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政办〔2017〕27号《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
榕政办〔2017〕2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高等院校,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国办发〔2014〕69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闽政〔2015〕56号)精神,促进我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政策体系建立,提高我市环境污染治理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就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根据“坚持排污者付费、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政府引导推动”的原则,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环境公用设施、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污染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领域等为重点,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在试点基础上加快推进完善“排污者负责、第三方治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污染治理机制,有效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和水平,加快环保服务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工作目标。到2017年,促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第三方治理在全市治污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进一步推开;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机制初步形成。到2020年,全市治污重点领域第三方治理取得显著进展,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的活力进一步激发,优质、高效、可持续的第三方治理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涌现一批创新能力强、运营管理水平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环境服务公司。
二、重点推行范围
鼓励以下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率先开展第三方治理。
(一)省控以上重点排污企业。
(二)钢铁、火电、印染、造纸、电镀、化工、建陶、水泥、原料药制造、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企业。
(三)信访投诉问题突出的,且环保“三同时”不到位,污染排放不达标的企业。
(四)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危险废物处置等环境公用设施。
(五)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治理、燃煤锅炉改造、大气污染面源治理、土壤修复等重点领域。
三、明确环境污染治理责任
(一)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排污单位是污染治理主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鼓励排污单位自愿选择第三方治理机构开展污染治理,并与第三方治理机构签订环境服务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应责任。
(二)落实第三方治理企业责任。第三方治理机构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排污单位的委托要求,承担约定的污染治理责任。第三方治理机构未达到相关治理标准及委托合同约定事项而造成污染的,应依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并依据合同补偿排污单位经济损失。对排污单位委托的治理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第三方治理机构可进行检举,并可依据合同向排污单位追索经济补偿。
(三)规范各方合作关系。排污企业和第三方治理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签订委托治理合同,约定治理标准、内容、费用。鼓励排污企业、第三方治理企业与治污资金托管金融机构签订委托支付协议,排污企业将应支付的污染治理资金存入金融机构账户,金融机构依据环境监管部门对第三方治理效果的确认证明,向第三方支付治理费用,保障排污企业权益和第三方治理企业收益。
四、创新企业第三方治理机制
(一)改革环境公用设施运营管理模式。推动环境公用设施管理向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化模式转变。对可经营性好的环境公用设施采取特许经营、委托运营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新建环境公用设施项目优先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在已建成及在建的环境公用设施项目中引入社会资本,通过项目租赁、转让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鼓励打破以项目为单位的分散运营模式,采取打捆方式引入第三方进行整体式设计、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运营。
(二)培育企业污染治理新模式。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可以选择第三方治理企业对行业污染特征明显、治理技术难度和管理要求较高、企业相对集中的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的工业废水、废气、固废污染及集中供热进行集中式、专业化的治理,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节能减排技改、循环经济改造等综合服务。鼓励钢铁、建陶、印染、火电、化工、电镀等重点行业排污企业通过采取环境绩效合同管理、委托治理、委托运营等方式引进第三方治理。在流域治理、农村环境治理等领域,鼓励采用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治理,推进区域环境质量达标;在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领域,采取特许经营、委托运营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运行存量设施;在污染治理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重点区域环境质量监测等领域,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化运营模式。
(三)探索实施限期第三方治理。选择若干有条件地区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行业,对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要求,存在严重环境污染隐患,被环保部门依法采取挂牌督办、限期治理措施的违法排污企业,向社会公布企业清单,实施强制委托第三方治理,由企业委托第三方治理机构,进行污染治理,消除环境违法行为。
五、建立健全第三方治理市场
(一)合理确定收益。对项目收入不能覆盖成本和合理收益,但社会效益较好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要综合考虑建设成本、运营费用和行业平均收益率等因素,科学确定投资收益水平,并逐步向约定公共服务质量下的风险收益转变,政府不得承诺不合理的高额固定收益回报。对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类项目,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公共财政支付水平与治理绩效挂钩。明确约定产品或服务价格并适时调整,进一步完善价格确定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完善排污权交易机制,第三方治理取得的污染物削减量,计入排污企业的排污权账户,支持第三方治理企业通过合同约定,合理分享排污企业排污权交易收益。
(二)保障公共环境权益。第三方治理项目经营者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不得随意转让相关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设施和企业股权等资产及其权益。项目实施地政府要建立退出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临时接管预案,在项目经营者发生危害公共利益和环境安全情形时,及时启动临时接管预案。
(三)引导行业自律。依托地方环保科研机构、环保产业协会、环境治理骨干企业和其它科研院校,组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专业委员会。建立成员选聘机制,制定行业规范,发布行业信息,规范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作关系,建立环境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第三方治理信息服务及环境信用平台,定期公布第三方治理企业专业领域、企业业绩、履约情况以及成功的商业模式、典型案例和企业环境信用等信息。
(四)规范市场秩序。对环境公用设施类第三方治理项目,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组织开展招标。实施综合评标制度,将服务质量、专业素质和财务实力等作为招投标条件,不得设置地域等歧视性条件。第三方治理企业应如实向社会公开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和污染排放情况等有关环境服务信息,并到服务项目所在地环保局及设区市环保局备案。
(五)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第三方治理交易行为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第三方治理企业的环境服务质量,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结果。适时公布有数据弄虚作假、多次超标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等环境违法行为的第三方治理失信企业黑名单,并将第三方治理企业信用记录纳入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六、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
(一)建立联审制度。各地要建立联合审查制度和协调机制,提高审批效率。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的第三方治理项目,各地要从项目必要性及合规性、PPP模式的适用性、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价格的合理性等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实现项目公益性和盈利性的统一。
(二)推动第三方治理企业的创新发展。积极引进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第三方治理企业,引导本市环保企业加强与其他地区企业的合作,加强第三方治理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第三方治理企业的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鼓励第三方治理企业延伸业务链,提供一体化环境综合服务。
(三)完善价格和收费政策。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适当提高收费标准,逐步覆盖全处理成本。严格落实垃圾发电价格政策。推进实施鼓励使用再生水、促进垃圾资源化的价格机制。全面落实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电价政策。实施差别化的排污费收费政策,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值低于国家或我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30%及以上的,按征收标准的75%征收;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值低于国家或我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50%及以上的,按征收标准的50%征收;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值低于国家或我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75%及以上的,按征收标准的25%征收。
(四)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各级财政要有效统筹财政资金,对环境公用设施、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等第三方治理项目,通过购买服务或安排专项补助予以支持。第三方治理企业开展的项目符合《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享受国家规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治理项目申报中央资金补助。符合条件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项目,享受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当地政府合理运用担保、贴息、保证保险和风险补偿等政策,给予第三方治理项目公司融资支持。鼓励辖区内银行金融机构运用并推广符合第三方治理企业需求的绿色金融产品,积极探索推进能效信贷、绿色金融租赁、碳金融产业、节能减排收益权和排污权质押融资。对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公用设施第三方治理项目,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鼓励第三方治理企业参保,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七、加强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建立由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物价局、市经信委、市建委、市金融办、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等单位参加的市第三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分工协作、督促落实、跟踪评估和重大问题研究。
(二)明确责任分工。市环保局要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要落实好国家、省支持第三方治理的投融资、财税等政策。市建委负责指导推进城镇环境公用设施领域第三方治理工作。市商务局负责指导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第三方治理工作。市经信委负责指导推进市级工业园区及工业领域第三方治理工作,研究第三方治理产业扶持政策,培育壮大环保服务业。市物价局负责制定完善价格和收费标准。各金融管理部门指导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推行第三方治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八、本《意见》由市环保局负责解释说明。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月26日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 2020-03-26国知发办字〔2020〕11号《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
- 2020-03-26《国家药监局关于暂停进口、销售和使用美国Celgene Corporation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公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2020年第44号
- 2020-03-26国标委发〔2020〕6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修订)的通知》
- 2020-03-26建办城函〔2020〕12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通知》
- 2020-03-26建城函〔2020〕38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2020年全国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及重要易涝点整治责任人名单的通告》
- 2020-03-26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调整2020年度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培养时间的通知
- 2020-03-26发改基础〔2020〕43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省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批复》
- 2020-03-26办水文函〔2020〕168号《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水文测报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
- 2020-03-26工信厅信发函〔2020〕4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
- 2020-03-26广电办发〔2020〕54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2020年2月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 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
- 榕政办〔2020〕3号《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企业利用自有零星用地建设办公用房的实施意见(试行)》
- 榕政办〔2020〕4号《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新引进企业总部四条措施的通知》
- 榕政办〔2020〕13号《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延迟福州市企业复工复业时间的通知》
- 榕政综〔2020〕12号《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州市推广福建自贸试验区第七批可复制创新成果工作方案的通知》
- 榕政综〔2020〕26号《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关于政策性金融支持疫情期间福州市重点龙头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工作的通知》
- 榕政综〔2020〕22号《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若干措施的通知》
- 《国家税务总局福州市税务局福州市医疗保障局关于2020年度福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的通告》国家税务总局福州市税务局、福州市医疗保障局通告2019年第3号
- 国家税务局总局福州市台江区税务局关于变更办税服务厅地址的公告
- 国家税务总局福州市税务局关于开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核验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