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府办〔2015〕51号《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实施意见》

浏览量:          时间:2018-12-22 23:22:53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实施意见




东府办〔2015〕51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粤发〔2014〕13号),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围绕中央和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科学研究、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布局,突破行政界限,整合各类资源,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城镇化质量;着力抓好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推动城市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统筹。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严格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有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建立市内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协调机制,整合各镇街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张网覆盖,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充分利用深莞惠和穗莞合作平台,推进东莞与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对接,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2.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在保障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多元化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质量第一,绿色安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运营标准和管理水平。鼓励节能和绿色技术应用,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一)统筹完善公共交通服务

加快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有轨电车为骨干补充,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系统,推动我市城镇空间的组团与组团、组团内部城镇形成密切联系。加强公共交通系统与公路客运、铁路、城际轨道、港口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促进全市公交系统向多模式、多层级公交服务模式的转变。力争2020年公共交通(不含出租车)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40%-45%。

加快推进公交运营体制改革,优化调整全市常规公交网络,提升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至2020年,准点率达90%以上。加快推进跨镇线路及水乡特色经济区公交运营体制改革,优化调整线路,逐步探索和推广分区域专营的线网布局。重点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公交首末站、枢纽站、综合停保场等场站用地,结合轨道站点、商业空间以及大型居住区公共空间建设公交枢纽站,充分利用市政广场、公园绿地以及小区架空层等地下、半地下空间建设公交停场,推动市域范围内4-5处综合停保场设施落地;加快公交停靠站点、加气站、充电站等公交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积极推动公交专用道建设。进一步加大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的投放,巩固和扩大公交行业节能减排,至2020年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0%以上。全面推动“东莞通”的开发、应用和推广,研究出台政策措施推进“东莞通”在全市公交领域的普及应用,至2020年,东莞通刷卡率达30%以上。

合理推进地铁、轻轨、现代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提升公共交通总体服务水平,带动城市公共交通和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建成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适时启动轨道交通1、3号线建设。遵循“压缩成本、减少拆迁、试验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利用道路现有绿化带,以交通需求为导向,以市区、松山湖、水乡经济区为试点引入现代有轨电车完善公交骨干系统。强化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与合作共享,主动对接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国铁、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衔接,构建区域一体化交通枢纽,实现东莞无缝融入珠江东岸一小时经济圈。

(二)统筹推进路网建设

加快完善城市路网系统,推进城乡道路一体化,提高道路网络连通性和可达性。加强区域主干线建设,继续加快构建“一环六纵六横三联”主干路网;加强次干路、支路建设和改造,完善路网结构。至2020年,主干路网主骨架基本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40公里。重点加强从莞高速、虎门二桥、莞番高速等项目建设,继续加强国省道主干线快速化改造,重点加快县道建设和改造,完善高快速路与地方路网的衔接,提升主干线的通行效率,构筑我市交通“无障碍”立体交叉网络,实现所有镇街、园区、港口、铁路枢纽等重要节点与高速公路连通。至2020年,市域主要功能组团进入高快速路时间不超过10分钟。统筹穗深莞惠区域衔接道路网建设,加强与周边城市边界路网对接,构建高效便捷的边界路网体系,与广州、深圳、惠州等周边城市形成“1小时交通圈”,重点推进东宝河新安大桥、东平东江大桥、莲花山过江通道等项目规划建设。

根据轨道、常规公交换乘枢纽布局,规划“慢行+公交”换乘系统,实施慢行交通走廊布局规划,建设人行天桥、地道、自行车专用道等慢行交通设施。在城市核心区域及重要居民集散点规划建设微循环公交系统、公共自行车系统等社区级公交网络,解决市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体系,充分利用道路、水系,结合城市绿地构筑慢行交通网络,对城市公园、小山小湖、郊野开放空间、森林公园等生态斑块进行串联,增强生态空间连续性,为群众提供更多贴近自然的场所和户外交往空间,打造串联城市主要自然与人文节点的慢行骨干线路。

(三)统筹提升拓展港口功能

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港口结构调整,完善港口功能,提升港口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能力,重点推进沙田港区9#、10#泊位和1#-4#泊位建设,适时推进港口休闲产业发展,实行与周边港口差异化发展。推动深莞惠港口一体化,加强与广州的合作,重点推动广州港出海航道坭洲段改线段、广州港出海航道南沙至新沙段升级和锚地建设,提升虎门港深水航道通航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港口资源整合,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力争2020年底完成货物吞吐量达17000万吨,集装箱400万TEU。

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一)统筹规划建设可靠电网

建立电网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修编相协调,充分落实四规合一,建立控规、土规调整与电网规划调整联动审查机制,促进电力建设与城镇建设协调同步。将电网项目建设纳入市“三重”项目建设体系,不断完善电网规划建设督办与考核机制。出台《关于加快东莞市电网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N政策体系,加快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全力推进500千伏沙田输变电、220千伏学前输变电、220千伏茶寮输变电、110千伏雅园输变电及配套工程等重点输变电项目的前期工作,不断优化电网架构,力争2020年前建成投产220千伏变电站18座、110千伏变电站51座。加强电网智能化建设和运营管理,提升我市电网输、变、配、用电侧智能化水平,构建具备良好适应性、自愈性、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一体化智能电网。深化电网建设的政企合作机制,明确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模式及管理规定,推动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利用发展。加大配电网投资力度,提升并统一城乡电网建设技术标准。推广应用环保节能材料、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全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电网。

(二)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

综合考虑资源供应、系统安全、环境保护等因素,统筹规划区域内电源布局,积极推进电源结构向合理化、清洁化、低碳化和技术现代化等方向优化调整。加强电源项目污染物排放控制,加快推进沙角电厂和我市大型热电联供企业的降氮脱硝工程供热项目建设。加快编制全市集中供热规划,统筹安排工(产)业园区热电冷联供项目和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中电新能源热电、华能东莞谢岗燃气热电、东莞通明热电、深南电(东莞)唯美热电、虎门港立沙岛天然气热电冷联产等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资金补贴政策,推广屋顶用户侧并网发电系统,促进太阳能光伏系统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东莞松山湖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和东莞生态产业园区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预计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3000兆瓦以上。其中,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00兆瓦,实现年替代传统能源约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减排烟尘约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0.3万吨。

(三)完善城市燃气和成品油供应

2020年基本建成全市天然气管道“一张网”,实现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组织编制全市燃气行业发展规划,加强燃气行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加快城镇管道燃气网建设,优化完善市域天然气高压管网布局。实施全市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工程,与广州、深圳等周边城市管网互联互通,保证安全供气。节约地下资源占用,统一规范管理,加强燃气管道保护,减少燃气安全隐患,实现安全运营。深入推进天然气清洁能源应用,加快城市公交、重卡等天然气应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清洁能源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推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在现有较为完善的加油站网络布局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编制加油站发展规划,加强加油站结构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加油站网络布局,提高成品油供应服务能力。在广东省成品油配送体系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继续重点推进立沙岛石化仓储基地建设,提高我市乃至全省成品油中转、配送及储备能力。

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一)统筹规划建设信息网络

加强全市各类信息网络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将光纤宽带网络、通信基站、通信管道等通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做好衔接,统筹规划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推进镇村网络的高速互联和城市网络的光纤覆盖。积极推进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高速互联以及业务应用的“三网融合”。启动“宽带东莞”计划,推进我市网络的高速互联和城市网络的光纤覆盖。加大3G、4G网络和WLAN热点建设力度,不断优化移动通信网络空间布局。继续实施无线宽带接入网扩容工程,重点覆盖高校、商务楼、商业区、社区等高流量区域。增加镇村(社区)信息屏、信息亭等自助终端设施数量,建设家庭监护系统和紧急求助系统等个人信息终端功能,加快镇村(社区)基础信息、管理数据和服务档案集成,实现社区服务管理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

(二)统筹建设智慧城市推动信息消费

围绕政务、环保、医疗、城管、镇街、交通、制造、商务、一卡通和无线宽带等领域打造“智慧东莞”十大重点工程,加快以产业智慧化、提高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水平为重点的示范工程建设,建设面向未来生活的智能家庭、智能楼宇、智能校园和智能社区,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推动东莞建成全省信息化建设先导区。进一步推动全市信息消费发展,丰富全市信息产品和服务,拓展信息消费需求,使信息化在促进社会商品消费增长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夯实软件信息服务消费基础,配合全省计划培育软件百强企业,建设一批软件应用重点公共服务平台。扩大智能终端应用消费,加快省市共建东莞智能手机基地建设,增强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能力。促进云计算应用消费,支持中科院云计算育成中心建设发展。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集成应用,推动物联网在工业领域集成和创新应用。

(三)推进政务信息服务一体化

加快市网上办事大厅功能拓展完善,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一体化公共信息服务。鼓励企业运用企业专属网页,完善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和社会事务服务事项查询服务;鼓励市民使用市民个人网页,完善婚姻、生育、入学、医疗、就业、住房、交通等事项网上咨询、业务申报及结果查询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打通服务公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建立以市网上办事大厅为中心、村(社区)网上办事服务点为辐射、个人服务终端和村(社区)自助终端为节点的信息网络,实现基层服务管理“一网通”。大力推进网上办事大厅镇街园区办事站和村(社区)服务点建设,实现全市所有村(社区)网上办事大厅服务点全覆盖。

五、推进供排水和防洪治涝设施建设一体化

(一)统筹全市供水规划布局

加快建设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形成以东江为主、江库联网工程和东深供水工程为辅的全市供水水源布局,切实提高我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力争到2020年全市安全供水保证率≥95%。加大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力度,按照供、排分流原则,以保护东江和联网水库水源为重点,统一规划建设全市河网供排水布局,通过新建石马河河口节制闸等江河水闸,优化现有河、库、泵、闸的联合调度,建设和保护清水走廊供水通道,实现供排水的协调统一、互通可控。积极推进以线带面、区域辐射、互联互通的城乡联网供水格局,逐步推进城镇供水设施升级改造,按集中供水为主、分散供水为辅的模式,通过撤并规模小、工艺落后、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水厂以及建设各级供水主干管网连通工程等手段,实现区域供水管网连通互备,确保城镇供水安全。

(二)完善城市防洪和排水防涝设施建设

加快全市治涝规划和各镇街防洪排涝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规划要求加大全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力度,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主要河道、堤防、泵站和水闸等城镇外围防洪设施达标建设。加强城乡水利防灾减灾非工程措施体系建设,以推进河、库、泵、闸联合调度和城乡防洪排涝应急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建立健全市统一的防洪排涝联合调度体系,努力构建全市“蓄排合理、河网配套、调度科学”的高标准防洪治涝格局。

加快编制市、镇两级排水专项规划,逐步推进全市内涝整治工程建设,分期分批对排涝标准低、排涝能力严重不足的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争取全面完成新开河等市区重要排水河道的达标整治,在新建项目中积极推行雨水“蓄、滞、渗、净、用”等低影响开发模式,推广新型渗水材料的应用,城市规划中的水域面积率不低于10%,新建城区综合径流系数以不超过排水专项规划确定的片区径流系数为前提,努力控制雨水地表径流不超过0.5,硬化地面中的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低于40%。

六、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一体化

(一)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

遵循提高效率、城乡并重原则,推进污水处理、污泥处置、雨水回收、再生水利用及配套管网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收集管网设施建设,推进污水提升泵站与污水处理厂匹配建设,改扩建塘厦林村等10座污水处理厂,新建东城东部污水处理厂等2座污水处理厂。按照“提高管网截污效能”目标和“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污水截污次支管建设,重点对石马河流域、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东城东部污水处理厂、茅洲河流域开展配套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加强镇村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力争到2020年全市城镇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率均达到≥85%的目标,并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中水回用系统。

全面理顺河网水系,加强重点流域、内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启动市域内中小河涌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加强江河湖库水系的连通工程建设;根据因地制宜、量力可行的原则,适时分步对河涌开展“截污、清淤、治堤、活源”等整治工作,并同步完善河涌流域的截污管网系统建设;在全面完成河涌截污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发展要求对河涌进行生态修复、岸线绿化美化,构建亲水平台和文化景观,使全市河涌基本达到“河畅、水清、岸绿和景美”的治理目标。

(二)提升城乡城市垃圾处理能力

组织修编《东莞市域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统筹布局全市范围内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设施,鼓励跨镇街共建垃圾处理设施。加大存量垃圾治理力度,加快存量垃圾集中处理场选址,按国家卫生填埋场标准进行整治建设,并改造成生态市政公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试点工作,加快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推进横沥环保热电厂技改增容项目、麻涌环保热电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飞灰专用填埋场等重点项目落地,确保2015年城镇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2020年达到100%。

巩固统一开放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格局,构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根据《东莞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专项规划(2013-2020年)》,深化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市场化改革,逐步巩固统一开放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格局。探索开展生活性再生资源绿色环保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运作管理机制。逐步优化再生资源回收堆场设置布局,引导再生资源回收堆场升级改造,2015年前全市规划控制堆场在900个以内。建设再生资源集中处理中心,2020年前全市建成5个或以上再生资源集中处理中心。启动加工贸易废料网上拍卖交易平台建设工作,力争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七、保障措施

(一)完善规划衔接机制

统筹规划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的综合性和协调性。一是加强各项基础设施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环保规划的衔接;二是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内部衔接,将已规划的各类线网状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留足够发展空间,推动形成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三是加强市区与镇街的规划衔接,协调一致涉及跨镇区的基础设施线路、标准及建设进度等。

(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严格执行已出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主动参与或组织制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促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标准相衔接,加快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际先进技术标准体系相衔接的技术标准体系。

(三)加强智能化管理

加强信息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各类基础设施管理和运营效率,增强各类基础设施相互衔接支持能力,加速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

(四)加大体制改革力度

以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价格机制和地方财税管理等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五)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各职能部门要制定本部门推进我市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具体措施与工作方案,统筹本部门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工作。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5月24日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50235.html

本文关键词: 东莞市, 东府, 东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