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办发〔2016〕170号《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十三五”质量强市发展规划的通知》
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十三五”质量强市发展规划的通知
通政办发〔2016〕17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南通市“十三五”质量强市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12日
南通市“十三五”质量强市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是南通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时期。坚持质量为先,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不断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手段和关键举措。为贯彻落实《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质量强市建设,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省政府关于加快质量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16〕88号),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质量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量质并举的赶超目标。质量品牌建设扎实推进,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质量创新机制继续强化,质量文化建设更加重视,质量整体水平稳步提升。五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5%,占GDP比重超过10%,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12.6个、11.5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比重提高0.62个百分点。全市积极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首批通过验收,质量强市工作成效显著。
(一)质量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1.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为龙头,在全社会倡导质量为先的理念。以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为纽带,引导企业创新开展质量管理提升活动。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目标,加强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做到“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质量抽查、现场核查、工作督查”的常态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2015年达到95.55%,比2010年水平高出近4个百分点。突出抓好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农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突出电梯、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等重点特种设备专项整治,重点监控设备监管率和严重隐患治理率基本达到100%,特种设备事故率、死亡率均控制在0.4起/万台以内。
2.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建立服务标准化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提质。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81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8%,比2010年提高7.5个百分点。到“十二五”期末,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达到50家,“中华老字号”品牌企业6家,江苏名牌企业17家,建成两条“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7家省级和78家市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市民满意度调查,满意度为84.74,全市服务行业顾客满意度为84.72,满意度持续提高。启东国家级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我省首个通过验收的该类项目。南通市就业管理中心、南通市行政服务中心、南通市公安局为全国首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南通市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在全国98个项目中首个通过评估验收。
3.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坚持打造“全国一流建筑强市”的目标,全面实施工程项目法人质量终身制,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引导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创建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不断推动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和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全市拥有特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15家。累计创建鲁班奖(国优工程)88个,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20个工法被评为全国建筑工法,79个工法被评为省级工法。创建省优工程200多项,69项成果获省工程建设优秀QC成果奖,58个项目获批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超过98%。
4.环境质量不断优化。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按照“控煤、降尘、治企、管车、禁烧、联防”12字方针,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在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持续下降。2015年万元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强度分别为0.95千克/万元和0.99千克/万元,分别比2012年下降了40%和46%。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2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分别为91.7%和83.3%,达到考核要求。联动实施三年清水行动,完成沿江36个排口规范化整治,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长江南通段保持II类水质。
(二)品牌引领作用不断提升
1.推动区域品牌升级。在全国首创家纺联盟标准,联盟企业销售产值增幅达13%。深化“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创建,家纺床上用品、茧丝绸服饰家纺2个示范区获得命名,中洋河豚示范区高分通过现场评审,如东紫菜示范区通过文审确认。“海安桑蚕茧”等5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港闸区船舶配套、海安电梯配件两个产业集群通过省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验收。
2.推动产品品牌培育。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做好名牌培育发展工作,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7个,中国驰名商标58个,建成2个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市有效期内省名牌产品253个,省著名商标328个,江苏区域名牌1个,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5个,296家企业的产品获得南通名牌产品。
3.增强质量品牌活动国内外影响力。连续10年举办张謇杯·中国国际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国际性、数量、质量逐年递增;创新发布理念,融合“互联网+”,获奖作品在“天猫网”在线发布,引领了行业发展和消费潮流;创新组织形式,借助中国家纺大会在南通召开的机会颁奖,进一步提升大赛影响力。引导全国茧丝绸服饰家纺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全国家纺床上用品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做好品牌价值测算,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1.标准。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升企业标准话语权。申请成立6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委员会或工作组,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44项,获国家标准贡献奖7个。新建国家级、省级工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8个,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7个,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14个。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90多项、市级地方标准277项,生产加工企业标准覆盖率达到98%以上,新增采用国际标准1368项。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26个,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数量达到1120项,总数处于江苏领先水平。
2.计量。大力推动计量基础建设,建立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个,授权站3个,社会公用标准共356项,建立了满足本地区量传溯源工作需要的基标准体系。加强节能减排降耗工作,获评省级能源计量示范单位3家,新增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3张,居全省前列。深化民生计量工程,成立了计量惠民便民服务中心,深入开展计量“两免费”检定。
3.检验检测。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力度,结合南通产业发展特点,按照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标准,高水准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全市累计投入4亿元用于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先后建成了6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质检中心,为产业质量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障。完成南通检验检测基地建设,建成检验检测用房面积11万㎡,固定资产总额增加4倍,拥有各类检验检测仪器4500多台(套),能够提供3000多个产品、参数、项目的检验检测服务。成立了省缺陷产品管理技术中心南通分中心,技术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强化节能、低碳产品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行政监管,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推进和后续跟踪监管工作,每年抽查获证企业数不低于10%。严格执行国家总局、省局有关体系认证、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评审制度,有序开展监督检查,认证市场秩序持续规范,认证质量持续提高。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
4.惠民工程。在全国首批开展“电梯96333工程”的11个城市中,提前建成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电梯应急救援处置中心”,96333热线覆盖全市2.8万台在用电梯,实现困人故障网格化快速救援,平均救援时效缩短至国家规定用时的45%。积极推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实施“蓝天工程”。发挥质检机构检测资源,开展“清新居室百家行”活动,围绕市民在家居装修装饰消费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问题,为市民免费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等项目,着力打造“绿色家装”监测服务品牌。
(四)质量创新机制不断完善
1.建立质量强市长效推进机制。2012年,积极创新质量管理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质量强市”活动,围绕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经济质量提出具体发展目标,构建了有力的质量强市推进机制,制定详细的创建计划,并投入4.5亿元资金保证创建工作有序开展。2014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命名南通市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成为全国首批12个命名的城市之一。
2.完善质量发展激励机制。2012年,开展南通市市长质量奖评审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基础研究、应用推广、咨询服务和国际合作活动,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中国质量奖和江苏省质量奖的评选工作。2012年,实施质量强市推进资金保障制度,对市区创建品牌、技术标准、质量奖励、检测平台、质量攻关与改进项目的企业、事业单位提供资金支持。2015年,开展质量工作考核工作,市政府组织对各县(市)区政府进行质量目标绩效考核,县(市)区对各乡镇(街道)进行质量目标分解和考评。“十二五”期间,南通市共开展5届市长质量奖的评审,有15家企业获得南通市长质量奖称号,1家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3家企业获得江苏省质量奖。以“现场管理良好行为企业”创建促中小企业管理能力升级,5年来,共有480多家企业参加培训宣贯,200多家企业申请创建,150多家企业获得确认。
3.创建企业质量管理创新机制。2011年,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全市名牌企业、生产许可证企业实现“首席质量官”岗位全覆盖。“首席质量官”被质量行政主管部门采纳并写入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2011年,开展质量先导区创建工作,推进新兴产业质量发展,推进特色产业形成质量优势,推动传统产业的质量升级,推动高耗产业的质量创新,推动重点企业的质量比对,推动质量产学研合作攻关。“十二五”期间,先后举办10期首席质量官培训班,培训各行业企业质量负责人1500余人。累计组织先进质量理念推广孵化大型公益活动5次,组织QC小组活动课题成果发布5次。创建质量先导区17个,南通市全市形成5个质量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开展55个质量产学研成果项目。
(五)质量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1.形成反映城市特点的质量精神。以崇尚诚信为根基,以致力创优争先为动力,以卓越强企为路径,以惠及民众为宗旨,形成“崇信致先、强企惠民”的南通城市质量精神,集中体现了南通建设质量强市的目标取向和价值追求。
2.多形式开展质量文化宣传。发挥全国首个开放式质量主题公园载体功能,推动质量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课堂,形成了政府重视质量、企业创造质量、社会崇尚质量、大众享受质量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6·5”世界环境日、9月质量月活动,连续12年举办名牌产品展销会,连续4年举办中国南通海门城市质量节。南通电视台、南通日报、南通广播电台开设环保专栏,“通博士讲环保”、“通博士以案说环保”等栏目形成品牌效应。
3.深入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注重质量信用,履行质量安全社会主体责任,“十二五”期间,累计新增质量信用AA级以上企业39家。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建成建筑市场信用平台,系统信息采集和录入基本实现与电子化招投标平台的对接共享,量化信用评价标准,“三合一”评标工作如期实施,有135个建设项目在施工招标环节应用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结果。
“十二五”时期,南通市以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龙头,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十三五”期间着力解决,主要表现在质量技术和科研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质量竞争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质量理念和质量精神有待进一步推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省政府关于加快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要求,以落实《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刚要》为目标,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打造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升级版为龙头,秉承质量为先的理念,加快推动全市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推动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文明程度高”的新南通。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作为质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质量,让人民群众更好的共享质量发展成果。建立质量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加强质量人才教育,培养质量领军人才,建设适应质量发展的专业队伍。
严把质量安全。强化质量安全意识,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科学处置质量安全事件,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改革创新。创新质量管理体制、方式方法,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强化质量宏观管理,最大限度释放质量改革红利。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和社会组织质量技术创新能力,促进转型升级。
强化社会共治。坚持全面、全程和全员的质量发展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并完善“大质量”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质量共治格局。
(三)发展目标
以打造“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升级版为总体目标,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质量发展机制和质量创新工作格局,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品牌发展成效更加显著,标准引领作用不断强化,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总体水平持续提高。
1.质量竞争力
到2020年,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8;公众质量综合满意率达到75%。
--质量管理水平。力争新培育中国质量奖(含提名奖)1-2个,中国工业大奖1个,全国质量奖3个,江苏省质量奖5个,江苏出口产品优质奖1个,市长质量奖10-12个,新增质量标兵企业100-150个;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0个,省优质工程“扬子杯”奖100个;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个,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10个;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1个,省水利优质工程和文明工地2个。江苏省质量信用AA级和 AAA级企业达80家。
--品牌标准水平。力争“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获批命名1个,争创江苏省区域名牌和优质产品示范基地5个;获得驰名商标认定保护总数达70件,累计培育江苏省著名商标400件,南通市知名商标600件;累计培育江苏名牌300个,南通名牌600个;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达30个,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以上;力争制修订国际标准1-2项,主导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50项,承担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委会或工作组20个。
2.产品质量
到2020年,产品质量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区域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种植业食用农产品“三品”产量占食用农产品产量比重达55%,主要工业用品、日用消费品省级以上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无区域性制假售假现象,不发生食品、特种设备等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3.工程质量
推进工程质量标准化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成效明显,投诉率逐年下降,遏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竣工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高速公路、桥梁项目优良率100%,水利工程单元质量合格率100%。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重点工程领域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
4.服务质量
新建省级以上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15个;新制修订地方服务标准15项;新增江苏省服务业名牌企业20家;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行业顾客满意度指数分别达到85和82。
5.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50微克/立方米左右,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力争达到70%,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水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治理相关标准、认证、计量技术体系基本健全,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无重特大污染事故发生。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质量为先,有效推进供给侧品质提升
1.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建立质量创新促进中心,对质量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质量创新平台。大力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积极推进卓越绩效孵化活动,进一步培育壮大现场管理良好行为企业、质量标兵、市长质量奖、江苏出口产品优质奖、省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的创建梯队,形成规模效应。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促进体系,加强质量攻关和比对提升,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开展各类管理体系和产品认证。以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为重点,鼓励企业走质量产学研联合之路,推进实施质量进步、质量改进、管理创新项目。紧紧围绕提升供给质量,开展特定行业、特定产业、特定产品的区域质量“诊断分析”试点。
专栏1 质量管理升级工程
针对南通市重点产业的骨干企业,组织开展质量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学习借鉴国内外标杆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加强对于创奖企业的引导和扶植,对各类创奖的评审规则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质量管理创新模式。
到2020年,获得中国质量奖或提名奖1-2个,全国质量奖3个,江苏省质量奖5个,江苏出口产品优质奖1个。获得省优质工程“扬子杯”奖100个,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0个,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个,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奖(大禹)奖1个。
2.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整合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培育经济增长的质量新动能。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强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围绕南通产业发展,科学建设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全面提升计量服务能力。建立认证业务流程网上查询系统,实现认证工作全程“可视化”,规范认证市场秩序。以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围绕特种电机、海工船舶、高端纺织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检验检测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平台。规范检验认证行为,建立检验认证结果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检验认证机构承担产品质量连带责任的约束制约机制。
3.加强质量人才建设。加快培育质量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塑造精益求精、追求质量的工匠精神。做好创业创新人才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的引进培育工作,在规模以上企业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推进卓越绩效管理自评师和质量检验人员等培训,建设检验员实践培训考核基地。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质量标兵等活动,鼓励企业员工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使用新方法。
(二)突出标准引领,倒逼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1.加大标准创新力度。探索并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宏观调控与服务,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技术标准运行机制。以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领域为重点,加强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区建设,建立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引导消费者更多地选择标准领跑者产品。推动循环经济、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鼓励学会、商会等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大力培育联盟标准,推进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实施工业基础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标准化,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围绕产业特色,鼓励企业争取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及其领导职务,主导承担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专栏2 标准引领创新工程
围绕南通市重点优势产业,建立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组织开展标准化创新能力建设。引导骨干企业掌握标准化基本原理并全面开展标准化实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准化领军人才,鼓励具有标准化基础的企业参与、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组织的秘书处和领导职务,推动企业主导制定各类标准,提高南通在标准化方面的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到2020年,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20个,承担ISO、IEC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1个。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1-2项,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50项,建立国家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区1个。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专利技术、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形成标准研究促进科技创新、标准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氛围。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重点实验室。围绕制造业装备升级计划、“双百工程”项目计划、智能制造计划,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力度。围绕产业发展,推进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动建立产业联盟、产业技术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鼓励指导优势产业建立联盟标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产品,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扩大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
3.加大服务创新力度。加强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构建起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政务公开“四位一体”政务服务体系新格局,构建具有南通独特竞争力的科学政务服务体系。开展服务行业质量提升活动,提高服务标准水平,建立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强化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划的引导作用,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大力开展示范区和特色园区建设,规范服务行业市场秩序。
专栏3 服务质量提升工程
围绕南通市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以提高服务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为重点,建立顾客满意测评制度体系,定期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反馈,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反映南通特色的公共服务评价体系。
到2020年,新增省服务业名牌企业20家,生产性服务行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5,生活性服务行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2。
(三)强化品牌创建,推动供给和需求结构升级
1.加强产业集聚区的品牌培育。以产业聚集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服务区、旅游景区等为重点,以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省区域名牌、省优质产品示范区、质量先导区为载体,做强补长特色产业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园区。
专栏4 品牌创新发展工程
建立健全品牌创新的制度体系,制定推进品牌建设的整体规划。围绕南通市重点产业,开展南通自主品牌评价工作,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品牌建设,引导开展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省区域名牌、省优质产品示范区、质量先导区创建工作。围绕南通市优势产品,开展品牌培育、创建、推广和价值评价,提高产品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到2020年,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1个,江苏省区域名牌和优质产品示范基地5个,驰名商标认定保护总数达70件,江苏省著名商标400件,江苏名牌300个,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达30个。
2.大力推动优势产品的品牌创建。创新质量供给,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建立品牌发展推进机制,完善品牌认定管理办法,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和保障措施。推进“3+3”重点产业品牌跨跃发展,深入开展工业品牌创新行动,推进品牌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国际化。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标准化示范区的名牌产品,鼓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创建名牌。重点围绕“7+3”现代服务业名牌发展,大力推进服务业商标注册,大力推动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新兴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名牌创建。
3.加大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扶植力度。鼓励和引导品牌企业、区域品牌示范区开展品牌价值评价活动,围绕品牌的有形资产、质量、创新、服务、无形资产等维度,诊断产业和产品品牌发展的短板,推动企业实施质量改进和提升计划,整合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集聚,推动相关领域对品牌无形资产的评估应用,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力争有一批龙头企业入选中国品牌价值榜单。
(四)加强信用建设,促进经济发展释放新动能
1.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企业建立质量首负责任制,督促企业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完善企业质量承诺公开制度,推动企业积极承担产品质量社会责任。加强对电子商务产品、日用消费品、农资、质量投诉热点产品、影响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监督。构建进出口商品风险预警体系,严把进口消费品质量关,促进出口消费品提质升级。加强对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工程质量安全和环境质量监管体系。探索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建设、消费品质量安全惩罚性赔偿、质量担保、销售者先行赔付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等多元救济机制,建立完善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预警机制。
专栏5 消费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完善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建立以预防为主、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深入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工作,选择区域内主导产业和生产企业聚集区,培育和创建省级、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区)。
到2020年,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出口产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0%,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区域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主要工业用品、日用消费品省级以上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
2.加强质量信用建设。建立健全质量信用制度,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健全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工作体系,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督促企业自觉履行质量承诺公示义务,发布质量信用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质量信用结果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开企业产品质量“红黑榜”。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12345、12315、12365等质量投诉信息平台,畅通质量诉求渠道。深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的质量执法,严厉查处制假售假大案要案,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专栏6 社会信用发展工程
围绕生产经营企业和消费者质量需求,健全质量信用信息归集与使用制度,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加快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建设,鼓励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发布质量信用报告。加大对守信企业的激励和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净化市场信用环境。大力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价格诚信单位、文明诚信市场、诚信经营“十百千万”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进质量信用等级、银行信用等级、企业环境信用等级、纳税信用单位等级、食品销售质量安全信用等级等评定工作。
到2020年,省质量信用2A以上企业80家,发布质量信用报告企业数80家。诚信计量公开承诺单位达1000家,创建200家省级诚信计量示范单位。
3.加强民生质量建设。紧紧围绕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重点,大力开展农产品食品安全工程、“三表两计”放心工程、“绿色出行”工程、引江供水工程、“菜篮子”工程、绿色家装工程等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推进96333呼叫平台建设和电梯伤害事故责任保险制度,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继续开展集贸市场和农村医疗机构的计量器具、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室内空气质量等免费检测活动,确保广大群众吃得放心、用得称心、住得安心。
4.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和弘扬“崇信致先、强企惠民”的城市质量精神和形象标识,倡导科学理性、优质安全、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营造良好的质量发展氛围,努力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继续举办“城市质量节”,开放“质量主题公园”,分享质量文化成果,提升全民质量意识。深入开展“质量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QC小组成果发布赛、卓越绩效孵化行动、技术标准送田头、特种设备知识进社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质量活动,普及质量基础知识。
四、重点领域
(一)深入推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围绕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按照扩总量、提质量、强产业、促转型的总体思路,促进科技与标准的深度融合。引导和鼓励企业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并及时转换成技术标准,促进配套业向系统集成转变,加强高端创新、经营管理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高端纺织
以打造高端纺织为目标,调优调专产品结构,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强基础应用研究,扩大现有产业用品规模。增强设计开发能力,扩大品牌影响力。提优现有印染及后整理能力,打造精品印染及后整理加工线。推进家纺产业技术标准联盟建设,打造高品质配套化家纺面料和产品。推动产业用纺织品检测中心等省级、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新“张謇杯”中国国际家纺设计大赛,加强与主流电商合作,打造“南通好家纺”。
重点攻克天然纤维后整理、化纤仿真、多种纤维复合染整、功能性后整理质量技术,提升天然纤维抗皱免烫、纯棉超柔软、舒适性针织物等各类高档面料质量水平。突破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关键共性技术,扶持破解特种增强纤维、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纺织新材料质量技术关键。
2.船舶海工
以转型升级为目标,推广绿色制造模式,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实现清洁生产,低碳造船。推动高技术船型、主流常规船型的研发建造,加强绿色节能环保型VLCC、VLOC等产品研发。重点发展船用推进器、发电机组。推动船舶及海工平台国家检测中心建设。
重点攻克自升式平台、钻井船、半潜式平台等钻井装备,张力腿式平台、立柱式生产平台、浮式储卸装置、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水下采油装置等采油装备,动力定位系统、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深水定位系泊系统、FPSO单点系泊系统、大型海洋平台电站、钻机及钻井包、自升式平台升降系统等配套装备的质量技术关键。
3.电子信息
以增量优化为目标,大力提升特种光纤光缆、超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及配套材料和光电器件等光通信产品质量水平。重点发展特种光纤光缆、超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及配套材料和光电器件等光通信产品,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整机制造等下游配套产业和多晶硅等材料研发上游领域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
重点攻克高效能、低成本智能终端机芯片、下一代互联网设备、高端网络服务器和安全产品、智能家居、智慧家电、车载终端、远程电表等产品质量技术。扶持新型元器件、新型显示技术和关键仪器仪表质量技术研发。
4.智能装备
以部(套)件智能化、集成化,基础件高端化,优势装备规模化为目标,围绕数控机床、专业化智能成套装备、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智能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四大产业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配套能力,推进工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的精准度和寿命。
重点开展领域重大装备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集中优势资源破解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质量问题。重点攻克智能机器人,开发工业机器人本体、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质量技术关键。推进机电一体化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程序设计智能标准化,大力提升高性能数控金属切削与成型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等质量技术水平。
5.新材料
以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器件集成化、制备技术绿色化为目标,加强技术集成,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重点培育先进高分子材料、金属新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纺织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战略性产品,努力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重点围绕高性能金属材料的集约化、低成本化方向,大力提升高性能特种钢材、高强合金钢、大型高强度型钢、特种铜材、高性能电子铝箔、粉末冶金制品、玻璃纤维新材料的质量水平。围绕上游石油炼制、裂解(重整)中游基本有机行业、下游高性能纤维、工程塑料及合金、特种橡胶和有机硅、有机氟产品、膜材料,鼓励扶持企业攻克聚乳酸、聚丙烯纤维、聚丁二烯橡胶等合成材料质量技术关键。
6.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
以新能源产业提升发展为目标,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掌握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推动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工程化和产业化水平。积极推进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工作,完成推广应用39000辆(标准车)。
重点攻克风电机组总体设计技术、变桨变速器、风轮设计及制造、电机设计及控制、低电压穿越等关键技术研究,大力提升大功率双馈式和直驱式风电机组、高性能微型、小型风电机组、集中监控、微电网、光伏储能等光伏发电应用、并网技术,非晶硅薄膜电池、高倍聚光光伏电池、硅料铸锭设备、切片设备等核心部件质量技术关键。
7.石油化工、节能环保装备、轻工食品、生物医药、现代建筑、新型电力设备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N个产业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全力提升高档精炼油、保健油、面粉深加工产品质量水平;鼓励海安扎染、通州绣衣、崇川工业鞋帽及红木雕刻等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快提高速冻、即食、调味等功能性水产品及净品和贝类、藻类、鸡类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升山梨酸及其衍生产品、吡啶系列产品、甲醛系列下游产业链、新型纺织助剂、高档染料系列产品、功能食品添加剂系列产品的质量水平;围绕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小分子药物、医药器械、生物试剂、医用材料,在增强传统中药药物的提取工艺、新品开发研究基础上,重点提升基因工程药物和小核酸、核苷酸等生物制药,糖苷前药,抗艾滋药物,生物试剂等质量水平;围绕LED芯片、封装、应用产品、节能环保锅炉、余热发电或制冷成套工程、吸收式热泵、低温强化换热器、与变频调速技术相结合的水泵、风机、压缩机、电动机等节能机电产品、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专业设备,提高系统集成和工程设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突破关键质量技术,大力提升节能环保产业质量。
重点攻克电子调速和控速电动工具和大功率、低噪音、高效率、节能型产品质量技术;重点攻克低毒、高效、低残留、广谱新型农药、定向合成、农药制剂低溶剂化、水基化、缓释化质量技术;重点攻克分子生物学诊断试剂、免疫学诊断试剂、生物化学试剂、高通量生物芯片、肿瘤标志物等产品质量技术关键。
(二)积极扩大市场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围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环境服务、服务外包和检验检测等行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商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家庭服务等行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以标准体系建设和关键标准研制为重点,加强服务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提高服务提供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以顾客满意度调查为手段,建立健全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动态掌握服务业质量水平;以标准化试点为方向,提高服务产业的影响力,推动服务管理模式的有效扩散。
1.生产性服务业
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进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产性服务业综合满意度指数达到85。
围绕现代金融产业,实施“服务标杆”引领计划,以南通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聚区、上海数据(南通)中心为引领,积极探索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围绕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建立绿色物流评估标准和认证体系,完善能耗和排放监测检测认证制度。围绕科技服务产业,集聚领军机构和人才,引导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围绕环境服务产业,大力推进法律咨询、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ISO14000认证等专业化咨询服务,推进南通环境监测科研机构现代化建设。围绕服务外包产业,引导专业服务标准体系、资质认证体系与国际标准对接,鼓励对外输出服务标准。打造集城市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一体的南通服务外包品牌,塑造纺织设计服务外包、船舶设计服务外包、建筑设计服务外包等特色品牌。围绕检验检测产业,推动全市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建设,招引一批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机构落户园区发展,基本形成适应“3+3+N”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在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检验检测服务产业。
2.生活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贴近服务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生活性服务领域,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引导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满意度指数达到82。
围绕旅游服务,通过创建优质旅游示范企业、建立质量评估体系、推行旅游企业优质服务规范、引进国内外先进旅游企业管理经验等方法,不断提高旅游企业质量。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建立旅游综合监管主体责任清单,探索建立“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围绕商贸服务,培育和引进一批知名电商服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强化电商产品质量监管,推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围绕文化创意服务,优化提升环濠河博物馆群国家级示范项目,积极打造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1-2个,创新项目形式、服务方式和手段,持续做优做强服务品牌。围绕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健康管理、健康信息服务创新创业,推动健康体检行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进程。围绕家庭服务,推进典型示范工作,引导家庭服务从简单劳务向“知识技能型”、“专业管理型”服务转变。推行家庭服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快制定地方标准。
(三)大力加强基础建设整体筹划,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围绕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完善施工过程的责任体系建设,优化施工环节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加强施工单位和人员的诚信评价体系建设,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1.交通工程
深化现代工程管理,实现人本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和运维服务水平,推动工程建设发展转型升级。交通建设品质工程理念深入人心,品质工程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建设一批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到2020年,力争高速公路、国省道、特大型桥梁、重点水运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交通建设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单位工程所有抽检项目合格率均达到85%以上。交通建设市场从业单位信用等级A级以上企业占比达到85%以上。
积极推广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鼓励构件设计标准化和通用化,着力推进施工工艺标准化,逐步推进工程建设向集成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强化科研与设计施工联动,鼓励重大技术集中攻关和“微创新”相结合,大力推广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新技术,探索“互联网+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新思路,逐步实现工程全寿命周期关键信息的互联共享。加强交通工程质检机构建设。强化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能力配备,推行参建单位管理人员配备标准化。鼓励实施分包专业化,大力推进设计施工总承包。鼓励应用质量健康安全环境四位一体管理体系(QHSE管理体系),推进管理制度标准化。
2.水利工程
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水平,规范质量管理行为,提高工程参建单位的质量自律意识。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通过跨区域、跨部门、多信息共享,实现对水利工程管理和安全评估、工程基本信息管理、完善水利建设企业诚信信息系统。水利工程单元质量合格率100%。
推行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强化建设项目计划与前期管理,健全建设项目前期责任体系和管理机制。规范建设管理行为,强化对项目法人的考核管理,确立项目法人责任主体地位。健全水利建设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考核评价。以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及创建省级、国家级水管单位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市水管单位的创建工作。
3.建筑工程
支持与推动南通建筑产业现代化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建筑企业工业化生产管理质量理念,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加强质量监测,打造现代建设品牌。到2020年,建筑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确保建筑工人上岗前安全培训100%,确保施工现场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100%,争取年创鲁班奖、国优工程3~5项、省级以上优质工程超200项。新增ENR“250强国际承包商”1-2家,新增“全国双百强企业”1-2家,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1-2家。获批”中国驰名商标“或”江苏省著名商标“1-2个。
重点攻克建筑信息模型、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相关质量技术。完善建设各方质量责任体系,充分发挥知名建筑企业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进工程创优活动。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科技含量,鼓励与推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四新“技术应用。推行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先进工法、新技术、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降低建设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住宅建设质量和效率,完善住房绿色品质管理,实施绿色建筑认证,打造绿色建筑群。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培育和规范建筑设备监理主体市场。全面落实住宅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提高住宅工程整体质量。
(四)坚持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围绕空气、水环境质量,执行合理的排放标准,并通过检验检测手段动态掌握环境保护状况,以标准倒逼污染防治工作。
1.空气质量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治理。选取SO?、NOx和VOCs作为南通市大气环境总量的核定指标(约束性指标),到2020年,消减率均达到20%以上。
总量控制指标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约束性指标基础上增加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约束性指标,以控制细颗粒物(PM2.5)为抓手,协同控制各类污染物,着力解决臭氧和酸雨等复合型污染问题。大力推广燃煤锅炉环保技术,推动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进一步强化火电、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废气治理,实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推进交通污染防治,实施第五、第六阶段新车排放标准,推进中、重型柴油车尾气治理,加大工地扬尘整治力度,推行建设工程”绿色施工“。强化大气污染机理与管理应用研究,实行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动态更新。
2.水环境质量
以解决部分断面水质超标和环境风险问题为重点,抓好重点污染物、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达到或优于Ⅲ类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断面,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改善。
开展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严格限制长江沿岸石油加工、化工等项目污染排放,加强入江排污口的治理和监管,削减入江污染物总量,重点防治有机毒物污染。全面推行工业集聚区企业废水、水污染物纳管总量双控制度,重点行业企业工业废水实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一企一管“。完善工业集聚区污水收集配套管网,开展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强港口和船舶污染控制,严格控制沿江、沿海码头各类污染物的排放。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落实本规划的年度行动计划,解决和协调处理重大质量问题,督促检查本规划贯彻实施。各县(市)、区政府、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划的部署和要求,把质量发展目标纳入本地区、本行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质量政策引导,将质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明确目标责任,确保本规划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健全配套政策
各县(市)区政府、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本规划与南通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围绕建设质量强市和落实《南通市质量强市促进办法》,制定本地区、本行业促进质量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切实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投入,进一步落实质量发展引导资金,完善相关产业、科技、财税、金融、人才、环境、教育等方面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质量发展,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质量服务作用,确保本规划目标任务得以实现。
(三)加强质量研究
鼓励产、学、研开展质量管理科学研究,建立稳定、有效的科研经费渠道。加强本地区质量状况、产业和产品质量分析,定期发布质量报告。质量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开展QC小组成果发布等质量管理成果交流活动。建立质量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在全社会的有效应用。
(四)完善考核监督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质量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各级政府和有关行业质量工作的评价指标和考核、沟通反馈、激励与约束机制。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纳入政府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内容,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实行问责的重要依据。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