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府发〔2012〕33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8-11-14 08:55:41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府发〔2012〕33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2年8月15日



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



质量反映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为加快建设质量强市,把好成都发展质量关,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成都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质量工作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市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质量发展水平大幅提升,质量基础工作明显加强,质量竞争能力明显增强,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质量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作用日益凸显。

(一)产业质量大幅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7.0∶42.3∶50.7发展到5.1∶44.7∶50.2。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机械汽车等产业优势更加明显,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西部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进步和品牌培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质量月”、“3·15”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民众质量意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持续提升。全市农产品、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建材等重点产品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到2010年,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77个,拥有中国名牌20个,中国驰名商标39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7个,四川名牌397个,四川省著名商标334件,成都市著名商标362件,各类认证企业数近万家。

(三)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旅游、商贸服务、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文化会展等重点服务行业全面推行质量标准规范,制定了农家乐、乡村酒店、餐饮宾馆、旅游等服务业地方标准37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建成商业特色街32条,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3项,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形成国内较强的服务质量竞争优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

(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保持好中有升的态势,连续5年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到2010年,全市共有4项工程获鲁班奖,3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59项工程获省优质工程奖,74项工程获市优质工程奖。建筑科技加快发展,共实施科研项目52项,完成科研项目成果鉴定49项,节约型、环保型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取得显著进步,荣获“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称号。

(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呈稳中转好态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污水、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与“十五”末相比,2010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23天,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59.7%、16.1%,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从96.56%提高到99.9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8%,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43%。

全市质量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还不够强,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不足,工程建设管理、服务行业规范、诚信体系建设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隐患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有待完善,完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质量发展任务还需继续努力。

二、“十二五”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的深度调整,市场需求结构明显变化,围绕质量、技术、品牌和资源等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关键时期,是推进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省的重要机遇期。从全市发展看,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质量发展成为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五大兴市”战略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产业成都、质量领先”作为未来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加快建设“质量强市”,力争建成中西部乃至全国质量发展先导区,为全市经济社会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全民质量意识显著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普遍提升,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总体水平持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强市示范效应初步形成,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力争把成都建设成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1.产业质量目标。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三次产业比重3∶45∶52,形成都市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格局。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基本建成都市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和西部高端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培育一批产值上百亿元的大企业和上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级研发中心达到100个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0个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达到600个以上,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产品质量目标。

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35%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70%以上,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面积占总养殖面积比例达到65%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农药、化肥、兽药等主要农资产品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

工业产品质量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的比重达到90%以上,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8%以上,工业产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市场商品质量逐步提高。重点商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

重点民生产品质量保持高水平。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性、评价性抽检和食品快速检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药品抽验平均合格率达到97%以上,保健食品、化妆品、纺织品、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3.服务质量目标。

生产性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高技术服务、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指数达到90以上。

生活性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商贸、旅游、餐饮等重点领域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建成一批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基本形成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网络化经营模式,行业自律能力和质量诚信意识明显增强。生活型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指数达85以上。

服务品牌建设成绩显著。培育一批现代服务集聚发展示范区,力争1-2户服务企业(集团)进入中国服务业百强,新增省级服务名牌20个。4.工程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竣工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一般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为零。

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工程项目的节能、环保、安全、信息技术含量显著提高,在重点工程领域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和工业化建造比重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迅速发展,住宅性能改善明显。5.环境质量目标。

现代宜居城市全面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5分贝内,郊区(市)县城建成区基本建成国家园林县城,优先发展重点镇建成区基本达到省级园林城镇指标,力争建成国家级生态市。

环境治理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中心城区城市污水处理达标率达到95%,郊区(市)县城城市污水处理达标率达到8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明显改善。

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质量相关标准、认证、计量技术体系基本健全,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确保无重特大污染事故发生。



(见附件)



四、提升五大质量,全面提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产业质量。

坚持“三产联动、双轮驱动”的产业导向,大力构建都市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牢牢占领西部地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战略制高点,突出先进制造业先导地位,坚持走高新高端高效、集中集群集约的现代工业发展之路。坚持产业倍增和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持续发展相结合,突出“高精尖优”产业发展方向,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成都制造”向“成都创造”转变。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实施创新工程、产业化示范工程和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工程,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形成一批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标准,实现质量水平与国际国内同步发展。培育一批质量素质高、品牌影响力大和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产业、支柱产业。

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和赶超措施,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现代技术和新兴商业模式,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综合运用生产许可、市场准入、强制性认证认可等质量手段,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电子信息、机械、冶金、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改造提升计划,树立质量发展典范。



(见附件)



(二)产品质量。

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加快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与先进检验检测手段,加快引进技术的吸收转化和再创新,有效促进技术、专利、标准和质量的衔接转化。建立科研和质量、市场化更紧密结合机制,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与提高产品质量紧密结合,开发一批高质量、高效能、低能耗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实施一批可靠、定型的良好生产规范,突破一批资源节约和低碳排放的管理技术,促进产品质量在使用性能、安全功能和可靠性上向国际水平靠拢。把握工业发展周期与规律,统筹实施技术领先、集约化、集聚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产品价值向价值链高端转移。

重点解决食品、药品、农产品以及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切实加强全过程监管,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着力构建自生性的质量安全预防网和输入性的质量安全防范拦截网,不断完善质量安全区域监管机制。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普及,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严格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管理,强化食品质量控制,创建放心食品园区、打造标杆食品企业。严格实施药品(保健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健全药品质量和供应保障体系。开展企业质量提升、质量攻关、质量对比、可靠性提升、质量风险分析等活动,不断夯实企业质量基础。



(见附件)



(三)服务质量。

抓住全国首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契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步伐。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高端会展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大力发展旅游、商贸、高端餐饮、住宿、娱乐等生活性服务,放手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智能服务等新兴服务。

全面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GB/T19001),重点服务业积极导入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GB/T19004)。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和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强化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划的引导作用,大力实施服务标准化,推进国家和省级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扶持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加强对名称、标志、版权等无形资产的开发保护,逐步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引导服务企业聚焦顾客满意度,形成规模化、流程化、信息化经营模式,实现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向复合型转变。大力开展服务行业质量提升行动,促进优势服务向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到2015年,建成23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加快建设9个现代服务业战略性功能区,基本形成“双核引领、三城辐射、两带带动”的空间发展格局,建成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商贸中心、西部物流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交通和通信枢纽。

(四)工程质量。

完善工程质量激励机制、工程参建各方监督制约机制、工程质量投诉举报机制,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多层面的质量监督管理。切实抓好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管理,重点强化天府新区、“北改”开工项目及地铁建设等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各主体质量责任,严格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充分发挥知名建筑企业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进工程创优活动。强化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实施工程质量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通过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的联动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科技含量,鼓励与推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技术应用。完善住房绿色品质管理,实施绿色建筑认证,打造绿色建筑群。全面落实住宅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提高住宅工程整体质量。

到2015年,新增鲁班奖2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省优质工程奖78项。

(五)环境质量。

加快构建节能减排和再生能源利用标准、技术体系,推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和节能减排认证。加强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建立全市节能减排工作评价标准。强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加强重点用能行业、企业和低碳试点区域节能减排监督,推进建设一批低碳示范工程。

构建覆盖全市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重点企业、行业和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对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强制审核。继续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深化重点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强化城市及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切实降低颗粒物浓度,严格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和特殊大气污染物污染的综合防治。加强声环境质量管理,强化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施工噪声及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重点污染源专项整治,加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强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推进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城乡一体绿地系统,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五、实施三大战略,提升质量综合竞争力

(一)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沿着“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城市”品牌升级路线图,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助推“五大兴市战略”实施和天府新区建设。围绕农业、工业、服务业、重点工程和环保领域,充分认识、准确评估现有品牌发展实力和发展潜力,制定品牌培育中长期规划,形成全市品牌梯次发展格局。建立完善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的品牌产生机制,探索实施品牌战略的新模式,开展品牌价值测算和评价。成立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联盟,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积极推进区域品牌建设,争创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原则,建立品牌专家“脑库”,为全市品牌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开发经费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品牌价值和竞争实力。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程”、“行业单打冠军培育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培育工程”为载体,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有品牌优势与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和企业集团,扶持发展一批“质量发展先行者”。统筹政府和社会资源,整合广告、新闻、活动、节会、论坛等载体和手段,形成公关平台、传播平台、服务平台,立足成都、面向全国推广。实施品牌动态管理,加大对品牌的保护力度,完善品牌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品牌对经济拉动的乘数效应,提升成都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到2015年,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个以上,新增中国质量奖2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20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8个,省政府质量管理奖5个、四川名牌产品300个、四川省著名商标150件、成都市著名商标200件。



(见附件)



(二)标准化战略。

强化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等领域开展标准体系研究,建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省地方标准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建立技术标准资源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参与技术标准制(修)订的鼓励与扶持政策,设立成都标准创新贡献奖。

加大标准化试点示范力度,围绕物流、工业园区、旅游、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推进标准化试点示范,以“标准化良好行为”服务“五大兴市战略”。加大国家、省、市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力度,促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

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工业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支持企业和技术机构研究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关键技术的技术标准。鼓励优势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抢占标准“制高点”,争夺“话语权”。

到2015年,新增采用国际标准产品200个以上,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20项以上,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00项以上。

(三)知识产权战略。

在生物和医药、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技术领域超前发展,努力获取一批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支撑成都高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培育技术创新型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引进和应用优秀专利、商标和版权。以重点企业为主建立专利联盟,制作运用专利地图,实施专利布局,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成果的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及时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以技术创新推动标准创新,实现质量创新。

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促进保护体系,实施维权援助,通过“12330”知识产权维权举报、投诉公益热线,接收、移交办理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案件。完善专利行政执法机制建设,加大执法办案工作力度。

到2015年,拥有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万件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件以上。

六、推进四大质量工程,增强质量发展能力

(一)质量人才培育工程。

把质量人才梯队建设作为质量人才培育工程的重要抓手,坚持质量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加快建设由具有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中青年质量专家、质量学科带头人组成的质量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全市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引进国际质量专业资格注册认可项目,加强质量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人才交流。

鼓励与国内外高校、规模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开设质量人才培养与实践基地,支持共建质量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院士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整合和规范全市各类质量教育培训机构,加强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对外交流,重点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者、质量工程师、环境检测师、工程监理师等高层次质量人才,切实提高企、事业单位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

(二)质量管理进步工程。

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与“5S/6S/7S/8S”、“六西格玛”和精益管理等质量管理方法,开展质量课题攻关和“现场管理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优势,开发行业性质量改进方案,促进形成良好的质量创新生态。建立若干卓越绩效推广示范基地,引导优势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

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建立并严格实施企业岗位质量规范与质量考核制度,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支持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CQO)”,开展“标准化工程师”执业资格试点,打造一批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国际竞争力强的质量标杆企业。先进企业要树立质量的社会责任标准,实施产品研发、生产、服务、报废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推进信息化,贯通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形成可持续质量经营模式。中小企业要建立起标准、计量检测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扎实推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QC)、统计过程控制(SPC)等提质降耗增效方法。实现80%以上质量关键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市场准入行业企业关键质量岗位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牢固树立质量法治理念,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完善质量法规体系建设,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质量法治监督机制。全面履行行政监管职责,逐级明确执法目标任务,强化打假形势分析,构筑覆盖全市的执法打假网络,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事故。

(三)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严格实施涉及安全性审查制度、市场准入退出制度、质量分类监管制度、应急处置制度以及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强化质量安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建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监管、重心下移、层级负责、高效运转”的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地方政府的总体责任、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督的自律责任。

建立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分析研判、预警、评估、信息通报和快速处置机制。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分析评估,做好重点场所(单位)、重点时期的安全隐患排查。加大对涉及人体健康和财产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加强动态监管,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质量信息的采集、追踪、分析和处理,及时通报质量动态和质量事故。重点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以“零容忍”的态度创建“食品放心城”。

探索实施符合市场经济规则、有利于消费者维权的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建立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保障质量安全事故受害者得到合理、及时补偿。督促企业建立并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切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及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定义务。

(四)质量文化建设工程。

按照国家诚信体系建设规划,推进覆盖全面、科学有效的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质量信用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搭建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以物品编码为溯源手段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推动行业质量信用建设,实现银行、商务、海关、税务、工商、质监、工业、农业、保险、统计等多部门质量信用信息互通与共享。依托《成都信用网》等信用信息发布平台,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完善企业质量诚信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评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坚持自律和他律并举,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质量信用制度,把产品质量状况作为衡量企业诚信水平的重要标志。

充分发挥新闻媒介、行业组织、群众团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普及质量法制知识,传播先进质量理念。继续开展“质量月”活动,打造“质量高层论坛”、“知名品牌展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展示”、“质量大讲堂”等一批活动品牌,办好“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世界标准化日”、“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等重大主题活动,创新开展参与式、体验式群众质量活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质量决定命运、品牌决定价值”的先进质量理念。

构建多层次质量基础教育网络,重点面向机关、企(事)业、学校、社区开展质量宣传,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12365”、“12315”等申诉、举报热线作用,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支持和鼓励消费者依法开展质量维权活动。倡导健康安全、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提供理性消费所需专门知识和服务,以消费模式升级促生产服务方式转变。

七、建设四大支撑体系,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一)质量科研服务支撑体系。

设立成都质量发展研究院,作为区域宏观质量管理、质量安全政策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依托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咨询机构集聚的科研资源,建立一批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的质量创新研发基地,增强质量科研服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建设开放的质量科研服务市场,引导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开展产品改良、咨询评估、检测认证、标准研究、品牌运营、维权应诉、成果转化等研究,为质量发展提供专业化、综合性服务。

(二)公共检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立足天府新区和“北改”工程建设,围绕“五大兴市战略”实施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加快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整合、盘活既有资源,避免“小而散”的局面,建设一体化的质检中心。全面启动并完成“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创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技术机构。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照全市产业总体布局,依托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加强检验、检测、检定、校准和标准信息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技术机构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充分利用现有检测资源,建立数字化检测资源共享网络,为各类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工艺改良、产品测试、计量检测和安全检验服务,突出为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支持。





(见附件)



(三)计量支撑体系。

紧跟国际前沿计量科技发展趋势,依托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成都),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改善民生等计量需求,加强计量保证体系、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强化民生计量监督,建立健全定量包装商品监督检查机制,在重点行业深入推行诚信计量活动。加强能源计量监督,帮助用能单位实现节能减排增效目标。加强工业计量监督,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四)认证认可支撑体系。

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双边、多边检验机构认证资质和检测结果互认,增强优势企业与产品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的能力。拓展认证认可领域,加快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旅游等现代服务领域认证认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支持认证认可机构、实验室和检测机构等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提升认证认可服务能力。强化节能(能效标识)、节水、节电、节油、可再生资源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加强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认证有效性监管。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和区(市)县政府对质量安全负总责。成立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落实本规划的年度行动计划,解决和协调处理重大质量问题,督促检查本规划贯彻实施。各区(市)县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划的部署和要求,把质量发展目标纳入本地区、本行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质量政策引导,将质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明确目标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共同推进质量大发展。

(二)完善配套政策。

各区(市)县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围绕建设质量强市,制定本地区、本行业促进质量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投入,完善相关产业、科技、财税、金融、人才、环境、教育等方面政策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强本规划与其他有关规划的政策衔接,确保规划目标得以实现。

(三)强化经费保障。

市和区(市)县政府应建立健全质量发展经费保障机制,重点支持标准化体系建设、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检测体系及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大质量工程等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全社会广泛、多层次的合作体制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质量发展。

(四)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质量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各级政府和有关行业质量工作的评价指标和考核、激励与约束机制。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评价内容,绩效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内容,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依据。设立“市长质量奖”,对质量发展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附件:名词解释附件



名词解释



质量管理体系:QMS,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包括开展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建立的相应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GB/T19004,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提供了使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持续改进过程的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南。

环境管理体系:EM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是目的在于防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的组织内部管理工具,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以及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

“5S/6S/7S/8S”管理:源于日本,5S是指整理(SH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五个项目,6S是在5S基础上增加安全(SECURITY),7S是在6S基础上增加节约(SAVING),8S是在7S基础上增加学习(STUDY),是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办法。

“六西格玛”管理:Six Sigma,6σ,是对不合格的一种测量评价体系和驱动经营绩效改进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

精益管理: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管理模式,强调企业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Lean Thinking),核心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QC):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统计过程控制(SPC):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量值传递: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由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是统一计量器具量值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计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

量值溯源: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通过对生产和服务全过程中产品和产品状态的标识,达到预防混淆、误用及在需要时可追溯的目的。

首席质量官:CQO,Chief Quality Officer,质量总监,是企业中的第一质量人,是企业战略小组的关键一员,负责创建以品质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塑造企业质量竞争力。



附件: 1 · 12CFF33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46396.html

本文关键词: 成都市, 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