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府发〔2012〕7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8-11-14 08:55:01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府发〔2012〕7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一月三十日



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 十二五 ”规划

一、前言

循环经济是破解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重要阶段,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破解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矛盾的根本出路。

本规划作为《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指导我市“十二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是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规划重点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展望期为2016—2020年。

二、成都市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1.区域位置。成都市地处四川省的中部,四川盆地的西部,东北与德阳市相接,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接壤,西北与阿坝州相邻,南与眉山市相连,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是富饶的成都平原的主体。

2.地理特点。成都市位于长江流域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内海拔387米至5364米,平均海拔500米,东临龙泉山脉,西临龙门山脉。平原面积占36.4%,丘陵面积占30.4%,山区面积占33.2%。平原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降0.3%。

3.气候条件。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日照较少,多云雾,属典型的盆地气候。

(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1.经济发展情况。成都市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极核、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51.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5.9%,年均增长14.4%,高于全国平均增幅4个百分点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26.9亿元,年均增长30.1%。

2.产业结构情况。“十一五”以来,成都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第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产业化、科技化步伐加快;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实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7.7∶42.5∶49.8优化为5.1∶44.7∶50.2。

3.产业布局情况。随着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成都市形成了中心城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主,二、三圈层以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在服务业发展上,构建了“一核集聚、四城辐射、两带带动”的战略性空间格局,优先规划建设了23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工业发展上,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原则,形成了21个各具特色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势头良好;农业空间布局上,在城市近郊发展“插花式”、“镶嵌式”景观农业,在城市中郊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的优质高效农业,在城市远郊发展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优质高效农业和山地丘陵特色生态农业。

4.社会发展情况。“十一五”时期,成都市社会民生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1149.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30元,比2005年增长83.4%,年均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5元,比2005年增长82.9%,年均增长12.8%。城乡就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扩面提质,教育事业更加均衡,医疗卫生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事业和产业快速发展,民主法治建设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三)资源环境概况。

1.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成都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平原面积比重大,土地垦殖指数高。全市平均土地垦殖指数达38.22%,其中平原地区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和四川省的平均水平。



水资源。成都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6.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9.5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2.93亿立方米,两者重复计算量26.41亿立方米,基本上能满足成都市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用水需求。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需求不相适应,水资源配置不合理,总体利用率仅为24%。



能源资源。成都市能源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以电力、天然气和煤炭为主。电力资源相对平衡,2010年成都电网最高用电负荷为590万千瓦,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但仍然存在用电高峰期电力不足情况;天然气资源较为丰富,累计探明储量777亿立方米,探明可开采储量415亿立方米,剩余可开采储量320亿立方米;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彭灌煤田和崇大煤田,已探明煤炭资源总量为1.46亿吨。受盆地气候影响,成都缺乏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优势。



矿产资源。成都市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8类60种,其中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22种。总体来看,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地域分布较广,部分矿种比较优势突出,金属矿产种类少、规模小、品位不高。

2.环境概况。



水环境。流经成都市域的河流属岷江和沱江两大水系,均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2010年岷江、沱江两大水系设置的82个监测断面中水质以Ⅱ、Ⅲ类为主;饮用水源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为100%。



大气环境。环境质量方面,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次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2010年中心城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别为0.031毫克/立方米和0.051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机遇与挑战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效。

1.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十一五”以来,按照国家和省节能减排工作要求,以及《成都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规定的任务,我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强化目标管理,加大对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造纸、酒精、味精等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降低。2010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20.2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了23.7%和22.7%,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2.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工作,按“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思路,废弃物资源化率不断提高。建成龙泉驿洛带垃圾焚烧发电厂,启动了双流九江、青白江祥福、龙泉驿万兴环保发电厂建设;加快了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建设,建成1530个社区回收网点,13个再生资源市场、4个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2010年回收废铜铁、废纸张、废塑料等再生资源150万余吨;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启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获批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3.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稳步开展。“十一五”期间,我市被省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全市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扩大到46家。其中,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包括工业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4家,省级清洁生产试点单位9家,市级循环经济(再生资源回收)试点单位11家。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

1.国家经济发展新战略的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以独立章节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四个层面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作为西南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应当带头落实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部署要求,确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标杆地位。

2.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迫切需要。我市努力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与循环经济的内涵是高度统一的。同时,构建市域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田园式的城市形态和国际性的城市功能,实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目标,也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相关技术创新和设施平台建设。

3.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内在要求。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过渡期、城市化中期向后期演变的加速期,这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阶段,也是资源消耗不断增加和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的阶段,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此外,我市地处长江流域上游,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三)有利条件。

1.优越的科教资源。“十一五”期间,我市新增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3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总数已分别达到76家、69家;拥有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2家,国家级技术检测中心6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引导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7个;组建了成都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研发中心)等一批新兴产业创新载体;建成了成都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聚集了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200多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2019台(套)。在电子、生物、新技术、新材料、光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所具有的综合优势和技术能力,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技术基础。

2.独特的地域文化。成都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成都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荣誉称号,2010年,成都被联合国授予了亚洲首个“世界美食之都”称号。鲜明独特的休闲娱乐文化,为构建循环型社会提供了良好文化底蕴。

3.较强的经济实力。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51.3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26.9亿元,位列中西部省会城市前列。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4.突出的产业基础。2010年,成都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1∶44.7∶50.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85.1亿元、2480.9亿元和2785.3亿元,服务业逐步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此外,在产业空间上,基于全域成都统筹发展以及与市域生态本底相协调的原则,划定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和多个区(市)县级战略功能区。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奠定了基础。

5.良好的政策环境。“十一五”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5〕38号)要求,我市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规章和办法,为推动成都循环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制约因素。

1.循环经济发展意识较为薄弱。当前,我市资源消耗型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污染减排形势严峻;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节水措施不足、水质污染堪忧、再生水利用水平不高、河流生态用水缺乏;建设用地增长较快,耕地占补难度不断增大;能源自主调节能力较弱,节能任务艰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数量大,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

2.循环经济能力支撑体系较弱。我市循环经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发展仍然不平衡。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责任延伸制度、统计制度等不够完善,区(市)县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工作较为滞后;试点单位示范带动能力不强,企业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度亟待增强。

3.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基础较弱。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研发平台建设滞后;先进适用技术引进不足,且未得到普遍推广,还缺乏系统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全市工作总体目标,把握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土地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核心,以构建耦合共生的产业体系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关键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政策法规为保障,推动企业、园区、区域、社会四个层面共同发展,形成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格局,到2015年,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中西部循环型城市的样板,为加快建设国家生态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遵循“减量化优先”原则。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实现废物再利用、资源化。

2.整体统筹推动原则。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全市各级政府(含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下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贯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提高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相容。

3.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原则。抓好循环经济企业和园区试点工作,大胆创新,总结经验,并广泛推广。着力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环节,力争在接环补链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探索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作用,推进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建立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机制,夯实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基础。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立法规规章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发展市场机制,建成以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为主体的科技支撑平台,实现多个循环经济关键领域和技术的突破,建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示范园区,并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与资源环境本底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见附件)



五、重点任务

(一)推进土地资源高效与集约利用。从城镇建设、工业建设、城市立体空间建设和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四个领域整体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到2015年,完成土地整理30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30万亩;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95平方米,中心城区城镇建成区面积控制在435平方公里。

1.城镇建设节地工程。围绕构建以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为双核,六条城市走廊带为骨架,中等城市、小城市网状分布的新型城镇体系,做好城镇建设节地工程。通过科学合理规划,优化城镇布局,加快14个中等城市与34个小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城镇建设存量挖潜工作,制定中长期挖潜盘活计划,将土地利用率不高的企业用地、居民点用地、搬迁用地、废弃地、空闲地作为挖潜盘活的重点;完善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行用地管控,控制新增用地总量,实行建设用地全程管理,严把用地关;合理开发城镇地下空间,推进城镇体系立体发展,中心城区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地下空间开发标准,加快中等城市及小城镇地下空间开发。

2.工业建设节地工程。规范管理工业建设用地,继续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清理和盘活建设用地存量,提高单位土地的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率。在中心城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在近郊区,清理整顿现有企业用地,加快调整园区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在远郊地区,科学制定园区布局规划,提高企业准入标准。

3.住宅用地节地工程。合理规划住宅建设用地,充分利用周边配套公共建筑设施,在保证住宅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确定居住区人口规模和住宅层数,发展高层建筑,提高单位住宅用地的住宅面积密度。改进建筑结构形式,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高住宅质量,减少重复建设。合理控制住宅户型,鼓励建设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合理配置居住区的绿化用地,推进立体绿化。

4.城市立体空间建设节地工程。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开发结合起来,按照地上空间、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三位一体”的规划理念,合理开发城市立体空间。深入推进地下空间开发,重点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及综合服务设施、地下交通网等地下设施和多功能地下综合体,着力推动地铁1号线、2号线、人防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高中心城区的容积率,实现城市空间多维度综合利用。

5.农村土地开发整理节地工程。科学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统筹推进,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利用。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继续推进“拆院并院”以及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宅基地整理示范村建设。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确保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28.53万亩,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二)促进水资源节约与安全利用。通过提高水资源再生能力与循环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到67.75立方米/万元,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7.9%。

1.加强节约用水。加强工业节水,在火力发电、造纸、钢铁、化工、建材和轻工等高耗水行业,推广节水技术。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十一五”期末降低30%。推进农业节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抓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加快雨水集蓄利用、农机提灌站改造,因地制宜地推广渠道防渗、管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加强生活节水,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大力宣传节约用水。

2.加快节水机制建设。实施梯级水价,以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核心,积极推进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的建立,大力推行城乡非居民用水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推进分质供水,逐步对低品质水、回用水等非饮用水源另设管网,实现各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建立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系统,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建立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和控制系统,优化水资源配置。

3.推进再生水回用。加强工业用水(主要是冷却水)、建筑用水、市政设施用水、农业用水等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建设。推动工业园区企业之间的再生水利用和阶梯循环利用。逐步推进原有建筑再生水回用改造工程,鼓励新建小区、宾馆、饭店、学校等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雨水利用系统。大力推进市政绿化和农业灌溉再生水利用,加快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

4.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水土保持,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河湖水网修复,实施江安河、东风渠、清水河和锦江等河流再造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堤防岸线生态、亲水型改造;加快城区及市域生态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推进龙泉山、龙门山、“198”等功能区内生态湖泊和人工湿地的建设,保障水源地供水安全。“十二五”期间,新增河湖生态修复面积11.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改造生态河道62.4公里,提高河流、湖泊、湿地的生态功能。

5.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工程建设,科学有序地对岷江、沱江流域水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重点抓好李家岩水库、东风水库、东林寺水库等大中小型水库水资源屯蓄工程的前期工作和开工建设,规划建设中心城区供水第二水源,推进龙门山、龙泉山水源工程建设,规划实施“百湖”工程,优化水资源时空分布。抓好山坪塘、石河堰整治工作,加快微水池、提灌站建设,提高山丘区抗旱保水能力。

(三)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物质流和能量流实现企业间的有机连接,形成资源与基础设施共享,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构建由循环型现代农业、循环型现代工业和循环型现代服务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3∶45∶5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5%以上。

1.构建循环型现代农业体系。围绕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目标,重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构建不同形式的循环型现代农业产业链。围绕粮油、蔬菜、食用菌、生猪、家禽、水产等产业,重点发展“种-养-深加工”循环型农业;围绕伏季水果、猕猴桃、花卉苗木、茶叶等产业,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型循环农业,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到2015年,农产品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建成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园区50个以上。



(见附件)



2.构建循环型现代工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围绕电子信息、汽车、石化、食品、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等行业,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等措施,构建六大循环型现代工业产业链,形成我市工业循环体系的基本框架,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平稳运行与流畅互补,工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至0.965吨标煤/万元,工业集中度提高到75%以上。



(见附件)



3.大力发展现代绿色服务业。

大力推进绿色旅游业。依托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龙门山-邛崃生态旅游度假带和成青旅游发展轴,整合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旅游区生态文明建设机制。遵循低碳旅游开发理念,开发绿色旅游产品,完善生态旅游产业链。严格控制景区环境污染,采用绿色交通工具,降低旅游消费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完善垃圾及污水集中处理措施,促进生态旅游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培育壮大生态物流业。加快成都国际航空物流园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新津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双流物流中心、龙泉物流中心、新都物流中心建设,整合流通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物流业。推进综合物流园区建设的生态化,加快园区信息平台建设,加强物流企业的管理指导,促进物流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提高配送效率;加强生态物流标准建设,推进物流经营者物流运作的生态化,完善物流企业资格认证制度。

(四)培育新型“静脉”产业。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推广使用先进技术,提升对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水平。到2015年,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集约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1.餐厨垃圾循环再利用。推进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加强餐饮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到2015年末,中心城区餐饮业废弃物收运量达到454吨/日,集中收集率达到76%(大型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和农贸市场餐厨废弃物收集率达到95%,中型餐饮企业餐厨废弃物收集率达到75%,小型餐饮企业餐厨废弃物收集率达到40%),餐厨废弃物相关的法规制度和配套政策基本完善,高效、完善的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系统基本形成。

完善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的相关制度,采用政府补贴、收费与特许经营等方式构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价值链,实施市场化收运,建立收运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资质管理,逐步培育和建立餐厨垃圾处理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建立全市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功能完备的餐厨废弃物信息化动态管理平台,实现餐厨废弃物产生源的定位和餐厨废弃物收集量、收运路线、收运时间、进厂处理量、处理过程、污染物排放参数等数据的实时监控、记录和共享,使全市餐厨废弃物监管工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加快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分离工艺、泔水油处理工艺、固态混合物加工工艺,通过资源化处理,转化为饲料、肥料、生物燃料、肥皂等再生资源。

2.深入挖掘“城市矿产”。积极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结合我市实际,以金堂电子电器“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新津有色金属“城市矿产”基地和成都经开区为示范,重点推进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有色和稀贵金属、废旧汽车等资源回收利用。

推进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制定并完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制度,建立区域性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体系。形成回收、拆解、加工、利用一体化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推进高端电子产品再制造,促进流通领域电子信息产业的提档升级。

推进报废汽车回收和标准化拆解场地示范基地建设,完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管理,加大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技术研发,实现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发展与现代化大规模汽车生产消费相适应。建立有效的零配件再生利用体系,以及相应的再生产品标准,积极推进汽车废旧配件(包括废旧轮胎)再制造。

3.推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制定和实施生活垃圾清运差异化收费标准,合理分布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大型分拣中心,改造和新建一批生态性良好的集装箱垃圾压缩转运站,构建小型压缩转运站为主、大型转运站为辅的垃圾收运体系,提高垃圾收运系统现代化水平,建成全面涵盖、运转高效、科学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加快推进双流九江、青白江祥福、龙泉驿万兴环保发电厂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构建全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系统。

4.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能力。重点发展养殖废弃物能源生态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家园。以户用沼气池建设带动改厨、改厕、改圈;鼓励养殖场、养殖大户建设配套沼气工程,推广“生态养殖业-沼气-有机肥料-高效种植业”内循环模式;以村或联合村为循环单元,发展秸秆沼气技术和集中供气系统,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村环境优良化。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发展秸秆建材、秸秆包装材料生产等领域,推进秸秆、食用菌渣等农业废弃物覆盖还田、堆沤还田。

(五)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加大清洁生产方式推广力度,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二氧化硫排放、氨氮排放和氮氧化物排放较2010年分别减少3.9%、6%、5.5%和14.9%。

1.实施清洁生产强制审核。以火力发电、钢铁、化工、冶金建材、轻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为重点,确定清洁生产强制审核重点企业名单,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或超过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进行生产或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扩大清洁生产范围,探索不同行业发展清洁生产的有效模式和关键技术。

2.推广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鼓励企业开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应用无污染、低污染的高新技术及节能节水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重点推广洁净煤、多联供、余热余压回收、“三废”综合利用、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垃圾及污泥等技术,引导企业对生产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余压等进行循环利用。

(六)倡导绿色消费。从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三个层面着手,充分发挥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带动作用,加强绿色消费教育,提高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逐步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的绿色消费市场体系。

1.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机制,明确绿色采购的主体和责任,分行业、分产品制定绿色采购对象和标准,定期公布政府绿色采购的实际执行情况,加强对政府绿色采购的监督,逐步提高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

2.建设绿色消费市场体系。建设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等绿色消费品市场,绿色原材料、绿色技术、绿色生产设备等绿色产业用品市场,以及绿色产品的专营商店、连锁店与交易市场,建立从批发到零售的绿色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实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标准,限制一次性资源消耗型物品的使用,培养绿色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的转变。

3.加强绿色消费教育。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传递绿色消费信息,普及绿色消费知识,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绿色消费宣传活动,通过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合理的绿色消费结构和多样的绿色消费渠道。

(七)加强循环经济基础能力建设。

1.建立废物分类收集系统。建立完善的垃圾、工业废物、危险废物、强制回收产品、包装物分类收集系统。以社区为基础,合理指导居民实施生活废弃物分类,将废物分类收集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完善社区废物分类收集网点,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多层次废物集中分拣整理场所。

2.设立区域性废旧物资交换中心。按照行业布局情况,统一规划,整合、改造现有废旧物资交易场所,设立区域性废旧物资交换中心,培育和发展面向全国的可再生资源市场,重点开展汽车废旧配件、废旧家电、废旧电子、废旧轮胎、废旧塑料、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的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交易,建立行业性废旧物资的数据库和交易系统。

3.建设技术创新开发推广平台。大力推动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充分发挥全市各级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整合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科技资源,强化产学研合作,建立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污染减排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开发平台和转让推广网络体系。

六、空间布局

(一)总体空间布局。立足我市环境和资源特点,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规划未来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突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鲜明特点,构建四大循环经济发展区的总体空间格局。

1.城市循环经济重点发展区。主要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以及成都高新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围绕循环型、节约型社会建设,构筑循环型社会体系,建设循环型城市。以“天府新城”为重点示范区域,建立企业网络、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电子商务、数字城市等信息平台,增强循环型信息资源对于物质资源的替代功能,积极发展电子银行等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抓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深入推进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

2.工业循环经济重点发展区。主要包括新都区、青白江区、金堂县、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和彭州市等地。重点推进石化、冶金建材、食品烟草、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生物制药、新能源等行业的循环体系建设。突出产品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再制造和流程再造,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大宗废弃物分类回收及资源化利用。

3.农业循环经济重点发展区。主要包括市域西部的都江堰市、郫县、温江区、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和蒲江县等地。重点发展“种-养-深加工”和生态休闲农业循环经济,拓展和深化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突出各地的农业特色和休闲功能,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推进乡村旅游区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农业土壤环境,控制面源污染。

4.生态功能涵养重点发展区。主要包括龙门山发展带和龙泉山发展带。以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为原则,建设成都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旅游功能区,发挥其自然生态纽带、氧源和绿肺的生态功能。

(二)建设先行示范园区。培育和建设7个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先行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区逐步按照生态化园区标准进行改造。循环经济先行示范园区包括:四川石化功能区、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经开区、金堂节能环保产业园、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和川菜产业化食品加工基地。重点推进园区实现设施共享、企业间副产物交换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循环用水。以延伸产业链为主导,因地制宜引入补链企业,着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力争实现园区资源消耗最小化和污染物零排放。

1.四川石化功能区。重点围绕炼化一体项目,采用二次加工渣油加氢脱硫、重油催化裂化、蜡油加氢裂化等工艺,实现全程清洁生产。充分利用企业间和产业间的“链接”和“代谢”关系,实现废气、废水以及工业固废的回收利用;完善下游配套化工产业链,构建完整的化工循环产业链,打造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2.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依托现有大中型企业,继续推进企业间的循环耦合,并依托大型企业,采取适用可行的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余热、煤气、废水、固废等的综合利用。鼓励补链企业加入,推进产业补链招商选资,力争把集中发展区建设成为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

3.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综合物流园区建设的生态化,加强物流企业的管理指导,促进物流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提高配送效率,控制物流成本,打造生态物流园区。

4.成都经开区。以构建汽车循环产业链为核心,重点建立以废旧汽车回收市场、报废汽车拆解场为重点的废旧汽车循环经济体系,实现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发展与现代化大规模汽车生产消费相适应;建立有效的零配件再生利用体系,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和轮胎翻新行业,积极启动再制造(翻新)示范推广项目,建设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

5.金堂节能环保产业园。园区立足资源再生利用、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制造以及节能环保服务等三大领域,重点引进节能装备制造和环保装备生产制造的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以大型节能环保企业集团为核心打造相关产业链,加速推进废旧电器回收利用,形成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打造全国一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6.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重点构建以电子电气、精密部件、家具、皮革、蓄电池及新型建材为核心的新型材料循环产业链,建设基础设施共享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打造轻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典范。

7.川菜产业化食品加工基地。以食品生产加工为核心,外围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厂等相关产业,充分利用核心产业的生产废弃物,形成资源充分利用的食品加工循环链,提高食品产业附加值,并带动周边种植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

七、示范项目和关键技术

(一)示范项目。根据本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确定以下29个对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项目为“十二五”期间成都市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见附件)



(二)关键技术。针对我市的产业特点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重点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与综合利用方面,共6大类,47小类。



(见附件)



八、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和制度落实。

1.加强宣传引导。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深入宣传关于能源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章和标准标识,广泛宣传循环经济的基本知识、发展趋势和发展途径,积极宣传节约能源资源的优秀典型,曝光严重浪费能源资源的行为。

2.抓好制度落实。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将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纳入对各区(市)县经济发展的评价考核体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强化资源环境市场手段,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和排污权交易,推进排污许可证颁发制度,完善排污收费机制,加强对企业废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鼓励有条件企业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二)强化政策支持。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循环经济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试点和重大项目;支持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培训、教育和能力建设。政府科技研发资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环保专项资金以及产业技术改造资金等各类相关专项资金,要向循环经济项目倾斜。加大对清洁生产、资源回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再生型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

2.加强法规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资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形成有利于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制定和完善符合实际的循环经济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包括循环经济的规划制度、评价指标体系与考核制度以及循环经济的标准、计量体系和标识、标志、认证制度、统计制度等。

3.完善投融资机制。综合运用规划、投资、产业、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纳入重点投资领域,建立政府、相关企业、金融机构三位一体的投融资机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外资、民间资金支持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

(三)建设技术支撑体系。

1.提高循环经济技术自主开发能力。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政策、技术导向目录,以及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环保装备目录。将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关键性技术研发纳入科技开发计划和产业发展计划。鼓励创建循环经济技术开发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重点组织开发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2.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结合节能减排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源梯级利用和综合优化技术、重大机电产品节能降耗技术、重大减排技术等的研究开发。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发制造节能、节水、节材、低耗、环保型装备。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设备、工艺和材料。以绿色材料产品、可拆解循环产品、节能节水型产品和降低排放的产品等为重点,推进绿色产品生态设计。

3.加强技术合作和技术创新推广。加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区域之间循环经济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与联合攻关,创新合作模式,全面提高技术水平,加快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进程。分行业、分区域召开经验交流会,将成功经验以及先进循环经济技术在全市推广。

(四)构筑公共服务平台。

1.建立公共信息化网络。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循环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逐步形成集管理与决策、技术与研发、资讯与商务于一体的循环经济支持系统。在本规划期内,重点完成管理信息网络、综合信息网络和资源循环再利用网络的建设,逐步建立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的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架构。组织建立全市循环经济信息传播系统及公益性的咨询网络。

2.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和引进一批发展循环经济急需的管理人才、复合型研究人才及高技术人才。充分利用驻蓉高校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资源,做好循环经济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强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循环经济知识培训。

(五)扩大交流与合作。

1.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以及国外政府的贷款和赠款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污染防治、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设立循环经济研发机构。积极引进、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2.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进跨省、跨市多层次的循环经济合作,加强双方在环保、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和信息交流,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



附件: 1 · 12CFF7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46369.html

本文关键词: 成都市, 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