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府发〔2012〕16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8-11-13 13:46:17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府发〔2012〕16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成都市工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



为推动“十二五”时期全市工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工业在我市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团结拼搏,有效应对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实现了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重要时期。

1.工业经济规模快速壮大。2010年,全市全口径工业增加值2062.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的37.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8%,分别比“十五”末提高5.5和4.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0.1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为24.2%,比“十五”时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

2.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2010年,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0%;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5%;汽车、石化、冶金建材等现代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3.2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十一五”时期,食品饮料、鞋业、家具三大传统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20%,培育打造了“中国女鞋之都”等区域品牌。我市以总部经济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3.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开发面积达到243.8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128.9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度达74.7%,比2005年提高18.5个百分点;产业聚集度达54.3%,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双流县新能源产业、新津县新材料产业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全市拥有“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17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园区(基地),其中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跨入500亿元园区行列;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亩平投资强度达到21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亩平工业增加值达到89.4万元、亩平利税达到39.6万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5.8%、14.7%和29.1%。

4.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时期,全市新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工业企业6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0户,新增工业上市公司12户。2010年,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50亿元,是2005年的3.8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4%,比2005年提高4.5个百分点。

5.工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2010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分别达到1301.3亿元、965.4亿元,均比2005年增加2.3倍,“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总量分别为4779亿元、3452.7亿元;50亿元以上、10-50亿元和1-10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分别达到12个、116个和820个;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59户,整体退出采煤和烟花爆竹生产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1.8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1.26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33.3%。

6.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不断提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促进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食品安全等六大领域的示范应用。2010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2亿元,比2005年增加6.4倍,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交易额达到1009.7亿元。

7.运行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高,201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753万吨标准煤,“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速为9.4%,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十一五”时期全市新增建设用地17.9万亩,成资、成眉、成阿、成雅等合作园区加快建设,起步区规划面积超过4.5万亩,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为100%。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时期市级财政累计投入技改资金3亿元、技术创新项目资金1.1亿元。企业融资环境明显改善,多层次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全国领先,“十一五”时期全市累计为31931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931亿元。

8.灾后工业恢复重建全面完成。截至2010年底,全市灾后工业恢复重建累计完成投资110亿元,397个灾后工业重建项目竣工投产,产能超过灾前水平,重灾区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升。



(见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时期,我市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发展还不够,目前,多数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条的中低端环节,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投入产出效率偏低。二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尤其与中西部同类城市产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三是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粗放发展的局面必须彻底转变,否则难以为继。

二、“十二五”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

(一)全球新兴产业步入加速发展阶段,信息网络、生物、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正酝酿新的突破,为我市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

(二)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外资西进、内资西移”步伐提速,为我市充分发挥区位和要素成本优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新动力。

(三)成渝经济区与天府新区建设启动实施,进一步增强了我市对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为我市在更大空间范围谋求产业加快发展赢得了新优势。

(四)工业化和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大大拓展了工业发展的领域和范畴,为我市充分利用西部中心城市功能,拓宽国内市场带来了新空间。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取向,按照“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城乡统筹、圈层融合”的发展思路,以“高精尖优”为主攻方向,以集群集约为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倍增战略,统筹推进区域联动和“两化”互动发展,不断优化空间布局结构,着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科学合理配置要素资源,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大规模、长链条、多集群、高技术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全市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供引擎和支撑。

(二)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到2015年,全市工业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突破20000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将电子信息产业(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培育成为万亿产业集群,将新材料、汽车、机械、石化、食品5个产业培育成为千亿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园区达到5个、超过500亿元的园区达到9个(含3个合作园区)。

2.企业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达到20户,其中超过500亿元的企业达到4户,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达到2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超过7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平均值达到24%,规模以上工业研发(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过1.5%。

3.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5年,产业聚集度达到65%,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亩平工业增加值超过150万元、亩平利税超过60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0.964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十二五”期间工业化学需氧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氨氮排放量、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存量累计削减1%、15.13%、4%、31.62%。



(见表)



四、重点发展产业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核心基础产业,重点支持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通信设备、发光二极管(LED)、高端计算机整机及外部设备、高端电子元器件、高端电子装备和仪器、新兴产业电子应用产品等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支持基础软件、开发支撑软件、工业软件、通用应用软件、数据处理及运营服务等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重点支持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产业关键零部件、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的研制和运营服务,着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服务。

2.新能源。大力发展太阳能,支持晶硅、薄膜、聚光光伏等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着力突破太阳能聚光、集热、传热、储热、发电等光热系统集成技术。优化发展核能和风能产业,加强第三代核电(AP1000、CPR1000)及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相关技术及关键配套产品研发,支持核医疗、核检测等非动力核技术和具有比较优势的风能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培育发展智能电网,加强锂电池、超级电容、镍氢电池等动力及储能电池技术研发,支持关键生产设备及关键原辅材料的研制及产业化。

3.新材料。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支持芳纶纤维、高性能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产品的研制和产业化。加快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重点支持功能性聚合物膜材料、工程塑料、高性能氟硅材料等产品研制及产业化。优化发展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支持高品质特殊钢、高强轻型合金、稀土功能材料、半导体材料、先进陶瓷、特种玻璃等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前沿新材料,加强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等新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

4.生物医药。大力发展市场广阔的化学制剂和现代中药,支持活性化合物高效合成、缓控释、中药提取、分离纯化及制剂和质量控制等技术研发,重点开发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常见多发疾病药物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中药保护品种。优化发展生物生化制品和医疗器械,加快疫苗、血液制品、高端诊疗设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子顺磁的共振医学成像检测等技术研发。积极培育发展生物技术药,重点支持蛋白三聚体、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单克隆抗体等关键技术研发。

5.高端装备制造。大力发展航空产品和轨道交通装备,重点支持航空维修、飞机改装和航空发动机再制造等配套产业,鼓励喷气公务机、无人机、飞机大部件、航空机载系统、航电系统、空管设备等产品研制,开展高速铁路桥梁关键功能部件、轨道养护机械、动车组关键零部件等产品研制,联合发展城轨地铁车辆。优化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扶持以数字化、柔性化为核心的智能成套装备研发,支持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关键基础零部件等产品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卫星及服务产业,重点支持航天器系统和卫星应用产品研制。

6.节能环保。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支持节能机电技术装备、节能锅炉成套装备、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尾气治理、水污染防治专用技术装备等工艺技术与相关处理设备的研发制造。优化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以节能高效为目标,重点支持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电厂废弃物处理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培育发展节能和环保服务业,鼓励引进和发展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等专业化中介服务公司,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7.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整车,重点支持纯电动客车、乘用车、专用车等整车研制,鼓励增程式气电混合动力客车技术研发。优化发展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和电机及控制系统,推进锂离子电池、镍氢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研发及产业化,支持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驱动电机以及电控系统的研发制造。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其他零部件产业,促进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专用辅助系统、专用接插件、供能装置等配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积极探索整车融资租赁、动力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

(二)特色优势产业。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力发展电子计算机制造业,重点支持计算机整机、零部件、外部设备及相关应用产品的生产制造,鼓励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真空电子、微电子、光电子等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制造。优化发展广播电视设备、雷达和电子信息机电产品等产业,重点支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控及发射传输设备、电子微电机、电子电线电缆、光纤光缆等产品制造。积极培育发展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家电制造、电子测量仪器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汽车。大力发展汽车整车,重点推进中高档轿车、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中高档客车、重型载货车、专用车等整车发展。优化发展汽车零部件,重点促进节能环保型汽柴油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电控燃油喷射等动力系统的技术研发,推进电动(或液压)助力转向器等底盘系统、自动避撞系统等安全控制系统、汽车线束等电气设备系统和自动识别车辆锁闭装置等车身系统的研发生产。积极培育发展汽车模具等产品研发设计和检验、检测平台,力争在汽车节能环保、安全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

3.机械。大力发展工程机械,重点加快装载机、挖掘机、大吨位起重机、特种工程车、多功能钻机和碎石设备等整机及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优化发展电工电器、石化通用设备、机床工具等产业,重点支持机械基础件的制造、研发和系统集成。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机械产业。

4.石化。加快推进中国石油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达产。优化发展精细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积极培育发展石化下游产品,着力提升现代工艺技术和深加工能力,支持改性塑胶材料、电气及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橡胶轮胎等塑胶产品技术研发和生产。

5.食品。大力发展川菜调味品产业,支持川菜调味品企业整合发展。优化发展白酒产业,重点支持名优品牌白酒产业发展,打造“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休闲方便食品、旅游食品、茶叶精深加工和畜禽肉精深加工产品,适度发展功能饮料及绿色饮品。

6.冶金。大力发展高端结构钢材,加大高强度、高抗腐蚀性、高塑性变形等关键钢材品种的开发和应用。优化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重点支持特种高性能铝材、钨钼合金超硬材料、高精度铜(铝)板(带、箔、管)、高温合金和钛合金等高端有色金属发展。

7.建材。大力发展玻璃深加工及新型玻璃。瞄准产业高端环节,优化发展绿色高端装饰装修材料、新型建材及节能环保材料。积极培育发展建筑物高档整体门窗、大板构建、轻钢与板柱结构新型房屋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8.轻工业。优化提升家具制造和制鞋产业,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先进生产工艺,重点支持高端板式家具和中高端系列品牌女鞋的研发与生产。积极培育发展印务包装和家纺服装产业,加快引进一批高端企业。

五、空间布局

围绕“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总体定位,坚持“全域成都”理念,按照集群集约、区域联动、重点突出的发展要求,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城市功能等因素,以工业集中发展区(含市级工业战略功能区)为支撑,推进“一区一主业”向“一主业多园区”拓展,形成一、二、三圈层产业错位竞争、梯度推进、抱团融合的圈层工业布局。

(一)三大圈层。一圈层重点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圈层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优势产业,三圈层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天府新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电子信息、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及相关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其中,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辐射双流县、崇州市、温江区、郫县,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辐射邛崃市、温江区、双流县,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辐射新都区、青白江区和金堂县,重点打造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三)区域产业合作园。推进以汽车和电子等产业为主的“成(都)—资(阳)合作园”、以化工和机电产业为主的“成(都)—眉(山)合作园”、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主的“成(都)—阿(坝)合作园”和以电子、机械和食品产业为主的“成(都)—雅(安)合作园”加快发展,适时启动成(都)—乐(山)、成(都)—遂(宁)、成(都)—德(阳)、成(都)—绵(阳)等合作园区建设,拓展我市工业发展空间。

六、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发展。

1.推进高端项目建设。加大投资促进力度,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着力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高端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加快完善重大项目促建机制,优化重大项目跟踪服务体系,完善在建重大产业化项目和新引进重大项目支持政策,促进项目按期开工、加快建设和尽快投产。

2.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现有生产设施、生产工艺和设备条件进行改造。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一批占据市场制高点的龙头产品,推动产业向研发设计、先进设备制造等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3.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以信息化推进研发设计创新,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积极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加快建立现代生产体系。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加快建立现代经营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光网城市”(城市光纤信息通信网络的简称)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

4.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工业总部经济,重点引进和培育国内外企业研发总部、营销总部、采购总部等,积极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加快推进技术创新、质量检测、法规标准、管理咨询、设备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会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法律、会计、审计、信用评估等中介服务业发展,建立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提升产业能级和服务水平。

5.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安全、环保、能耗、土地等指标约束作用,建立健全落后产能界定标准,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落后产能淘汰政策,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主动实施淘汰,营造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基础和企业主体作用,坚决淘汰印染、电力、有色金属等领域的落后产能,严格限制新上钢铁、水泥等项目。

(二)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1.推进圈层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一区一主业”,以产业为纽带,以集群为路径,围绕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鼓励产业跨区域整合和配套协作,重点促进产业关联度高的区(市)县按照产业链分工实现集群发展。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圈层结对发展,完善市域内圈层合作机制,促进一、二、三圈层共建合作园区。鼓励三圈层主动吸收一、二圈层溢出的生产要素,围绕带动作用大、辐射能力强的产业高端项目,最大限度地实现三圈层与一、二圈层的产业配套协作。

2.推动泛成都经济区发展。统筹天府新区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园区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模式,围绕电子信息、汽车等重点产业,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推进产业成链集群发展。以成(都)-资(阳)、成(都)-眉(山)等合作园区为载体,加强与合作地区在资源、项目、产业方面的合作发展,支持符合其产业定位和资源利用特点的项目向合作园区梯度转移。发挥成都作为特大中心城市的产业引领作用,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做强成都经济区。

3.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强化与周边地区、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全球的产业垂直分工和衔接。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利用沿海地区在资金、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提升我市工业企业竞争力。探索与欧盟、台湾等地区合作建设专业化园区,利用其优势参与国际高端产业分工。

(三)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完善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政策,大力支持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实施“五个整合”(上下游、同行业、跨行业、跨区域和产学研整合),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百亿企业和国内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探索创新外资利用方式,引导和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培育一批外向型、国际化企业。

2.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配”发展路子,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社会化服务三大体系,完善“创办、培育、成长”推进机制。巩固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工作长效机制,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切实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3.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加快从技术引进和应用研发为主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转变,着力推进核心技术、关键产品的科技攻关,促进新产品开发,推行“成果转化”创新模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新建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研究院、产品技术测试中心等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大幅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相关标准制定,推进研发专利化、技术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同步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加强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大企业大集团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协调服务机制。加快成都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和“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建设,建立以公共信息服务为基础、各种专业服务为补充的各类服务平台体系,形成以各级服务中心为核心、各类服务机构为依托的企业服务联动机制。

(四)注重“两化”互动发展。

1.推进“产城一体”发展。按照“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两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统筹推进机制和针对性强、衔接度高、覆盖面广的“产城”互动政策体系。结合产业功能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编制完善重点镇、工业集中发展区“两化”互动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工业园区发展和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区域“产城一体”示范点建设,探索形成一条“以业兴城、以城促业、产城相融”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道路。

2.加快产业载体建设。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机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强力推进天府新区、产业功能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工业发展点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一批园区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物流运输等配套功能性设施。研究探索园区规划、建设、环保等标准化体系规范。

3.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坚持按照“一区一主业”要求布局项目,加强项目招商、选址、落户、建设、投产、达产的全过程监管,优化项目统筹流转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使项目统筹管理更加规范合理。深化完善目标管理体系,重点考核产业层次提升、产业聚集水平和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深入推进“一站式”服务和代理服务,优化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园区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科学合理配置要素资源。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和潜在价值,重点引进科技含量和产业附加值高的企业,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健全项目用地评审机制,坚持项目用地全市统筹,对不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要求和供地标准的项目不予供地,按照分期供地原则,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重点发展区域用地需求。建立园区内企业退出机制,通过盘活存量、清理闲置等方式,将整理、清理出的土地指标集中用于产业后续发展。制定“关、停、并、转、迁”计划及配套鼓励政策,积极引导符合入园条件的企业向工业园区内调迁。

2.强化能源保障。按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推进电网、天然气管网建设,建立能源主管部门、能源供需双方的联动机制,积极争取天然气、电力增量支持。加强能源运行监控,做到合理分配,完善能源应急保障机制,优化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速度,确保高端项目、重点项目能源供给,提高产业发展的能源保障水平。

3.优化资金配置结构。优化市级财政产业扶持资金支出结构,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发展、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和关键技术研发等领域。积极发展区域技术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搭建多层次、多元化资金渠道,引导创业(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等社会资金向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领域集聚,优先保证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性资金支持。

4.完善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建立完善多层次产业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任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开通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开展“筑巢工程”,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引入世界知名教育、医疗、健身等配套服务企业,营造舒适生活环境,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实施“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全力推进经营管理者职业化,提高职业经理人的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和战略开拓能力。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按照市场需求引导职业培训方向,着力推进技能职业培训市场化、行业化和社会化。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分工和任务落实,构建起促进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机制。同时,要强化对规划的学习宣传,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贯彻规划的自觉性。

(二)完善规划体系。科学编制“十二五”期间工业重点行业、工业园区、产城一体、天府新区等专项规划,注重工业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注重规划与产业政策和制度建设之间的衔接配套,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

(三)狠抓任务落实。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年度推进方案,将规划所确定主要发展目标和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确保规划任务分年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加快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提高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水平。

(四)强化监测考核。加强对规划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调整响应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目标考核督查,增强规划的导向性和约束性,确保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主题词:工业规划通知

信息公开类别: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

市法院,市检察院,成都警备区,市级各人民团体、

各民主党派。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3月29日印

(共印150份)—1—成府发〔2012〕16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成都市工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



为推动“十二五”时期全市工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工业在我市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团结拼搏,有效应对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实现了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重要时期。

1.工业经济规模快速壮大。2010年,全市全口径工业增加值2062.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的37.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8%,分别比“十五”末提高5.5和4.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0.1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为24.2%,比“十五”时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

2.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2010年,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0%;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5%;汽车、石化、冶金建材等现代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3.2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十一五”时期,食品饮料、鞋业、家具三大传统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20%,培育打造了“中国女鞋之都”等区域品牌。我市以总部经济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3.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开发面积达到243.8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128.9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度达74.7%,比2005年提高18.5个百分点;产业聚集度达54.3%,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双流县新能源产业、新津县新材料产业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全市拥有“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17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园区(基地),其中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跨入500亿元园区行列;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亩平投资强度达到21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亩平工业增加值达到89.4万元、亩平利税达到39.6万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5.8%、14.7%和29.1%。

4.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时期,全市新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工业企业6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0户,新增工业上市公司12户。2010年,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50亿元,是2005年的3.8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4%,比2005年提高4.5个百分点。

5.工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2010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分别达到1301.3亿元、965.4亿元,均比2005年增加2.3倍,“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总量分别为4779亿元、3452.7亿元;50亿元以上、10-50亿元和1-10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分别达到12个、116个和820个;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59户,整体退出采煤和烟花爆竹生产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1.8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1.26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33.3%。

6.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不断提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促进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食品安全等六大领域的示范应用。2010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2亿元,比2005年增加6.4倍,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交易额达到1009.7亿元。

7.运行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高,201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753万吨标准煤,“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速为9.4%,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十一五”时期全市新增建设用地17.9万亩,成资、成眉、成阿、成雅等合作园区加快建设,起步区规划面积超过4.5万亩,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为100%。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时期市级财政累计投入技改资金3亿元、技术创新项目资金1.1亿元。企业融资环境明显改善,多层次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全国领先,“十一五”时期全市累计为31931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931亿元。

8.灾后工业恢复重建全面完成。截至2010年底,全市灾后工业恢复重建累计完成投资110亿元,397个灾后工业重建项目竣工投产,产能超过灾前水平,重灾区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升。



(见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时期,我市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发展还不够,目前,多数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条的中低端环节,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投入产出效率偏低。二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尤其与中西部同类城市产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三是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粗放发展的局面必须彻底转变,否则难以为继。

二、“十二五”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

(一)全球新兴产业步入加速发展阶段,信息网络、生物、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正酝酿新的突破,为我市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

(二)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外资西进、内资西移”步伐提速,为我市充分发挥区位和要素成本优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新动力。

(三)成渝经济区与天府新区建设启动实施,进一步增强了我市对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为我市在更大空间范围谋求产业加快发展赢得了新优势。

(四)工业化和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大大拓展了工业发展的领域和范畴,为我市充分利用西部中心城市功能,拓宽国内市场带来了新空间。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取向,按照“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城乡统筹、圈层融合”的发展思路,以“高精尖优”为主攻方向,以集群集约为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倍增战略,统筹推进区域联动和“两化”互动发展,不断优化空间布局结构,着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科学合理配置要素资源,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大规模、长链条、多集群、高技术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全市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供引擎和支撑。

(二)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到2015年,全市工业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突破20000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将电子信息产业(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培育成为万亿产业集群,将新材料、汽车、机械、石化、食品5个产业培育成为千亿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园区达到5个、超过500亿元的园区达到9个(含3个合作园区)。

2.企业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达到20户,其中超过500亿元的企业达到4户,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达到2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超过7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平均值达到24%,规模以上工业研发(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过1.5%。

3.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5年,产业聚集度达到65%,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亩平工业增加值超过150万元、亩平利税超过60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0.964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十二五”期间工业化学需氧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氨氮排放量、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存量累计削减1%、15.13%、4%、31.62%。



(见表)



四、重点发展产业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核心基础产业,重点支持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通信设备、发光二极管(LED)、高端计算机整机及外部设备、高端电子元器件、高端电子装备和仪器、新兴产业电子应用产品等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支持基础软件、开发支撑软件、工业软件、通用应用软件、数据处理及运营服务等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重点支持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产业关键零部件、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的研制和运营服务,着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服务。

2.新能源。大力发展太阳能,支持晶硅、薄膜、聚光光伏等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着力突破太阳能聚光、集热、传热、储热、发电等光热系统集成技术。优化发展核能和风能产业,加强第三代核电(AP1000、CPR1000)及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相关技术及关键配套产品研发,支持核医疗、核检测等非动力核技术和具有比较优势的风能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培育发展智能电网,加强锂电池、超级电容、镍氢电池等动力及储能电池技术研发,支持关键生产设备及关键原辅材料的研制及产业化。

3.新材料。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支持芳纶纤维、高性能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产品的研制和产业化。加快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重点支持功能性聚合物膜材料、工程塑料、高性能氟硅材料等产品研制及产业化。优化发展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支持高品质特殊钢、高强轻型合金、稀土功能材料、半导体材料、先进陶瓷、特种玻璃等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前沿新材料,加强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等新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

4.生物医药。大力发展市场广阔的化学制剂和现代中药,支持活性化合物高效合成、缓控释、中药提取、分离纯化及制剂和质量控制等技术研发,重点开发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常见多发疾病药物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中药保护品种。优化发展生物生化制品和医疗器械,加快疫苗、血液制品、高端诊疗设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子顺磁的共振医学成像检测等技术研发。积极培育发展生物技术药,重点支持蛋白三聚体、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单克隆抗体等关键技术研发。

5.高端装备制造。大力发展航空产品和轨道交通装备,重点支持航空维修、飞机改装和航空发动机再制造等配套产业,鼓励喷气公务机、无人机、飞机大部件、航空机载系统、航电系统、空管设备等产品研制,开展高速铁路桥梁关键功能部件、轨道养护机械、动车组关键零部件等产品研制,联合发展城轨地铁车辆。优化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扶持以数字化、柔性化为核心的智能成套装备研发,支持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关键基础零部件等产品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卫星及服务产业,重点支持航天器系统和卫星应用产品研制。

6.节能环保。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支持节能机电技术装备、节能锅炉成套装备、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尾气治理、水污染防治专用技术装备等工艺技术与相关处理设备的研发制造。优化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以节能高效为目标,重点支持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电厂废弃物处理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培育发展节能和环保服务业,鼓励引进和发展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等专业化中介服务公司,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7.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整车,重点支持纯电动客车、乘用车、专用车等整车研制,鼓励增程式气电混合动力客车技术研发。优化发展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和电机及控制系统,推进锂离子电池、镍氢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研发及产业化,支持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驱动电机以及电控系统的研发制造。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其他零部件产业,促进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专用辅助系统、专用接插件、供能装置等配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积极探索整车融资租赁、动力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

(二)特色优势产业。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力发展电子计算机制造业,重点支持计算机整机、零部件、外部设备及相关应用产品的生产制造,鼓励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真空电子、微电子、光电子等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制造。优化发展广播电视设备、雷达和电子信息机电产品等产业,重点支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控及发射传输设备、电子微电机、电子电线电缆、光纤光缆等产品制造。积极培育发展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家电制造、电子测量仪器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汽车。大力发展汽车整车,重点推进中高档轿车、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中高档客车、重型载货车、专用车等整车发展。优化发展汽车零部件,重点促进节能环保型汽柴油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电控燃油喷射等动力系统的技术研发,推进电动(或液压)助力转向器等底盘系统、自动避撞系统等安全控制系统、汽车线束等电气设备系统和自动识别车辆锁闭装置等车身系统的研发生产。积极培育发展汽车模具等产品研发设计和检验、检测平台,力争在汽车节能环保、安全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

3.机械。大力发展工程机械,重点加快装载机、挖掘机、大吨位起重机、特种工程车、多功能钻机和碎石设备等整机及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优化发展电工电器、石化通用设备、机床工具等产业,重点支持机械基础件的制造、研发和系统集成。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机械产业。

4.石化。加快推进中国石油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达产。优化发展精细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积极培育发展石化下游产品,着力提升现代工艺技术和深加工能力,支持改性塑胶材料、电气及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橡胶轮胎等塑胶产品技术研发和生产。

5.食品。大力发展川菜调味品产业,支持川菜调味品企业整合发展。优化发展白酒产业,重点支持名优品牌白酒产业发展,打造“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休闲方便食品、旅游食品、茶叶精深加工和畜禽肉精深加工产品,适度发展功能饮料及绿色饮品。

6.冶金。大力发展高端结构钢材,加大高强度、高抗腐蚀性、高塑性变形等关键钢材品种的开发和应用。优化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重点支持特种高性能铝材、钨钼合金超硬材料、高精度铜(铝)板(带、箔、管)、高温合金和钛合金等高端有色金属发展。

7.建材。大力发展玻璃深加工及新型玻璃。瞄准产业高端环节,优化发展绿色高端装饰装修材料、新型建材及节能环保材料。积极培育发展建筑物高档整体门窗、大板构建、轻钢与板柱结构新型房屋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8.轻工业。优化提升家具制造和制鞋产业,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先进生产工艺,重点支持高端板式家具和中高端系列品牌女鞋的研发与生产。积极培育发展印务包装和家纺服装产业,加快引进一批高端企业。

五、空间布局

围绕“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总体定位,坚持“全域成都”理念,按照集群集约、区域联动、重点突出的发展要求,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城市功能等因素,以工业集中发展区(含市级工业战略功能区)为支撑,推进“一区一主业”向“一主业多园区”拓展,形成一、二、三圈层产业错位竞争、梯度推进、抱团融合的圈层工业布局。

(一)三大圈层。一圈层重点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圈层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优势产业,三圈层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天府新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电子信息、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及相关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其中,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辐射双流县、崇州市、温江区、郫县,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辐射邛崃市、温江区、双流县,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辐射新都区、青白江区和金堂县,重点打造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三)区域产业合作园。推进以汽车和电子等产业为主的“成(都)—资(阳)合作园”、以化工和机电产业为主的“成(都)—眉(山)合作园”、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主的“成(都)—阿(坝)合作园”和以电子、机械和食品产业为主的“成(都)—雅(安)合作园”加快发展,适时启动成(都)—乐(山)、成(都)—遂(宁)、成(都)—德(阳)、成(都)—绵(阳)等合作园区建设,拓展我市工业发展空间。

六、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发展。

1.推进高端项目建设。加大投资促进力度,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着力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高端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加快完善重大项目促建机制,优化重大项目跟踪服务体系,完善在建重大产业化项目和新引进重大项目支持政策,促进项目按期开工、加快建设和尽快投产。

2.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现有生产设施、生产工艺和设备条件进行改造。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一批占据市场制高点的龙头产品,推动产业向研发设计、先进设备制造等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3.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以信息化推进研发设计创新,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积极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加快建立现代生产体系。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加快建立现代经营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光网城市”(城市光纤信息通信网络的简称)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

4.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工业总部经济,重点引进和培育国内外企业研发总部、营销总部、采购总部等,积极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加快推进技术创新、质量检测、法规标准、管理咨询、设备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会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法律、会计、审计、信用评估等中介服务业发展,建立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提升产业能级和服务水平。

5.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安全、环保、能耗、土地等指标约束作用,建立健全落后产能界定标准,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落后产能淘汰政策,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主动实施淘汰,营造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基础和企业主体作用,坚决淘汰印染、电力、有色金属等领域的落后产能,严格限制新上钢铁、水泥等项目。

(二)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1.推进圈层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一区一主业”,以产业为纽带,以集群为路径,围绕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鼓励产业跨区域整合和配套协作,重点促进产业关联度高的区(市)县按照产业链分工实现集群发展。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圈层结对发展,完善市域内圈层合作机制,促进一、二、三圈层共建合作园区。鼓励三圈层主动吸收一、二圈层溢出的生产要素,围绕带动作用大、辐射能力强的产业高端项目,最大限度地实现三圈层与一、二圈层的产业配套协作。

2.推动泛成都经济区发展。统筹天府新区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园区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模式,围绕电子信息、汽车等重点产业,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推进产业成链集群发展。以成(都)-资(阳)、成(都)-眉(山)等合作园区为载体,加强与合作地区在资源、项目、产业方面的合作发展,支持符合其产业定位和资源利用特点的项目向合作园区梯度转移。发挥成都作为特大中心城市的产业引领作用,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做强成都经济区。

3.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强化与周边地区、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全球的产业垂直分工和衔接。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利用沿海地区在资金、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提升我市工业企业竞争力。探索与欧盟、台湾等地区合作建设专业化园区,利用其优势参与国际高端产业分工。

(三)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完善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政策,大力支持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实施“五个整合”(上下游、同行业、跨行业、跨区域和产学研整合),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百亿企业和国内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探索创新外资利用方式,引导和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培育一批外向型、国际化企业。

2.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配”发展路子,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社会化服务三大体系,完善“创办、培育、成长”推进机制。巩固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工作长效机制,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切实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3.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加快从技术引进和应用研发为主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转变,着力推进核心技术、关键产品的科技攻关,促进新产品开发,推行“成果转化”创新模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新建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研究院、产品技术测试中心等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大幅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相关标准制定,推进研发专利化、技术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同步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加强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大企业大集团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协调服务机制。加快成都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和“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建设,建立以公共信息服务为基础、各种专业服务为补充的各类服务平台体系,形成以各级服务中心为核心、各类服务机构为依托的企业服务联动机制。

(四)注重“两化”互动发展。

1.推进“产城一体”发展。按照“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两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统筹推进机制和针对性强、衔接度高、覆盖面广的“产城”互动政策体系。结合产业功能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编制完善重点镇、工业集中发展区“两化”互动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工业园区发展和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区域“产城一体”示范点建设,探索形成一条“以业兴城、以城促业、产城相融”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道路。

2.加快产业载体建设。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机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强力推进天府新区、产业功能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工业发展点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一批园区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物流运输等配套功能性设施。研究探索园区规划、建设、环保等标准化体系规范。

3.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坚持按照“一区一主业”要求布局项目,加强项目招商、选址、落户、建设、投产、达产的全过程监管,优化项目统筹流转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使项目统筹管理更加规范合理。深化完善目标管理体系,重点考核产业层次提升、产业聚集水平和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深入推进“一站式”服务和代理服务,优化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园区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科学合理配置要素资源。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和潜在价值,重点引进科技含量和产业附加值高的企业,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健全项目用地评审机制,坚持项目用地全市统筹,对不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要求和供地标准的项目不予供地,按照分期供地原则,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重点发展区域用地需求。建立园区内企业退出机制,通过盘活存量、清理闲置等方式,将整理、清理出的土地指标集中用于产业后续发展。制定“关、停、并、转、迁”计划及配套鼓励政策,积极引导符合入园条件的企业向工业园区内调迁。

2.强化能源保障。按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推进电网、天然气管网建设,建立能源主管部门、能源供需双方的联动机制,积极争取天然气、电力增量支持。加强能源运行监控,做到合理分配,完善能源应急保障机制,优化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速度,确保高端项目、重点项目能源供给,提高产业发展的能源保障水平。

3.优化资金配置结构。优化市级财政产业扶持资金支出结构,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发展、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和关键技术研发等领域。积极发展区域技术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搭建多层次、多元化资金渠道,引导创业(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等社会资金向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领域集聚,优先保证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性资金支持。

4.完善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建立完善多层次产业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任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开通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开展“筑巢工程”,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引入世界知名教育、医疗、健身等配套服务企业,营造舒适生活环境,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实施“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全力推进经营管理者职业化,提高职业经理人的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和战略开拓能力。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按照市场需求引导职业培训方向,着力推进技能职业培训市场化、行业化和社会化。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分工和任务落实,构建起促进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机制。同时,要强化对规划的学习宣传,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贯彻规划的自觉性。

(二)完善规划体系。科学编制“十二五”期间工业重点行业、工业园区、产城一体、天府新区等专项规划,注重工业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注重规划与产业政策和制度建设之间的衔接配套,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

(三)狠抓任务落实。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年度推进方案,将规划所确定主要发展目标和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确保规划任务分年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加快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提高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水平。

(四)强化监测考核。加强对规划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调整响应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目标考核督查,增强规划的导向性和约束性,确保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附件: 1 · 12CFF16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44799.html

本文关键词: 成都市, 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