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政办函〔2023〕44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文物工作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城市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文物工作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城市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杭政办函〔2023〕44号
>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文物工作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5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杭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文物工作
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范例城市的实施方案
(2023—2027年)
为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提升我市文物保护、利用、传承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2027年,全市文物工作实现整体性提升、系统性重塑,建成一批具有鲜明杭州辨识度的标识性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典范效应的文博平台,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文物保护利用标志性成果,全面形成文物工作新格局,打造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范例城市,推动杭州市文物事业在新时代取得新成就。
——构建严密长效的文物安全防护体系。全面防范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和文物责任事故发生,整治火灾安全隐患,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全市文物安全责任书签订率、文物安全巡查及时率、文物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落实率、市级(含)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国有博物馆安防设施覆盖率及安全建档率全部达到100%。
——构建特色鲜明的文物考古标识体系。持续做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联动文章;争取天目窑遗址、杭州钱塘江古海塘和新登古城墙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深入推进考古“启航计划”,力争打造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2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4处,出版考古报告10本。
——构建优质普惠的公共文博服务体系。打造“博物馆之城”,新增京杭大运河博物院、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等国有博物馆10家,力争杭州博物院建成开放;每年举办陈列展览150场以上、社会教育活动2500场(次)以上;加强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国家级博物馆达到12家。
——构建智慧高效的文物数字治理体系。建立市级文物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打造“数智考古”“文物安全智慧监管”“杭城迹忆”“数智运河”等市级实效特色数字化应用场景;全面建成“天目文保”“良渚5000+”“文物指纹”等5个以上区级特色数字化应用场景,形成市区协同、整体“智治”的文物数字化治理新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深入实施文物除险保安工作。推动各级政府履行文物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夯实文物产权管理使用人直接责任,层层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全面推进全市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文物安全协调机制作用,每年开展一次文物安全检查评估。聚焦“法人违法、盗窃盗掘、火灾事故、自然灾害”四大风险,加强部门联动,整治重大隐患,持续实施文博场所安防、消防、防雷等文物平安工程,开展消防标准化管理和白蚁自动化预警监测试点、文博场所自然灾害预防性保护研究,增强灾害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做好“文物安全明白人”培育工作,充实文物安全监督员力量,壮大文保志愿者队伍。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文物安全检查评估。[牵头单位:市园文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消防救援支队,有关区、县(市)政府]
(二)积极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充分发挥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完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顶层设计,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完成相关条例和规定修编(订)工作。以杭州亚运会为契机,以杭州世界遗产联盟为平台,持续发挥集群效应,将“西湖日”“良渚日”“大运河宣传周”整合打造成综合性节庆活动,提高世界遗产的品牌效应。高质量开展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文化带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培育天目窑遗址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加快推动杭州钱塘江古海塘、新登古城墙等入选钱塘江海塘·潮文化景观序列和中国明清古城墙联合申遗预备名单;加快推进南宋皇城、富阳泗洲造纸作坊考古遗址公园、南宋博物院、中国造纸博物馆建设,打造独具魅力的世界文化遗产群落城市。[牵头单位:市园文局,责任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市商旅集团(市运河集团),有关区、县(市)政府]
(三)全面强化文物资源保护管理。聚焦工作薄弱环节,出台配套政策,加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文保工程全流程管理、文保单位保养维护指引等工作。在城乡建设中加大对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等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坚决防止大拆大建。开展历史文化名城评估工作,建立全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将各类历史文化保护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做好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对钱塘江及两岸区域历史文化遗存开展普查、编制保护名录并向社会公布。到2027年,公布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新一批市级文物保护点;完成400处文保单位档案测绘与用地规划编制,实现市级(含)以上文保单位记录档案编制完成率100%、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率100%。[牵头单位:市园文局,责任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有关区、县(市)政府]
(四)持续加大考古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考古前置制度,健全“先考古,后出让”配套措施,划定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加强考古事中事后监管,保障考古工作质量。实施杭州考古“启航计划”,到2027年,全市考古工作站达到9处。良渚争创国家文化公园和全国大遗址培训中心,吴越国王陵、玉架山、南宋皇城争创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富阳泗洲造纸作坊、茅湾里窑址争创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成临平玉架山遗址博物馆。积极开展“金手铲”公共考古活动,及时向社会发布重要考古成果。[牵头单位:市园文局,责任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有关区、县(市)政府]
(五)奋力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全市博物馆“一十百千万”共富行动,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率先打造博物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杆。探索乡村(社区)博物馆建设新模式,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造精品优质主题展览,力争更多主题展览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全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等重点项目。开展国有博物馆运行评估,分类推进国有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大力发展“云展览”“云教育”,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和数字化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讲好杭州文物故事。迭代升级“杭城迹忆”应用场景,打造文化遗产惠民服务阵地。[牵头单位:市园文局,责任单位: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杭州钱江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市商旅集团(市运河集团),有关区、县(市)政府]
(六)全力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持续开展革命文物资源专项调查,加强革命文物特别是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新时代等各阶段革命文物的认定、建档、定级等工作,完善革命文物数据库。做好革命文物的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推出相关红色精品研学和旅游线路,加强淳安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统筹研究力量,系统开展革命文物价值挖掘和内涵阐释,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围绕重要时间节点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牵头单位:市园文局,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区、县(市)政府]
(七)着力提升文物价值挖掘传播。组织好“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文化遗产良好氛围。实施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推出全媒体文物传播精品。深入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加强宋韵遗址考古研究,加快南宋皇城遗址、洞霄宫遗址、天目窑遗址、泗洲造纸遗址等宋代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保护太庙遗址、圣果寺“西方三圣”造像和千佛阁遗址。建立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推进“文物+”融合发展,开展研学线路、文创产品研发等工作。[牵头单位:市园文局,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有关区、县(市)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法治保障,完善顶层设计。把文物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出台《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推动《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若干规定》修订工作,为文物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加强人才培养,落实经费保障。注重文物事业人才团队和梯队建设,配强专业人员力量,加强文物保护、考古工作、博物馆研究等能力培养,打造一支结构均衡、专业过硬的队伍。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所需经费纳入市、区县(市)两级财政预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文物考古事业单位职工野外工作津贴管理。
(三)加强科研攻关,深化数字赋能。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多学科协同,推进行业标准体系建立,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文物领域科技应用水平。做大做强杭州市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加大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科技保护和文物修复力度。深化文物领域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撬动业务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建成涵盖文物工作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现代数字化治理体系。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229259.html
本文关键词: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