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府发〔2007〕25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成府发〔2007〕25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已经审查通过了成都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市政府同意《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现将该报告印发你们,请据此安排工作。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计划,由市发改委和有关部门组织下达执行。
2007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新”突破年。各地、各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成都”的主题,抓好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增进人民福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完成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新局面。
二○○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7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具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较快区间。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正处于较快发展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经济运行会更加稳健。从省内环境看,全省将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主题,实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战略和“十大惠民行动”等一系列措施,有利于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从我市条件看,我市正处于产业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消费升级有利于形成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区域合作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体制创新有利于增强发展活力、宏观调控有利于又好又快发展的黄金发展期,我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是综合竞争力亟待提高,以工业为核心的三次产业发展不够仍然是突出问题,资源和环境容量约束加剧,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一些地方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和“三大工程”的效果还不够明显。这些需要在2007年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一、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新”突破年。按照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成都”的主题,深入实施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成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省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额增长18%,出口增长1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左右,城镇化率同口径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二、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实现2007年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各地、各部门要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城乡统筹,促进科学发展;坚持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发展;坚持注重民生,促进和谐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三个集中”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优化工业空间布局规划,建立工业发展空间拓展管理机制,完善集中发展区配套设施及承载功能,适时调整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标准,促进集中发展区错位发展,扶持培育特色园区,力争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投入增长10%以上。鼓励兴办飞地工业和联办工业,新引进工业项目必须进入集中发展区,引导区外企业调迁进入集中发展区,力争工业集中度提高3个百分点。继续抓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
二是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产业聚集为支撑梯度引导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千方百计扩大农民就业,做好被征地农民拆迁补偿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农民向城镇转移新增10万人。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和农民新居工程建设,启动建设农村新型社区100万平方米、农民新居工程300万平方米,配套完善道路、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
三是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依托优势产业带,引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集约经营进程,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建立健全有利于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资源配置机制,力争全市农用地流转面积达到210万亩以上。
四是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分区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用水保障工程,基本解决48个丘陵易旱乡镇农村用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高标准建设基本农田10万亩,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8万口。加快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和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80%的行政村通宽带网络,新建农村公路200公里。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改善403个贫困村的交通条件,新改扩建敬老院50所,改造1400户农村低保户住房,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建立全社会参与的贫困农村持续帮扶机制,贫困村和经济发展缓慢村人均纯收入增加440元。
五是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加快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结构。服务业优化发展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成为带动全市发展的龙头和参与区域竞争的主体。新型工业重点发展区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重点,成为支撑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区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形成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强中心城区与远郊市县结对合作,改进市级部门对口服务方式,对欠发达地区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及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完善信息及项目有序流转的激励、补偿机制,统筹协调重大产业化项目的选址落户。
(二)加大“三新”突破力度,推进产业跨越发展。
1.努力实现工业发展新突破。工业增加值增长14.5%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提高到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电子信息、医药、食品、机械、冶金建材、石油化工六大重点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降至1.67吨标煤,规模以上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80%以上。
一是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以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抓好主导产业培育和集群发展。壮大机械产业集群,扶持发展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民用飞机和直升机整机研发制造等项目,力争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24%以上、航天航空核能产业增加值增长26%以上、模具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构建以成都高新区为主、连接武侯区和都江堰市的软件产业带,拓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软件开发和光电显示等生产领域,力争增加值增长42%以上。打造医药产业集群,加快创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构建国内一流医药自主创新共享平台,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研发孵化及生产企业,力争增加值增长14%以上。做强食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乳品、酿酒、果蔬加工和软饮料、烟草等产业,力争增加值增长24%以上。优化冶金建材产业集群,以优质钢材和新型建材为重点,拓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力争增加值增长25%以上。形成家具研发制造产业集群和鞋革产业集群,加大整合和吸纳沿海产业转移的力度,扩大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力争家具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鞋革产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
二是培育壮大企业集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骨干企业快速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和辐射能力强的大企业集团。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增资扩股、合资合作、跨地区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1户,其中10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9户。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力度,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0户。引导大企业大集团向中小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2.努力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新突破。农业增加值增长4.8%以上。新增千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基地10个以上。农产品综合加工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耕地流转面积新增50万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2万人以上,20%以上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年收益达到1万元以上,新增农村专合组织10%以上。
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粮食高产规模化基地,粮食总产量达到260万吨以上。抓好生猪、食用菌、茶叶、蔬菜、水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伏季水果、杂柑和猕猴桃等优势产业带建设,新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基地(企业)20个,力争申报和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扶持林业产业和速生丰产林建设,巩固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成果,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引进一批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伊利和蒙牛乳品加工、成都—泰国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建设,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拓展精深加工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单打冠军和产业链条长的企业,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20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面达到65%。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力争创5个国家级品牌、3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30个国家农产品认证、20个省级品牌。
三是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在蓉农科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健全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和病虫害防控体系,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途径。鼓励和支持各类专合组织向多层次生产经营和服务发展,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合理布局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放心店”为载体完善农村商品配送体系,保障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
3.努力实现服务业发展新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力争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增长19%和30%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会展业增加值增长23%以上。金融、会展、物流、信息服务、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继续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深化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果,深度开发城市旅游休闲产品。加快组建成都文旅集团,做好旅游精品景点景区和精品线路打造、宣传促销、市场整治和服务质量改善工作,建设都江堰—青城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抓好大熊猫生态园、道解都江堰实景演出、天府华侨城、道源圣地等项目建设,办好第五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二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演艺等重点优势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国家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建设,数字娱乐业产值增长50%。深入打造金沙演艺和快乐天府两大文化时尚娱乐品牌,推进传媒集团发展,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企业,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抓好市文化宫迁建、锦绣工场等项目建设,办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特别会议、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等活动。
三是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提升展会品质,着力推动会展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办好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第20届中国体博会、第58届医博会等大型会展活动,提高成都国际家具展、国际汽车展等展会影响力,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展会。壮大展览龙头企业,完善会展业服务体系。
四是加快发展物流业。抓好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新都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青白江物流园区和龙泉、双流物流中心启动区骨干道路开工建设,推进北部商城规划建设。引进一批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引进有实力的物流地产商参与物流园区开发建设。开通成都至首尔、德里、布鲁塞尔等直飞货运航班,力争取得第五航权,努力开辟更多铁路集装箱五定班列,降低物流成本。
五是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供应制度,增加经济适用住房和中小户型及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五城区普通商品住房计划供地4500亩,保证经济适用住房供地100—200亩、修建4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住房计划供地300亩、修建7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计划供地100亩、修建20万平方米。
六是大力发展金融和信息服务业。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品种,深化市商业银行和市农村信用联社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征信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以我市成为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和软件出口创新基地为契机,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数字内容服务业和以软件外包为龙头的服务贸易,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销售收入增长35%。加大中央商务区建设力度,推进商务、会计、律师、咨询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七是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促进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向特色经营、品牌经营的新型业态转型,力争商品零售连锁率达到23%。抓好专业化市场建设,建设城郊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片区,培育年交易额20亿元以上商品批发市场7个,其中50亿元以上市场3个。引导社区服务业向公共需求潜力大的领域规范发展。
(三)加大有效调控力度,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提高规划引领水平。充分发挥规划的带动作用,抓好“十一五”总体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实施工作,开展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和城乡产业布局规划编制,配合编制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加快编制区(市)县城乡建设、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完成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规划,加快建立互相衔接、全面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尽快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严格落实项目布局和规划修改程序,强化规划的空间约束功能。
保持适度投资规模。认真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2007年政府投资的重点是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资源环境、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以及涉及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需要抓紧解决的建设项目。运用市场机制激活民间资金、盘活社会资金,逐步健全投资自主增长机制。
注重优化投资结构。积极运用经济杠杆、法律手段、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信息引导等方式,引导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执行项目开工“六项必要条件”,腾出环境容量和土地、资金、能源等生产要素,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的项目建设。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安排重点项目304项,年度计划投资481.4亿元。一是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完善重大项目策划机制,力争1000万吨炼油项目通过评审和核准、成都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授牌,加快成渝客运专线、城市环线列车、双流机场第二跑道、武侯祠博物馆二期、第二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关口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抓好新开工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成都新客站、成绵峨城际客运专线、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动工建设。三是抓好在建项目推进工作。重点做好80万吨乙烯、攀成钢搬迁改造等在建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加快8英寸芯片、地铁1号线、达成铁路扩能改造、成金(金堂)城市快速通道、亚东水泥二期、台玻二期、城镇污水处理厂、基层公检法司基础设施、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等项目建设进度。四是竣工一批重大项目。重点确保一汽搬迁改造、金堂电厂60万千瓦机组、铁路枢纽北编组站等项目完工投产,促进完成45个电网改造项目、洛带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等项目。
五是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招投标流程,强化招投标全过程监督,对已完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的项目进行绩效稽察,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积极促进消费增长。合理调整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支持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及现代粮食物流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消费。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健身、体育、休闲等消费。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强化经济运行保障。加强资金争取和信贷支持工作,强化与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导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中小企业等的信贷支持。积极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推荐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
推进“税银库”联网工程,提高财税资金运转效率。加强价格调节工作,合理运用价格杠杆调控物价。
强化煤电油气运统筹协调,保障生产平稳运行。
(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进创业环境优化。深化各项改革。一是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强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办事流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政府特许经营权出让管理,推进城乡公用事业改革。
强化财政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完善市属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启动2—3户企业破产程序、完成10户企业破产清算和20户已破产企业生活区改造移交,启动5户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体制改革。三是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步伐。深化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规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机制,构建产权明晰、充满活力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积极探索进城农民宅基地有偿转让,充分利用土地征收、农居拆迁、村庄撤并等带来的财产权益性收入增加的机遇,逐步形成农民收益新格局。四是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服务、担保、中介服务和融资体系,提高民营经济的比重。五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制定行业协会管理办法,争取省上在成都开展改革试点。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健全“撤村建居”社区和乡镇社区组织体系,开展以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化管理试点。
扩大对外开放。一是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着力打造投资比较优势,发挥重点建设项目投资需求和市场优势,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规范和优化对来蓉投资企业的全程服务,吸引内外资增加对工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投资,引导跨国公司把更多高端制造、研发环节转移到我市,促进招商引资从注重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二是扩大外贸出口。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一般贸易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发展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引导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出口,继续严控“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适时增加能源资源、原材料以及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引导大型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扩大对外工程承包,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投资、建设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参与资源类项目投资和开发。
(五)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进增长方式优化。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指标、考核和监测体系。突出抓好钢铁、电力、建材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对节能降耗重点项目的支持,抓好工业节水工作。把能耗作为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组织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完善主要工业耗能设备和产品能效标准及产品能耗限额。完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水价政策和有利于节能降耗的财税政策,健全排污收费制度,建立节能专项资金,支持重大节能工程建设和重要节能技术、高效节能产品推广。继续挂牌整治超标排污企业,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
加强污染防治工作。整治修建江河堤防1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36平方公里。推动水环境治理从河道治理、局部治理转向河流治理、流域治理,以岷江内江水系锦江流域为重点,完成污染最为严重、对水环境和饮用水源影响最大的21条河流的治理。中心城区新增4座污水处理厂,各区(市)县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工业集中发展区污水实现达标排放,全市流域3个出境断面水质进一步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6%以上。加强城区机动车排气、建筑扬尘、燃煤污染控制和高能耗、高水耗工业企业治理,全年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5天以上。高标准建设成都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生活垃圾发电项目,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规模,配套固体废物规模化集中处理处置设施。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完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积极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和产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继续推进循环经济型工业企业、园区和区(市)县的试点,逐步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继续扩大新型建材的应用范围,在新、改、扩建的建筑工程中严格执行建筑节能50%的标准,开展绿色建筑的试点示范工作,推进建筑节能评估认证制度。
深入推进高科技成都建设。实施新型工业化科技推进行动,面向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实施8个重大专项和19项重点项目,开发主导产品、重点新产品50个;面向大型(骨干)企业,引导建立5个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企业技术)中心;面向产业集群,完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推动软件外包、集成电路设计等8个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完善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信息情报共享等创新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实施科技富民推进行动,启动特色动植物新品种引选育及配套技术等3个重大专项,实施粮食规模化生产科技示范等5项科技示范工作,加快镇村科技服务站点建设,推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创新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有效结合的新机制,争取率先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六)加大城乡建设力度,推进人居环境优化。加强城乡建设。继续推进北部旧城改造、北新干道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沙西线二期工程,启动地铁2号线和成彭高速城内段改造、邛崃至名山高速公路等工程,积极推进城东、城南副中心和中央商务区建设,高标准建设给排水、供气管网等设施。抓好城市风貌建设,完成一环路、二环路等4条城市主干道和宽、窄巷子等6条特色街区的架空线路下地工程,在中心城区建成20公里的人行景观步道,基本完成三大历史文化片区保护建设,重点对文庙街等11条街区进行景观打造、业态调整和文化重塑。整治并贯通三环路50米绿化带,加快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基本建成以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沿河沿路绿化为基础的绿色生态屏障。办好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加快道路、管网、自来水厂等设施建设,金堂淮口、邛崃羊安等8个镇建成乡镇一级污水处理设施,提高优先发展重点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强古镇、民居特色保护和利用,逐步形成景观鲜明、各具特点的城镇和乡村风貌,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建成初具规模的小城市。
强化城乡管理。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在中心城区全面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推行环卫、市容、市政管理和执法“四位一体”的巡查模式,健全和落实“门前五包”管理制度和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城管街面执法全时段、全覆盖的督查机制。在优先发展镇和重点镇的村以及郫县、新都区、青白江区全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规范便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持续强化背街小巷、出入城道路、铁路沿线、城郊结合部等薄弱部位市容环境以及户外广告、商招店招的综合整治,依法规范城区养犬管理。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改善城区路面交通高峰时段的拥堵状况,统一规范各类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市容市貌不断提升。
(七)加大改善民生力度,推进和谐成都建设。开展“惠民行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就业促进、最低生活保障、教育资助、医疗保障、城乡交通建设、农村用水保障、农民工培训、农村安居、扶贫解困、环境治理十大惠民行动,办好群众急需、受益的实事,切实解决关系民生、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完善就业援助962110长效机制和劳动者自主创业服务体系,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新增8万人以上;巩固中心城区比较充分就业成果,近郊区县实现比较充分就业;进一步培育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制度和办法,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开发就业、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加强就业督导,完善以就业实名制为基础的城乡劳动力动态管理体制和城乡劳动力资源数据信息库,逐步建立健全全市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动态长效管理和失业预警机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制度,提高基金征缴率,抓好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工作,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试行企业招用农民工社保补贴政策,将征地农转非人员全部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强化社保基金管理,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少儿住院互助金工作,力争全市0—18岁少儿参加少儿住院互助金达到80%以上,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心城区试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推开,在远郊区(市)县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试点。完善城乡低保、救助和救济制度,启动农民工留守家属综合服务体系试点,实施农村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0%。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积极实施法律援助,开展城乡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发展早期教育,推进农村幼儿园建设,提高学前三年教育和早期教育质量。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郊区(市)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信息技术费,五城区及成都高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实行农村学生就读中职免减学费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合理调节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教师交流、资金倾斜、结对帮扶等形式帮助薄弱学校改善条件、提升水平。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发展。推进特殊教育和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引导职业技术教育向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教育转变,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支持高等教育发展。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和城乡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启动天府大剧院、成都博物馆和中法成都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30个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100个示范性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建立650个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工作站(点)和50个农村便民书店,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抓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实现50万户,全市光纤电视满覆盖,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农村数字微波用户2万户,建设5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强化政府对文化事业的管理和服务,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文物、大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推进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完成乡镇公立卫生院、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开展县级医疗机构优化整合建设试点,促进一、二、三级医院协调发展。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网底建设,完善农村药品监督供应网络体系和城市低保群众用药救助机制,实行各区(市)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与乡卫生院对口帮扶,完善惠民医疗协作体系,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继续抓好卫生执法监督、中医药发展、卫生人才培养、巩固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成果及医疗废物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等工作,完善医患纠纷协调处理机制,加快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传统医学中心建设,提高艾滋病、结核病、人禽流感、霍乱、鼠疫、非典等重大疫病防控和医治能力。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及残疾人工作,建立计划生育伤亡家庭扶助制度,提高出生人口缺陷干预能力。抓好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建成中国乒协西部国际培训中心,承办好女足世界杯等体育赛事,做好参加第六届城运会准备工作。
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加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环境污染等突发应急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推动应急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的安全监管,抓好矿山安全和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工作,关闭年产3万吨及以下煤矿。深入开展平安成都建设活动,推动天网工程向郊区(市)县延伸,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大对食品、药品等的安全监管力度。
附件:成都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