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办发〔2017〕42号《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8-07-08 05:08:38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大政办发〔2017〕42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大连市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3月24日

大连市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



为盘活体育资源,丰富和优化体育供给,更好地服务民生,满足市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观赏体育赛事表演、展示健身活动成果、交流体育文化感悟等多元需求,拉动和促进体育消费,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我市体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引领,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为出发点,立足我市体育发展实际,整合体育资源,增加和优化体育供给,促进体育需求和消费不断增长,促进供需均衡发展,为大连“两先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优化结构,增量供给。优化我市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发展布局,依据市民从健身阶段向时尚阶段过渡的多样性需求,调整、优化供给结构,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特需服务、个性服务等多元体育供给结构,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协调供需,盘活机制。建立均衡的需求与供给体系,促进大众体育需求和体育消费的持续增长。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盘活体育协会和社会管理机构运行机制,引导市场积极作为,形成有效的多元治理局面。

创新驱动,增强活力。推动体育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创新,以创新驱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统筹兼顾,构建生态。统筹兼顾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城乡地域协同发展,促进体育与其他社会领域的融合发展。发挥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体多元主体的作用,形成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构建大连体育快速发展的生态体系。

服务搭台,赛事驱动。构建大连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建立完备的职业和业余赛事体系,充分发挥赛事的驱动、引领作用,扩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拉动和促进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三)工作目标。

体育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建立均衡发展的供需关系,依据政府需求、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个体需求调节供给结构,形成需求、供给、消费良性互动局面。

体育供给总量明显提高。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有效分离,体育场馆服务能力普遍提高,存量资源得到盘活。体育资源供给总量增加,向社会提供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日渐丰富,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体等不同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体育供给活力显著增强。协会机制活力显现,赛事驱动明显,产业资本活跃,高端体育产能逐步释放,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构成的体育生态系统生命力旺盛。足球产业快速发展,大连足球振兴发展。

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初步构建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监管机制规范高效,市场主体诚信自律。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融合发展,产业组织形态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足,层次多样。

二、重点任务

(一)增加供给,提供优质体育产品。

1.增加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形成具有大连特色、城乡均衡布局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满足城乡群众基本的体育需求。至2030年,实现市、区市县(先导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齐全,每万人拥有3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个区市县(先导区)拥有1个以上市民健身中心,乡镇(街道)体育健身广场、村(社区)健身活动室达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平方米以上,实现15分钟健身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占常驻人口50%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5%.

2.增加体育基础设施供给。以全市重点民生工程为牵动,进一步补短板,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统筹规划和管理,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合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健身场地设施,严格新建区域体育设施的配建标准。做好已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工作,淘汰老旧不适用和有安全隐患的设施器材,合理布局和配建更时尚更符合群众需求的中高端健身设施,适度增加网式运动场的数量和规模,发挥健身场地设施集聚效应。健全维护管理机制,增加体育锻炼场所的文化内涵,更好发挥健身场地设施对全民健身的引领和承载作用。鼓励全市高校、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推进资源的共享共用,最大限度满足城乡居民就近就便开展健身活动的需要。

3.增加品牌赛事活动供给。充分利用大连全民健身的传统优势和地域资源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开展适合大连地区群众健身需求的徒步、骑行、登山、水上、太极拳等健身活动项目,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激发和提升市民健身的兴趣和爱好,打造时尚大连的品牌体育活动,促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的形成。重点举办好10项国际化品牌活动、20项市级品牌活动,并培育储备一批品牌活动项目,形成全民健身系列品牌活动。同时办好10项国际品牌赛事,引领城市新风尚,增添城市魅力,扩大对外影响。营造200万人次直接参加体育运动、500万人次观摩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

4.增加特需体育服务供给。根据全民健身过渡时期的新需求和竞赛训练的新要求,调整体育科研服务的方向和重点,分类指导,做好服务。借助“互联网+”建立融场馆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为一体的智慧体育信息服务互动平台,满足市民观赛、健身等多元体育需求,实现体育服务功能的智能化、便捷化。每年举办市级公益健身知识讲座100次以上,市民健身知识普及率达60%以上。通过科学健身宣讲、体质监测服务、运动处方开具等手段,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促进体育锻炼、运动康复与疾病防控、临床医疗的有效融合,为消费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指导服务,提升全民的健康素养和运动质量,有效防治慢性病,提高生活质量,满足不同群体的运动需求。

5.增加体育政策供给。以政府政策扶持为引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适应全市体育发展新常态的政策体系。制定出台《大连市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大连市关于加快足球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全面实施《大连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大连市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大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推动提供体育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将体育健康融入医疗健康制度,倡导健康关口前移,推动建立个人医保卡账户余额部分可用于健身消费制度;推动经认定取得税费优惠资格的、提供体育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企业,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二)创新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1.创新科学训练机制。创新管理机制、整合项目资源、改革保障模式、发展体教结合,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体育训练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发展。制定《体育训练规程》,提高人才储备质量,推动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

2.创新体育协会运行机制。加强体育行政组织建设,支持体育协会在体育赛事、体育活动等领域的主导作用。至2030年,市级体育协会达到80个、县区体育协会达到300个、社会体育俱乐部达到500个。鼓励社会组织借助灵活的机制,向社会各领域提供优质体育服务。

3.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探索推广PPP模式,积极推进“建管分离”的场馆管理模式。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场馆向社会开放,提高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效益。继续实施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一方面,大型公益体育场馆要发挥窗口示范引领作用,做好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提高场馆的运营效益。另一方面,对向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的社会场馆,研究探索财政扶持政策。

4.创新足球振兴发展机制。以深化足球改革为契机,做好顶层设计,为足球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完善职业足球和青少年足球现有政策,为足球改革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加快推进大连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建设,普及校园足球。加大对职业足球的指导和服务力度,支持职业足球获得佳绩,营造职业足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入实施青少年“绿茵工程”,进一步完善市、区、校三级管理、竞赛、训练体系建设,巩固青少年足球发展优势。创新业余足球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业余足球联盟的作用,不断扩大业余足球规模,实现我市业余足球赛事活动全覆盖。逐步建立多元化足球产业发展模式,增加足球人口,扩大足球消费。

(三)做强市场,注入经济发展活力。

1.做强体育金融市场。营造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研究体育产业发展资金扶持政策,完善土地、税费等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大连市体育产业协会,加强行业的规范和引导。结合我市在足球、水上、马术、垂钓等项目形成的体育赛事、装备制造、赛事传媒等产业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招商工作,实现资源有效对接,扩大我市体育产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建立全市体育产业项目库,将我市需要融资的项目纳入数据库管理。发挥体育彩票杠杆作用,尝试推进区域性特色体育彩票运作机制;发挥体育彩票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全民健身领域,利用大连山海湖泊的自然禀赋,将各区市县(先导区)现有的滨海步道、登山路径合理地衔接起来,贯通成大健身圈,建设智能化的体育健身路径、健身步道和体育健身公园,满足市民健身、休闲、游览的需要。

2.做强产业基地市场。以长山群岛产业集群建设为牵动,精心打造3-4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项目,出台《大连市产业基地管理办法》。以马术、帆船帆板、滑雪、垂钓等健身休闲项目为主要内容,辐射和带动全市体育产业整体发展。实现现有体育产业基地提档升级,培育一批新的体育产业基地,促进我市体育产业基地项目丰富、规模扩大、效益提升。积极筹备并举办中国国际休闲体育文化产业(大连)博览会。

3.做强体育竞赛市场。充分发挥高端赛事满足大众体育文化需求的功能,促进高端赛事对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的拉动作用,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投入、社会办赛、民间参与”的办赛模式,依托体育场馆建立赛事运行平台,建立多层次的赛事体系,完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助力体育产业发展和城市经济建设,打造10项大连国际品牌赛事,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竞赛需求。

4.做强体育消费市场。以我国举办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围绕全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发展目标,以大众滑雪、滑冰、冰球等为重点,推动冰雪运动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冰雪运动普及程度和产业发展水平。以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为契机,加强与文化、旅游、医疗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全面提升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培育以水上运动、马术、网球、垂钓、山地自行车为代表的时尚休闲体育活动,扩展和提升市民健身项目的空间和品位,形成大连地域的品牌健身活动项目。支持各地区、各行业传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影响力大、可持续性强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业余体育赛事,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消费的“乘数”效应。

5.做强体育文化市场。坚持“文化自信”,探索打造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器物文化于一体的具有大连特色的体育文化体系,满足市民体育文化需求,为体育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借助马拉松、徒步大会、武术文化节等赛事活动载体,围绕足球、帆船、马术等特色项目,加强体育文化交流,打造运动项目文化,提升城市内涵和品质。开展文化作品创作征集活动,展示大连体育发展历程,反映时代体育精神,弘扬城市特色体育文化。加强体育文化研究,发挥体育文化研究成果在全市文化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使体育文化研究能够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体现体育服务于全民、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特色。

三、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市体育局及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推进大连市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各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积极推进大连体育供给侧改革方案的实施。

(三)积极营造氛围,强化宣传引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连市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督查考核。市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督查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推进改革工作,制定工作进展阶段节点计划,对改革工作进展进行考核。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38176.html

本文关键词: 大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