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办发〔2017〕25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高清成都智慧广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高清成都智慧广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办发〔2017〕25号
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成都市“高清成都智慧广电”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8月8日
成都市“高清成都智慧广电”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高清四川智慧广电”专项改革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6〕95号)精神,奋力推进“高清成都智慧广电”建设,特制订本方案。
一、 总体思路
全面执行国家“三网融合”和信息化战略,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坚持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应用服务“三位一体”,以服务人民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路径,形成广播电视全业务全流程全网络高清化、智慧化行业生态,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支撑,有力助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二、 发展目标
到2020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内容生产、传输渠道、制播平台、接收终端实现高清化,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社区、智慧家庭得到大力发展,书报全民读、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制播全高清、网屏皆互动全面完成,户户看高清、家家可互动基本实现。全市广播电视台高清制播能力达100%,有线广播电视用户高清终端全面普及,高清覆盖率达到95%以上,高清互动用户超过300万终端。建成1000个城镇公共热点,形成无线传输覆盖网络,满足群众对无线视听服务的便捷需求,推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视听乡村”建设。建成覆盖全市200万家庭、有线无线结合、支持物联网功能和业务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实施“广电网络+”战略,以重点应用推进广电网络与民生服务、社会治理、智慧城市建设大联接。初步建成应急广播体系。实现全市所有城镇、农村居民广播电视“户户通”。县级广播电视台数字化率和“两微一端”实现率100%。全市传统出版数字化率、媒体融合率达100%,推出2~3个在全省有较强影响力的融合发展新媒体产品。新闻出版广电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产业收入取得重大突破,文创产业占全市GDP超过10%。
三、 任务举措
(一)推进广播电视制播高清化建设。加快市、区(市)县两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设备的高清换代和演播室高清化改造,提升多终端制作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提升用户视听享受。
1.加强市、区(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台高清制播能力建设,抓紧开展设备高清换代和演播室高清化升级改造,市广播电视台完成制播高清化升级改造,有条件的区(市)县级广播电视台进行高清化改造。[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含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下同),市广播电视台]
2.市广播电视台8个频道实现全面高清化,高清节目源稳定,采编设备,备份留存高清化,新闻直播系统高标清兼容,高标清同播系统安全可靠、资源共享、互联互通。(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
3.全面实施广电网络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实现在全市有线电视通达地区免费提供6套有线电视节目;实现城乡低保家庭、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免费收看高清数字电视;增加内容供给,缴纳最低收视费用户收看节目从60套增加至不低于160套,包含50套高清频道;提供电视节目时移回看和手机等终端移动看电视等服务;免费完成家庭第二台收视终端数字化、高清化、双向化转换。[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二)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顺应“宽带中国”战略新要求,加快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网、地面数字电视网(DTMB)、调频广播覆盖网新建、改造,2020年广播电视高清互动网络覆盖率达95%以上,建成覆盖全市200万家庭、有线无线结合、支持物联网功能和业务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推进广电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拓展跨界业务,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成为国家网络文化传播和社会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
1.加快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智能化改造,优化内容分发网络(CDN),扩容有线电视骨干网络,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试点。(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2.推进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建设,加快数字音频广播(CDR)建设,实现各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数字化。[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市广播电视台,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3.实施公共无线视听工程,利用地面数字电视网(DTMB)、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络(NGB—W)、无线连接(WIFI)等无线传输技术,推进城镇重要公共区域、交通干线、旅游景区等热点覆盖,扩大视听服务无线覆盖范围。2020年建成1000个城镇公共热点,形成无线传输覆盖网络,满足群众对无线视听服务随时随地可得需求,推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视听乡村”建设。[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4.创新广播电视有线、地面无线、卫星协同发展新模式,构建双向互动、智能协同立体覆盖网络。(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5.实施高清视听智能终端升级换代和整体转换,投放适用于有线、无线、卫星覆盖的新型智能终端。2018年前实现100万台高清视听智能终端转换;2020年实现200万台转换。(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三)推进视听终端智能化。支持广电网络运营企业和电子制造企业合作研发、生产、推广智能终端,加快互动电视普及,建设室内物联网,大力开发基于智能终端的全新视听内容与增值应用,加快智慧广电应用建设,推动智慧家庭建设,深度融入智慧城市、智慧乡村建设。重点突破医疗、云视频通讯系统、电视电商、数字版权交易等智慧应用,全面推广雪亮工程、智慧教育、智慧物业、智慧交通。以智慧广电云计算研发创新中心为基地,吸附国内研发、创意等核心要素,积极推进智慧广电标准设计,打造产业头端。
1.支持广电网络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通过定制、集中采购等方式开展合作,协同研发各类新型广电智能终端,采用整体转换和市场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智能终端普及和互动电视发展。[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2.提供家庭室内高速物联建网解决方案,综合利用广电网络运营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快室内信息网络升级改造。[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3.依托智能终端与室内物联,建设一云多屏、跨屏互动家庭多媒体信息中心,广泛提供党报党刊党网进家庭、家庭数字图书馆、家庭音乐厅、家庭影院、家庭课堂等在线媒体融合服务。[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成都传媒集团、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4.推动建设“智慧广电”成都市级平台,为全市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电视服务和基于电视平台上的智慧应用服务。建设家庭智慧信息节点体系,实施与智慧城市、智慧乡村系统联接工程,实现家庭信息节点与政府、社会、企业各信息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建设电视政务大厅,提升政务服务,深化网络理政工作;建设雪亮工程,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数字电视党员远程教育,打造适应新环境形式的党员远教模式;在智能终端上广泛承载在线教育、公共文化服务、远程诊疗、企业信息电视等各类新型视听服务。将智慧党建、智慧政务、党报党刊进家庭、雪亮工程等智慧应用作为党委政府和社会治理的典型智慧应用,将政府、党务等服务延伸至百姓家中,进一步巩固宣传阵地。[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5.积极推动智慧广电融入社会信息化进程。将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酒店等建设融入我市社会信息化进程,深度参与城市建设、加快智慧广电建设与社会服务的大联结,实现智慧广电产业升级转型。[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四)实施数字化公共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全面升级,实现服务标准化、活动常态化、管理制度化、运行规范化。
1.实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础设施达标升级工程,对未达标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射台、监测台和数字影院进行新建、改建,全面提升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制播能力和承载能力。[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
2.推进视听乡村、数字文化视听社区建设,实施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应急广播村村响、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工程。依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提升服务质量,开展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精细化服务,全面提升用户对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感知。[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3.打造“书香成都”数字阅读品牌,连接省级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实施实体书店、农家书屋、数字化发行网点、公共数字阅读终端等建设,实现全民阅读线上线下协同推进。[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
4.推进公共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着力实施通借通还和图书流转,整合基层各类图书资源,依托全市公共图书馆,实现与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基层阅读服务场所有效对接,全面实现一卡通用、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城乡一体服务体系。[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
5.大力推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系列应用。积极完善家庭大数据系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从均等化向精准化迈进。推广天天影吧,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服务。深入推进“书香成都全民阅读”活动,依托广播电视建立视听数字图书馆,打造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精准扶贫在线”服务,通过电视点播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培训、科学养殖等教育资源,实现科学扶贫。[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6.建设和完善市、区(市)县应急广播平台、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和城镇公共广播系统,完善应急广播全媒体采集发布网络,对接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市、区(市)县、乡镇(街道)联动的全市应急广播体系。2020年应急广播体系初步建成,实现基层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灾害预警应急指挥调控、应急信息全媒体采集发布等。[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市广播电视台,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7.统筹运用有线、无线、卫星三种传输方式,继续实施户户通工程,推进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2020年以前,基本实现全市所有城镇、农村居民广播电视户户通。[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五)加快媒体融合发展。顺应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加快智慧媒体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形成现代化一体化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1.推进媒体内容深度融合,发挥专业采编和信息资源优势,加强适应多终端发布的权威报道、深度解读、言论评论等优质内容生产,鼓励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传媒集团]
2.推进媒体渠道深度融合,媒体数字化率和“两微一端”实现率100%,用户数明显增加。(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传媒集团)
3.推进媒体平台深度融合,加快采编流程集约化、数字化、移动化改造,支持党报党刊党网、广播电视台和广电网络运营企业融合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内容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多平台互动。(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传媒集团)
4.推进媒体经营深度融合,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媒体联合重组,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和一体化发展的运行机制。(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传媒集团)
5.推进媒体管理深度融合,稳步推进新闻媒体内部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产品”转型。(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传媒集团)
(六)推动产业跨界升级。实施“互联网+”工程,推进成都市新闻出版广电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互联网+文化旅游”行业互动,与文化旅游跨界合作和协作创新,带动相关企业发展,实现产业跨界升级。
1.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重点产业与文化、教育、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广告等产业融合,形成涵盖出版发行、印刷复印、版权、影视、音乐等现代门类的产业体系,构建高端产业集群,打造巴蜀特色“智慧广电”产业品牌。[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
2.大力发展网络视听、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文化创意、版权交易以及文化地产、现代服务、应急服务等新兴产业。[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成都传媒集团,市广播电视台]
3.推动数字化车间、智能印刷生产线和智慧印厂建设,鼓励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按需印刷、云印刷等新业态发展。促进印刷行业与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印刷行业的发展动力。[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
4.鼓励实体书店推进数字化升级和改造,增强店面场景化、立体化、智能化展示功能,探索“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经营方式,打造新一代“智慧书城”。[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
5.为全民免费提供公益电影服务,在更高层次上提供“一村一月一场”数字电影服务,推进乡镇影院建设,2018年底前在全市经济发达、人口密度相对集中的乡镇所在地选取10个乡镇,推动乡镇影院建设试点。[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各区(市)县政府]
(七)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构建集节目监管、技术监测、安全保障、市县联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监测监管体系,全面提升舆论引导和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建成大网格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
1.建设集内容、播映及新媒体监管于一体的市监管平台和县级监测点。(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
2.升级网络安全技术,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互联网、互动电视(IPTV)监测监管体系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广播影视安全播出、监测监管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责任主体:市文广新局,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试点阶段(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抓紧开展设施设备高清换代和演播室高清化改造,全力建成“智慧广电”成都市级平台。到2017年12月底,市广播电视台高清制播能力达60%以上,有条件的区(市)县广播电视台进行高清化改造。市广播电视台完成高清公共频道申报。推动广播电视新媒体建设,到2017年底县级广播电视台数字化率和“两微一端”实现率80%。开展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及媒体融合发展工作,报纸数字化率达到100%,期刊数字化率达到90%,着力规划、开发建设新媒体平台。全面调查成都市居民数字阅读具体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试点工作。有针对性地推进数字阅读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配套服务的建设和改善,包括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设备、电子阅览室和网站及移动终端设备,全民数字化阅读率达到65%以上。推进全市村村通发射台(站)实施单频网改造。
第二阶段:应用推广阶段(2018年1月—2019年12月)。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及媒体融合发展的前阶段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和总结,推出一批典型示范单位,组织开展培训交流,加强应用推广。硬件设施及配套服务不断改善,数字化阅读设施、设备的总量及相应的阅读服务基本满足城区居民需求。对城乡居民数字阅读情况开展定期调查工作,建立反馈机制和阅读监测体系。推动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向其余区(市)县、乡镇(街道)融合。完成全市村村通发射台(站)单频网改造,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网(NGB—W)建设。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全面开展设施设备高清换代和演播室高清化改造,到2020年12月底,成都市广播电视台高清制播能力达100%,各区(市)县广播电视台进行高清化改造。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新媒体建设。到2020年,全市全面实现高清化,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可接收高清频道90套以上,电视用户高清终端全面普及,高清互动用户超过300万终端,高清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12月底,区(市)县级广播电视台数字化率和“两微一端”实现率100%。开展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及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督查,查漏补缺,确保全面完成工作目标。数字化阅读设施试点建成,全民数字化阅读率达到80%。广泛提供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服务,成为居民接收信息的重要工具。智慧广电体系实现对民生服务、社会治理、行业应用的全面覆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把推进“高清成都智慧广电”建设列入重要工作内容,按照本方案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
(二)加大保障力度。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整合各类资源,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对“高清成都智慧广电”建设予以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类基金、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清成都智慧广电”项目实施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各类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上市融资。加大“高清成都智慧广电”相关项目建设的财政投入,加快推进“高清成都智慧广电”建设。
(三)强化督促检查。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高清成都智慧广电”工作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制定量化指标,加强跟踪测评和效果评估,建立责任考核机制,确保“高清成都智慧广电”建设各项工作任务、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