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府发〔2007〕76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8-11-14 08:20:36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成府发〔2007〕76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一月九日



成都市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成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成都气象事业发展,对提高气象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省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06〕16号)和《四川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成都气象事业发展现状



(一)“十五”期间成都气象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1.气象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5年来,已建成由14个气象信息卫星接收站、131个自动气象站、1个L-波段雷达探空站和卫星遥感接收应用系统、市县气象信息专用虚拟网络构成的基础业务技术体系,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能力。



2.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开发了地质灾害、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大雾预报、暴雨内涝预报预警等业务系统并投入运行,天气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和高温等高影响天气预报无错漏。新增空气质量预报、人体舒适度预报等业务服务,城市气象服务从无到有。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以及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将气象信息传递到市、区(市)县、乡(镇)、村组负责人和社会公众,有效提高了气象服务信息的城乡覆盖面。



3.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有力。先后承担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我市、西部论坛、西部博览会、花博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女足世界杯等110余次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任务,确保了每次气象保障服务的准确、及时。



4.传统农业气象服务向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转变。在继续加强对主要粮经作物生育期气象条件全程动态跟踪监测服务、作物病虫害预报、粮食产量预报的同时,积极开展了枇杷、冬草莓、猕猴桃、食用笋等特色农产品规模种植的气候适应性论证,并开展了花木基地、蔬菜基地生产的专题专项气象服务。



5.人工防雹降雨工作取得显著效益。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规范化建设,强化作业安全管理,理顺了市、区(市)县两级人工防雹降雨工作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由45个作业炮点、15部车载火箭组成的固定与移动作业相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5年来,人工防雹降雨工作在我市防雹、抗旱增雨、工程蓄水、重大社会活动保障、城区空气质量达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成都市暴雨洪涝特征研究》、《成都市浓雾分县客观预报方法》、《成都市西南片区县暴雨洪涝客观预报方法》、《成都市粮食作物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研究》、《双流县气象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等一批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运用,为我市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7.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成立了市、区(市)县两级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大力开展气象法制宣传和教育,组织执法检查1300余次,查处、纠正违法事件近百起,市民的气象法制意识得到提高。



“十五”期间,我市气象工作坚持气象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始终把决策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着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服务能力,提升气象服务科技含量,坚持科技兴气象,不断拓展业务服务领域,气象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气象工作在气象灾害防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大社会活动和重点工程建设气象保障、应急气象服务、方便城乡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五”期间成都气象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气象事业整体发展水平与特大中心城市的地位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尚未建立,观测时空密度不够、观测技术手段不足,对暴雨、冰雹、大风、浓雾、霾、雷电等局地灾害性天气和高影响天气监测和预警的有效性不高。二是预报预测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精细化预报不能满足防灾减灾和人民生产、生活的新要求。三是气象业务服务领域拓展不够,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和城市气象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四是对重大气象灾害、环境污染、森林火灾、流行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气象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五是对空中云水等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足,气候资源变化分析能力和气候资源承载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六是市级和部分基层台站气象业务、服务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较差,严重制约了我市气象防灾减灾和高影响天气服务能力的提高。



二、“十一五”期间成都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方向,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增强对城乡气象灾害和高影响天气的监测、预警预报和防御能力,拓展成都公共气象服务领域,全面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和综合效益,以适应特大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科技为支撑,以提升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和城市气象服务水平为重点;坚持速度、规模、效益相统一,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城乡平衡,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总体目标。构建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城乡一体化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气象监测与气象服务的城乡全覆盖,全面提高城市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气象业务、综合服务能力达到全国副省级城市的先进水平。



三、“十一五”期间成都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建设完善气象监测和信息共享系统。针对特大中心城市防灾减灾、城市气象服务和农业气象服务的需要,建设由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遥感、移动气象观测等相结合的遥感、遥测、连续、自动化的城乡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对现有气象观测站实施技术改造和观测环境改善。提高对局地灾害性天气、高影响天气、城市环境气象和生态与农业气象的监测能力。



升级、改造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建成统一规范、稳定、高效的信息收集、存储、处理、分发服务系统;统筹建设涵盖大气、水文、农业病虫害、土壤墒情、森林火险、地质灾害、城乡防洪、空气质量等信息的市、区(市)县两级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共享平台。为各级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和公众提供广泛、高效的气象信息服务。



(二)建设精细化预报业务和应急服务体系。建设成都市中小尺度数值预报系统、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建立乡镇预报、城市分区预报业务;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系统、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建立完善公共安全和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的监测预警、对策分析业务、信息发布机制和政府组织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的服务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高影响天气精细化预警预报准确率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保障服务水平。



(三)建设城市气象服务体系。重点建立完善覆盖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的暴雨内涝、城乡渍涝气象预警、城乡交通安全气象监测预报、空气质量监测预报业务并开展针对性服务;开展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深化城市高温、寒潮、浓雾等高影响天气的气象服务;建立发展大成都旅游气象服务;充分利用短信、广播、电视、咨询电话、网站、报刊等传媒,把气象预警预报、实况监测等服务信息及时分发到各类用户,满足政府、各行业和公众对气象信息的不同需求。提高为特大中心城市服务的气象业务保障能力。



(四)拓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领域。建立为农业产业化、特色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建设农业气候资源调查、评估和农业气候区划服务平台;开展新品种引进推广、产业结构调整和大中型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农业气候适应性论证业务;进一步完善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土壤要素、病虫情动态变化监测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产量预报工作。提高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五)改造优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建设成都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改造完善市、区(市)县人工影响天气有关技术设施,提高我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科技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开发空中水资源、防雹减灾、改善大城市空气质量和森林防(灭)火工作提供有效服务。



(六)建立雷电灾害监测服务体系。建设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重点区域雷电灾害预警服务;建立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调查鉴定业务和机制;完善全市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服务体系。全面提高雷电灾害防护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



四、“十一五”期间成都气象事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一)城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气象服务系统工程。



1.建设成都市气象综合观测网,提升灾害性天气、高影响天气综合监测能力和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根据城市气象服务和优先发展重点镇、重点旅游景区、重点农经作物主产区、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气象服务需求,新建100个多要素自动观测站,现有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增加辐射、紫外线、土壤温度、湿度等观测项目;在成都市三环路、绕城高速、机场高速及其他高速公路成都段设置50个能见度自动观测站,构成交通安全气象监测网;建设1个云闪探测站、30个重点区域大气电场探测站和闪电定位监测应用系统,构建雷电监测网;新建2个大气成分观测站;改造现有高空气象探测站,新建GPS水汽遥感监测应用系统和3部风廓线雷达,组成成都市高空气象探测网;利用市内高层建筑物建立气象观测铁塔,开展城市气象和大气成分梯度观测;购置1套车载气象观测系统,填补移动应急气象观测空白;在龙门山成都段建设旅游气象服务监测网;在常年旱情偏重的东北部、南部山丘区(金堂、龙泉驿、青白江、双流、崇州、邛崃、蒲江、大邑)建立22个土壤墒情监测站,构建土壤墒情监测站网;建立温江、双流、邛崃、都江堰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站;建立EOS/MODIS卫星遥感信息接收处理系统。建设综合气象观测网全网远程监控系统和技术保障系统。



2.完善预警预报系统,提升对灾害性天气、高影响天气的精细化预警预报能力和防灾减灾与安全保障气象服务能力。引进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和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融合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仪、风廓线雷达等气象观测资料,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的数值预报业务、城乡暴雨洪涝监测预报业务、高温热浪预报业务、大雾(能见度)预报业务、雷电预警预报业务、城市环境气象预报业务、作物发育期预报、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预报预警业务,土壤湿度监测预报业务和基于GIS的森林火灾监测业务。



3.建设城乡气象应急服务系统,提升公共突发事件、气象灾害和高影响天气的应急服务能力。应用高时空密度的气象综合监测资料、精细化预报产品和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业务系统;利用社会公用信息基础设施,搭建气象服务产品发布平台。



4.建设完善气象信息系统,提升为气象监测、预报预测和气象服务的信息支撑服务能力。改造、升级市、区(市)县气象局局域网;建立市气象局到区(市)县局4M带宽的SDH专用宽带广域网;开通市气象局到区(市)县局的天气预报视频会商会议系统;建设气象数据库系统、海量存储系统和信息服务网站,对各种气象资料实施有效管理和应用,建立气象信息共享业务。



5.完善农业气候资源开发系统,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提供精细化服务。建立基于“3S”技术的农业气候区划业务系统;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包含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生态气象综合数据、卫星遥感资料数据、农业气象灾情基础资料、农业经济统计信息、农业气象指标、地理背景信息等内容的农业气象数据库。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服务,开展特色农产品的气候适宜性论证评价业务,为新品种引进、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6.建立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应用系统,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气象服务。应用卫星遥感、地面监测等技术,建立气候生态环境动态监测评估业务。开展森林火灾、高山积雪、植被指数、干旱、大雾等监测和服务。开展气候生态评估技术、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定期发布气候生态环境监测公报。



(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工程。



1.建设成都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强化作业决策指挥功能,提高指挥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建立指挥中心到作业点的通信网络与视频会商监控子系统、作业空域自动申报子系统、决策与指令发布子系统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平台的各类监测、预报信息加工处理系统及其集成应用环境。实现对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调度的可视、可控、快速、高效。



2.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监测子系统,依托基本气象业务观测网,加强针对天气、云系、动力及微物理结构的观测和催化效果的观测。新建一套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增强对市区降水云系组态、回波强度、高度和发展演变特征的实时监测;购置微型无人飞机,采集云中温度、压力、湿度资料,获取风向风速资料;布设双通道微波辐射计,连续遥测大气中总水汽含量和云中液态水含量及其分布规律;配备1套激光雨滴谱仪,用于对降水粒子的探测、分析和研究;在45个固定炮点安装测雹板,形成测雹板网,对我市降雹及雹灾进行全面监测。



3.建设作业效果评估子系统,增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定量化、有效性。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试验基地,对作业效果进行检验,研究形成可靠的技术方法,逐步建立物理、统计和数值模式相结合的效果评估业务。



4.更新、改造作业技术装备,进一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的质量和数量。更新高炮,配备地面AgI发生器;引进车载液氮消雾器进行人工消雾试验;完成全市炮点标准化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成都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培训基地,加强炮手的作业培训。



五、“十一五”期间成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实施进度安排



结合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实际情况,以两大气象重点工程建设为基础,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十一五”规划。



第一阶段为2006—2008年,建设气象监测和信息共享系统,基本形成我市一体化气象监测体系;建立成都市数值预报业务、短时临近预报业务、乡镇预报和城市分区预报业务,气象预报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初步建立公共安全和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城市气象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雷电灾害防护服务体系,初步完成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与特大中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气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阶段为2009—2010年,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气象服务系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建立城乡一体化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气象监测与气象服务的城乡全覆盖,气象业务、服务综合能力达到全国副省级城市的先进水平。



六、“十一五”期间成都气象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营造良好法律政策环境。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努力营造促进气象事业发展的良好法律政策环境。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各区(市)县政府要将气象事业发展纳入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并加大气象事业投入力度,将地方气象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加强为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气象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做好城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气象服务系统工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工程项目的立项、建设工作,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扩大资源共享,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广泛交流与技术合作,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先进性、实用性和项目建设的创新性、经济性、有效性。



(四)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事业的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服务,确保重点气象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市气象局要做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牵头制订完善所规划项目的建设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保障规划项目建设质量,确保项目尽早发挥效益。



(五)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培养和使用并重,人才能力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并举的原则,建立完善相应人才激励机制,抓好气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营造关心、重视和支持气象人才的良好氛围,优化气象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举办或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技术培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科技教育,提高气象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特大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气象服务需求和成都区域特点,优化气象业务布局、分工、流程优化和岗位设置,努力建立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的天气、气候、生态与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成分、雷电轨道业务技术体系。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46165.html

本文关键词: 成都市, 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