规模;各类节庆活动、体育赛事等影响力持续提升,文化、体育、健康养生等产业持续壮大。
3.基本完成智慧景区建设,智慧旅游迈入新阶段。以实现游客最佳体验和满足景区高效管理为目标,推进数字景区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以提升风景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景区运营管理更加智能高效;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动态可持续为目标,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产业培育初显成效。
4.基本完成景中村改造,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坚持“留改拆控”并举,加快推进景中村改造,坚持打生态牌、念山水经、走特色路、唱文旅戏,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现景村协调发展,构建景村一体发展格局。到2025年,建成一批宜游的特色村湾,“一村一品”特色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三)发展格局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一体打造,努力构建“一道引领、两网交织、四区联动、一带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1.“一道”引领。以世界级东湖绿道为依托,充分发挥东湖绿道一线串珠的核心功能,一手引领绿道沿线山、水、林、泽、岛、堤、田、湾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一手引领绿道沿途亭、台、楼、榭、桥、碑、园、村等文旅资源的亮点打造,使东湖绿道成为推动东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2.“两网”交织。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生态绿心为目标,推进水体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全面提升东湖整体水质,构建子湖相通、江湖相济的大东湖生态蓝网;以东湖绿道串联沿湖湿地、山体、森林等生态系统,加强景区临水岸线整治和绿化建设,推进山体修复和林相改造,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构建山体相连、山峦相映的大东湖生态绿网,形成蓝绿交织的山水生态格局。
3.“四区”联动。打造听涛滨湖都市旅游区,以滨湖休闲为特色、楚风汉韵为主题,将东湖绿道湖中道至听涛道建设成为“文化绿道”,将听涛景区滨湖岸线打造成为梦幻浪漫滨湖步道,美化听涛荆楚文化、滨湖都市旅游片。打造磨山赏花旅游区,以精品花卉为特色、楚文化体验为主题,以东湖樱花园、东湖梅园等专类园为依托,加强园林改造升级,健全园林服务功能,打造特色花卉旅游品牌,壮大赏花经济。打造落雁湿地生态旅游区,以湿地田园为特色、爱情文化为主题,依托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营造临湾观鱼、隔水观鸟、文景生境、科教研学四大空间。打造马鞍山森林旅游区,以森林村湾为特色、山地野趣为主题,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形成“林径”连五峰,“乡径”串五村,“花径”贯五园的旅游总体格局。
4.“一带”融合。以景、城、村一体化发展为抓手,通过自主改造、统征储备、微改造等多种方式,推进城乡一体、景村融合,打造景村融合发展带,形成均衡发展的美好生活格局。
四、“十四五”时期发展主要任务
(一)全力推进生态系统修复,建设最美城市生态绿心
1.坚守山体绿线、湖泊蓝线和耕地红线。
(1)坚守山体绿线。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启动东湖山体绿线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明确纳入山体绿线保护规划范围的山体名录、山体绿线保护规划范围及界线、山体绿线保护范围的法定图则、规划山体绿线保护措施、有关山体绿线保护设施的规划建设要求等内容,山体绿线保护规划应当符合东湖风景区总体规划。以自然资源规划、园林林业等部门为主体,加强对山体绿线保护和监督管理。建立山体绿线保护管理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制止并向主管部门报告破坏山体绿线的行为。建立山体绿线公示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制定相应的举报、投诉办法,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保证山体绿线管制落实落地。
(2)严控湖泊蓝线。禁止在东湖水域范围内,建设与防洪、改善水环境、生态保护、航运和道路等公共设施无关的建(构)筑物。确需建设防洪、改善水环境、生态保护、航运和道路等公共设施的,应当依法向东湖风景区管委会提出申请,东湖风景区管委会应当组织听证,听取东湖周边村(居)民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将有关事项向社会公示,并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协调滨水地区空间管制。重视水域外围控制范围空间管制,明确滨水地区绿化用地控制线,防止周边建筑空间无序发展。水域外围控制范围内的建设应当按照东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水域保护规划的要求开展。所有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管理相关规定,形成有序的天际轮廓线,达到显山露水效果,满足建筑风格、建筑色彩等城市规划管理指导性要求。
(3)保护耕地红线。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加强新增计划指标的精准配置,防止出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后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格执行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论证制度,严格把关补划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区位。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和网格长、网格员工作网络,逐步建立完备的保护责任体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对承担耕地保护任务和责任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拥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进行补偿,使村集体和农户能从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中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有效调动基层耕地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推动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户。
2.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1)实施生态系统修复。开展湿地基底修复,通过整理岸线形态,构建凹岸、曲流、岛屿、沙洲等水体类型,形成由深到浅的空间结构,增加水塘、岛屿、滩涂、沼泽等多种湿地斑块类型,丰富岸线形态,创造多样化生境。利用丰富的滨水岸线和湿地环境,通过岸线生态化处理,构建沿湖湿地廊道,打造生态驳岸滨水绿廊。改造现有环湖人工硬质驳岸,推动听涛景区沿湖驳岸整体维修以及生态改造项目实施,增加泥质岸线与潜水带,种植水生植物,恢复并构建湖滨湿地带。实施山体修复和林相改造,通过山边背景彩化、路边沿线花化、水边生境优化、村边环境柔化、园边景观美化,打造四季多变的山林季相。分级保护山体资源,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森林康养场所,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重塑东湖“水下森林”,实施水下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强化水体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创新。通过筛选鱼类,种植先锋植被,促进水生态自我修复,不断完善健康水系统。加快实施麻布塘、听涛景区内湖水质提升与生态修复、东湖水生植被修复示范工程,推进“水下森林”不断扩域,在东湖各子湖形成连点成面。东湖水生植被覆盖率达到37%,年平均透明度提升20%,沉水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加30%,各子湖水生态系统恢复为能够自我维持的健康状态。
(2)开展水环境治理。全面落实截污控污,强化东湖流域各区入湖水质考核,形成流域统一管理、跨区域统一管理模式。提高入湖支流水质标准,推动流域源头截污控污,严控入湖污染负荷。推行排口革命和排污口有奖举报制度,重点推进官桥湖、菱角湖、喻家湖、九峰渠、湖溪河等子湖和沟渠治理,持续提升东湖水质。进一步摸排清理区域企事业单位排污情况,全面实现流域内生活污水不入湖。统筹东湖防汛调蓄与水质保护平衡,严格管控茶港渠以及水果湖渠合流污水溢流闸口。坚持系统运行效率最大化原则,合理布局和划分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强化初期雨水治理,建设初期雨水调蓄池,实现雨水在雨期得到存储沉淀,解决初期雨水入湖污染问题。持续推进海绵化改造,开展东湖港片区、东湖西岸片区、东湖路片区、官桥湖片区、水果湖片区、紫菘花园片区、青山港片区、喻家湖片区、九峰明渠片区等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湖底清淤工程,消除湖泊内源污染,防止底泥二次污染水体,重点实施喻家湖、庙湖、菱角湖、后湖东部、郭郑湖、汤菱湖等底泥清淤与底质改造工程,推动磨山大堰景观清淤工程实施。坚持先治污后连通,稳步实施大东湖水网连通工程,重建或者新建各子湖之间的渠道、桥涵,扩大内、外水系连通,构建大东湖生态水网。加快推进水网连通工程,在连通东湖内水系的基础上,连通东湖、沙湖、北湖、杨春湖、严东湖、严西湖等6个主要湖泊,形成湖、渠相连的健康生态水网。逐步打通大东湖水系与汤逊湖水系、梁子湖水系的连通通道,构建全域生态水网。实施东沙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3)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快打造东湖湿地花城特色公园城市,凸显东湖绿心在武汉生态框架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山水资源特色,构建特色生态体系,为武汉建设世界湿地之都贡献东湖力量。建设湿地类型公园、小微湿地,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实现湿地保护全覆盖,积极承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彰显湿地之都生态魅力;高标准打造花卉亮点片区、花卉特色公园、花漾街区、街心花园,擦亮“春赏樱、夏看荷、秋品桂、冬观梅”的四季花城品牌,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景区。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1)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在湖泊、湿地等重要水体开展鱼类、底栖动物、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等物种多样性本底调查;在山体、林地等生态区域开展古树名木、飞禽走兽等动植物多样性调查观测;科学评估生物受威胁状况,构建观测网络,加强预测预警,做好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
(2)强化物种栖息地保护。加强景区范围内林木种质资源和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加强野生动植物执法保护,加大野生动物行政执法力度,禁止捕捉、宰杀、采摘、食用各类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加强疫源疫病监测,开展野外巡护和救护,营造良好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提升湿地公园建设质量与水平。不断完善湿地保护政策措施,逐步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遵循约束、尊重自然”的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促进湿地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
(3)实施生境修复工程。修复生物通道,以生物视角营造鸟鱼虫兽栖息地,提升动植物多样性,营造相对多元化的生境。通过架高栈道等方式,保护物种迁徙路径;构建湖岸植被缓冲带,促进植被品种结构完善;开展水禽生境修复,构建生态小岛、草本浅滩、灌木浅滩、高草滩、乔灌林,为鸟儿提供栖息、觅食、繁衍环境;通过放养动物、招引鸟类等措施,构建完整的食物链,人工调控生物种群数量,吸引水禽筑巢。根据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划定鸟类栖息地,丰富植被群落。针对喜爱在水中岛屿筑巢的游禽和在树上营巢的鸣禽,在岛屿上种植高大乔木,在水域中增设栖鸟木桩和生态小岛,为鸟类提供停留点的同时,塑造优美的湿地植被景观。针对喜欢在浅水地带草丛中营巢的涉禽,恢复湿地灌木丛,与水生草被植物共同形成灌木丛沼泽景观,为涉禽的筑巢和繁衍提供环境;种植多种类型的湿地草本植物,为涉禽和鸣禽提供可供休憩和觅食的环境。
(二)全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
1.擦亮东湖文旅品牌。
(1)唱响特色文化品牌。以省博物馆为核心,拓展旅游线路,加大楚文化宣传,提升楚文化影响力。将楚市打造成融合民俗、民宿的特色旅游小镇,重点推出“索道-楚天台-滑道-楚市-楚城”旅游线路,激发磨山山北经济圈活力,形成楚文化环形游。围绕文化体验旅游,充分利用东湖风景区东北部乡村资源,深入挖掘楚文化内涵,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主题小镇。引入国际知名的雕塑家、音乐家、绘画家等,结合东湖楚文化进行艺术化再创作,形成一批时尚且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景点。以磨山景区为核心,听涛、落雁等景区为支撑,打造花文化品牌,培育壮大赏花经济。提升梅花研究中心功能,将梅花和宋代诗词文化相结合,打造赏梅十八景,展示宋风美学;推进梅园东大门、游客服务中心、赏花梅塔、梅花品种资源圃建设。实施荷花研究中心搬迁,建设荷文化馆、品种资源圃、品种实验池、荷园栈道、荷园小径,打造荷文化景观。实施落雁景区玫瑰园扩建,建设功能全面、设施齐全的专类主题园。以东湖梅岭、毛泽东故居、朱碑亭等景点为核心,深挖革命历史文化细节,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讲好伟人故事,弘扬伟人精神。借力武汉渡江节,与东湖伟人故居群等景点资源充分融合,打造“畅游长江、品赏东湖、追忆伟人”文化旅游线路。围绕伟人文化,开展系列创意文化活动,加强相关节庆活动策划和宣传,提升伟人文化影响力,打造东湖伟人文化品牌。
(2)做强水上运动品牌。放大军运会溢出效应,进一步提升水上马拉松、帆船等赛事知名度美誉度,打造世界级体育赛事名湖。引入国内外知名游艇俱乐部、帆船俱乐部、皮划艇俱乐部等机构,定期举办系列活动。举办东湖国际帆船挑战赛、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将武汉水上马拉松赛打造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水上马拉松赛事,促进东湖成为皮划艇、游艇、帆船、龙舟等水上运动大型赛事举办地,打造水上休闲运动品牌。打造水中荷花、水下森林、水边林木、水边野草、水中芦苇、湿地景观等项目,通过植物种植营造水的景观。挖掘民宿传统,开展水上龙舟、水上足球、水上漂浮、浮桥行走、水中捉鳖等活动,打造丰富多彩的水上体验项目。在优化原有水上交通线路基础上,创新东湖“邮轮”模式,通过水上驿站与重点景区组合东湖旅游新产品。
(3)塑造东湖之夜品牌。以欢乐谷、听涛景区、磨山景区为核心,依托东湖绿道,打造动感欢乐夜游、“古风网红点”夜游、休闲自在夜游、清新文艺夜游、绿心野趣夜游、静谧水上夜游六大主题线路,形成“夜宴东湖、夜玩东湖、夜宿东湖”三大夜游东湖产品体系。选取2-3段绿道和重点景区,以文化消费为特色,从城市家具、音响监控、旅游标志、文创小店、氛围营造、灯光外摆演出舞台等方面着手,运用高科技手段,设立常态化舞台,打造浸入式体验项目。推出啤酒节、免单节、光影秀以及特色商家演艺、淘宝夜市、文化大集、商家优惠促销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夜间旅游产品,带动发展夜间旅游经济。打造光影演绎,塑造东湖楚城3D城墙光影秀,展现八百年楚国风韵,在楚城墙上展现沉浸式5D数字影院,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东湖楚文化新场景。
(4)点亮国际旅游品牌。加强景区标准化建设,适时制定文旅项目、绿道项目、民宿项目等标准,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服务标准体系。策划符合国际游客需求的精品游线,结合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伟人文化等,整合包装面向国际市场的特色旅游产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国际化达标改造,打造一批国际游客集聚区、国际社区,全面提升东湖世界级商务以及度假接待能力。实施碧波宾馆改造,建设国际高端休闲度假酒店。设立多语种图文标志以及外语语音服务系统,实现主要道路系统、景点国际化标志全覆盖。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经营管理人员,定期开展涉外旅游企业服务人员外语、服务工作业务等培训。
(5)打响东湖世界级旅游品牌。深化与国内外知名营销机构、国际媒体、国际旅行商以及旅游协会的合作,加快东湖世界级城市绿心品牌形象推广。强化优质线上线下旅游宣传内容开发,加大各类宣传品在国际航班、国际商务会展等投放力度。加大与国际知名旅游杂志、出版社、第三方评论网站的合作力度,做好东湖风景区旅游形象宣传。在主要境外客源地设立东湖风景区旅游代表处。凝聚在汉留学生、常驻武汉外籍人士、国际游客、本地企业的海外合作机构等常驻海外的武汉力量,组建东湖风景区国际旅游形象大使团队,形成旅游形象国际传播口碑效应。
2.提升东湖文旅品质。
(1)加快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推进落雁景区、听涛景区景观提升以及景点改造工程,改造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四季景观。推动马鞍山森林公园配套设施改造和景点升级,策划建设集花镜、园艺展示、科普、亲子体验、基础设施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梦花源乐园项目。加快磨山景区专类园改、扩建;盘活闲置资源,建设荆楚文化市集、茶文化博物馆;策划建设东湖音乐公园,打造全国唯一的集大型音乐节、主题展会、森林电影、室外音乐剧场、户外婚礼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原生态城市音乐公园。着力提升湿地景观功能,加快湿地印象项目实施,打造集湿地体验、湿地休闲、湿地疗养、湿地艺术展示、生态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湿地体验服务区。推进华侨城生态艺术半岛建设,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与现代娱乐、城市社区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全力支持省博物馆三期、磨山楚市改造、欢乐谷三期、玛雅海滩二期、兰文化博物馆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为东湖文旅产品增光添彩。
(2)健全旅游配套服务。在华侨城生态艺术半岛、白马洲、雁中咀、鲁磨路等区域引入本土餐饮品牌,打造武昌鱼等特色餐饮,弘扬汉味饮食文化,打造美食一条街,定期举办美食节,评选荆楚风味十大美食,提升东湖餐饮知名度,打造舌尖上的景区。完善景区住宿功能,构建以高档星级酒店和会展型酒店为龙头,以特色民宿为增长点,以度假酒店为亮点,以经济型酒店为补充的住宿格局,改造利用东湖宾馆、湖滨客舍、濮景山庄等11处旅宿设施。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区,完善景区商业网点布局,在绿道驿站和服务点引入品牌连锁便利店,提供便捷的消费体验。在景中村、绿道驿站建设特产店、纪念品店,推出特色文创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优化文化旅游信息服务,完善研学、婚庆等特色文旅产品服务体系,畅通旅游信息传播路径,实现旅游信息四通八达。抢抓旅游黄金节点,推出美景、美食、美娱、美宿、美行、美购等“东湖六美”旅游产品。
(3)强化文旅深度体验。增设东湖文旅深度体验项目,结合景区文化资源禀赋,探索发展野外露营地、房车营地、鸟语林、水上民宿等建设项目,强化文旅深度体验游。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打造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管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市域旅游共同体,发挥东湖地标性景区牵引作用,加强与黄鹤楼、户部巷、楚河汉街、江汉路、古琴台、归元寺等景区的交流与合作,适时成立市域旅游共同体,全方位开展旅游交流合作。聚焦“山水、人文、古迹、美食”,探索统一旅游品牌、统一规划线路、统一产品开发、统一宣传促销、统一监管服务,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
3.推进“大湖+”多元发展。
(1)创新发展“大湖+文化创意”。探索将湖泊生态资源和“武汉时装周”等文化资源相结合,打造一批集时尚创意、设计、研发、展示展览、营销于一体的滨湖文化创意综合展示平台。完善文旅创业相关扶持政策,在全景区营造浓厚的大众创业氛围,扶持旅游文创类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开发系列文创产品,争取将大李文创村打造成国内知名的“东湖文创基地”。
(2)探索发展“大湖+会议会展”。加快推进东湖论坛建设,打造大型集中式会议商展以及休闲度假中心。与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引进更多国际会议机构和组织落户东湖,举办国际湖泊休闲论坛、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会展活动,提升东湖会议会展国际影响力。策划全球性主题活动、国际交流活动、国际论坛、国际会展,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提高旅游客源结构国际化比例。培育引进专业办展机构、专业会展人才,发展会展策划、会展设计、会展中介、创意广告、演艺演出等关联行业,推进各类展览和会议专业化运作,打造集展览、会议、节事、商贸活动为一体的大会展生态圈。
(3)提升发展“大湖+体育”。借助武汉国际马拉松赛(东湖赛段)、国际铁人三项赛、环东湖自行车赛等国际赛事,提升东湖体育赛事品牌。推动公共船艇码头建设和水上运动俱乐部发展,举办水上马拉松、帆船、皮划艇、龙舟等水上体育项目,将东湖打造成为国家级水上全民休闲运动中心,推动形成水上运动产业集聚区。推进东湖沿岸体育公园建设,形成具有东湖特色的专业化体育场地,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用品、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
(三)全力推进景区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景区新样板
1.推进数字景区建设。
(1)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市级新一轮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东湖,加快5G网络、千兆光网覆盖普及,构建高速率、广普及、全覆盖、智能化的下一代互联网。高标准建设智慧东湖,拥抱数字赋能新趋势,抢抓新基建建设机遇,分年度落实5G基站建设计划,尽快形成覆盖景区的5G网络,建设智慧东湖门户网站,打造“掌上东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物联感知网,推进景区骨干网、局域网、接入网的建设,实现智能灯控、政务网、视频监控、景区门禁系统、环境监测点等管网融合,将传感器植入大型公建、地下管网、照明设施、交通信号、供水供电、通信网络、森林防火、园林绿化等景区运行部件,建设安全可靠、数据可知、高效可控的基础管网总控系统。
(2)打造智慧旅游管理平台。适时启动智慧东湖总体规划编制,建立景区资源管理系统、景区电子自助导览系统、景区监控管理系统、门禁与安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五大系统,将景区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智慧化管理模式。推行东湖旅游“云管理”,加快推进智慧东湖项目建设,提升智慧旅游管理平台功能,实现“一部手机管东湖”。推广东湖旅游线上服务模式,提升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效率,为游客提供行前、行中、行后全过程、高水平的智慧旅游服务,实现“一部手机游东湖”。围绕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集成大数据存储、网络化运行、实时数据更新、检索分析工具等,形成全面高效的智慧旅游网络体系,推动智慧旅游云计算数据中心、旅游指挥调度中心、旅游信息查询和服务平台、旅游智慧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等建设。
(3)大力发展线上旅游。在线打造“云游东湖”虚拟展厅,建设“大美东湖金牌解说”云平台,推出景区掌上游、解说免费听、在线问答等服务,借助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平台举办直播活动,利用音频+全景VR视频解说等技术,展示东湖丰富优美的自然景观。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前沿技术,打造数字旅游应用场景。运用数字孪生等技术,对东湖风景区名胜古迹、典型区域、生态系统等进行数字化建模,打造东湖“元世界”。通过全息投影、抽象化布景、情景式体验等形式,构建模拟滑翔伞、氦气球、飞艇等空中东湖体验场景,展示东湖最美生态;构建模拟水下观光潜水器、水生态博物馆等水下东湖体验场景,展示东湖水下生态系统;构建无人驾驶技术在共享出行、公共交通、环卫、零售等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展示东湖新活力。
2.构建高效数字政府。
(1)推进一网通办政务网络建设。建设新一代电子政务平台,推动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和IPV6改造,优化布局无线政务专网,推进业务专网与电子政务外网整合对接,建设电子政务网络统一运维平台。加快建成东湖风景区管委会、景区、社区(村)统一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政务管理体系,推动政务事项同步分发、并联审批、协同办理,全面优化政务流程。加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打破信息壁垒,推动政务数据“全域全量”融合治理。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
(2)打造一网统管数字管理平台。着力推进数字水务、数字园林、数字监测、数字公安、数字交通、数字城管、数字海事等建设,构建智慧管理服务和智慧生态保护两大体系,打造一网统管数字管理平台。数字水务:以东湖水系湖泊管理为主要目标,兼顾山林管理、古树名木管理,加快推动智慧水务系统项目建设,建立水环境监管以及应急预警体系,构建以一体系、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为核心的“四个一”信息平台体系,建立“天(卫星、遥感、无人机)-地(无人船)-人(“三长三员”〈即河湖长、督查长、河湖警长,河湖技术员、保洁员、监督员〉+社会公众)”一体化网格监测和智能巡护系统,实现湖泊数据全天候、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感知,打造国内领先的信息化东湖“水上安全卫士”。数字园林:以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为抓手,全面推进“数字园林”三年行动,着力建设“大绿化、大园林、大森林、大花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东湖国土绿化和湿地资源动态监测管理。数字监测:加强生态环境各领域物联感知,构建全面的环境监测网络,实现东湖生态环境实时在线监测与感知,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达到100%。
3.创新发展数字经济。
(1)发展数字文化新产业。充分发挥武汉动漫展的引领辐射效应,以高端商务旅游为纽带,结合武汉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培育以数字新媒体、数字影音、动漫游戏等数字文化为主的产业集群,优先支持AI+、动漫、电子竞技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营造产业要素高度集聚、产业主体协同发展的数字产业生态,打造北部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加快数字赋能文旅产业速度,发展沉浸式体验产品,谋划AI体系在东湖绿心发展中的应用,利用科技手段增加智能体验。打造多处智能兴趣点,策划实施夜游楚国800年、东湖奇境艺术馆等全新项目,助推景区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2)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区。以“低碳、智能、生态、人文”为标准,以景中村改造为依托,大力提升村域生态人文环境品质,规划建设“生态型”科技创新园区,紧盯工程设计、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检验检测、商务咨询、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前来设立区域性总部,培育发展中小型IT企业,全力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区。
(四)全力推进景村一体发展,提升全域功能品质
1.切实推进景中村改造。
(1)加快景中村改造步伐。按照统征储备、自主改造、微改造等模式,逐步推进“东北部片区、后湖鼓架片区、桥梁磨山片区、吹笛片区”四个片区景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先锋、湖光、新武东、鼓架等4村统征储备工作,加快引入知名企业改造开发鼓架村项目,稳步实施龚家岭村自主改造,按照“一湾一品,一策一产”有序推进桥梁村、马鞍山苗圃、磨山村“微改造”,力争于2025年基本完成景中村改造工作。
(2)精细整治村湾环境。下足“绣花”功夫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动马鞍山村湾环境整治、青王路沿线村庄供水工程等项目实施,提升村庄美感,营造村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人居环境,扮靓诗画东湖的“面子”和“里子”。加快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监管。以现有农村公共厕所、农村无害化厕所、农村旅游厕所、农村交通厕所以及农村分散污水处理设施为基点,强化全区农村生活污水网覆盖率,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切实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结合景中村改造,以消除污染源为目的,持续不断地推进雨污分流改造;近期确实难以实现雨污分流的,分段实施智能化截流措施。在村湾生活垃圾“村收集、区转运”体系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市政环卫配套项目建设,完善分类设施,做到分类收集、运输、处理。
(3)大力发展景中村特色产业。以景中村改造为依托,形成景村共生共荣、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格局。大力支持发展特色民宿,做大民宿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休闲度假客栈,引进企业高水平建设精品休闲度假酒店,吸纳村民参与旅游就业创业。全面提升村域生态人文环境品质,规划建设“生态型”科技创新园区,紧盯工程设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绿色金融、检验检测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前来设立区域性总部。依托马鞍山苗圃产业,布局专业化花卉展销、情景化娱乐体验、生态化休闲体验三大业态类型,通过苗圃基础设施先行,促进景村融合,一体发展。
2.完善景区基础设施。
(1)大力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实施。加快建设湿地化保护工程、中国花谷提档升级工程、马鞍山自然村落修缮工程、交通以及市政设施增补工程等项目。湿地化保护工程重点实施绿化提升、新建廊道、驳岸整治、湖边塘治理等;中国花谷提档升级工程重点推进玫瑰园、樱花园、荷花园、牡丹园、梅园等专类园改造提升;马鞍山自然村落修缮工程重点实施苗圃村湾环境整治、猴山提档升级、湖边塘景观改造等;交通以及市政设施增补工程重点实施听涛景区、磨山景区和马鞍山森林公园道路交通优化以及路面改造提升,建设停车场、环卫配套设施、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等。大力推进抗疫国债项目实施,推动东湖风景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协调推进“两轨两隧”项目建设,畅通外围交通体系。围绕“外围环线、内部路网”的道路结构,加快推进沿湖大道(九女墩-天鹅湖)、揽翠路、磨山停车场、青王路综合停车场等项目建设,优化慢行交通线路衔接,引进景区直通车,设置“一环一带”大容量的区内旅游专线。加强各旅游集散中心与主要景区景点的联系,构建“机场-高铁-杨春湖-白马洲游客中心”“汉口站-武昌站-梨园游客中心”和“光谷站-东湖高新-森林公园南门游客中心”等3条便捷高效的游览转换路径。依托一二级交通换乘枢纽,设置各集散中心间旅游公交专线。突出东湖水域特色,打造水上旅游交通系统,规划设置一条东西向贯穿全区的大容量水上旅游交通专线,建设六大核心码头,实现各子湖交通连通。
(3)推动绿道建设形成闭环。规划建设东湖南路绿道,形成绿道岸线闭环。持续完善现有绿道网络、细部设计、配套设施等;策划建设马鞍山森林绿道,将森林防火通道和步道系统进行绿道化改造,串联主要山体和森林道,形成“林径连峰、环环相扣”的格局,打造安全、顺畅、舒适、美观、无障碍的山体慢行环境。通过绿色廊道串联,将东湖生态资源向周边城区渗透,并与公共交通系统衔接,形成绿色网络体系。强化资源连接,加快东湖绿道“兴奋点”的选址、布局和设计,使绿道串联东湖各大景点、农家旅馆、乡村度假酒店、田间绿色超市、绿道旅游驿站、景中村等休闲度假场所,形成“绿道串珠”。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1.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完善发展教育体系。科学编制全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20-2035年)。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在入学矛盾突出区域推进公办普惠幼儿园建设,5年内公办幼儿园比例达到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到80%以上,继续保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在95%以上;在华侨城原岸新设立1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强现代化学校建设,在磨山片区新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推动东湖景园配建学校、东湖实验学校、张家铺学校改、扩建等项目建设,使区内现代化学校占比达到100%。积极支持民办学校提高质量、特色办学,全面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合理控制民办教育比例,促进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制度。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师德师风的建设制度体系,打造一支更加优良的教师队伍。
(2)提升公共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家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拓展文化投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力度,整合全区公共文化资源以及体育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开展公益性教育和文化活动,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水平。利用东湖人文资源和旅游节庆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3)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街道和居住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居民区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体育健身公共服务。新建居住区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建设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野等自然条件,建设室外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和户外运动设施。
(4)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科学编制景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和年度改造计划。“十四五”时期,完成景区内12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造涉及户数2905户,楼栋数112栋,涉及改造面积29.38万平方米。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启动美术出版社小区和森林公园园林场小区改造工作。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改造内容,重点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增加消防基础设施,更新修复破损消防设备,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5)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切实解决东湖风景区新市民、青年人以及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等群体住房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十四五”期间,东湖风景区实现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
2.补齐医疗卫生服务短板。
(1)组建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组建区级卫生健康管理机构,统筹做好区内卫生健康管理工作。成立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统筹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计划生育、健康教育与促进等工作。
(2)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具备辖区常见健康危害因素和传染病检验检测、日常监测能力。建立健全新发、突发传染病报告管理长效机制,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实现精准预警、精准干预和精准管理。完善慢性病、职业病、精神疾病防控工作管理体系,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提倡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各类卫生创建活动,巩固、扩大和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
(3)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布局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扩大医疗机构床位规模。到2025年,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卫生设施床位数达到2000张,每千常住人口实有床位数达到8.8张/千人,每千人基层床位数达到1.15张/千人。推进梨园医院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咯血中心、房颤中心等急救中心;推进东湖医院康复治疗中心维修改造项目,逐步建成“医疗、护理、康复、养老”四位一体的三级老年病专科医院;新建1家区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平战结合”原则,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200张可转换病床;新建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升改造现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满足区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需要。
(4)加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力度。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项措施,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落实经费保障,实现中心-站一体化管理。通过医联体建设,推动形成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协调发展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居民就医感受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5)加强急救圈建设。推进东湖医院与市急救中心共建东湖绿道水上救援基地,力争纳入长江流域救援体系。按照全市中心城区10分钟医疗急救圈整体布局安排,依托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打造区属急救站点,配置一定数量急救车,负压救护车,力争占全区救护车数量的20%以上。
(6)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协调发展梨园医院、东湖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区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依托武汉市全民健康信息市区一体化平台,建立完善以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云胶片等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库,构建公共卫生云、基层医疗云、医疗服务云、药事服务云、中医药云等5朵业务应用云和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与疫情大数据应用系统。建成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医、防、养、康、护、药、保”一体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重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特殊群体就业帮扶,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工作,努力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积极搭建企业和求职者双方连接平台,不断推动就业创业服务实现个性化服务、精准化供给。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失业保险、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三位一体的失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就业专项资金在鼓励、帮扶就业创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千方百计确保辖区就业规模稳步增长和就业局势持续稳定。
(2)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进一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加强对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的救助工作,落实医疗救助、就业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政策。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救助资金定期足额发放。推动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落实,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持续提升儿童福利工作精准化和专业化水平。按照保基本、救急难、求实效的要求,给予及时帮扶援助,不断健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服务网络。推动残疾预防,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有效减少、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
(3)推进社会养老体系建设。协调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发展,加快推进东湖福利院项目建设,探索建立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综合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多层级、全覆盖、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网络体系,推动区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发展社区物业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完善居家社区养老紧急救援系统。创新发展“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养结合”等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完善区级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扩大普惠养老受惠面。
4.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着力打造“法治东湖”。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围绕法治景区建设,健全执法保障体系,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机构清理,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健全执法程序和制度,完善执法调查取证规则,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强化执法证件管理。聚焦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治安、劳动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加强执法监管,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围绕景区、村(社区)两级网络,推进律师进社区(村)、律师进重点项目,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现代法治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文明建设中,形成社会“大普法”格局。
(2)持续建设“平安东湖”。有效防范化解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风险,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信访制度和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强网络互动平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变矛盾“中转站”为问题“终点站”。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集中整治,“快准狠”打击涉黑涉恶违法行为,积极推进我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湖”。
(3)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基层应急组织建设,设立基层应急管理机构,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工作。结合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与社区治理、网格化管理,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进行业务指导,形成上下职能无缝衔接、常态治理与非常态应急管理自动切换。理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制订脆弱人群清单,绘制基层灾害风险地图,明确疏散逃生路线,开展定期科普宣教培训与应急演练。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加快青王路消防救援站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建设乡镇专职、志愿消防队。按照全市中心城区10分钟医疗急救圈布局,完善东湖医院水上急救基地和急救站建设。加强基层应急设施建设,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与辖区相关单位建立应急物资共享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减少一般安全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事故。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体制机制。建立旅游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强化对景区综合管理机制的研究;完善市场运营体制机制,成立行业联盟,形成发展合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严格生态环境准入,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措施,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禁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区域总体规划以及纳入负面清单的项目入区建设。
(二)强化政策支持。围绕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创新财税等关键要素供给方式,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畅通投资融资渠道,主动对接争取省市政策,推动景中村改造模式多元化。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规划执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使用机制,优化年龄结构,建设干部梯队,形成一支“有理想、有活力、有能力、有专业”的“十四五”建设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改善人才公共服务,完善和落实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政策措施。
(四)严格监督考核。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引入第三方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增强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结合发展环境变化,重点评估实施的进度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规划实施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十四五”规划宣传,让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人心,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规划实施监督。
武政〔2022〕20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