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办发〔2015〕45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互联网+”2015-2017年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互联网+”2015-2017年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成办发〔2015〕45号
各区(市)县政府,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成都市“互联网+”2015—2017年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12月31日
成都市“互联网+”2015—2017年
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精神和省政府有关“互联网+”工作部署,加快推进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作用,现结合“互联网+”领域重点推动工作,制定2015—2017年三年行动计划。
一、“互联网+”创业创新
充分发挥互联网“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驱动作用,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突出发展开放式创新,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放和共享,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一)鼓励和支持“互联网+”众创空间建设。积极推动崇州“互联网+”众创空间省级试点示范,支持新建一批市级“互联网+”众创空间,引导众创空间基于互联网推动创业创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排名第一的部门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
(二)坚持政府引导、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原则,依托“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打造“创业天府”云孵化体系,促进创新要素资源的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融合科创币(科技创新券)、科创贷、科创投等特色扶持措施,推动线上和线下结合,为科技企业与机构、高校院所、创新团队提供精准服务,打造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的不同服务需求的科技服务资源共享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质监局)
(三)完善成都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增强中小企业产业云服务能力,深入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和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鼓励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面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信息化应用服务。(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农委、市商务委)
二、“互联网+”协同制造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我市制造业各领域的融合渗透,提升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促进我市制造业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发展。(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四)以智能制造单元-智能制造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为重点开展示范企业培育,推进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等环节综合集成应用。及时总结提炼示范成果和经验模式并推广应用,带动提升行业整体融合水平。(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农委、市商务委)
(五)推进成都工业云平台建设,聚合制造业领域云服务资源,搭建企业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形成支持工业企业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IT资源池,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的开放共享。(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六)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支持和鼓励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生产过程控制、检测、诊断等应用;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利用移动互联网,创新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的集成应用模式。(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农委、市商务委)
(七)围绕提升工业集中发展区承载和服务能力,引导实施智慧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完善各类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搭建线下线上结合的园区管理和服务公共平台,促进园区基础设施运行更加智能和绿色、园区运营管理更加规范与高效、园区服务更加高质与便捷。(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八)加强标准引导,推广国家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推动企业建立、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引导企业获得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型能力;按照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第三方认定管理办法,培育发展一批服务、认定机构,面向制造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专业化服务。(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三、“互联网+”现代农业
围绕我市10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积极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的全面互联化,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控制能力,进一步畅通农业市场信息渠道、流通渠道,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牵头单位:市农委)
(九)鼓励互联网企业面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推进农业生产流通销售方式变革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责任单位:市农委)
(十)实施“互联网+”智慧农业升级行动,积极推广传感器、地理信息应用、精准化作业、智能机器人、全自动智能化植物工厂等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引导建设农业物联网智慧系统,在大田种植、畜禽养殖等领域广泛应用;开展面向主导产业的农田小气候监测、长势监测、遥感测产与估产、重大灾害监测预警等农业生产智能决策支持服务。(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气象局)
(十一)实施“互联网+”林业园林升级行动。积极开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技术等在林业园林行业的应用,转变林业园林管理模式,为森林资源动态监控,森林防火,森林病虫防治,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城市公园管理、古树名木保护等提供智能决策支持。(责任单位:市林业园林局)
(十二)依托成都市云计算中心搭建成都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溯源平台,推进制度标准建设,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能力建设。(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经信委、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
四、“互联网+”商贸流通
以国际区域贸易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化服务业区域核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互联网在商贸流通领域的普及应用和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和激发市场活力,加速推进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牵头单位:市商务委)
(十三)积极推进内贸流通创新发展,支持开办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中心(所),发展电子交易、仓储物流、网络供应链融资、数据资讯等服务。加快全市专业市场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各类专业市场实现线上转型。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专业市场搭建网络采购分销平台和零售平台,支持本土B2B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专业市场资源,打造在线交易平台,利用专业市场或周边载体打造网商孵化园。支持企业自营电商。推动主力商圈完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支持实体零售商打造体验式购物模式。大力推广电子招标投标和运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政府集中采购。(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口岸物流办、市农委、市公资交易中心)
(十四)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整合海关、税务、外管、检验检疫等资源,搭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检验检疫、结汇等关键环节单一窗口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推动生产、外贸、跨境电商平台、跨境支付结算企业集聚。推动建设进口商品集中展示展销中心、出口商品跨境零售运营中心、进口消费品保税中心和海外仓储。(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发改委、市口岸物流办、市质监局、市金融办、市国税局)
(十五)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及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网络化运营体系;支持区(市)县与电商平台合作,深化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及配套电商服务站,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支持区(市)县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园区等,合理规划和引导建设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力争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线上经营销售能级。(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农委)
(十六)积极发展便民服务新业态。着力破除准入门槛高、规范服务难、个人信用信息缺失等瓶颈制约,有序发展共享经济,规范发展网络约租车、在线租房等新业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物业管理创新管理新模式、拓展服务新方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智慧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围绕增强成都旅游集成功能,积极推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鼓励旅游机构利用互联网面向旅游者提供全方位旅游信息服务和精准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构建新型网络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特色文化创意产品营销、游戏动漫产业和数娱数媒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文化、媒体等服务新型业态。鼓励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推动建立全民健身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体测和健康数据开展科学健身指导,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预约场馆、体育康复等服务。积极发展网上会展。(责任单位:市交委、市民政局、市房管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旅游局、市博览局、市气象局)
五、“互联网+”普惠金融
贯彻落实人民银行等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遵循“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型企业。(牵头单位:市金融办)
(十七)支持在蓉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基金销售等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国内金融保险龙头企业在蓉设立科技保险公司,争取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试点,充分发挥保险业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作用。深化金融集成电路卡(IC卡)全面应用,提升电子现金的使用率和便捷性。深入推进移动电子商务科技创新服务试点,推动移动金融多渠道、多领域创新应用。(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工商局)
(十八)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依规设立互联网支付机构、网络借贷平台、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在符合金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下自建和完善线上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拓展电商供应链业务。(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经信委、市商务委)
(十九)探索推进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互联网金融产业投资基金,推动从业机构与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深度合作。利用大数据发展市场化个人征信业务,加快网络征信和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和投资者保护。改进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安全性,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外溢效应。(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工商局)
六、“互联网+”政务服务
围绕政府履职需求和服务群众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高效、便捷优势,加快构建管理统一、建设集约、资源共享、服务高效、业务协同、公众满意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一站式在线政务服务,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政务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办、市政府政务中心、市经信委)
(二十)统筹建设政务云平台,结合我市已建政务云计算中心,统筹规划建设成都市政务云平台,进一步实现全市新建政务系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建设全市政府网站统一技术平台,推进政府网站技术平台集约化建设,推进各级各部门利用统一平台开设子站,完善网站体系,加强信息资源整合。(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政务服务办)
(二十一)整合各职能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业务平台上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数据信息,建设成都市公共服务接入管理统一平台,统一出口、免费开放,降低协调管理成本和信息安全管控难度。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开放门户,鼓励第三方企业和创业者利用平台数据信息开发移动应用客户端软件,以市场化方式为公众提供多渠道、多元化的服务运用。(责任单位:市政府政务中心、市政务服务办、市经信委)
(二十二)扎实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进一步完善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大厅,促进部门业务专网系统与行政审批平台和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互联互通,推进行政职权事项网上运行和监管,完善行政审批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深化投资建设项目跨部门协同办理平台和“先照后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推进审批材料、证照等信息在部门间互认、按需共享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平台,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的信息化支撑保障能力。扎实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市政府政务中心、市监察局、市政务服务办、市公资交易中心)
七、“互联网+”惠民服务
深入推进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积极探索和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便民服务,加快推进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健康、气象、公共安全等领域信息惠民行动计划的实施,努力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程度。(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二十三)有序推进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数据开放服务平台建设,鼓励社会机构利用开放数据开展网络化人社信息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构建“综合柜员制”服务模式的就业社保实体业务大厅,以及实体业务大厅和网上业务大厅融合一体的经办服务体系。升级改造医保即时结算系统,拓展跨地区医保结算范围,建设医保便民服务平台,探索医保费用互联网支付方式,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医保服务。探索建设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和技能人才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集聚优势,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资源与社会服务资源整合,探索网络化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新模式,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和高质量就业。借助互联网平台及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源,建立完善跨界融合的用卡环境,构建更为安全高效的社保卡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二十四)以推广应用居民健康卡为抓手,深入推进卫生信息惠民工程。积极推动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加快构建市域医学影像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完善人口健康大数据体系,搭建健康成都“蓉城就医通”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医疗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医疗卫生大数据提供预约挂号、在线诊疗、远程影像传输分析、健康咨询等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搭建分级诊疗、远程家庭医疗和云诊所服务平台,支撑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以及医疗联合体纵向业务协同。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鼓励有资质的医学检验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探索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责任单位:市卫计委)
(二十五)建设成都教育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市级教育信息化平台与国家、省及区(市)县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交换。健全远程教育体系,大力加强名校网络学校建设步伐,推进“微师培”项目,支持“成都数字学校”健康发展,促进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深入推进“未来学校”、“数字校园”试点工作,全面提升应用水平。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建立“随时随地学习”在线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大力推进互联网职业培训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二十六)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第三方在线健康市场调查、咨询评价、预防管理等应用服务,提升规范化和专业化运营水平。鼓励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城乡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统筹建设养老机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生活帮助、健康管理、康复照料、法律援助等各项养老服务。(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民政局)
(二十七)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城市重大安全风险点位和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控,逐步将安全监管感知系统延伸至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实现安全生产信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规律可循、责任可究。建立全市安全生产统一数据库,开展大数据应用研究,加强安全生产周期性、关联性特征分析,提高政府和企业安全预警预判和科学决策能力。(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市经信委、市建委、市交委、市质监局、市公安局消防局)
(二十八)充分利用成都市云技术资源,建设成都气象云服务平台,构建基于云平台的网格化、精细化气象监测预报服务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气象信息推送服务,为各行业开展气象大数据挖掘提供及时访问服务。(责任单位:市气象局)
八、“互联网+”智慧能源
根据我市地理气候条件和用电情况,推进配电网智能化,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分布式电源友好并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及时有效接入;支持多元化负荷接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开展客户智能用电等新型业务研究,加强电网与用电客户间的互动,驱动智慧城市建设。(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二十九)推进配电网智能化。鼓励电网企业提高企业信息集成化水平,实现配电网优化运行,应用配电自动化功能,监测配电网负荷分布,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网进行分析和优化计算,实现配电网络重构,扩大供电能力,降低运行损耗,提高供电电压质量、故障快速处理能力和配电网智能化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三十)实现分布式电源友好并网。支持能源企业为支撑配网潮流计算分析、减小分布式电源对系统的影响提供解决方案,促进适合成都特点的分布式电源发展,实现小型燃气轮机、先进充电站电池系统等不同发电和储能系统及时有效接入,逐步建成开放共享的能源网络。(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三十一)支持电网运营企业全面推广智能电表换装、全采集应用系统建设,实现智能电表和采集全覆盖,拓展智能电表功能,实现与移动终端APP应用无缝衔接,建设网上营业厅、实体营业厅等多渠道自助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多渠道的自助服务。(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九、“互联网+”智慧物流
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行业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智能仓储体系建设和物流运作流程优化,提升物流基础设施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牵头单位:市口岸物流办)
(三十二)鼓励建设以成都为运营中心的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以成都为数据中心的跨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推动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商品可追溯、实时运输组织调度管理、智能自动化货物配载等物流领域的应用。支持发展依托信息网络、移动数字终端融合现代金融模式的创新型“互联网+”物流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口岸物流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交委、市商务委、市邮政管理局)
(三十三)结合我市实际加快建设电子口岸和大通关系统,积极推动电子申报和电子审批,积极融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进程,实现与全国海关的互联互通。争取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开展跨境电商、快件集拼等新的贸易、物流运作方式,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海关监管模式,打造跨境电商快递分拨中心、保税展示中心和网上快速结算中心。(责任单位:市口岸物流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委)
(三十四)积极推进建设以成都为运营中心的西部多式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建设单证中心、订舱中心、箱管中心,实现与海关、港口、物流园区与企业间的电子数据交换,重点发展以铁路集装箱运输和航空运输为骨干的国际国内多式联运业务。(责任单位:市口岸物流办、市发改委、市交委)
(三十五)深入实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建设工程,建设城市共同配送车辆监管平台,实现车辆监管、交通诱导、指标统计、绩效评价等综合服务功能,满足政府监管考核和企业信息服务的需求,同步实现与成都市智能交通指挥系统、肉类等流通追溯体系的有效对接。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大型快递企业、公路快运企业与城市配送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借助互联网业务整合平台,推动城区派收件业务外包。鼓励城市配送运力整合,支持创新型企业开展城市配送车辆融资租赁服务,有效推动城区货运车辆结构调整。鼓励“速递易”、“电子菜箱”、邮政物流等智能投递箱和“收货宝”等综合型社区生活服务平台,依托社区居民物业和社区公建配套设施提供社区物流服务。(责任单位:市口岸物流办、市交委、市商务委、市食药监局、市邮政管理局)
十、“互联网+”智慧交通
加快互联网与交通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交通运输服务发展,显著提高道路交通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和交通科学治理能力。(牵头单位:市交委)
(三十六)按照“合理扩面、科学加密、整体提升、深度应用”的建设思路,统筹推进智能交通项目(二期)建设,引导客运客车加载移动WIFI终端设备,扩大电子站牌覆盖面,完善快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及自动售检票系统,提高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在线化水平,全面支撑故障预警、运行维护以及调度智能化。(责任单位:市交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建委)
(三十七)加快建设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中心及支持系统,逐步实现公共交通信息、实时交通路况、交通气象信息、停车诱导、行车诱导等一体化智能交通信息服务。推动交通服务性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服务。(责任单位:市交委、市气象局、市公安局交管局)
(三十八)建设成都市智能交通大数据应用平台,挖掘分析公众出行需求、枢纽客流规模、车辆行驶特征等,为优化交通运输设施规划与建设、安全运行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利用互联网加强对交通运输违章违规行为的智能化监管。鼓励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多渠道网上交管业务办理服务和交通违法缴费网上支付。(责任单位:市交委、市城管委、市公安局交管局)
十一、“互联网+”绿色生态
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逆向物流回收体系中的平台作用,促进再生资源交易利用便捷化、互动化、透明化,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三十九)以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放射性污染源和机动车尾气监管为重点,充分利用智能监测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多维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开展大气污染监管、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水污染监管、噪声污染监管、固废污染监管、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及环境事故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增加监测污染物种类,扩大监测范围,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体系。(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建委、市城管委、市水务局、市卫计委、市安监局、市公安局交管局)
(四十)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和统一数据交换标准,逐步实现部门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信息互联共享。推进市域污染物排放、空气环境质量、气象监测、水环境质量等信息公开,通过互联网实现面向公众的在线查询和定制推送。加强对企业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整理,将企业环保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完善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信息化保障,提升重污染天气、饮用水源、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风险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建委、市城管委、市水务局、市卫计委、市安监局、市气象局)
(四十一)建立废弃物在线交易系统。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搭建城市废弃物回收平台,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支持利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跟踪电子废物流向,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各类产业园区废弃物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现有骨干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逐步形成行业性、区域性产业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在线交易系统。(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
十二、“互联网+”基础保障
建立健全我市落实“互联网+”行动的协调推进机制,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引导试点示范,鼓励互联网人才与传统行业人才双向流动,强化网络支持和网络信息安全,营造开放包容的宽松环境。(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
(四十二)建立市级层面“互联网+”行动实施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推进“互联网+”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聘请知名专家组建成都“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我市推进“互联网+”行动提供咨询和评议意见。(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四十三)统筹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互联网+”相关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加大政府部门采购云计算服务的力度。探索基于云计算的政务信息化建设运营新机制。紧密跟踪并及时落实国家有关“互联网+”等新业态适用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四十四)积极争取国家、省“互联网+”重大工程,组织实施市级“互联网+”引导工程,以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能源、服务、农业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委、市商务委)
(四十五)促进互联网人才与传统行业人才双向流动,鼓励在蓉高校、支持市属高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能力设置相关专业,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办学,推进“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以“成都人才计划”为平台大力引进“互联网+”领域高端人才,以“成都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为平台积极培育“互联网+”领域人才,为“互联网+”行动落实提供坚强人才支撑。(责任单位:市人才办、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四十六)加速网络宽带化建设,推动“宽带乡村”和光纤到楼入户建设,促进光纤宽带提速降费。推进成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扩容工程,实现本地流量疏导和快速访问。加快4G网络建设,实现全市城乡全面覆盖,促进普及应用。积极探索和推进城市公共无线局域网建设。积极促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和“三网”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商用部署。支持互联网数据中心、呼叫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功能性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提升信息存储和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文广新局)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