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建房〔2016〕47号《厦门市建设局关于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积极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工作的通知》
《厦门市建设局关于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积极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工作的通知》
厦建房〔2016〕47号
各区建设局、各街道办事处、各物业服务企业、各业委会:
根据《中共厦门市委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门前三包”工作的意见》(厦委发〔2016〕14号)及《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厦府〔2016〕128号)的精神,现将进一步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作用,积极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工作的重要性
各区建设局、各街道办事处、各物业服务企业、各业委会要充分认识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落实“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工作作为服务经济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准确把握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工作的总要求,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充分发挥在保洁、保安、保绿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实现物业管理区域与“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管理区域无缝衔接,使各项管理工作形成互补高效运作。各业委会要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生活的优势,与物业服务企业良性联动,共同积极引导沿街商户、居民参与配合“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各项工作。
二、认真落实“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工作管理范围与内容
(一)管理范围
委托物业管理的项目(小区),“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工作由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业主自行管理的,由业委会负责;未委托物业管理且没有业委会的,由居(村)委会负责。
物业服务企业具体管理范围包括以下:
1.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管理区域(合同项目红线)范围内;
2.接受委托管理区域(委托协议约定)范围内;
3.以政府以奖代补方式受托管理的“垃圾分类”、“门前三包”区域范围。
(二)具体内容
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在进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范围内的卫生管理时,应积极主动协助市政管理、城市管理等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工作,完成分工职责内的管理任务。超出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内容的,应提请业主组织处理并报告街道办。
1.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应协助做好的“垃圾分类”具体管理工作内容:
(1)按照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保持容器完好、整洁;
(2)公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时间和地点,并将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收运至垃圾收集点或转运站,交由符合规定的单位分类收集、运输;
(3)对分类投放工作进行宣传、指导,对不符合分类投放要求的行为予以劝告,及时制止将已分类生活垃圾混合的行为;
(4)实行清扫保洁外包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要求纳入清扫保洁合同,并监督实施。
2.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应协助做好的“门前三包”具体管理工作内容:
(1)包卫生:管理责任范围内的道路(人行道)、公共场地、绿化带(树穴)、构(建)筑物立面、店招店牌、垃圾收集容器干净整洁,无垃圾、无油污、无积水。
(2)包秩序:管理责任范围内无乱张贴、乱涂写、乱悬挂、乱堆放、乱挖占、乱搭建、乱竖杆牌、乱停放车辆、乱摆摊设点、跨店经营等违法行为;无擅自占用、人为损坏绿地的行为,无违规在行道树、公共绿地上晾晒衣物、悬挂物品;经营活动中无产生影响周边环境和市民生活的噪声、油烟污染。
(3)包设施:管理责任范围内的门牌号、广告招牌、夜景灯光、遮阳(雨)棚、空调室外机和排水(气)管等户外设施按要求设置,且保持完好整洁;无践踏草坪、攀折树木、刻划树木、损坏花草树木和绿化设施等行为。
三、认真落实“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各项工作措施
(一)明确管理责任,确保责任到人
各物业服务企业、各业委会应根据城市管理相关规定,结合实际管理工作,配合市政、城市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确定辖区沿街各单位和个人“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的具体管理责任范围。对管理责任范围有争议的或涉及跨区争议的,应根据所在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邻责任人协商确定的责任范围,各自承担相关工作任务。
实施物业管理的居住区,实行双重管理制,在沿街单位和个人签订《厦门市“门前三包”管理承诺书》的同时,物业服务企业也应按规定与所在街(镇)签订《厦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书》。物业服务企业要做好物业管理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及时清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废弃物,保持公共设施整洁完好,并协助做好沿街单位和个人落实“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管理的劝导工作。
鼓励通过以奖代补、服务外包、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加入“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等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激励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积极性,多方共建,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相关工作内容。
(二)加强职责管理,配合提升卫生管理水平
各物业服务企业在签订项目(小区)物业服务合同时,应在物业服务合同中明确约定“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卫生管理工作内容,约定工作内容应包括管理范围、服务规范与标准、工作要求、服务收费等。
各区建设局应加强督导,促进“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工作的职责分工清晰,工作执行有序,有力配合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三)夯实管理基础,参与共建共管工作
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要做好各项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工作;积极配合做好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相关工作,积极参与共享联动,充分利用信息化方式,及时了解信息,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积极配合共建共管机制的建设。各区建设局、各街道办要加强业务指导,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把“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制度要求融入行业管理内容,搭建社会共管平台。
(四)积极配合宣教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各物业服务企业、各业委会应积极配合街道办、市政管理、城市管理等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等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宣传,充分利用物业管理小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制作播放群众喜闻乐见的“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宣传材料,通过持续宣传教育,让“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五)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共建共管的环境卫生管理体系
各区建设局、各街道办、各物业服务企业、各业委会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配合构建以街道、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群众等多方配合共建共管的环境卫生管理综合体系。
各区建设局、各街道办应依据职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积极配合做好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建设,通过日常监督检查等方式加大对“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将物业服务企业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监管平台,按规定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记入物业服务企业不良信用记录,并督促物业协会将其纳入物业服务企业诚信等级等资信评定。
各街道办应促进业委会与物业服务企业良性互动,发挥积极有效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配合工作。
各物业服务企业、各业委会要积极协助街道、社区建立工作配合机制,主动参与搭建综合治理平台;要按照管理职责,加强对物业管理小区“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工作的领导,清晰划定管理区域,合理安排人力物力,主动发挥小区保安队力量,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劝导,敦促相关人员落实管理责任。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厦门市建设局
2016年9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厦门市建设局2016年9月22日印发
附件下载: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