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政〔2017〕19号《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化学工业区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化学工业区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武政〔2017〕19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经研究,现将《武汉化学工业区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
2017年7月21日
武汉化学工业区发展“十三五”规划
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和《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为适应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新变化,推动武汉化学工业区(以下简称武汉化工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武汉化工区以“建设一流生态化工园区”为目标,以服务乙烯项目发展为第一要务,克难攻坚,勇于开拓,构建了以乙烯为核心的石化产业体系,一座现代化的石化产业基地拔地而起,2015年和2016年,连续2年入选中国化工园区20强,2016年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一)综合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十二五”期间,武汉化工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4.74亿元。2015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3.66亿元,比2010年增长95.84倍;完成工业增加值38.36亿元,比2010年增长75.72倍;完成公共财政总收入15.07亿元,比2010年增长49.23倍。
(二)石化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以80万吨乙烯项目为核心,实施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鲁华粤达、辽宁奥克、山东力诺等一批中外知名企业,大力延伸碳五、碳九、芳烃和环氧乙烷等乙烯下游产业链,形成了“一核四链”的石化产业体系。
(三)安全环保体系日益完善。“十二五”期间,武汉化工区把安全环保视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严把准入关、监管关及风险评估关,建立了安全环保消防应急管理平台,构建了由装置围堰、应急池、长江大堤组成的三道防线,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安全监管体系。2015年,全区企业“三废”外排合格率达到100%。
(四)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初具规模。园区供水、供电、供汽(热)、消防、污水处理、公共管廊等相关配套设施一期项目全部建成。“十二五”时期,共建成污水处理厂2家,铁路专用线22公里、码头泊位10个、管廊24.3公里、蒸汽管道17公里、园区道路39.2公里。
(五)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大力发展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时期,化工区共建成4家企业技术中心,组建1家工业技术研究院,参与建立乙烯下游产品和有机化工新材料等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六)园区管理和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开展机构改革,初步建立办事不出园区的管理服务体系。建成八吉鑫府农民还建社区,建筑面积达34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参保工作全面完成,实现了被征地村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投入参保资金达8.77亿元,新增参保人员1.86万人。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武汉化工区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石化产业重心东移,石化产业增速将高于经济平均增速;从国内环境看,石化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内需将进一步扩大,为石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从区域层面看,国家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多重战略叠加,为武汉化工区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从武汉化工区自身来看,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日益凸显,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十三五”时期,武汉化工区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石化产业呈现结构性过剩,行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协同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企业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资源要素约束不断加剧,用地紧张和融资困难等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园区发展。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坚持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理念,以乙烯项目为核心,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创新改革为动力,全力构建“一核六链三集群” 的产业体系,大力推进集聚发展、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打造武汉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将武汉化工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新材料之都、新生态之城”,为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适应新形势,实现“三个转变”,即:发展动力由要素和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重点产业由传统石化产业逐步转向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项目由大宗石化产品项目逐步转向高端精细化工产品项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园区经济实力。
2.科技引领,协同创新。以新型工研院和企业研发中心为依托,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实现管理信息化、装置智能化、产品高端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环境保护视为园区发展生命线。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引进能耗低、排放少、环境影响小的项目,推动园区低碳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促进园区企业间副产品、废弃物交换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4.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的成果。
(三)发展目标
实现转型升级,形成“一轴一城两园三带” 的空间布局,建立和完善“一核六链三集群”的产业体系,努力打造一流生态工业园区、国家重要石化产业基地、长江中游重要化工物流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1.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区经济总量保持中高速增长,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基本形成以石油化工、新材料、港口物流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园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5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0亿元,各项指标位于全国化工园区20强前列,基本建成产业集聚、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
2.产业创新体系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产品精细化、价值高端化的新型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乙烯年生产能力达到110万吨,乙烯、丙烯、碳四、碳五、碳九、芳烃等六条产业链初步建成。到2020年,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高新技术产值实现翻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达到5家,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产业研发中心。
3.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高。“责任关怀”理念深入人心,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氛围逐渐形成。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企业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政府安全生产综合保障体系、区域应急救援体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达到国内先进化工园区水平。
4.生态体系建设取得突破。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原料供应、产品生产、产品包装的全过程绿色化,形成现代生态工业体系。严把项目准入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单位能耗逐步下降,建成国内一流生态工业园区。到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及其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单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完成市下达任务,工业集中供热率达到10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5.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产城对接的要求,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基础设施无缝对接。严格控制北湖产业园周边的安全生产隔离带,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管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98%。
6.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完善,人居环境日益优化,主要社会发展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按照产业园区化、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清洁化、产品高端化的要求,以80万吨乙烯项目为支撑,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高技术、高附加值、差异化为发展方向,促进乙烯项目扩能改造,着力发展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构建“一核六链三集群”的产业体系(一核是指以炼化一体化基地为核心,六链是指乙烯、丙烯、碳四(C4)、碳五(C5)、碳九(C9)、芳烃(C6-C8)等六条产业链,三集群是指石化、新材料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三大产业集群),初步建成国家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长江中游重要化工物流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1.大力延伸乙烯及其下游产业链。积极争取中石化支持,推动乙烯生产能力由80万吨/年扩能至110万吨/年,规划布局1500万吨炼油和芳烃等重大石化产业项目,打造炼化一体化产业基地。积极外购甲醇,发展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MTO)项目,丰富烯烃等原料的来源,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深度转化。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整体实力。优化乙烯下游产品方案,规划建设一批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工艺技术先进、绿色安全环保、经济效益良好的下游衍生产品。
(1)乙烯产业链。乙烯扩能改造项目提供乙烯30万吨/年,MTO项目提供乙烯32万吨/年。依托新增乙烯资源,乙烯产业链规划以下项目:30万吨/年环氧乙烷(EO)项目、25万吨/年苯乙烯项目、5万吨/年三元乙丙橡胶(EPDM)项目、20万吨/年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5万吨/年乙烯-辛烯共聚物(POE)项目、5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项目和1万吨/年聚乙烯蜡项目。
(2)丙烯产业链。乙烯扩能改造项目提供丙烯15万吨/年,MTO项目提供丙烯32万吨/年。依托丙烯资源,规划建设32万吨/年苯酚/丙酮项目、30万吨/年环氧丙烷项目和13万吨/年丙烯腈项目。
(3)C4产业链。利用液化石油气(LPG)中的C4资源,规划建设8万吨/年顺酐项目、20万吨/年异丁烷脱氢项目、10万吨/年醋酸仲丁酯项目、8万吨/年2-丙基庚醇项目、15万吨/年异壬醇项目和5万吨/年己二腈项目。
(4)C5、C9产业链。规划建设0.5万吨/年二氯菊酸乙酯和1万吨/年芳樟醇项目、2万吨/年C5加氢石油树脂和2万吨/年C5石油树脂改性萜烯树脂项目、0.3万吨/年乙叉降冰片烯(ENB)和1万吨/年环烯烃共聚物项目、2万吨/年C9加氢石油树脂项目、10万吨/年苯甲酸项目。
(5)芳烃产品链(C6-C8)。芳烃产品链与乙烯、丙烯、C4产业链融合发展,规划建设苯乙烯、苯酚等项目。
2.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按照精细化、差异化、高端化原则,大力引进高性能树脂、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膜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项目。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形成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先进高分子材料
--高性能树脂。积极引进聚苯醚(PPO)、聚苯硫醚(PPS)、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亚胺(PI)、聚砜(PSF)、聚芳醚酮(PAEK)、液晶聚合物(LCP)、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PVB)、聚乙烯-乙烯醇树脂(EVOH或EVOL)等工程塑料项目。大力发展特种长链聚酰胺(尼龙)项目,建立国内首套生物基长链聚酰胺大型工业化装置,进而建成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物基长链聚酰胺生产基地。
--特种合成橡胶。重点引进聚丙烯酸酯橡胶(ACM)、高端热塑性弹性体、异戊二烯及异戊橡胶、乙丙橡胶等项目。
--高性能纤维。重点引进高强度和高模度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等项目,并发展纤维级聚苯硫醚和生物法1,3-丙二醇等配套项目。
(2)电子信息功能材料。重点推进电子化学品配套产业发展,重点引进光刻胶、CMP浆料等电子化学品、信息化学品项目。建设光纤预制棒项目,大力发展光纤光缆等材料。
(3)先进电池材料。积极开发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配套化学品,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及电极材料、有机电解液等配套材料。
(4)高性能膜材料。重点引进高性能水处理膜项目,包括反渗透膜(RO)、超滤(UF)、纳滤膜(NF)和微滤膜(MF)等,引进医用分离膜、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膜、特种光学膜、特种气体分离膜、烧碱用全离子交换膜等项目,并发展功能性膜材料配套专用树脂项目。
(5)其他新材料。积极引进日化产品专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印刷油墨、橡胶加工剂、纺织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润滑油相关化学品等项目。大力发展乙二醇、减水剂及特种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苯甲酸、戊二醛、甲基四氢苯酐、PPT级高纯试剂、(氟代)碳酸丙烯酯、环保型印染助剂、化纤油剂、发酵法番茄红素、环保型塑料加工助剂等项目。适时发展纳米、晶须材料、新能源材料(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等)、核用材料、建材、食品及医用化学品等无机材料项目。
3.积极打造港口物流产业。坚持安全、专业、绿色、高效原则,充分发挥武汉化工区独特的区位交通、产业配套和物流设施等优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健全水路、公路、铁路、管廊等“四位一体”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四流合一”,加快形成立足武汉、服务中部、贯通长江、辐射全国的长江中游化工物流产业基地。
4.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和提升园区服务水平为目标,配套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及商贸商务服务业,逐步提高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二)优化空间布局
以化工大道为产业发展主轴,积极对接“大临港”板块,有效串联各功能区。以“一城两园”为主要功能区,支撑武汉化工区内各资源要素的有效集聚、有序发展。以“三带”为生态底线,确保化工生产区与周边区域实现隔离,满足化工产业安全环保需要。重点推进北湖产业园建设,逐步推进建设新城建设,积极启动清潭湖生态科技园建设。
1.一轴--化工大道发展主轴。沿化工大道形成贯穿全区的产业发展主轴,有效串联“一城、两园”,全面融入“大临港”板块。
2.一城--建设新城。规划面积30.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生活商业区、民营经济区和生态经济区三大部分。按照生活服务和产业配套总体思路,重点完善居民生活、商业、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促进产城对接,打造生态生活之城。
3.两园--北湖产业园和清潭湖生态科技园。北湖产业园规划面积30.2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 “一基地四片区”,即:炼化一体化产业基地;乙烯下游产业区、循环经济产业区、港口物流区、智慧产业区。积极推进乙烯扩能,着力引进高端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配套建设化工仓储物流、循环经济等产业。清潭湖生态科技园规划面积10.76平方公里,着力打造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形成“三大亮点+两个支撑”的产业体系,即:研发、物流、商务服务等“三大亮点”产业;生态休闲业和教育培训业等“两个支撑”产业,打造美丽清潭、智慧清潭、国际清潭。
4.三带--长江生态景观带、北湖大港生态防护带、八吉府生态绿化带。加强重点湖泊、河流、长江沿岸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在沿江区域重点建设江滩湿地、林带和公园,形成滨江生态景观带。充分发挥北湖大港的隔离作用,在北湖大港沿线发展生态防护林带,构建高标准的自然生态防护体系。在乙烯核心厂区以西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生态保护和开发,形成集生态保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三)建设一流生态工业园区
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注重园区开发与生态建设相协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力度,打造安全、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流生态工业园区。
1.进一步完善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加快组织修订武汉化工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形成装置互联、产品互供、系统集成、企业集群、产业集约(“两互三集”)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通过企业间主、副产品循环、交换,发挥“隔墙”效应,使物料、热能、水、土地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
(1)建立和完善生态工业体系。结合园区实际,积极打造“一岛两链网”。一是建立以中韩石化公司为核心的“公用工程岛”。充分发挥中韩石化的公用工程优势,积极为乙烯下游企业提供原料、工业气体、蒸汽等产品和副产品。二是打造“循环经济动脉链网”。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提高物料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依托中韩石化公司,构建乙烯、丙烯、C4、C5、C9、芳烃(C6-C8)等产业产品链,重点打造高性能树脂、特种橡胶、高性能纤维和高端化学品等项目,构建“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动脉产业链网。三是打造“循环经济静脉链网”。制订产业循环发展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原料选用及废弃物回收利用,实现产品代谢的闭路循环、能源的梯级利用和工业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切实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构建“变废为宝”的园区静脉产业链网。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全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全国化工园区先进水平,工业集中供热率达到100%。
(2)构建小、中、大三级循环体系。一是严把项目准入关,构建企业内部小循环体系。把好项目审批关,引导、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和清洁生产技术,推进资源的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鼓励企业采用余热梯级利用、中水回用等技术,提高能源和水利用效率。二是循环利用园区资源,构建企业间中循环体系。通过装置互联、产品互供,促使园区资源优化配置和废弃物有效利用。鼓励园区企业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废弃物料和能源综合利用,大力支持园区企业之间余热和干气回收利用等项目建设。三是注重区域间互通,构建区域间大循环体系。通过热电联产、废渣利用,实现能源物料的优化利用。根据不同区域对能量等级要求不同进行合理配置,推动能源梯次利用。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推进能效对标活动,积极推行碳排放交易,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在北湖产业园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区,支持污水处理、粉煤灰综合利用和废旧电子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到2020年,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
2.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按照绿色发展原则,坚持生态底线思维,加大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力度,推动园区企业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1)完善节能减排机制。在项目选择上坚持绿色节能,完善入园项目“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管委会审核”三级审查制度,避免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进入化工区。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大力推动能源合同管理,探索建立企业能耗监测平台。完善全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化环境空气监测站和水监测网,重点对有机挥发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及其他空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强化对清潭湖和竹子湖水质的监控。完善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制度,探索鼓励环境污染治理第三方运营管理机制。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实行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及预处理,确保园区污水达标排放。到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及其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
(2)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支持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广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能效提升等节能技术,进一步提升园区内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力争到2020年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达到清洁生产企业水平,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达到100%。
(3)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加强园区内清潭湖、竹子湖、严西湖等湖泊及其水系的生态修复和保护,落实重点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完成竹子湖、清潭湖清淤整治工程。完善生态保护利用制度,维护区内生态框架的完整性,充分利用现有湖泊、山体以及自然地形地貌,构建生态隔离带,实现居住区与产业区隔离,减少废气、废渣、粉尘、噪音等对居住区的影响。
(4)大力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强化自然山体的保护和绿化,加强道路林带、农田林网、江河湖泊岸林、人工湿地、生态绿道建设,形成山水相互融合、绿地均衡分布的生态体系。
(5)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园区内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新建项目建设用地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适时对园区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及时核查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组织开展 “环境开放日”活动,加强责任关怀,保障公众知情权与监督权,构建公众、企业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
3.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对标新加坡裕廊岛工业园,完善园区封闭管理,加快安全设施建设,构建园区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管控、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升园区安全生产水平。
(1)完善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行业监管责任,构建综合监督和行业监督相结合、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监管格局。按照“五落实、五到位”要求,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监督和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提高企业基础安全管理水平。完善园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充实安全监管人员,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执法队伍,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完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建立安全生产专项基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建立生产安全诚信约束机制。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险和环境污染强制险,建立社会力量和社会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的安全监管的新模式。委托专门机构、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估。
(2)健全园区整体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一是严格项目准入。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完善化工区项目安全准入办法,建立项目安全事项“负面清单”和新项目安全管控联动机制,构建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对入围重大项目实行综合评价管理,对危险性较大的建设项目开展定量风险评估。开展新一轮园区整体安全风险评价工作,针对出现的新风险和危险源,全方位进行管控,将风险防范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负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二是提升企业工艺设备本质化安全水平。按照“四个一流”理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鼓励危险化学品企业采用一流的设计、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工艺和一流的管理模式。鼓励企业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DCS)和紧急停车系统。三是强化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全面推行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风险管控制度,开展全员、全过程风险辨识分析,将风险管理融入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突出加强重大危险源、公共管廊、危化品运输车辆重点部位的动态监控,深入推进园区封闭管理。
(3)建立现代化的应急救援体系。一是构建一体化应急指挥系统。整合区内相关部门和资源,建立集信息收集、传输、反馈、区域安全监控、事故和灾难预警、调度、处置于一体的综合应急联动中心。强化应急管理机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应急协作。建立联络会商工作机制,强化联合检测预警、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加大现场统筹和管控力度。二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坚持“专业抢险为主、社会救援为辅,专兼结合”原则,形成以公安消防专业队伍为骨干、园区工程抢险单位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队伍。三是加快应急救援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武汉化工区安全环保应急平台(二、三期)建设,建立统一指挥、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国家级危险品应急救援基地。进一步完善企业事故预警预报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及有毒有害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具有化学品伤害急救、职业病防治等功能的三甲医院,加快园区应急避险疏散场所和危化品停车场的建设。
(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
紧紧抓住我市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机遇,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围绕打造高科技化工园区,加快部署四条创新链,构建政府、企业、大学、金融机构、科技服务组织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1.以促进转型升级为目标,打造“创新产业链”。围绕产业配置科技资源,通过政策支持和优化服务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库。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加快培育和发展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逐步从制造向创造转变,支持有机实业、联德、奥克等企业加强自主研发,通过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手段,加快高端产品研发和推广,打造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引导园区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进“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以中韩石化、奥克、联德、有机实业等企业为重点开展智能化改造试点工作,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为突破口,打造“创新技术链”。以工研院和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园区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支持园区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推进中试基地建设。大力支持联德和奥克建立企业研发中心,扶持有机实业公司创建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立和完善化工区技术研发体系。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孵化器”建设,打造“导师+保姆”的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三权”改革试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依托烽火锐拓光纤预制棒项目,发展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着力引进达斯玛等行业龙头企业来武汉化工区设立研发中心,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3.以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为核心,打造“创新人才链”。大力实施人才兴区战略,建立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建立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探索建立专家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员。培养和引进化工新材料和金融领域的高端人才,形成一批拥有国际一流技术、管理的人才团队和企业家群体。重视研发人员的培养、引进,改进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鼓励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园区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提高管理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4.以提高科技项目融资能力为重点,打造“创新资金链”。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壮大武汉化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创新融资方式,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鼓励科技创新,建立覆盖从创新创业到成果转化最终实现产业化全过程的资金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值增长10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规模达到5亿元,引进化工新材料领域领军人才10人、创新团队10个,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个。
(五)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
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实现园区内外交通运输的无缝对接、区内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一体化配套,为打造升级版的武汉化工区提供坚实的保障。
1.建立健全交通物流体系。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着力构建水路、铁路、公路、管廊“四位一体”的立体物流运输体系,形成多式联运、全面对接的格局。
(1)加强水路设施建设。积极推动长江岸线码头泊位建设,利用17公里岸线资源,规划建设26个泊位。“十三五”时期,大力推进白浒山港区化工新城作业区建设,重点新建8个泊位,包括5000DWT液体化工泊位5个、5000DWT固体化工件杂泊位2个、3000DWT件杂泊位1个及相关配套设施。加强岸线整治,取消小型沙石码头,建立区沙石集散中心。
(2)推进铁路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铁路运输系统,加快北湖工业站、仓储区、货站区建设。规划建设到发线4条、存车及编组线6条、机车走行线1条。铁路仓储区规划面积374亩,规划建设38个仓库、8个堆场。铁路货站规划占地面积512亩,建设液体化工品货站区、固体化工品货站区和普通货物货站区。
(3)加快道路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北湖产业园“五纵十一横”骨干路网。加快联丰大道、绿色大道、青江大道、赛山路、清潭路等道路建设,满足园区企业运输和通行的需求。推动外环南路、四环线南化工区段、四环线落地互通和八吉府大街互通等城市快速路建设,加快形成连接区内外的快速通道,全面提升园区对外交通辐射功能。
(4)强化管廊设施建设。坚持工业管廊先行,加快管廊建设进度,“十三五”时期力争实现北湖产业园全覆盖。规划建设总长6公里的公共管廊二期工程,到“十三五”期末,园区管廊超过30公里,满足园区企业原料和产品运输需要。
2.完善园区公用工程。坚持循环利用、资源共享的原则,协调推进公用工程建设,完善园区供热、供水、供气和排污等设施。大力支持中韩石化公司乙烯扩能改造及乙烯下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蒸汽管网、天然气管网等项目的扩建。引进外部水源,保障全区供水安全。支持市城投公司在北湖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区建设日处理规模80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推动中法水务公司工业污水处理二期项目建设,将工业污水处理能力由3000吨/天提升至10000吨/天。加快蒸汽管网工程建设,到“十三五”期末,园区蒸汽管网达到18.2公里。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到“十三五”期末,园区天然气管网达到13.8公里。强化固体废物管理,园区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处理,适时建设固体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加强电力设施建设,以高可靠性为导向构建双环网,形成坚实、灵活、可靠的配电网网架。
3.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北湖水系排水能力,到“十三五”期末,北湖水系排水能力达到240立方米/秒。按照150立方米/秒标准,推进北湖泵站和北湖大港改(扩、建)工程建设,打通北湖大港经龙角山至武惠闸的排水通道。按照90立方米/秒标准,完成北湖闸港改造工程,保证全区排水安全。推进510大港整治、竹清连通渠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建设以雨污分流为主的污水系统和循环水改造工程,畅通排水通道,构建江湖连通的水循环系统。
4.推进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收集体系,加快确定建筑垃圾消纳场的选址,建立园区建筑垃圾处理体系。加快公共厕所及环卫工作间的布点,推进环卫车辆停保场的建设,打造秩序井然、整洁干净的化工园区。
5.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基础设施联网、光纤到户、新一代移动通信试验网建设、无线城市发展等为重点,加快建设覆盖全区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积极建设智慧政府,增加政府服务透明度,提升工作效率。构建园区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技术在政府行政和公共服务中普遍应用,为各部门之间资源整合和协同办公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网上办公水平。提高智慧化管理能力,实现园区生产生活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显著提高智能交通和园区物流水平。完善民生信息服务,加快民政、社保、医疗卫生、公用事业等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逐步普及数字化生活方式。
6.加快智慧园区建设。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建立网上交易、仓储、物流、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园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业务数据,建设园区公共基础数据库,强化标准及接口建设,与入驻企业实现数据共享。以提升园区本质安全和环境保护水平为目的,大力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对标贯标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实现资源配置优化、过程动态优化,全面提升企业智能管理和决策水平。
(六)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坚持公平共享、利民惠民的原则,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构建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打造共建共享的幸福化工区。
1.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在制定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时,把促进和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因素予以优先考虑;在实施公共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时,对创造就业岗位多、岗位质量好的项目予以优先安排。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1)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春风行动”、送岗到村(社区)等就业服务活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在制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时,明确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的具体措施。
(2)加大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电子商务等项目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层次。加大创业培训力度,鼓励开展与行业组织实体项目相结合的创业培训。
(3)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积极搭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营造小微企业发展良好环境,完善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措施,畅通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不断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4)鼓励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创业。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从业人员同等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其中稳定经营且信誉良好的网络商户创业者,可以按照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
(5)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适当提高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武汉化工区发展实际相符合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区社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1)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安居保障问题。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综合考虑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加强组织管理与服务,配套建设相应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加快白羊山还建社区建设, 2019年完成一期约22万平方米还建住宅及配套设施的工程建设,2020年建成二期约35万平方米还建住宅,同时积极推进新集、白玉山等还建社区建设。“十三五”期间,还建房开工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竣工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安置人口约1.33万人。
(2)加强养老及医疗保障服务。促进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并轨,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养老站建设,完善区级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实现社区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医养融合,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3)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住房、医疗、教育、突发性救助等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坚持应保尽保的前提下,进一步提标扩面,最大限度地服务困难群众,解决好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深化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适当扩大救助范围,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救助模式。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医疗救助的时效性。
3.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惠民利民导向和公平共享理念,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全面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惠及全民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1)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在还建社区同步规划建设满足学校教学和居民生活需要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以体育娱乐和全民健身为基础,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辖区居民的身体素质。
(2)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设施与还建社区布局调整相适应,结合还建社区和商住区建设,优先实施教育配建。按千人指标配套建设中学、小学、幼儿园。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条件标准化和办学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和办学模式,培养各类化工专业人才。
(3)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根据还建社区规划建设情况,配套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规划建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建设标准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运行信息化为原则,开展标准化基层卫生机构创建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医疗人才引进,提高服务能力。完善卫生工作职能,推进卫生监督及疾病控制机构的建设。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深入实施二孩政策,完善人口信息平台,加强出生人口监测。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建立打击“两非”工作机制。巩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全面深化爱国卫生运动。
(4)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明家庭建设,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团结邻里的家庭美德,引导和规范居民行为,建立健全文明行为激励机制。
4.创新社会综合治理。以创新社会治理和加强基层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跨越。注重预防,建立健全反恐体系。推动实现网格化管理,有效管控社会管理各类要素,努力形成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防控体系建设的法治化、社会化和信息化水平。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提升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满意度。坚持民生优先的核心理念,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让居民发挥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享城市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五、综合保障措施
(一)全力推进改革创新
勇于担当,克难攻坚,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加快构建全新的产业创新体系。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吸引与集聚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效能,按照“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要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建立完善企业工商注册“一口式”办理、政府投资项目“一条龙”审批、企业投资项目“一体化”审批的审批服务体系。改善项目投资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放宽市场准入,以制定负面清单为抓手,消除市场准入的各种隐形壁垒,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实施质量取胜战略,组织推进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导入全面质量管理等有效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构建具有化工特色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品牌战略,围绕化工新材料产业、化工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制定品牌培育规划和品牌政策。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生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适时启动“村改居”(村民委员会改为居民委员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扩大工业有效投资,为园区企业提供全面、优质的精准服务。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发挥武汉化工区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和公用工程配套等方面优势,创新招商机制,全面加强和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产业链目标企业、创新型企业为重点,通过以商招商、会展招商、筑巢引凤等途径,推动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方式,实施多元化招商、“三优”招商(优势资源招商、优惠政策招商、优质服务招商)和精准招商,促进大项目的落地,进一步实现武汉化工区的产业集聚发展。在严把项目安全环保准入门槛的同时,把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产值能耗等指标作为引进企业的重要考核指标。重视产业链招商,以乙烯项目为龙头,积极引进乙烯上下游项目,形成产业集群。提高招商引资的信息管理工作水平,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增强武汉化工区的国际国内知名度和招商引资吸引力。以大公司、大集团和上市公司为突破口,全力引进产业链发展拉动性强、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吸收和借鉴先进化工园区的经验,完善优惠政策,提供配套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增强武汉化工区招商的竞争力。
(三)积极破解筹融资难题
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下简称PPP),加快实施PPP项目,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武汉化工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着力建立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非税收入征管改革,转变政府采购监管方式,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逐步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体系。改革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助推创新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建设阳光法治财政。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动国企改革,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大力推进股权投资,实现股权多元化。盘活区内土地资源,破解融资难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推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企业上市、融资租赁、引进创业投资等方式融资。
(四)狠抓重大项目建设
紧紧抓住“固定资产投资”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项目兴区”战略,围绕增长抓项目,围绕项目抓投资。建立重大项目领导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各个部门协调合作。建立前期项目库和在建项目库,实行项目建设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产出效益、安全环保等指标的动态量化管理。建立多方协同的项目服务机制,开展从项目立项审批、土地出让与办证、施工建设报批、基础设施与公用工程配套的“一条龙”全方位协调服务。完善土地和房屋征收制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签约项目早日开工、早日投产。
附件:武政[2017]19号.pdf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