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政办发〔2017〕13号《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实施意见》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实施意见
并政办发〔2017〕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品工业消费需求,丰富消费品工业品种、提升消费品工业品质、树立消费品工业品牌,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六大工程”和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部署,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抓手,改善营商环境,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实现消费品工业更加稳定、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目标
到2020年,消费品工业传统优势稳步提升,消费品工业结构更加合理,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市场环境明显优化,“三品”专项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显著提升。
(一)品种结构进一步改善
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工业增加值10%以上,中高端和地域特色消费品比重扩大,重点行业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占同行业份额扩大,轻工业比重有所增加,产品设计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家以上。
(二)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
工业消费品行业智能制造、“互联网+”协同制造等取得积极进展,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消费品质量明显提升,消费品质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重点消费品质量追溯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品牌效应进一步增强
现有品牌企业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名牌产品的影响力、认知度明显增强。山西省著名商标力争达到220件。
三、主要任务
(一)增品种,增强新品种供给能力
1.着力发展中高端消费品。注重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需求,大力发展食品、现代医药、功能性保健食品、烟草等消费品,加快乳制品的升级和厨具用品、家具等的升级换代,切实推出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设计精美、制作精细、性能优越的中高端产品,进一步提升我市消费品工业在全省、全国产业价值链地位。
2.大力提高创意设计水平。提高创意类消费品比重,适应和引领现代生活需求。加快推进消费品工业与“众包”设计、文化创意等深度融合,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一批示范性设计类服务企业,积极参加“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选等相关活动。
3.努力提升地域性产品优势。深挖食醋、白酒、小杂粮、糕点、肉食加工、烟草等地域性产品的文化属性,促进文化创意与“三品”融合发展。加快传统地产品深度加工和新品种研发。
(二)提品质,提升优质产品供应能力
1.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打造“标准化+先进制造”模式,以产业链延伸、对接、产品升级换代为重点,加强标准对接和升级。支持消费品生产企业、标准化机构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支持开展技术标准创新活动,指导企业建立科学先进的企业标准体系。鼓励企业生产的产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增强“太原制造”的市场竞争力。
2.加快智能化技术改造。加快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消费品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紧盯国际标准,细分市场需求,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计划,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转变。加快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技术和装备在食醋、酿酒、乳制品等食品行业生产环节的应用,提升产品品质。
3.加强精准精细化管理。以食醋、食品、功能性保健品、厨具用品等与生活密切相关、关注度高的消费品为切入点,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对影响质量的关键和特殊工序的研究,改善工业品供给结构和水平。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加强企业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建设,构建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加快推进高水平的消费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建设。
(三)创品牌,提高品牌创建能力
1.提高品牌竞争力。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在研发创新、设计创意、生产制造、质量管理、营销服务过程中深度挖掘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强商标注册、管理、运用和保护,建立健全品牌管理体系。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品牌。推动实体经济创新转型,支持品牌企业创新商业模式,与大型电商平台对接,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巩固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大对东湖、水塔、紫林、益源庆等老陈醋企业和双合成、六味斋等品牌的支持力度,利用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2.完善品牌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加强品牌运作和市场营销能力建设,扶持一批具有品牌培育、运营和价值评估功能的专业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消费品品牌设计创意中心和广告服务机构。积极培育消费品展销新平台,提升展览展示机构品牌竞争力。加大品牌人才培训力度。
3.推进品牌走向国内、国际。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产品及品牌展销推介、博览会活动。重视商标国际注册,积极使用自主品牌,大力拓展海外市场。鼓励优势品牌企业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建设海外研发机构及营销渠道。注重品牌梯次发展,全力打造国内知名品牌,积极打造国际品牌,推动品牌走向国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上下联动
各县(市、区)、各开发区(园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三品”行动,将“三品”战略与本地、行业品质提升、品牌培育结合起来,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要依托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消费者组织,加快提升政策研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展览展示、国内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服务能力。建立统分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合力,共同实施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
(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项目等研发任务,力争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及高端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技术等方面有新突破。在消费品工业企业中推广应用数字化、网络化研发设计工具,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加强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用户深度参与、产业链高度协同的新型研发模式,推动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协作,加速成果产业化。建设检验检测、产业信息、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三)完善市场准入和产业政策
抓好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不必要的审批、目录和不合理收费,大幅减少和规范涉企收费及审批评估事项。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消费品原料配料含量、原产地、特殊人群适用性等信息披露标签标识全覆盖制度,推行消费品能效标识、绿色标识等认证制度,逐步扩大实施能效标识和绿色标识制度的消费品范围。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试点,完善相关政策,促进消费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以更加严格的安全、环保、质量、能耗、水耗、技术等标准,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上遏制新增落后生产工艺与装备。进一步改善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一批骨干消费品企业。落实国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优”方向发展。
(四)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大对注册商标、地理标志、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外观设计、发明专利、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发展。强化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落实缺陷产品召回等制度。加大线上线下质量监督抽查力度,提高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能力。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依法制止和纠正违法规定歧视性价格及购买指定产品、服务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健全跨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曝光失信违法企业“黑名单”,使违法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构建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五)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
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对我市消费品“三品”的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消费品工业企业创意设计、新技术应用、新产品产业化项目给予支持。落实相关信贷支持政策,加强对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的融资支持力度。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搭建政银企业对接服务平台。倡导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立产业基金支持消费品工业创新发展。积极落实有关上市奖励政策,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条件的地方加强对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的财政支持。
各县(市、区)、各开发区(园区)要结合实际,聚焦“三品”短板和市场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抓好落实。市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分工,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方法、落实工作责任,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附件: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重点工作分工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2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并政办发〔2017〕13号附件.doc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