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办函〔2018〕171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成办函〔2018〕171号
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各区(市)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成都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9月28日
成都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实施市政府《关于印发健康成都—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成府发〔2016〕33号),进一步调动全市各行业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切实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大力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全面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坚持服务市民、贴近生活、重在建设、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多办实事,千方百计破解市民的健身难题,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动员有力、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新格局,以创建活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使全市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政主导。明确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党委政府创建工作的主体责任,把创建工作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实施,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层层压实责任,做到有布置、有要求、有检查、有验收,以创建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广泛深入开展。
坚持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打好基础,突出特色,科学编制覆盖辖区的创建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发展网络布局,确保创建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定位精准、措施得力。
坚持协同推进。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各方力量,广泛动员和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和居民参与创建工作,发挥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参与度,整合资源、协同推进,实现共建共享。
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解决影响市民健身的突出问题,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不扰民,真正使广大市民成为创建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不断回应和满足市民对运动健身和健康生活的新期盼、新需求。
(三)创建目标。力争到2019年,全市市民科学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体育健身设施更加完善,体育品牌活动彰显特色,体育社团活力显著增强,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得到明显增加,充分发挥体育在构建消费新场景、塑造城市新形态以及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进程中的独特功能,力争率先在同类城市中成功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二、工作任务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市、区(市)县(含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下同)应成立党委、政府领导牵头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创建工作。设立创建工作机构,将全民健身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完善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组织保障机制,充实力量、完善机构、落实经费。各级体育总会和体育协会健全机构,做到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
(二)全民健身规划科学完备。市、区(市)县应制定各级全民健身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相关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建立“成都市创建全民运动模范市工作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适时评估本辖区全民健身工作现状,剖析发展中的难题和瓶颈,做好空间布局和资金保障,明确发展目标、内容、重点工程和项目。
(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完善。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完善各类社会组织等服务主体的服务标准,搭建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提供包括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健身组织、健身指导等系统、全面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清单。举办综合性全民健身运动会和单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形成贯穿全年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围绕“运动成都”全民健身品牌组织开展各类赛事活动。支持、引导社会各界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建立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工作机制。协调、动员部分医疗机构开展国民体质测定,开具运动和营养处方,设立科学健身门诊,培训开运动处方的医生,培养家庭健身教练,提供科学健身服务。大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推动开展青少年和业余足球联赛,普及推广工间操。
(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充足。多种渠道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机关、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向公众开放。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乡镇、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档升级工程,大力建设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智能健身房、双改体育馆、体育俱乐部、街边镶嵌体育设施、旧厂房旧商场改建、共享健身平台、运动健身综合体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
(五)全民健身社会参与广泛。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知晓率和支持率,形成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规划、管理和监督,真正让市民受益。将全民健身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把全民健身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依托主要媒体和“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全民健身,搭建健身文化交流平台,普及体育健身文化知识,提高科学健身意识。
(六)全民健身政策体系健全。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政策保障体系完善,具有针对性,实施效果明显。“体育+”“+体育”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健全,体育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路径明确,体育与卫生健康、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有效融合。制定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群众体育健身消费需求旺盛,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
(七)全民健身投入机制健全。各级财政应重视对全民健身事业资金投入,彩票公益金重点用于全民健身工作,教育部门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发展青少年体育。市场环境优化,社会资本踊跃进入全民健身领域,国家关于体育产业的税费优惠落实到位。
(八)全民健身激励措施到位。搭建全民健身激励平台,调动城乡基层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树立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榜样,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建立以发放体育健身消费券、全民健身卡等为手段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广泛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各区(市)县政府、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本次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工作议事协调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要把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把相关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加以推进和考核。
(二)严格过程监管与绩效评估。各区(市)县政府、市级相关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及行业特点,制定相关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取得实效并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形成包括媒体在内的多方监督机制。
附件:1.成都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成都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指标体系
附件1
成都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罗强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田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刘玉泉副市长
成员: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市直机关工委、市委督查室、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民宗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房管局、市城管委、市交委、市农委、市林业园林局、市商务委、市文广新局、市卫计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体育局、市安监局、市统计局、市旅游局、市政府督查室、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市广播电视台、市气象局、成调队、成都传媒集团主要负责同志。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市体育局局长谭学军兼任,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附件: 1 · 18CBH171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