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办发〔2015〕43号《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5年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工作意见》

浏览量:          时间:2018-12-24 16:46:05

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2015年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工作意见




通政办发〔2015〕4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南通滨海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开发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质量和水平,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一区八园为重点,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狠抓转型升级,突出创新驱动,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二、预期目标


  (一)规模速度明显提升:全市开发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外贸进出口额、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占全市比重分别超过65%、65%、80%、80%,增幅分别超过15%、10%、8%、15%。


  (二)创新转型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45%;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新设或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50个,新设注册资本2亿元以上内资项目80个。


  (三)发展能级取得突破:力争新增1-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2个省级生态工业园区、1-2个省苏南苏中挂钩共建园区;力争省级以上开发区均建成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级开发区新增省级以上功能性平台不少于10个,省级开发区新增省级以上功能性平台不少于8个。


  三、重点工作


  (一)突出产业转型,建设特色园区


  1.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开发区规划体系,制定开发区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产业投资促进规划和“十三五”发展规划。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建设,坚持科学、高效、有序开发,保持规划的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推进开发区规划环评,力争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规划环评全覆盖。


  2.优化产业布局。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以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为抓手,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在支柱产业定位上“做减法”,在主力产业配套上“做加法”,形成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的产业集群。


  3.狠抓项目招引。以日韩、欧美、东盟以及江海博览会、接轨上海、对接自贸区等境内外全市性招商活动为平台,加大对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攻坚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领域的招商,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4.做强特色园区。按照明确功能定位、强化发展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的思路,坚持差异化发展原则,着力做强现代家纺、电动工具、船舶修造、新能源等17个省级特色产业园,不断提升开发园区的发展水平,力争有1-2个特色园区进入省先进特色产业园行列。


  (二)突出科技引领,建设创新园区


  5.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推动开发区内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开发区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技术战略联盟。鼓励条件成熟的开发区建设各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产业创新集群。


  6.强化招才引智。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坚持刚性引进与柔性揽才相结合,大力引进特色产业链上的国内外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海内外精英人才。充分挖掘与重点院所和高校的合作资源,建成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形成一批具有辐射力、推动力的重点研发机构,完善人才创新集聚环境。


  (三)顺应信息化潮流,建设智慧园区


  7.培育智慧产业新增长点。推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等开发园区,围绕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宽带、电子商务、社群网络、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不断壮大新增长点,形成特色智慧“区中园”。


  8.提高园区信息化水平。以园区各类信息资源为核心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开发区产业发展智慧化、运行管理智慧化和公共服务智慧化。积极推进开发区统计信息系统应用拓展和功能提升,建立重点指标数据库,力争有3-5家开发区通过省开发区统计规范化建设验收。坚持信息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全市开发区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加快推动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


  (四)强化平台支撑,建设特殊监管区


  9.着力推进贸易便利化。主动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加快复制推广先行先试经验,进一步提升硬件设施、金融服务、平台经济、物流通关等功能,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进南通综保区建设发展,率先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和监管制度创新,在跨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物流分拨配送、检验检测等平台上取得新进展,促进向加工制造中心、贸易销售中心、交易结算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维修服务中心和研发设计中心等方向转型。加快如皋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和海安、如东、启东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及南通综保区C区规划建设。推动洋口港、启东港加快码头开放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早日通过国家验收。全力推动海门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列入国家试点。


  10.加快功能性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商品营销、通关服务和物流、金融服务、人才支撑、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等八类平台建设,切实推动园区经济向平台经济转型。


  (五)优化发展环境,建设生态园区


  11.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启东经济开发区、海门工业园区、崇川经济开发区、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建设,2015年力争新增1-2个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苏通科技产业园区、启东吕四港经济开发区适时启动生态园区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所有国家级开发区和75%的省级开发区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


  12.坚持集约发展。严把项目准入关,新上工业项目按照行业门类,执行省、市用地指标标准和投资强度、税收方面的要求;对行业无特殊要求的新建工业项目,鼓励建造多层厂房。建立闲置空闲土地清理处置常态化机制,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建设用地监管,对建设用地批后进行全程监管,促进土地充分开发利用。


  (六)健全管理体系,建设知识产权园区


  13.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推进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完成崇川经济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的验收,启东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等启动申报创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推动建立严格有效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实现我市省级开发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基本覆盖。


  14.深入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围绕园区重点培育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专利信息分析,确立产业专利布局,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创新重点,建立产业专利信息数据平台、专利营运平台和高价值专利培育平台,引导产业开展专利导航,力争每个县(市)、区都有园区开展产业专利导航。


  (七)推进深度融合,建设合作共建园区


  15.深入拓展合作共建。推动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等合作共建园区突出功能提升、平台建设和项目招商,不断增强承载能力。推动启东、如皋、海门市在创建省苏中共建园区上取得进展。加快中奥苏通生态园、中意海安生态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力争在国际合作创新园建设上取得突破。


  16.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开发区“走出去”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鼓励开发区和区内大企业联合“走出去”。推动区内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新发展。


  (八)创新投融资机制,建设金融园区


  17.创新投融资体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开发、运营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上市和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券产品募集资金。推动开发区与投资机构、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合作,探索建立投保贷序时融资安排模式。鼓励在符合条件的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园区开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的试点。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投融资体制,进一步优化投资审批流程,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探索同社会资本共办“区中园”。


  四、保障措施


  18.着力推进改革试点。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5〕14号)精神,抓抢机遇,大胆开拓,先行先试,使复制成果转化为发展新动力、新竞争力、新生产力。着力推进符合条件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商事投资登记便利化,力争实现“一窗收件、数据共享、并联审批、合发一照”的目标。所有开发区均要按照国家、省要求推进有利于当地发展的改革事项,其中,启东经济开发区要按照“放得下、接得住”、“运转得好”的要求,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试点,试行“园内事园内办结”;如东经济开发区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全面构建政府、工会、企业、劳动者多方互动协作机制,促进开发区和谐发展;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推进转型升级改革试点,加快现代纺织服装、电子电气设备、长寿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植壮大新能源汽车和长寿生物科技两大主导产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绿色集约发展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探索建立与产业链相匹配的知识产权集群管理机制,推动产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撑产业发展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19.完善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健全评价体系,突出对开发区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外贸进出口、重大内外资项目、重点功能性园区和平台等指标的评价,每季通报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与开发区升级、扩区和区位调整相结合。


  20.探索开发区动态管理机制。按照省政府要求,逐步实现开发区“有升有退”的动态管理。支持经济综合实力领先、产业特色明显、内生动力突出的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环保不达标、发展长期滞后的开发区,对当年考核列全省后3位的开发区,对连续2年列全省后3位的开发区,对连续3年列全省后3位的开发区,将建议上级部门分别给以警告、通报、限期整改和退出等措施。


  21.完善综合投资环境。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方向,进一步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努力营造“公平、公开、透明、便捷”的综合商务环境,完善“一站式”政务服务,构建更加合理完善的开发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开发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22.凝聚发展合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路,深化认识,将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列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政策配套措施,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取得实效。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4月11日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50819.html

本文关键词: 南通市, 通政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