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政办〔2018〕18号《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2018年“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方案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8-12-25 14:54:56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2018年“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方案的通知




泉政办〔2018〕1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泉州市2018年“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2月14日


泉州市2018年“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五次、六次会议、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决策部署,决定开展2018年“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融入新福建建设大局,突出转型攻坚、赶超跨越,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紧抓服务业兴市不动摇”战略部署,着力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致力构筑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深入开展“第三产业提升年”各项活动,力争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0%,培育全市服务业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组织实施服务业百大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72亿元以上,努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服务业竞争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实现服务业对经济的有力支撑。


(一)行业目标

行业/类别

2018年

增幅(%)

主要指标

2018年

增幅(%)

责任单位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9

公路运输总周转量

13

市交通运输委

水上运输总周转量

15

邮政业务总量

35

市邮政管理局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8.5

批零住餐销售额

18

市商务局

#限额以上

24

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4

限额以下

10

金融业增加值

10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

12

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

房地产业增加值

7

商品房销售面积

15

市住建局

其他服务业

14

电信业务总量

43

市通信发展管理办

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

43

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财政八项支出

16.5

市财政局


 (二)各县(市、区)目标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泉州开发区


泉州台商投资区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


10.5


10.5


10.5


10.2


11.5


10.5


9.5


10


10


10


11


14.5


1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12


12.5


12.5


11.5


12


12


12


11.5


12


11.5


12


12.5


12.5


二、重点任务


(一)突出创新引领发展,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成效


1.促融合促转型。促进生产服务、流通服务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社会服务、居民服务向精细高品质转变。继续推进“生产基地+物流+互联网”“海丝+古城+旅游”“产业+科技+金融”“医+养+健+智”等产业延伸融合工作,打造大物流、大旅游、大金融、大健康格局。一是大物流主攻仓配一体化和第三方、第四方平台。引导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建设智能仓配一体化园区,深入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加快培养壮大优势产业垂直供应链电商平台。深化“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建设。二是大旅游主攻古城复兴和业态整合。实施“亮点在古城、厚度在山海、空间在生态连绵带”的全域旅游布局。结合城市“双修”试点,完善古城慢行系统、旅游标识系统、游憩服务设施,举办古城讲解员培训班,把以古城为主的“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全市旅游的最大品牌来打造。实施“六大旅游产品”培育计划,进一步优化旅游业态和产品深度挖掘提升,鼓励和支持文创商品、精品民宿、文化主题酒店、文化体验空间、非遗展示点等发展。三是大金融主攻服务实体经济和风险防控。深化“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进一步推进打包转让、清收核销、债务重组、资产证券化,力争处置不良贷款210亿元以上、80%的银行机构金融风险基本见底。四是大健康主攻业态培育和刺激消费。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建立医共体。争创全国中医药先进市。深化医养结合,提高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占比和护理型床位占比。建设覆盖全市的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开展智慧养老试点。深化全民健身计划,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比赛,争取全年举办活动项目超过500项,全年参与活动的人数40万以上,引导社会资金举办大型体育赛事。


2.新业态新模式。一是平台经济。打造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抓好“跨境通”及“泉州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两大载体建设,为企业提供行业咨询、数据查询、资源对接等公共服务。建设“泉州市智慧旅游平台”。引导高新技术服务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深度创新机制,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提高创新能力和再创新能力,鼓励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跟踪对接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校来泉新建研究机构或孵化机构,力争2018年再签约落地1~2个重大引才引智平台。二是分享经济。推进在建国家级和省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提升已投入运行检验检测中心的检验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特色产业园、科研院所开放分享仪器设备、检测分析等软硬件资源。组织好国家级、国地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三是体验经济。推动商品交易市场、商业中心打造以大数据、移动位置服务(LBS)等新技术为支撑的社交化、情景化和智能化新商圈。引导商品交易市场、实体商贸企业逐步向体验式消费转型。创新发展餐饮、家政、养生、美容、洗车等生活性服务业线上到线下(O2O)模式。


3.数字化智能化。一是引导大数据开发利用,推动服务业数字化。推动传统零售业、批发业等领域深化互联网应用,推进实体店铺数字化改造,开展全渠道营销,鼓励专业市场进行O2O改造,与虚拟产业园、泛家居跨界联盟、区域垂直电商无缝链接,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建设水平。拓展“数字城管”平台功能,推行城市智慧管理和全面监督。二是引导人工智能应用,推动服务业智能化。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促进人工智能在教育、环境保护、海洋、交通、商业、健康医疗、金融、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在食品安全、污染防治、环境资源监测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推进智能新产品研发,加快发展可穿戴设备、移动智能终端等产品。推动市级预约挂号、移动支付等各类自助服务建设。


(二)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增强群众城市服务获得感


1.服务质量力求深化“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着力提升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探索在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旅游住宿、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服务领域建立顾客满意度评价制度。一是以服务标准化促进服务业高质量。支持社会组织制定团体标准,鼓励企业自主制定企业标准,制定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推动新获批的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鲤城大酒店和家政龙头企业乐乐家政企业按要求做好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二是以服务品牌化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认可度和品牌价值。鼓励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建立品牌培育梯度储备库。举办第四届“海丝”国际品牌博览会。实施“老字号街区计划”,推动“泉州老字号”创新发展。实施“餐饮业提升计划”,引导形成泉州餐饮连锁品牌联盟,推动传统小餐饮行业提质扩容。实施“家政服务业补短板计划”,继续培育扶持一批家政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


2.服务消费力求。一是挖掘消费潜力。发挥政策红利,激发消费热情。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扩大消费相关政策文件,抓紧研究出台我市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扶持政策,加快推动消费升级。继续引导大型购物综合体继续向县区深耕,壮大城乡消费和农村消费,开展“消费促进月”“美食节”“建材大联盟”等各类促销活动,扩大有效供给,释放消费潜力。二是提升消费能力。切实完善公共服务和提高居民收入。实施民生事业“补短板”,推进市委“四心工程”、滚动实施泉州“XIN”行动,抓好36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在稳定收入、医疗保障、改善住房等方面下功夫,让贫困户有尊严脱贫、稳定脱贫。


3.服务环境力求。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多元化。立足为民惠民便民出发点,结合城市“双修”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景观提升,促进环湾城市功能完善、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人居环境改善、创新要素集聚。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市创建工作。加强消费维权工作,营造良好消费环境。逐步完善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与商圈建设。进一步推进丰泽区、晋江市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创建国家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有关工作。继续完善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升级改造“信用泉州”网站,启动平台二期建设工作。协调市直相关部门签订联合惩戒备忘录,建立情况通报制度。继续做好“双公示”和信用“红黑榜”评定公示工作。


(三)突出强本固基,找准第三产业攻坚着力点


1.服务业四上企业新增入库攻坚。一鼓励限下商贸企业转限上商贸企业。重点推动大型批发市场、城市综合体、电子商务企业、汽车及二手车销售企业等主体,在达到规模时及时转为限上企业。二是把纳入统计联网直报作为市、县两级电子商务扶持措施的必备条件,引导大型电商企业完善管理,健全销售数据统计。三是加大业务培训、任务分解下达、协调推进等工作力度,紧扣每年10月、12月两次申报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的时间节点,引导鼓励符合条件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申报规上企业认定。四是建立在库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规上企业联系机制。明确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规上企业的挂钩联系单位,跟踪了解挂钩企业的运营发展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良性运行,做大做强。


2.银行机构增存增贷攻坚。一是加大对各商业银行存贷款规模的考核力度,根据银行存贷款增量及增幅情况适当进行奖励。二是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引资入泉”,推动在外泉籍企业家将存于域外银行业机构的闲置资金调回本地银行,吸引辖内龙头企业、重点企业资金驻留,鼓励异地泉商在泉贷款。三是鼓励各银行加大对大额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证券、保险、社保、基金等机构)同业存款的揽存力度,提高存款的稳定性。四是通过开展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及国企集团常态化的银企对接活动,逐一明确牵头融资金融机构,逐一制定融资综合方案,共同推动PPP项目及重点项目贷款本地化。


3.服务业企业入籍泉州攻坚。一是鼓励个体工商户转为法人企业。对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转型注册成为独立核算的商贸企业法人的,给予资金奖励。重点推动餐饮、建材零售等领域开展注册变更。二是制定出台促进货运业(货运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货运车辆车牌入籍泉州推动力度。三是兑现落实《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水路运输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泉政文〔2017〕150号),鼓励企业新增运力并在我市入户,鼓励水运企业新开辟以泉州港为出发港的国际航线。四是鼓励快递企业登记为企业法人。吸引快递总部企业入驻泉州,鼓励快递企业(含分支机构)设立登记及转型为企业法人。


4.相关重点支撑指标提升攻坚。一是提高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抓土地供应,落实好2018年房地产用地供应计划。采用“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房价”“限地价,竞配建”“限地价,竞自持”等方式,优化房地产用地供应。跟踪存量土地开工情况,督促未开工土地落实开工。加强供地后开发利用和合同监管,督促用地企业加快开发建设。完善稳控商品住房价格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商品住房预售监管,加强商品住房预售备案价格把关,引导开发企业合理定价,防范房价过快上涨。二是适度提高财政八项支出增幅。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加大财政八项支出的投入力度,优先保证八项支出预算执行。及时将各类结余结转资金收回统筹使用,盘活的资金优先用于保障城乡社区建设、教育、社保、卫生等八项支出。积极向上争取地方一般政府债券,争取优先安排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列“城乡社区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等财政八项支出科目。


(四)突出策划谋划,紧盯重点工程主攻方向


1.公共平台引领工程。2018年,重点推进业态培育和载体建设。重点推动10个以上市级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营。组织筛选符合条件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申报中央、省级各类专项资金。


2.集聚发展培育工程。2018年,重点推进规范发展和功能提升。开展2018年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认定工作。推动我市9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7家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提升服务功能。引导限上商贸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入驻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提升集聚区核心竞争力。组织开展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绩效评估工作。


3.主辅分离推进工程。2018年,重点推进政策制定和试点示范。一是抓紧制定出台制造业主辅分离扶持政策。整合相关专项资金,集中对制造业主辅分离工作进行扶持。二是开展试点示范带动。培育2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推进3~5家制造业主辅分离试点企业。一手抓分离一手促外包,重点从纺织服装、鞋业、装备机械等行业入手,以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工业设计研发等环节进行重点突破,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鼓励和支持企业将不具有成本优势环节外包,培育发展外包服务市场。


4.品牌龙头示范工程。2018年,重点推进龙头企业协调机制和品牌认可度。继续开展全市服务业企业100强评选发布工作。开展全市服务业重点行业龙头企业认定工作。研究制定服务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建立服务业龙头企业挂钩联系机制,扶持服务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服务业集群。


5.项目建设带动工程。2018年,重点推进项目投产运营和招商洽谈落地。滚动实施全市服务业百大项目,104个重点项目争取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72亿元。实施大招商、招大商“一把手”工程。加强“9.8”6.18”等展会服务业项目的招商推介,组织参与省现代服务业专场对接会,筛选推荐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招商项目纳入省级项目对接盘子。积极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合作。


三、保障措施


(一)人才供给。一是抓政策落实。继续将服务业人才工作作为我市人才“港湾计划”的重要实施内容,兑现落实相关服务业人才优惠措施。二是抓智库建设。推进现代服务业专家库建设,推动设立泉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三是抓专业培训。第三产业各行业主管部门策划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全年组织10场以上服务业人才培训活动。四是抓运营载体。加快石材陶瓷国家质检中心、石材产业展示运营中心、机械装备产业创新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对接大院大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二)政策扶持。一是促体系健全。对接国家、省两级出台的政策文件,研究制定我市贯彻实施意见。二是促实效显现。梳理汇编我市已出台服务业相关政策文件,跟踪督促政策兑现落实情况。三是促资金效益。发挥服务业相关专项资金作用,对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示范效率好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大扶持力度。


(三)监测分析。一是强化月份调度机制。落实全市第三产业月度运行调度会议机制,加强对第三产业相关指标运行监测分析。二是强化运行分析机制。建立服务业分析推进机制,对重点领域定期“体检会诊”,每季度形成全市第三产业以及重点行业运行分析报告。


(四)绩效考评。一是落实全市一盘棋格局。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年初抓紧制定2018年“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方案,3月底前报送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落实绩效考评机制。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每季度向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2018年“第三产业提升年”工作推进情况。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效能办开展阶段性工作督查,督查情况纳入对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年度绩效管理,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并造成工作严重滞后的,市效能办将视情予以绩效扣分直至效能问责。



附件:泉州市2018年服务业百大项目安排表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51410.html

本文关键词: 泉州市, 泉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