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办发〔2018〕20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8-11-13 13:08:54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成办发〔2018〕20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进一步深化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6月2日





进一步深化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建设若干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全市卫生与健康暨健康城市建设推进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引导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全市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地服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7〕75号)精神,在继续执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健全医联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办函〔2016〕153号)的基础上,就进一步深化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建设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强化工作目标

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建设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更加重视维护群众健康,推动改革发展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健康城市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并奠定制度基础,为提升城市能级水平、优化拓展城市空间、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做贡献。2018年,医联体内涵和外延取得更大拓展,医疗卫生服务联合体、大健康理念普及联合体、全民健康管理联合体、医疗保险支付联合体建设形成制度性成果。2020年,不同级别、类别医疗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和监管机制,医联体制度体系比较完善,基本形成有成都特色的分级诊疗模式,医联体对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支撑更加有力,对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二、充实组织形式

(一)探索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在中心城区通过整体移交、代管、举办等形式,由三级公立医院或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牵头,联合城市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城市医疗集团主要以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等为纽带开展合作。

(二)探索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在涉农地区探索推进县乡一体化管理,与乡村一体化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县乡村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

(三)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发挥首位城市带动作用,以市级医疗机构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主体,整合市域范围内特色专科力量,通过专科连锁、联盟、协作等方式,跨区域组建若干专科医联体,重点提升重大疾病、疑难杂症救治能力。

(四)拓展远程医疗协作网。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发展面向基层和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强化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鼓励医疗机构与其他省市医疗机构组建跨省域的医联体,鼓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中医药技术推广和远程医疗等形式加强合作,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在自愿前提下参加医联体建设。

三、健全协作机制

(一)优化运行管理机制。探索制定医联体章程,以章程等形式规范区(市)县政府与医联体的关系,明确医联体成员单位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医联体内推广“大科制”“大部制”“科联体”管理方式,强化“扁平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绩效。

(二)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家庭医生预约优先转诊制度,通过签约服务,鼓励和引导居民在医联体内到基层医疗机构首诊。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在医联体内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对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中医医师在家庭医生团队中的作用,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延长慢性病用药处方,对于服务依从性好、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签约居民,家庭医生可一次性开具1个月药量,并对签约居民进行用药后随访及健康监测。

(三)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主要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逐步降低在三级医院就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比例。进一步明确医联体内各级机构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完善转诊机制,进一步畅通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患者和术后康复期患者向下转诊通道,为患者提供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服务。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医养联合体。

(四)发挥医联体健康促进功能。全面服务健康城市建设,发挥城市三级医院预防、保健、康复职能,强化医联体在大健康理念普及、疾病预防、城乡居民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让城乡居民少生病、缓生病、不生病。选择部分地区试点,探索医联体在健康促进方面的有效实现形式。扩大家庭医生个性化有偿签约服务范围,向居民提供长期连续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形成经验后全面推广,让健康实实在在成为国家财富、家庭财富、个人财富。

四、促进资源上下贯通

(一)落实下沉人才福利待遇。医联体建立责任共担和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积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区(市)县政府(含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下同)应确保经考核合格的下沉医务人员年度经济待遇高于原岗位(或原岗位同级别人员),各区(市)县和派出人员的医疗机构在干部选拔任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学习进修等方面,研究制定向下沉医务人员倾斜的具体政策,原则上下沉2—3年,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按组织程序可予以提拔或重用。鼓励上级医院退休医务人员到医联体内下级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从事管理工作,并按协议落实工作待遇。

(二)推进基层人员上挂学习。区(市)县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应制定本单位医务人员在医联体内上级医疗机构上挂学习计划,并报区(市)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联体“龙头”医院备案,区(市)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联体“龙头”医院年底前应组织验收,验收情况作为医联体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派出单位要将上挂人员学习情况纳入个人年度绩效考核,奖惩挂钩。

(三)鼓励交流人员顶岗使用。下沉医务人员原则上应担任下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行政职务或学术职务,承担下沉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责任、管理责任、安全责任等。上挂医务人员应明确上挂时间、工作任务,条件成熟的应以助理、助手等名义安排一定职务。

(四)补齐基层机构专业“短板”。针对区域内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需求,市卫计、科技部门在区(市)县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薄弱专业“提升行动”。充分发挥“龙头”医院技术辐射作用,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提升薄弱专业服务能力。从2018年开始,全市每年筛选100个薄弱专业,由市科技惠民计划和专项资金,连续五年予以重点扶持。各区(市)县也应重点扶持一批薄弱专业。市和区(市)县分别对重点支持的薄弱专业实行清单管理和动态管理。

(五)实行更大范围药品共享。坚持和优化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医疗机构用药范围。按照国家要求,医联体“龙头”医院可以根据双向转诊患者病情需要,通过延伸处方、集中配送等形式加强基层和上级医院用药衔接,方便患者就近就医取药。将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药品的报销范围扩大到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所有品规,保证分级诊疗患者的医保用药需求。完善医联体内慢性病分级用药目录及用药管理,形成医联体内处方流动、药品共享。

(六)完善统一信息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医联体内医疗机构之间远程诊疗系统,完善远程医疗服务诊疗规范,合理确定服务项目、价格和医保报销政策,大力开展预约诊疗、远程问诊、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监测等服务,促进远程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对医联体的支撑作用,积极推广应用移动互联、机器学习、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医用机器人等新技术。

五、支持“龙头”医院示范引领

(一)赋予“龙头”医院人事权和财权。区(市)县按程序任免(聘任)医联体枢纽医院[区(市)县公立医院]班子成员,应征求医联体“龙头”医院意见。区(市)县对医联体建设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方案应征求医联体“龙头”医院意见建议。“龙头”医院可以牵头、组织、协调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的药品、耗材、器械、物资、服务等按程序采购。

(二)鼓励“龙头”医院能力提升。支持“龙头”医院集中精力研究疑难杂症,发展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特色专科,有针对性地培育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专科。对市级公立医院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专科实行清单管理和动态管理。支持和鼓励市级医院建立研发平台,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示范,符合条件的关键技术研究可以申请20万元以内的科技惠民经费资助;符合条件的技术集成示范可以申请100万元以内的科技惠民经费资助;对取得的专利支持申请专利资金资助。

(三)大力引进高端医疗人才。建立公立医院高层次人才礼聘机制,增强人才政策吸引力。对编制不足但单位发展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按程序申请使用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对特聘岗位的高级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急缺高技能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和项目工资,协议工资和项目工资纳入当年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总额管理,不计入单位绩效工资基数。市级公立医院引进的高端紧缺人才,符合条件的可享受人才落户与人才公寓租赁等服务政策。

(四)强化政府办医投入责任。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采用多种方式,强化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的投入。各区(市)县根据自身实际,逐步提高医院以上“六项支出”的政府投入比例。

六、完善综合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市委深改组和市医改领导小组领导下,充分发挥市医联体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医联体建设联席会议召集人,统筹安排部署全市医联体建设工作。各区(市)县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组织领导制度,加强本地医联体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二)强化政策配套。编制、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要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健全医联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办函〔2016〕153号)要求,进一步创新编制管理,切实做好财政保障,加快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各项政策的配套衔接。

(三)强化督查考核。继续将医联体建设纳入对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市)县的目标绩效管理。用好动态监测、通报、约谈、问责等医联体建设制度,督促各地将医联体建设各项安排部署落地、落实、落细。

(四)强化预期管理。利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大力宣传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工作,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同时,注意宣传的时、度、效,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合理期望,做好社会预期管理。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44519.html

本文关键词: 成都市, 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