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办发〔2014〕46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8-11-13 13:22:13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的通知》



成办发〔2014〕46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成都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10月10日



成都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和《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发〔2014〕13号)、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4〕37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川办发〔2014〕82号)精神,为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以下简称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城市空间、产业、建设、管理和生态转型升级,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创新驱动,统筹推动创意设计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服务业核心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
(一)市场决定,政府推动。以企业为市场主体,以人才为第一要素,以改革为根本动力,以政策为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推动作用,确定一批优先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重点行业和领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创新驱动,高端引领。促进技术、产品、业态、模式和管理创新,激发创意设计持续创新能力。支持实施一批创意设计重大创新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意设计企业和高端品牌。
(三)集聚发展,深度融合。依托市级战略功能区和服务业集聚区组织实施创意设计与三次产业融合创新示范项目,集聚孵化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机构,打造创意产业园区和设计服务基地,形成产业集聚和品牌集群效应。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全域开放”战略,以产业开放、市场开放、合作开放为重点,扩大我市创意设计市场开放度与贸易便利化,促进创意要素自由流动和创意成果自由贸易,提升相关服务国际化水平。
二、发展目标
到2017年,实现“个十百千万”发展目标:搭建一个开放合作平台(成都创意设计周)、培育十个创意设计国际品牌、集聚一百个创意设计大师、孵化一千家创意设计机构、新增一万人创意设计队伍。
到2020年,创意设计产业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意设计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意设计的创新驱动能力显著提高,与三次产业跨界融合转型提升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初步建成面向西部民族历史文化的发掘创新传播中心、面向国际市场跨国合作的西部文化贸易中心、面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西部创意设计中心。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创意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创新。立足成都工业发展“1313战略”,在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建材、服装家纺、家居家具等行业,开展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配方、新款式并融合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等文化元素的设计应用研究和创新设计,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利用平面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创意设计手段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和服务水平,带动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我市现有航空、化工、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的研发设计能力和工程设计服务优势,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工程服务,提高设计服务市场占有率。(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二)推动创意设计与城乡建设融合创新。鼓励建筑设计企业运用绿色、低碳、节能技术开展创意建筑规划设计,发展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一体化和个性化设计,构建以人为本的宜居建筑空间、城镇空间、社区空间。以北城改造和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建设为重点,坚持将城市业态、形态、生态与文态有机融合,将优秀创意设计注入到城市设计和景观风貌规划,提高园林绿化、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质量,突出成都文化特色。围绕天府古镇保护利用、小城市和特色镇示范建设以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培育农村规划设计市场,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建筑园林和装饰设计水平,促进田园风光、川西民居、乡土文化和现代功能完美融合,提升村镇建设文化品位。(责任单位:市建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农委、市林业园林局)
(三)推动创意设计与科技融合创新。深化成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锦江区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意产业园等5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建设。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转化应用,支持企业开发技术上有创新性和独占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标准、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科技创新产品。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数字虚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出版发行七大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快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传媒、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领域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打造集聚创新资源的研发平台,提升文化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在文化产业领域建设一批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推动文化科技企业聚集发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四)推动创意设计与金融融合创新。鼓励金融创新、扩大文化消费,培育消费信贷市场,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发挥金融创新对文化消费的刺激促进作用,满足多层次、多元化文化消费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网上银行和移动支付业务,扩大电子钱包在文化领域的支付应用,改善演艺娱乐、文化旅游、艺术品交易等行业刷卡消费环境,提升文化消费便利化水平。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创意设计,探索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开辟新型融资渠道。(责任单位:市金融办)
(五)推动创意设计与信息化融合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传统生产工艺、业务流程、服务手段、营销渠道和消费方式创新,提高产品性能、流通效率、服务质量和改善用户体验。以信息化应用推广为基础、以平台战略为核心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电子认证、定制设计、柔性生产、网络交付和场景体验。以满足个性化社会消费和创意设计产业需求为导向,支持C2B(消费者对企业)、O2O(线上到线下)、众包、众筹等电子商务模式创新,发展大规模量身定制和服务。围绕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建设需求,重点发展移动媒体、移动社交、移动支付、移动医疗、位置服务、共同配送、智能投递等移动电子商务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提升先进制造、高端服务和现代农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
(六)推动创意设计与旅游会展体育融合创新。深度挖掘三国、金沙、诗歌文化及青城山—都江堰、大熊猫、天府古镇等历史文化资源和西部地区民族风情,推动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发展,增强旅游服务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吸引力。支持成都文旅集团、成都传媒集团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整合市场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广泛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开发中医养生、康体休闲、文化娱乐、成都记忆等特色旅游产品和工艺品;支持建设川酒、川菜、川茶、川戏等主题旅游街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传播中心;保护开放一批老民居、老会馆、老茶馆、老厂房和老字号等“老成都记忆”;发挥我市民间博物馆众多的优势,鼓励组织民间藏品向社会开放和巡回展出;丰富历史文化街区、天府古镇、旅游度假区的文化吸引力,提升星级农家乐的乡村文化互动体验功能;利用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业园区、主力商圈、各类协会、体育赛事和国际会展等资源,开辟校园旅游、科技旅游、工业旅游、购物旅游、美食旅游、体育旅游和商务旅游等新型旅游服务;扶持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演艺活动,发展智慧文化旅游;引进和培育国际专业会展机构和品牌,提高展品、展示的创意设计水平和文化表现力;探索创新体育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旅游业发展;鼓励体育竞赛表演、电子竞技、体育动漫等新业态的创新;支持创意设计企业向体育领域拓展,进行体育衍生品创意设计和研发。(责任单位:市文化局、市旅游局、市博览局、市体育局)
(七)推动创意设计与商务融合创新。着力提高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文化含金量,提升商品和服务增值空间。挖掘西部文化的商业价值和消费吸附力,增强主力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和连锁经营的文化底蕴,推进文体用品流通现代化和文化消费方式现代化,增强“老字号”品牌的文化传承力和影响力,提升成都购物节等消费促进活动的时尚文化影响力,推动商贸流通与文化创意融合互动。增强“成都创意设计周”贸易促进和成果转化功能,探索实施贸易制度和贸易设施便利化措施,扩大创意设计进出口规模。鼓励社会资本打造文化商务服务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和会展活动品牌,支持大型设计企业参与国际项目设计投标。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创意城市联盟合作,扩大创意设计国际交流,提升国际美食之都城市品牌和其它相关产业国际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八)推动文化创意与农业融合创新。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态资源发展创意农业。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运用创意设计助推特色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型农业技术、地理标志产品、道地药材、民俗文化、农林园艺、农事科普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科技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责任单位:市农委)
四、政策措施
(一)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支持政策。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服务出口实行营业税免税。落实国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有关规定,对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文化服务出口依法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产品出口依法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我市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意设计企业,可依法享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和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税前扣除,以及企业研究和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优化现有产业引导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对文化创意公共服务平台的财政支持力度,扶持内容和设计制作公共技术服务、移动互联网开发者联盟、民间博物馆集中展示托管、创意设计成果转化交易、文化贸易、创意设计会展交流、艺术品保税交易等平台建设;支持创意设计产业园区、基地和专业(特色)楼宇等载体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对获得国内外相关行业创意设计奖项以及采购设计服务的我市企业给予奖励;支持相关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组织我市融合创新企业开拓国际国内细分市场、参加境内外展会,与国内外行业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文化科技项目合作及人才交流培训活动;对从事、参与计划主要任务的优势企业和创意设计团队给予支持。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提高产业引导资金“补改投”比重,探索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方式孵化培育创意策划、设计制作、文化传播、科技研发等小微企业。
完善文化创意投融资体系。探索建立符合创意设计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和信用评价方法,通过直接担保、再担保、联合担保、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方式为创意设计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创意设计专业服务机构,开发供应链融资、并购融资、融资租赁、银团贷款、联保联贷、出口信贷以及应收账款、仓单、知识产权和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样化信贷业务和保险服务。支持优势成长型中小文化企业使用集合债券、私募债券等债权融资工具和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等直接融资方式。(责任单位:市财政局、相关产业引导资金主管部门)
(三)完善创意人才支持政策。坚持以创新梦想招、创业机会引、创意氛围聚和政策环境留,不断完善创意设计人才支撑体系。在给予安家补贴和财政奖励,提供户籍迁入、出入境管理、保障性住房便利方面,将创意设计高端人才纳入成都市鼓励企业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政策支持范围,其子女可按现有文件规定办理入学。对在我市创业就业符合条件的外籍优秀创意设计人才,优先办理永久居留权和就业许可申请。(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四)深化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创新活力,积极构建产业政策引导、市场主体跟进、风险投资驱动、高新技术牵引和跨界融合创新的文化创意发展体制。深化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和社会援助机制;推动国有文化创意和科研设计企业嫁接社会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清理和规范文化事业建设收费范围和标准;取消地方自行设置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准入类职业资格;鼓励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园或专业楼宇,允许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地等存量房产改建创意设计园区(楼宇),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落实创意设计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与工业同价;完善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创意设计市场体系。(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文产办、市国土局)
五、实施保障
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行动计划要求和分工,编制具体推进工作方案,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并向社会公开。责任单位要明确责任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市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快推进文化事业服务大众和文化产业服务市场的转变,支持、促进和指导创意设计内容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创新进程。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和跟踪督促,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实施情况和重大事项。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44665.html

本文关键词: 成都市, 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