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牧局关于2001年大春粮食生产安排意见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8-11-13 15:36:38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牧局关于2001年大春粮食生产安排意见的通知》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政府同意市农牧局《关于2001年大春粮食生产安排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二月六日



关于2001年大春粮食生产安排意见



2001年大春粮食生产,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在水稻尤其是优质稻生产上突出抓好品质结构调整,继续采用高产节本增效措施,积极示范高产保优技术,大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一、指导方针



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基本稳定我市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适度扩大经济效益高的粮食作物面积,加快订单农业的进程,积极发展优质稻生产,努力提高粮食作物的品质和效益。按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突出特色,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在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改善粮食种植业的内外环境,保持粮食单产水平基本稳定。着力改善品质,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因地制宜扩大优质蛋白玉米及高淀粉、高糖度等专用型玉米品种面积。积极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小杂粮生产,挖掘旱粮增产潜力,加大晚秋开发力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综合效益。



二、预期目标



大春粮食指导性计划播栽面积650万亩,其中水稻425万亩,玉米80万亩,红苕80万亩,其他粮食65万亩。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稳定在近年的平均水平。各区(市)县可因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种植计划,积极引导农民面向市场,种植适销对路的粮食作物及品种。



三、主要技术措施



(一)立足结构调整,优化品种结构



2001年要把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作为工作的重点。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及时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积极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结构,在大春粮食生产中加大品种优化的力度。计划2001年全市优质水稻的比重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0.0%。加大优质蛋白玉米及其他专用玉米、专用红苕的种植比重,扩大小杂粮(巴山红豆、绿豆、白云豆、雪山大豆等)面积,并实施好“大豆工程”。



1、水稻。在推广优质品种方面,要坚持“常规优质品种与杂交优质品种相结合,高档优质品种与中档优质品种相结合,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集团品种当家,以部分二级以上优质稻米品种为主,兼顾抗性和丰产,搭配中高档稻米品种。主推品种:菲优多系一号、K优047、D优68、冈优527、Ⅱ优906、Ⅱ优162等;扩大示范种植的品种(组合):D香优26、D香优527、宜香优1577、丰两优一号、E532、E540、D702A/527、两优培九、金优725、D702A/多系一号、中九A/838、金优141、D优527等;常规优质稻品种:胜泰一号、中香一号、优417、蓉米一号,禾嘉2号等应在订单农业基础上试种和种植。继续实施好“优质稻示范工程”,并搞好优质稻米的产业化开发。



2、玉米和红苕。玉米可选择品种有农大108、雅玉8号、川单21(SAU97-1)、川单14、川单15、辽源一号、石单3号、渝糯1号、甜糯白等;试种龙泉早糯、2075、雅玉10号、黔糯971;作鲜食玉米的品种有珍珠糯、杂糯1号,龙泉早糯等。红苕可选品种有川薯101、南薯99及脱毒的南薯18、徐薯88等。



3、小杂粮。可在岳陆区相对连片种植巴山红豆、绿豆、白云豆、雪山大豆等。要改变农民粗放种植习惯,提高品质和产量。玉米套种大豆是提高丘陵、山区经济效益较好的种植模式,各地要加速推广。



(二)加快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



在抓好大春粮食生产适用常规技术推广的同时,要加快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水稻旱育秧及旱育抛秧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0.0%以上,其中旱育抛秧80万亩,同时加大机械抛秧示范力度。二是大力推广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重点是种子包衣、育苗移栽、地膜及秸秆覆盖、双行错窝、隔行抽雄人工授粉。红苕则应抓好独轮大厢、长藤早栽、适当增加密度等。三是推行秸秆还田,切实搞好沃土免耕栽培、秸秆覆盖栽培等技术落实,力争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200万亩,示范推广沃土水旱免耕面积达30万亩,重点试验、示范我市在全国首创的秸秆覆盖水稻集约化栽培新技术2万亩。四是实施平衡施肥、病虫综防、农田无草害工程,使用多元复合(混)肥,增施有机肥,提高产品品质。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提倡使用旱育秧“一包药”、壮秧剂等,节约生产成本。同时,搞好高效低残留农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了。



(三)开发晚秋抓增收



要充分利用我市三季不足两季有余的种植潜力和温光资源较丰富的条件,大力开发晚秋生产。要面向市场,围绕增收抓开发,推广晚秋生产多种增产增收模式。全市计划种植晚秋作物180万亩(其中秋粮90万亩)。晚秋开发中要适度扩大秋洋芋、秋黄豆、秋玉米等适销对路的粮经兼用作物种植面积,把晚秋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四)继续搞好优质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



2000年,全市粮油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特别是优质稻品种的引进,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筛选出了一批有希望的优质品种和组合。但是,与我市粮油生产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各地要在抓好大面积生产指导的同时,继续做好优质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因地制宜地建设新品种新技术试验试范基地,加快筛选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品种,做好优质粮油保优配套栽培技术、高产低成本技术、轻型栽培技术等新技术的研究及储备。



四、工作措施



(一)广泛开展科技示范,搞好样板



要动员组织各级农业技术人员,以“丰收计划”为龙头,广泛深入开展“百千万”和“5211”科技示范活动,搞好优质高产示范片(点)建设,辐射带动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工作。要切实抓好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以结构调整、优质高产高效技术为主,培训重点为水稻旱育秧、抛秧、沃土免耕栽培、高效低残留农药施用等技术。技术培训工作要求在2001年3月中旬结束。要继续加强农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稳定农业科技队伍,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二)搞好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要



要以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为重点,发展订单农业,各区(市)县要建立2000亩以上的优质稻示范片。同时,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农业的发展,培育龙头企业,走“企业+服务指导体系+农户”的路子,创出优质品牌,进入商品流通市场。农业和粮食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落实粮食收购中的优质优价政策。各区(市)县要学习借鉴省“优质稻示范工程”的经验,根据共赢的原则,主动与当地粮食管理部门、农产品加工企业联系,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搞好成质米的开发,争取在3-5年内创出“成都造”名牌。



(三)加大种子管理的力度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种子市场化加快,竞争将更加激烈。各级农业行政部门作为执法主体,要加强对种自卫队生产、加工、经营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保护种子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尤其在大春备耕阶段,要对种子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种子质量标准、包装标牌标识、植物检疫和品种审定等几个方面的要求对种子市场进行检查,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子的不法行为,建立良好的种子市场秩序,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我市农业生产的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大春粮食生产的领导,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品种结构优化、农民增收这一主题,深入调查研究,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当好党政领导指挥农业的参谋。在备耕、播栽和田管等关键时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全力以赴深入生产第一线,切实抓好增产增收的指导和落实。各涉农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种子、农膜、化肥、农药、燃油、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生产、调运及供应工作。各地要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并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农业信贷投放。



成都市农牧局



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45674.html

本文关键词: 成都市, 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