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府发〔2012〕11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府发〔2012〕11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成都市科学与技术发展“ 十二五 ”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成都市“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西部科技中心的攻坚阶段。为加快全市科技事业发展,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成都市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科技事业发展情况。“十一五”时期,成都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高科技成都建设,切实加快西部科技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国家创新型企业7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69家,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15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10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到876家,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成功上市。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070.4亿元,是2005年的2.7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4.74%,比2005年提高9.7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290.1亿元,是2005年的3.5倍;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236家,比2005年增加89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31家,占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总收入的62.7%。
2.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3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拥有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2家,国家级技术检测中心6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引导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7个;组建了成都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研发中心)等一批新兴产业创新载体;建立了成都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聚集了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200多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2019台(套),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取得较大进展,已成为西部地区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3.科技产出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31261件、25981件,为2005年的4.32倍和8.43倍,两项指标均居中西部城市第一;技术交易额44.7亿元,是2005年的3.39倍。“十一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技奖85项、四川省科技奖859项,拥有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281个。
4.参与国家科技战略分工的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市成功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城市、“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有2049项国家科技项目落户成都,其中,重大专项120项;新增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国家级科技产业基地5家,国家级科技产业基地达到20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时期,成都市科技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科技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二是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三是缺乏一流的高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四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效益不足,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五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还未有效发挥,科技创新载体还不健全;六是科技创新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七是科技创新成果利用转化率低,科技支撑作用未充分发挥。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形势分析
“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对科技事业高度重视,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国科技事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按照市委“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大力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加快天府新区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为全市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扩内需、调结构的任务繁重,围绕产业、资金、市场、人才的区域竞争日益激烈,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需求。为此,我市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部署,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成都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努力开创成都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力争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主动融入“五大兴市战略”,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以科技支撑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为方向,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民生科技为重点,以攻克核心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创新主体、载体和加强环境建设为保障,优化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融入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建成国家重要的创新型城市和西部科技中心。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赢得新的发展优势的重大需求出发,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成都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轨道。
——高端引领。积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依托科技创新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支撑产业高端发展,调高调优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重点突破。选择一批核心领域和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聚焦目标、集中投入、联合攻关,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协同和集成能力。加快成都天府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发挥成都高新区核心带动功能,实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全面带动成都科技发展整体跨越。
——服务民生。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点科技问题,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
——完善机制。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理清政府和企业、市场的职能分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深化财政科技投入、科技投融资等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三)发展目标。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基地。到2015年,全市R&D(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5%以上,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达到78人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件以上,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到23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成为全国一流、中西部领先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科技支撑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形成中西部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全市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大幅提升。到2015年,全市R&D经费投入达300亿元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0000件以上,新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5个,国家级研发中心达100家。
——打造中西部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成都高新区GDP占全市比重达到20%;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及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总数达150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达到10家;企业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35%以上。
——创建全国一流的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园区(基地)、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联合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载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更加完备;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创新,技术市场不断健全,知识产权战略得到深入实施。到2015年,建成科技基础条件平台6个、产业共性技术平台20个,建成企业孵化器40家,孵化面积达300万平方米以上。
——建成全国一流的科技人才强市。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快速增长,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市民科学素质显著提高。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35万人,引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100个,其中符合国家“千人计划”标准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达30人以上。
(见附件)
四、组织实施重点科技产业化工程
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瓶颈,引领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三次产业优化升级。组织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八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形成一批创新产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集群,建成一批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产业聚集区。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工程。大力开展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及关键技术研发,实施移动互联网、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物联网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在软件与信息服务、新型平板显示器、电子元器件等方面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到2015年,突破6个领域150项以上关键技术,发明专利授权860件以上,开发240个以上重点新产品,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60家以上,推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0亿元,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见附件)
(二)生物医药产业化工程。围绕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化学药物、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突破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高通量药物筛选和制备、抗体药物规模化制备、血浆综合利用、表面生物活化及改性等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推动川产道地中药材系统开发与综合利用,加快推进脑膜炎、狂犬病、破伤风、百白破等疫苗,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生物制品,新型抗体类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紫杉肽等创新药物,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快速诊断试剂(盒),医用磁共振系统、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等高端医疗设备,纳米骨填充材料、医用聚氨酯等生物医用材料及制品等重大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到2015年,突破40项以上关键技术,开发50个以上重点新产品,发明专利授权达410件以上,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50家以上,全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以上,建成特色鲜明、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见附件)
(三)新材料产业化工程。加快建成新材料设计、合成制备、加工应用、老化机理、低成本再利用等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创新体系,发展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共性基础材料,突破一批关键材料的产业化瓶颈技术,推进实施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硅材料以及先进稀土材料等科技产业化工程,增强我市新材料应用技术的竞争力,抢占国内高端新材料市场。到2015年,突破100项以上关键技术,发明专利授权400件以上,开发180个以上重点新产品,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20家以上,支撑新材料产业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建成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见附件)
(四)新能源产业化工程。积极发展太阳能、核能、风能、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等关键技术和相关装备制造,实施高效太阳能科技产业化工程、核电设备科技产业化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程、“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智能电网科技产业化工程,引导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光伏光热发电设备、第二代和第三代核电设备、风电整机关键配套设备、纯电动汽车和气电混合动力客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高光效功率型白光LED(发光二极管)和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站储能系统等重点领域。到2015年,突破40项以上关键技术,发明专利授权100件以上,开发50个以上重点新产品,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60家以上,支撑新能源产业实现主营收入达1100亿元以上,建成西部第一、国内一流的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见附件)
(五)高端制造业产业化工程。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装备、精密数控机床、精密模具、精密焊装、轨道交通装备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实施科技产业化工程。到2015年,突破200项以上高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发明专利授权达300件以上,开发300个以上重点产品,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200家以上,支撑高端制造业实现主营收入达3550亿元以上,成为国家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基地。
(见附件)
(六)节能环保产业化工程。大力发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等成套装备和监测设备等先进节能环保装备产品,积极研发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节能环保产品。到2015年,突破30项以上节能环保装备核心技术,发明专利授权200件以上,开发40个以上重点产品,培育30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支撑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实现主营收入600亿元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及制造基地。
(见附件)
(七)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工程。围绕现代服务业在技术改造和经营模式更新中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产业链协同与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以及工程总包、设备成套、零配件配套、产品应用服务、制造资源协作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关键技术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在金融服务外包、数字新媒体、现代物流、中药材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应用等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的标准和规范;积极开发现代服务科技产品,取得50项以上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市实施现代服务业科技示范工程提供产品支撑。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建成1个产业化基地。带动服务业增加值超过3500亿元,年平均增速超过12%;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2%,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超过42%。到2015年,制造业服务、研发服务、软件及信息服务、工业设计、休闲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70%以上,成为国内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城市。
(见附件)
(八)现代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工程。开展成都优势特色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重点突破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与健康养殖、精深加工等关键共性技术,支撑都市农业高效集约发展;搭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机制,辐射带动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壮大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培育精准农业和现代设施农业,引导有机农业和创意农业,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到2015年,我市主要农作物良种率达到98%,水产良种率提高10%-15%,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0%,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培育动植物新品种80个,获得品种权(或专利)20件,攻克我市农业发展中的重大共性技术50项,重点扶持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个,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及产业集群8-10个,完善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农业特色产业及村级科技信息服务站1000个以上,建成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果孵化五、加强民生科技推广应用(一)强化城乡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1.大力发展人口健康科学与技术。重点发展重大慢性病、传染病、职业病及常见多发病等疾病防治技术,发展个体化诊疗、数字化诊疗等临床适宜诊疗技术,大力提升城乡健康档案管理技术,全面提高药物和医疗器械生产技术水平,夯实全民健康保障的技术装备基础。积极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改善装备水平,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广实施优生优育先进技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人口素质。2.推进“智能城市”建设。重点研发“三网融合”技术、超级计算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技术,积极支持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社区管理、服务和政务信息化,形成城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通渠道。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鼓励创建循环经济技术开发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组织开发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开展垃圾、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示范。4.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鼓励低碳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改进、集成和创新,积极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加强污水处理和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推广燃煤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推动轨道交通、纯电动汽车等技术商业化应用。结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建筑低碳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应用,大规模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有效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利用地热能、污水源热泵技术。
(见附件)
(二)强化社会管理创新科技支撑。
1.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大市级专项经费投入,普及学校信息化终端设施,加快数字化教育教学建设,重点支持农村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和基本服务项目,构建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实施网络远程教育,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覆盖学历、非学历、职业教育、市民教育各个领域、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和终身学习平台。
2.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采用成熟先进信息技术,以电子健康档案应用为核心,建立“一个中心数据库、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三级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网络”,健全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功能完备、系统安全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建成区域协同医疗卫生服务共性平台,逐步实现区域卫生资源、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共享,实现城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卫生管理、医疗保障、药品监管等多方业务协同,实现市民健康“一卡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保障,促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全市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达到西部领先、国内一流。
(见附件)
3.推进城乡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城乡居民自由流动为目标,积极支持城乡人口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快建立以身份证为标识,集居住、婚育、就业、纳税、信用、社会保障等信息于一体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加快人口、法人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
(见附件)
4.推动公共安全科技信息化建设。加快提升应对自然灾害、食品安全等公共安全事件的技术能力,重点开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技术,研制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救灾专用装备,建立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技术平台,积极推进国家级存储灾备基地建设。加快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重点开发食品安全溯源技术、水体污染控制技术、大气环境在线监测技术、公共安全指挥与应急辅助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等。建设城市公共安全信息交换服务平台、共享数据库。
(见附件)
六、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支持前沿原创技术发展
围绕国家、省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紧跟科学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选择对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科技领域,超前部署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原创技术研究课题,取得一批具有独创性和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技术储备。
(一)开展重点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围绕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以粮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治、能源保障、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需求为重点,持续开展光合作用功能蛋白及作物抗逆机理、转基因分子育种、兽医新型疫苗、人类生殖发育和衰老以及人类重大疾病发病和防治、气候变化与山地生态系统演变以及信息科学技术基础、基础材料改性优化、新材料设计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前沿关键科学研究。
(二)加强前沿原创技术研究与储备。整合优势科技资源,积极参与国家大科学研究计划,主动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参与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开展前沿物理实验研究,消化、吸收、掌握聚变堆关键技术,尤其是反应堆级的磁体、包层、大功率加热和驱动、控制以及先进诊断等前沿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参与生命功能基因组计划,加强生物及人类基因组研究。开展太赫兹(THZ)前沿技术、新兴光电子器件等前沿核心技术研究,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发展主动权。
(三)推动学科均衡发展和交叉融合。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结合我市学科发展态势,推动基础学科协调发展。巩固提升我市在传统农业、畜牧兽医、生态环境、航空航天、特种高分子材料、轨道交通等学科领域的全国优势地位,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电子信息、材料、环境、生命、能源、交通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支持激素免疫学、药用植物学、民生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用材料等交叉学科的发展,推动学科整体水平提高。
(见附件)
七、加强科技创新主体与载体建设
以企业为主体,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主体与载体建设,加快建设企业研发中心,着力创建一流科技园区,建立健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夯实科技创新载体,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一)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综合运用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切实做好创新型示范企业、试点企业的指导服务工作,优先推荐自主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研发项目申报各类基金和科技计划,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及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150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达到10家。
(二)加快建设企业研发中心。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围绕国家目标、产业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加快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企业研发中心。鼓励大企业大集团、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通过委托研发、联合研究等方式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到2015年,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达3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比例达18%以上,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20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5家以上。
(三)着力创建一流科技园区(基地)。以创建一流科技园区为目标,按照“一区多园”布局,深化软件、信息安全、生物产业、高性能纤维等21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加强园区(基地)科技创新综合配套,聚集优质研发资源,力争建成中西部高端产业的核心聚集区。
(见附件)
(四)加快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立足科技产业园区(基地),以项目引入为核心,以技术研发为重点,以市场孵化为手段,采用“政府主导、公司化管理”的模式,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产业功能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与技术支撑,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开展前瞻性研究,及时掌握产业发展的相关信息,为产业功能区发展和相关企业提供有效的发展战略与技术咨询;招技引智,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的研发、设计、检测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入驻科技产业园区(基地);创新科技企业孵化机制,为入驻研发机构的创新创业提供专项资金、孵化场地、配套技术、知识产权等全方位支持;建设中试基地,搭建技术研发和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入驻科技产业园区(基地)的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强政府资本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入。鼓励产业(技术)研究院拓展业务范围,大力开展咨询、培训业务,实现多种经营,积极探索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模式。
(见附件)
(五)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产业功能区和企业聚集,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抱团创新”,构建“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到2015年,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中建成25家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见附件)
(六)加强孵化器建设。推广成都高新区大孵化模式,在市级产业功能区、重点产业园区构建以政府所建孵化器为示范、社会力量为主体、科技金融和中介服务为保障的孵化网络体系。推广中国-以色列孵化器共建模式,鼓励支持海内外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投资主体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深化与“中国城市科技企业孵化服务联盟”重点城市合作,加强网络化国际孵化器、专业服务器建设,促进资源互动共享。到2015年,全市孵化器面积达300万平方米以上,排名力争进入全国前列。
(见附件)
(七)深化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信息情报共享、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共享、科技战略决策咨询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技术市场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强化重大产业技术平台建设,搭建“国家级”检验检测技术平台,切实完善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定期发布《成都市重大产业技术平台服务项目》,做好平台服务项目申报及平台资源使用绩效评估,落实并完善平台使用激励政策,确保“十二五”期间动态保持20个左右的重大产业技术平台稳定高效运行。加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等重大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做实做强食品、新材料、光电显示与高效照明等重大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十二五”期间,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重点建设信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软件外包专业技术平台、行业应用软件公共技术平台、数字媒体与视频游戏专业技术平台四个子平台,以及集成电路设计、验证、测试、IP共享平台和光通信器件综合测试验证平台。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重点支持四川大学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建设。在先进制造业领域,重点支持产学研联合建设模具公共技术平台、汽车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在新能源产业领域,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太阳能光热光伏技术研发平台。在新材料产业领域,重点支持专业检测机构、标准化信息系统等公共创新平台。在现代服务业领域,重点支持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现代农业领域,重点支持在猕猴桃、茶叶、生猪、中药材、泡菜、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和川菜、豆瓣、白酒、蜀锦蜀绣等传统特色产业集聚区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到2015年,基本健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大产业公共技术平台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
(见附件)
八、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一)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1.建立健全城乡科技要素流动机制。完善统筹城乡科技服务专项,注重区(市)县特色产业发展对科技资源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强化对基层科技工作的引导和支持。加强市、区(市)县科技工作联动,不断完善新能源、新材料、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业研发机构建设运行机制。依托产业功能区规划,加快建设新兴产业、文化创意、研发服务、健康和生态建设的公共研发机构,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加快城乡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全域成都科技发展水平。
2.完善科技资源整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科技规划统筹协调机制,有效集成科技资源,确保完成重大科技专项。以成都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为重点,加强平台资源利用绩效评估,完善平台运行机制,丰富平台服务模式,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利用激励机制,推动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向产业聚集。加强产业功能区科技创新综合配套能力建设,推动科技资源向产业功能区、科技园区(基地)集聚和优化配置。深化校(院)地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探索完善合作交流机制,引导科教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协同解决区域科技创新重大问题。将科研攻关与市场开发紧密结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创新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机制。引导产学研各方建立共同投入、利益共享机制,形成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和合作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持续保障机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面向经济发展,统筹布局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科研课题,在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社会开放科教资源和开展科教公共服务。完善科技计划运行机制,形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科技项目协同攻关机制,促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
4.建立军民结合新机制。建立与驻蓉军工单位的会商协调机制,制定军民结合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促进项目对接和生产协作配套。鼓励支持地方企业与军工单位在电子、航空、航天、光电、核技术等领域以技术作价入股等途径,组建民品科技企业和技术研发中心。支持军工单位与地方联合共同争取承担国家科技专项,共建高技术创新基地和产业园区,推动军民科技资源互补互动,促进军地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中航集团等军工企业的科技资源,依托成都民用飞机产业园和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发挥其在航空整机、机载设备研发、设计和制造等领域的国内领先优势,加快国家级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形成航空航天产业链及产业集群。
5.深化科技计划管理、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优化计划实施方式,建立任务导向型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着眼产业发展支撑、科技能力提升、创新环境营建等重点任务,实施“产业发展技术支撑计划”、“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环境建设计划”三大主题计划,支持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培育战略功能区产业集群,构建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科技政策落实。建立科技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完善科技决策体制机制,建立将区域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转化为科研创新目标的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科学民主评议制度。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对科技部门、科技计划、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和监督。探索制定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科技评价运行机制,修订《成都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完善科技奖励制度,提高科技奖励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二)加快完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引导银行、保险、社会资本参与科技金融建设;深化成都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力争到2015年,创业投资资本达100亿元以上,科技保险金额累计达500亿元以上,集成金融创新业务服务企业200家以上;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风险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1.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完善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使用办法,逐步实现由项目无偿资助为主到按项目属性及阶段实行无偿资助、融资补贴、有偿使用、创业投资等多层次、多渠道资助方式的转变,提高财政科技经费的运用效率和放大效应。发挥成都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及各类母基金组建专业化子基金,参与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鼓励创投机构和金融机构向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投入。设立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资金,鼓励创业投资机构落户我市,对投资我市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的创业投资机构发生投资损失的,按实际投资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助。提高成都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风险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组建创业投资基金和直接投资等方式,支持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做大做强。
2.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服务。积极探索建立银行风险分担与补偿、收益共享的合作机制,鼓励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率先探索建立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特征和需求的业务营销和风险管理机制。建立符合科技支行特征的考核激励制度,对科技贷款投入大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额度的风险补助。大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在科技产业园区(基地)或创新企业集聚地建立科技支行或专营部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专业金融服务。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技术咨询服务机构,为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专业技术服务。鼓励银行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模式,开发以动产、权利质押等银行保理直贷、信用贷款等多种新型的债权融资模式。支持银行金融机构与市级科技专项资金运作机构成立专业科技银行或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开展“借贷+担保+创投”等综合服务。
3.大力发展科技保险。完善成都市科技保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增加科技保险补贴资金投入规模,扩大科技保险补贴覆盖面。制定科技保险考核激励制度,引导保险公司开展知识产权责任、技术交易、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险种试点,推动保险机构开发适宜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个性化保险产品。引导和推动融资性科技保险险种的开发和利用,落实科技保险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保险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联动。
4.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健全科技企业上市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工作,为具备上市潜力的优质企业争取支持。积极推动成都高新区新三板市场建设,实现未上市公司股权的场外交易。加强市域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的互动,为科技成果流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非公开方式进行股权融资提供服务。
5.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的激励与考核机制,优化服务网络,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多层次科技担保体系建设,强化市、区(市)县国有政策性担保公司融资服务能力。推动市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协会建设,健全行业自律监管机制。建立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服务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支撑科技金融发展的技术及风险咨询服务第三方机构,为科技金融投融资活动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三)建立健全技术市场。以促进技术交易和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加强技术市场培育,创新技术交易方式,提升科技中介机构实力,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技术市场。
1.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成都技术转移(集团)公司对技术成果转化“发现、筛选、撮合、投入”的重要作用,建立专业化运行机制和有利于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的国有资产投入、退出、核销管理机制,采取参(控)股、服务委托等方式,促进社会科技中介机构特别是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面向我市企业开展技术转移服务。对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处于研发阶段的重大项目提供早期资金支持,促进技术成果优先在本地转化。
2.大力培育技术市场。大力培育技术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引导作用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推动作用,推进创新主体的多向互动。加大技术市场项目储备,确保交易技术商品规模。完善技术交易评价标准,提高技术商品交易的质量。
(四)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创新科普机制,继续实施科普工程,进一步扩大科普教育覆盖面,着力培养和提升城乡居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开展科技宣传和重大科普活动,增强科普教育的影响力。
1.创新科普机制。建立“政府主导,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科普宣传机制,培育全社会创新意识,倡导尊重科学、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社会风尚。
2.实施科普工程。充分挖掘科普资源,建成一批市级科普基地。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普人员专业化水平。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各级科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各类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
(见附件)
3.开展科技宣传和科普活动。充分发挥手机、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组织好科技活动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大活动,开展好送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知识产权五进等活动。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和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价值观。
(五)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中介服务”,深入贯彻《成都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全面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着力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十二五”期间,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和一流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实现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长15%以上,企业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以上;全面建成政策环境优、创新活力强、运用效果好、保护水平高的全国一流知识产权强市。
1.实施专利战略。加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获取一批促进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鼓励引导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通信、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企业依托各类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专利联盟,制作和运用专利地图,构建专利池,实施专利布局。推动建设2-3个国家专利产业化基地,实施专利运用转化专项,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动建立技术标准联盟,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将专利上升为技术标准,力争在新一代通信、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领域形成一批行业、国家及国际标准。
2.深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开展企业、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推动成都高新区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鼓励和支持成都经开区等园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到2015年,力争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0家、试点企业200家,全市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达到3个,在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3个、试点园区10个,培育国家知识产权强县5个。
3.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行政与司法保护的有机衔接,构建“全域成都”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体系。深入推进“5·26”专利行政执法试点工程,加强专利行政执法机制体制建设,提升专利行政执法效能。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解决机制,降低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鼓励行业组织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公约,加强行业自律。
4.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完善知识产权决策咨询服务机制,加强成都市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围绕涉及知识产权的政府决策开展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成立成都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围绕知识产权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理论研究。优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加快中国(成都)维权援助中心建设,设立维权援助资金,规范、畅通“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热线,提升维权援助综合服务能力和效率。完善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和利用机制,推动建设生物医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行业专利数据库和重点(骨干)企业专题专利数据库,强化专利、商标、版权、标准等知识产权公共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加快知识产权市场交易体系建设,构建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建设覆盖全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交易网络,形成公益性和市场化互补的区域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强化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鼓励支持中介机构开展咨询、信息检索、评估、代理等多种服务;探索建立中介机构信用发布和行业自律机制,引导形成一批服务规范、诚信守法的中介机构。
九、培育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科技人才发展方针,实施高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计划,统筹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西部科技中心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一)培育一批科技研发人才。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学科设置或新设学科,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加快培养一批产业急需高技能人才。实行“人才+项目”培养模式,围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精密仪器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成都市重要人才工程和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国际国内合作项目,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依托国家级科技产业园区(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内一流高科技创新团队。
(二)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坚持双向选择、市场配置、行政引导、项目跟进、自主发展的原则,每年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高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来蓉创新创业。配套完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引导产学研资源加快聚集和优化配置,增强对高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
(三)创造科技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引导科技人才向关键行业、重点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集聚。健全人才激励、选拔、培养、引进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集聚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探索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促进收入分配向重点科技人才倾斜。加强创新人才载体建设,加快创新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创新人才基础信息库,促进各类创新人才互动合作,逐步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创新人才市场网络。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形成激励人才投身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授予荣誉并给予奖励,切实解决创新型人才在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十、扩大科技交流与合作
深入实施科技发展开放战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深化成都经济区科技合作,拓展军民两用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分享全球科技发展最新成果;搭建区域科技合作创新平台,营造开放创新环境,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
(一)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立足我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需求,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方针,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物联网等领域积极开展国际科技项目合作与交流;加强与欧盟、以色列、国际友好城市、各类国际合作组织(机构)、港台地区等的科技合作,拓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渠道,引导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合作创新研究平台;支持我市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主动“走出去”;积极承办各类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和科技博览会,打造城市科技品牌。
(见附件)
(二)拓展区域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成都经济区科技交流合作。以成德绵为核心,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内科技资源互动和合作。突出各地科技特色,推动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增强区域科技整体竞争力。发展跨行政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完善公共信息、公共试验、公共检测、技术创新等服务平台,规范发展技术评估、检测认证、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中介机构。建立区域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协调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共建及知识产权区域协作,定期举办成都经济区科技协作论坛,推动区域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标准共定、基金共设等,促进区域科技资源和科技产业一体化。
加强国内科技交流与合作。依托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深化与港台地区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地区科技资源共享、合作组建科技组群、联合科技创新、科技人才培养四大科技行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国内科技资源丰富地区的交流互动,促进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实现成都与国内科技创新资源的对接和互动;推进成都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与国家、区域性重大科技平台的有效对接,共同开展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主题活动。
十一、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各区(市)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强化责任分工,构建促进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机制。科技部门要加强与发改、经信、财政、交通、安监、税务、商务、金融、人事、教育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形成工作合力。
(二)持续增加科技投入。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年度财政科技经费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并逐步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设立科技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的专项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积极对上争取科技项目、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有力推动科技规划顺利实施。
(三)尽快完善政策法规。深入贯彻《科技进步法》、《四川省科技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抓紧起草或修订完善我市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转移、科技中介服务、科技创新联盟、科技平台建设、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人才引进、科技团队建设、科技人才市场、科技信用担保、科技普及以及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为科技规划实施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
(四)着力强化监测评估。建立健全科技规划实施统计指标体系和科技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规划运行情况监测和预测分析,强化规划实施目标考核督查,增强科技规划实效性,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附件: 1 · 12CFF11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