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办发〔2014〕116号《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智慧卫生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8-12-24 17:53:20

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智慧卫生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政办发〔2014〕11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通市智慧卫生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9月16日


南通市智慧卫生工程实施方案


  智慧卫生工程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绩效、提升居民健康管理水平、化解群众看病就医矛盾、助推卫生事业转型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高效、有序地推进我市智慧卫生工程,在充分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学习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政府主导、实用高效、互联共享、便民惠民”为导向,全面导入数字化前沿技术,建立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卫生资源信息、卫生管理信息、卫生知识库五大动态数据库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推动卫生资源的纵向流动与集约利用,实现卫生领域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构建全方位智能化的健康服务体系,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将智慧卫生工程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纳入体系建设,统筹研究规划。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吸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搞好总体框架设计,准确定位各领域、各环节、各功能模块的建设方向和内容,区分轻重缓急,分步组织实施。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将智慧卫生工程纳入城乡发展规划,确保智慧卫生工程的有效实施。对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基础项目和公益性强的应用项目,财力予以保障。对涉及健康服务的智能化产业项目,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实施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积极吸引网络运营等第三方机构参与合作,注重以市场化机制建设和运作好智慧卫生平台。


  3.坚持实用高效,便民惠民。智慧卫生工程惠及全社会人群,覆盖全生命周期,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实用性、可行性,体现前瞻性、科学性,在流程再造、机制创新、决策支持、人工智能、资源集聚等方面求突破,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便捷化水平,努力服务群众需求,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程度上惠及全市人民。


  4.坚持高点定位,打造特色。紧扣卫生信息化建设国家标准和国际趋势,瞄准当代前沿技术,丰富先进技术、人才、装备等各类资源储备,打造一流基础平台。通过远程咨询、远程预约、远程教育、远程诊疗等方式,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和紧靠国际性医疗中心上海的区位优势,借力中国工程院医学部的科研优势,通过购买服务、柔性引进、合作开发等途径,吸引顶尖人才团队和最新科研成果,拓展智慧卫生协同创新。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围绕我市“智慧城市”的总体部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实现涵盖城市和农村、社区和家庭、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卫生系统和相关系统等全部领域,贯穿预防、医疗、康复、科研、医学教育等各个环节的卫生信息共享与卫生业务协同,促进业务流程再造和体制机制变革,打造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的创新平台,建成应用协同化、服务智能化、管理科学化的智慧卫生服务体系。


  (二)具体目标


  1.医疗服务智能化。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电子病历与居民健康信息交互共享,方便医务人员及时全面掌握患者诊疗信息;借助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辅助医务人员提高技能和效率,减少操作和判断失误,避免医疗差错和事故;通过智能化的业务协同,促进临床流程优化,实现临床最优路径管理,节约医疗成本;通过电子钱包和一站式付费,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通过自动触发短信平台,为患者全程提供个性化的温馨服务。


  2.公共卫生服务智能化。利用卫星定位、传感等技术手段,推动应急指挥、疫情防控、医学救援等管理系统信息互通,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响应、统一调度、准确救援。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为公共卫生机构提供全方位辅助决策信息,提高重大疾病防控策略的科学性,确保公共卫生项目实施的有效性。


  3.健康管理服务智能化。利用先进的感知终端和全覆盖的网络技术,方便城乡居民寻医问诊、查询报告、预约诊疗、健康教育、远程监护、举报投诉,随时随地享受全过程的优质医疗服务、规范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及个性化的保健指导服务。


  4.卫生行政管理智能化。利用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对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整理,为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提供区域卫生规划、医疗行业管理、医疗保障服务、疾病防控策略、健康教育宣传、突发事件救援、应急保障管理等方面的辅助决策支持,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行政监管的有效性、指导服务的针对性。


  5.智慧卫生项目产业化。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产业研发支撑平台为基础,加速形成有利于智慧卫生产业发展的投资软环境,实现智慧卫生产业的突破与集聚,培育智慧卫生产业集聚的最佳洼地,为智慧城市国家发展战略和高技术产业振兴计划作出贡献。


  (三)时间部署


  2014年,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管理系统整合,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2015年,重点拓展应用系统,提升自助医疗、远程会诊等便民服务功能,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智慧卫生产业项目形成特色;2016年,着力提升整体功能,实现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持续优化、物联网和无线接入技术全面应用、行政服务与管理实时监控、人才技术及设备等要素有效整合,智慧卫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基本建成,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1.建设卫生信息专网。优化整合医疗卫生机构网络设施,构建全面覆盖、相对独立、便于管理的卫生信息专网,形成分级管理的网络运维机制,实现千兆到县(市)、百兆连医院、十兆进社区,打造高速、稳定、智能、安全、互通的网络传输环境。


  2.建设数据交换平台。严格执行数据标准,加快建设医院管理、社区服务、公共卫生、交换协调四大平台,建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数据库、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人群健康信息数据库、汇集各类公共卫生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实现区域内网络数据互联共享,并与省级平台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平台对接。


  3.搭建卫生云服务中心。基于集约化的建设思路和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建设市、县两级卫生云计算中心,服务于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医疗卫生机构,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和存储需求。


  (二)开发基于平台的应用信息系统


  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不断丰富业务条线信息系统。对现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卫生监督及移动执法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妇幼保健管理系统、新农合信息系统、食品安全信息系统、药品管理系统根据基于平台的共享与协同要求进行改造完善,同时新建以下应用系统:


  1.优化卫生热线管理系统。拓展12320卫生热线功能,整合医疗、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等服务资源,打破彼此之间的业务和服务壁垒,建设集电话、网站、短信、微信和微博“五位一体”的12320为民卫生服务平台,为市民就诊预约挂号、卫生服务咨询和卫生行风投诉提供便利。


  2.建设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建立全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与医疗救治通讯平台,与南通市应急指挥平台和省卫计委应急指挥平台实时对接联动,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的查询、显示、分析和预案确定及启动的辅助决策。


  3.实施院前急救联网系统。依托卫生信息平台,优化急救流程,缩短急救半径,实现急救现场--转运途中--医院急诊各项生命体征和健康档案信息的无缝对接和即时交互,提升急救效率。


  4.完成区域远程会诊系统。发挥大医院的技术优势,建设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区域医学影像中心、区域心电会诊中心和区域病理诊断中心,通过区域医学设备和人才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全市医学诊断水平。通过病人就近检查、检查结果互认,降低病人就诊费用。加快与京、沪、宁等城市大医院搭建远程会诊系统,方便居民就近享受高水平医疗专家服务。


  5.推进居民健康一卡通工程。按照市民卡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加快居民健康一卡通工程建设。在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卫机构全面建设用卡环境,满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医疗卫生系统的一卡通服务需求。


  6.打造卫生综合管理系统。对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收集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为服务行为监管、管理绩效考核提供有效支撑,促进服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7.建立居民健康管理系统。建成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跨机构、多模式调阅共享系统,实现居民健康信息的全城共享。城乡居民通过居民健康门户网站调阅自己的健康档案进行自我健康管理。依托居民健康管理系统为城乡居民提供系统化、连续性、全过程的健康服务。


  8.建成物联网健康服务系统。在社区健康小屋和居民家庭,配备适宜健康监护设施和传感终端,实现居民全面健康信息采集。根据评估与预测情况,采取不同的健康管理手段,实现实时监测、动态随访、记录查询、健康教育等全程管理,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从临床治疗向预防保健康复拓展。


  9.完善健康隐私保护系统。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保护医疗服务对象隐私安全。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建成电子签名管理平台,三级甲等医院的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全部完成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切实提高卫生行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隐患发现能力、应急处置能力。


  (三)实施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


  根据市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的战略合作框架,大力推进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一方面,全方位建立协同创新推进机制。根据项目特点,在政府、卫生部门、医疗卫生单位、企业等不同层面组建专门团队,实施全程项目化管理。另一方面,多层次探索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围绕事业发展和产业集聚两大目标,重点拓展咨询培训、人才建设、科技研发、战略研究、创新平台、产业培育等领域的多维度合作空间。近期重点推进以下项目:


  1.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示范项目。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为检测试点医院,通过对新生儿耳聋基因进行筛查,准确做出病因分析,及早发现耳聋基因缺陷,早期干预,降低耳聋发病率,防残、减残,减少和控制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市区范围先行试点,逐步向县(市)推行。


  2.医院--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一体化管理项目。以通大附院和市一院为技术支撑,联合崇川区钟秀街道及和平桥街道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高血压和糖尿病规范管理新机制,实现从干预到管理全社区人群(包括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从单一疾病到多种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综合管理,从注重疾病发病、死亡和危险因素监测到重视提高人群知晓率、患者规范化管理率模式转变,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方便病人就医,减少医疗费用,推动社会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完善。


  (四)推进智慧卫生工程相关产业化项目


  学习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加快智慧卫生产业化进程,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一方面,抓紧与中国工程院等一流科研院所联系对接,充分利用院士团队的科研、信息、资源优势,通过合作研发、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寻求智慧卫生相关产业项目的突破,并逐步在南通形成智慧卫生产业链、产业园。另一方面,抓紧提升本地智慧卫生方面的优势科研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有竞争力、有市场的特色产品,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投融资平台,逐步推向市场,形成产业规模,打造南通智慧卫生产业品牌。近期拟重点培植以下产业项目: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产业化项目、家庭健康管理在线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系统、数字卫监移动执法系统、新农合支付方式管理软件、计划免疫管理系统、结核病及慢性病管理系统、食品安全检测管理平台、南通大学数字医学研究所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合力。建立政府层面协调推进机制,由市政府牵头,召集南通大学、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公安局、人社局、科技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人口计生委、市政府信息中心、国有融资平台等部门和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建设资金、技术支持、行政推动、产业政策等重大问题,确保智慧卫生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服务体系,夯实网络基础。把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作为推进智慧卫生建设的依托,建立健全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区域中心医院以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有机组合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特别是要重点加强介于市县综合医院和基层社区医院之间、服务若干个街道(乡镇)的区域性中心医院的规划建设,在构建“硬网络”的同时解决好“软网络”的问题。要从“硬”、“软”两个方面进一步突出智慧卫生建设的重点,着力推进优质服务进社区、智慧终端进家庭。


  (三)加强队伍建设,组建人才团队。加快市、县两级卫生信息中心建设。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加快培育本土化智慧卫生专业人才,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综合业务素养,建设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满足智慧卫生工程实施的需要。探索建立特殊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借助国内外顶尖人才团队,推动我市智慧卫生工程上水平、上层次。


  (四)多方筹措资金,加速工程推进。发挥政府在工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同时明确激励政策,市政府在投融资、税收、人才奖励、科技立项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卫生工程建设。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51029.html

本文关键词: 南通市, 通政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