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府办〔2016〕161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厦府办〔2016〕161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
《厦门市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0月12日
厦门市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办〔2016〕2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闽政〔2015〕68号)和《福建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实施方案》(闽政办〔2016〕131号)精神,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和推进“互联网+行政审批”服务模式,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工作要求,深化“马上就办”,对不涉密的行政审批,围绕“全程网办”目标,进一步强化网上办事大厅应用,构建“厦门市智慧审批综合平台”,推行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和实体大厅服务相结合、网上服务和网下服务相统一的政务服务模式,通过厦门市审批业务系统、审批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实现全市审批系统与省网上办事大厅对接,逐步推进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实现全市审批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切实提高政务服务便捷性,使互联网成为提供政务服务的重要手段,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
二、工作任务
(一)全面梳理规范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依据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梳理、规范和公开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行政许可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和涉及群众、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依申请办理的相关行政权力事项的统称,下同)的项目名称(子项)、办理要件、申请材料(含表单模板)、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并具备符合网上审批的条件和要求。2016年10月底前,完成市、区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进一步梳理和规范工作;2017年6月底前,完成镇(街)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梳理,实现全市规范统一。
责任单位:市审改办、市政务中心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二)全面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及应用。推进全市统一的网上办事大厅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市、区涉及群众、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依申请办理的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必须入驻市网上办事大厅并与省网上办事大厅实时对接,实行网上办理。
在建设全市网上办事大厅的过程中,做好智慧审批信息化统筹规划,构建“厦门市智慧审批综合平台”,建设厦门市审批业务系统及审批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并配套建好审批、监管、服务、信息共享以及分析决策平台,加快推动网上办事大厅建设。
进一步完善提升厦门市审批业务系统,满足全市各审批部门使用,凡是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均可入驻。鼓励市直各部门直接使用厦门市审批业务系统,如保留自建系统的,必须按照要求做好对接工作。各区政府应建设区级审批业务系统,鼓励选择厦门市审批业务系统进行延伸部署,自建区级审批系统的,必须按照要求做好对接工作。
建设厦门市审批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及审批信息资源库,制定全市审批信息交换的统一标准规范,市直各部门自建系统、各区审批业务系统应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改造,于2016年10月底前,通过市审批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与审批信息资源库数据对接。
各区政府负责区各部门自建系统的对接工作,区各部门自建系统必须通过区级审批业务系统,实现与市审批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区级部门如使用市直部门自建系统的,相应市直部门应与各区做好对接工作。各区政府应抓好镇(街)、村(居)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工作,于2017年6月底前完成对接或部署工作。
责任单位:市政务中心管委会、市经信局、市直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三)全面推行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市直各审批部门和市、区行政服务中心要以网络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为抓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大力推行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增加网上预审、网上终审及全流程网上审批事项,不断拓展网上审批的升级空间,提高网上审批的实际使用率。
1.2016年10月底前,市、区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即省网上办事大厅“三星级”及以上办事事项比率)达到100%,至少60%的事项可以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即省网上办事大厅“四星级”及以上事项);2017年6月底前,镇(街)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0%,60%的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2.市直各审批部门和市、区行政服务中心要根据《福建省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56号)“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且按照安全规范要求生成的电子文件(证照),与纸质的文件具有同等效力,可以作为法定办事依据和归档材料”等规定,针对各办事事项,逐项调整原有纸质材料受理制度,不得拒绝以电子形式提交的经电子签名的申报材料。优先选择办理量大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无纸化申报,进一步提高全流程网上办理事项比例。市直各部门、各区政府要选择办理量较大、申报材料简单规范的事项,进一步更新办事指南,在其申报材料中明确标明“可以网上受理经数字签名的可信电子材料”或通过电子文件共享而无需再提交材料,同时通过流程优化实现所选事项达到省网办事大厅四星级以上服务标准(到现场最多一次)。
3.依托全省网上办事APP和我市政务服务大厅一体机系统,实现便捷的申报材料电子化、在线申报、办结结果查询等服务。对接物流快递信息平台,提供审批结果邮递服务,方便群众查询纸质审批文件或证照的物流信息。通过市级审批资源共享平台的数据交换和互联通道,实现市级审批业务系统、各级自建审批系统和省网上办事大厅的数据共享,充分发挥网上办事大厅的平台枢纽作用。
4.积极推广网上办事,市直各部门、各区政府要通过进一步优化网上办事流程、精简网上申报材料,提供在线申请、网上预审、网上办理服务,引导群众在网上办事大厅申请。对申请人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提交的办件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预审,成功通过预审的应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并及时向省网上办事大厅报送数据。
5.加强省网上办事大厅的数据报送工作。各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应确保报送省、市网上办事大厅的办件报送率(报送省网上办事大厅的办件占当地行政服务中心系统办件比率)、及时率(办件办理信息在半天即12小时内报送省网上办事大厅的比率)和报送数据的完整率(报送的办件信息符合《省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业务核心数据指标》标准的比率)均达到100%。
责任单位:市政务中心管委会、市经信局、市直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四)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流程再造,推进网上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标准化管理,明确环节标准、时限标准、材料标准,推行统一编码管理,基本实现事事有标准可依、岗岗有标准规范、人人按标准履职,实现同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同标准受理”和“无差别审批”,做到规范审批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审批流程、办理时限、收费项目,统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统计口径和目录、使用行政审批专用章、行政服务中心设置、行政服务中心工作规则等“五个规范”和“四个统一”,促进审批公平公正。
责任单位:市审改办、市政务中心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五)完善全市权责清单目录库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权责清单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权责清单的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全市权责清单适时调整、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全面公开。2017年6月底前,市、区、镇(街)各级权责清单全部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动态管理;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发布。
责任单位:市审改办、市经信局、市政务中心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六)建立全省统一的网上办事申请人身份认证机制。基于省网上办事大厅实名认证制度,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CA认证服务平台,加强市、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同时,依托省网上办事大厅身份认证平台,利用公民身份证号码、企业数字证书和企业社会信用代码等方式,为申请人提供网上身份实名认证服务;推进市级审批业务系统、各级自建审批系统与省网上办事大厅公众和企业用户交叉互认。
责任单位:市政务中心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七)建立网上身份认证分级应用制度。审批部门应逐项确定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所需的认证级别,并在省网上办事大厅更新办理事项的申请人账户认证级别,实名用户原则上均可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业务;对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和涉及资金、土地、房屋等资产的事项,一般要求申请人为数字证书认证用户。2016年10月底前,完成市、区两级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认证级别确定工作;2017年上半年,完成乡镇(街道)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认证级别确定工作。
责任单位:市政务中心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八)完善网上审批便民服务制度。推动跨层级、跨部门业务的纵向、横向协同办理,积极推行网上预约、网上评价等便民服务,健全和完善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等便民服务制度,制定将网上办事大厅作为全市规范统一的网上办事服务入口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提高网上行政审批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率。2016年11月底前,建立和完善网上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制度,梳理各级各部门及公用事业单位便民服务网站,集中在省网上办事大厅为公众提供入口导航服务。
责任单位:市政务中心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九)建立证照信息共享比对制度。依托全省统一的证照数据库,由审批部门梳理编制发放的证照清单,除涉密或敏感事项外,全部纳入电子证照库管理,确保电子证照实时生成更新。推进各级部门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库对接互联,做到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签发。2017年6月底前,各级各部门要将已发放的所有存量证照实现电子化转换,统一汇集到全省电子证照库。以强身份认证登录的申报事项,审批部门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凡能通过电子证照库比对查验获得证照信息的,不得再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相关证照。其中,以强身份认证登录的本省企业申报事项,取消收取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类纸质材料,直接从电子证照库中共享获得,逐步实现在全省范围内异地业务办理。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直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十)建立和完善网上办事缴费机制。依托省网上办事大厅与多卡融合公共平台、非税收入网上缴费平台的无缝衔接,支持申请人通过智能卡、网上银行、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等方式,缴纳网上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涉及的费用,审批部门和代收机构、收款银行不得拒绝申请人使用网上支付。2017年6月底前,建立和完善网上办事缴费机制。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政务中心管委会、市财政局、市直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十一)建立健全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督机制。各审批部门应充分利用网上电子监察平台,加强对网上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全过程的电子监督。
市、区效能督查部门及行政服务中心应通过电子监督、视频监控和服务评价等手段,加强网上评议、投诉举报、咨询回复等网上办事服务的电子监察,确保网上行政审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责任单位:市效能督查办、市政务中心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网上办事大厅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二)强化资金保障。市财政部门要设立网上办事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支持市网上办事大厅以及智慧审批综合平台建设、运行和维护,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定制以及相关配套功能开发等。
区财政部门要设立网上办事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支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运行和维护,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定制以及相关配套功能开发等。
(三)完善效能督查。各级政府要综合评估各级各部门网上办理率、群众满意率、一站式服务等网上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情况,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评。
(四)严格落实责任。各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分管领导应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工作,对于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应分别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规定在2016年10月底前完成自建系统数据对接及接口改造工作。市直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互联网+行政审批”工作,按规定依托省、市网上办事大厅开展审批工作,及时报送审批数据,提高网上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各区政府要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互联网+行政审批”工作,及时报送审批数据。各区政府要统筹开展镇(街)、村(居)网上审批工作,按规定在2017年6月底完成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省、市联合考核组将对各区政府、市直各部门的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对审批过程中存在的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及其他违纪违规行为,由各级行政监察机关或机关效能建设机构按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五)加强培训推广。各级各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网上办事大厅具体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通过新闻媒体、新媒体等各种形式,加强对省网上办事大厅的宣传,积极引导基层申请人通过网络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
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星级标准
进驻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的事项,按照事项提供的网上办事服务内容和方式,共分五个服务星级。
(一)一星服务,指仅在省网上办事大厅发布办事指南信息,不提供网上在线申请;
(二)二星服务,指在省网上办事大厅发布办事指南信息,并提供其他网站在线申请链接;
(三)三星服务,指在省网上办事大厅发布办事指南信息,提供在线申请和网上预审、网上办理服务,在窗口进行纸质收件受理和审批结果反馈,到现场次数一般为2次;
(四)四星服务,指在省网上办事大厅发布办事指南信息,提供在线申请、网上预审、网上办理服务,窗口领取结果时纸质核验办结,到现场次数一般为1次;
(五)五星服务,指在省网上办事大厅发布办事指南信息,提供全流程网上办事服务,包括在线申请、网上预审及受理、网上办理及网上反馈结果。申请人不再提交纸质申请材料,一般无需到现场。
设置为四星和五星服务的事项,应当是申请人能方便地提交所有电子材料的事项(在办事指南中的申报材料要求中明确标明可以受理经电子签名的可信电子文件,或可通过电子文件共享不再重复收取纸质材料)。省网上办事大厅将根据事项业务办理情况,对星级设置过高而网上申请业务量占比小,达不到星级服务标准的事项,给予降星处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