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政办发〔2016〕96号《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经信委〈南京市企业智能制造装备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8-11-15 12:20:44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经信委〈南京市企业智能制造装备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政办发〔2016〕96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经信委拟定的《南京市企业智能制造装备升级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7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南京市企业智能制造装备升级实施方案


(市经信委 2016年7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江苏省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南京市实施方案(2015—2017)》,加快我市企业智能制造装备升级,提升先进制造水平和企业质量效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京”目标,以高端引领、南京智造为导向,突出企业数控装备升级换代、企业规模发展和产品质量提升、绿色化发展和智能制造模式创新,全面提升企业智能制造装备整体水平,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和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争当江苏先进制造业排头兵,打造中国智能制造名城。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强化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注重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促进企业制造装备升级,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示范引领。选择条件成熟、需求迫切的行业和领域,集中资源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围绕重点行业,加强典型数控装备和工业机器人的集成应用,引领和带动制造业企业全面加强装备更新改造。


聚焦重点。加强分类指导,聚焦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工序,加快制造设备数控化改造和升级换代,夯实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基础。推进企业“两升三降”,即提升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和产品不良品率。


自主创新。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智能制造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支撑能力。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研制技术水平高、带动作用强、安全可控、转型升级急需的高端智能装备,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装备推广应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探索国际合作发展新模式,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三)主要目标


按照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安全可控的要求,推进企业装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制造装备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关键工序核心装备数控化率超过80%,大中型企业实现全覆盖,广泛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装备产业整体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建成智能工厂示范企业30家。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核心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0%以上,大中型企业达到60%以上;启动10家智能工厂建设;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1600台,自主研制江苏省首台(套)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及生产线10个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鼓励和引导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1.推动企业数控装备升级。落实省“数字化装备普及推广计划”,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加快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在企业的应用推广,积极应用数控化装备,鼓励企业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人机智能交互、自动识别、分布式控制等先进制造技术。支持石化、医药、建材等流程型行业成体系建设智能化生产线;鼓励汽车、电子等离散型制造行业加快集散控制、制造执行、个性定制等智能技术装备的集成应用,提高精益生产水平。“十三五”期间,全市建设10家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100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


2.加快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积极探索机器人商业推广和营运模式,在电子、汽车、医药、食品、机械等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的行业领域积极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依托南京埃斯顿、熊猫电子装备、鹏力等重点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引导企业运用工业机器人对传统生产线或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广泛运用焊接、装备、涂装、分拣、搬运等工业机器人替代换岗,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到2020年,全市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提高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能力。引导企业集成运行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SCM)等信息系统,对生产设备、过程、研发、销售、资源管理等业务系统实现联动。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分行业重点培育一批系统集成企业,实现系统集成企业、本体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在全市着力发展一批提供方案设计、设备采购、装备开发、安装维护、检测认证的专业服务机构。


(二)推动企业规模化和产品改善升级


4.鼓励大中型企业升级。组织对全市大中型企业装备升级情况进行调查,摸清企业发展基础及现有装备水平,引导大中型企业实施装备升级,加大智能设备投入,集中资源在智能电网、生物医药等行业重点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带动作用大的智能制造大型骨干企业。鼓励骨干企业加强与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生态体系相关环节的纵向和横向协同合作,孵化培育基础较好、潜力较大、行业带动性较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行业“单打冠军”企业,共同提升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发展水平。到2020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集团)达到28家,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


5.加快发展智能产品与装备。依托软件产业“一谷两园”等载体,加快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推广应用,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融合发展,引导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装备,研发生产具有社交化、人性化、功能复合化和数据终端特点的智能产品,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着力突破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智能传输、智能信息处理等核心技术,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医疗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推进产品智能化。开展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认定,支持企业研发和生产国内或省内首台(套)智能制造装备,提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


(三)推进企业节能和环保装备升级


6.加快企业绿色化改造。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以石化、电力、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每年实施100项工业锅炉(窑炉)、电机系统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能源系统优化等重点节能项目,推动重点企业用能装备节能改造和智能化。实施环保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加快源头减量、减排以及过程控制等绿色智能装备的改造升级,推进清洁生产。2016年底前完成30万千瓦以上电力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推进30万千瓦以下电力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或燃气化改造。


7.更新淘汰低端落后设备。全面贯彻落实省“低端落后装备更新淘汰计划”,加快推进企业老旧设备、超期服役、能耗排放超标设备和生产线淘汰,鼓励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


(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新模式


8.完善智能制造支撑能力建设。增强企业先进技术装备研制能力,加快落实国家、省工业强基行动,围绕关键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重大装备、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突破关键共性环节,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培育高端产品市场发展壮大。采取政府支持、股权合作、成果分享的市场化运作新机制,加快推进南京机器人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及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定期召开智能制造大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展示南京智能制造技术和成果。发挥南京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作用,组建南京智能制造总承包公司,打造成具备整体设计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专业化智能系统集成企业。


9.实施智能工厂示范建设。以实现企业生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目标,打通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引导企业实现从产品设计到销售,从设备控制到企业资源管理所有环节的信息快速交换、传递、存储、处理和无缝智能化集成。全市每年启动10家智能工厂建设,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制定智能制造标准,通过智能工厂示范工程,实现企业关键智能部件、装备和系统自主化能力的大幅提升。到2020年,全市建成30家智能工厂示范企业。


10.推动重点行业试点示范。结合南京实际情况,针对电子信息、汽车、医药等优势产业以及行业制造工艺多样化、制造装备单位化、多品种、多批量的特点,研究制定重点行业的智能制造实施方案,通过推进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水平的试点示范,带动和提升全市智能制造整体水平。


11.大力培育装备升级示范园区。围绕中国制造2025南京市实施方案确定的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发展重点,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智能制造企业,加快推进各园区企业装备升级,依托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建设南京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逐步形成从硬件、软件到服务的智能制造产业链,择优打造一批产业配套完善、龙头企业带动强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支持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领导牵头,市有关部门、各区政府负责人参加的南京市企业智能制造装备升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整体推进合力,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联合推进机制。


(二)加大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省企业制造装备升级项目和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资金。充分发挥南京市新兴产业引导资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制造投入,向高端装备产业倾斜,重点支持数控智能设备购置、自主芯片等核心关键元器件研发、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重大装备研发产业化、重大装备产品示范推广等。鼓励企业智能化改造,对技改项目按规定给予贴息或设备补助;积极推进全市“双百工程”项目建设,研究制定考核奖励办法。探索建立支持智能制造发展的投资基金,发挥财政政策对高端装备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三)强化人才支撑。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锻炼一批从事智能技术和装备研发创新的优秀团队,造就大量既熟悉智能技术又熟悉用户工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面向中高层次需求的实战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熟悉智能制造装备操作的高素质技师。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附件下载:

宁政办发[2016]096号.doc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47665.html

本文关键词: 南京市, 南京市人民政府, 宁政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