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政办发〔2016〕83号《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太原市防震减灾“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9-01-18 02:36:42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太原市防震减灾“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的通知





并政办发〔2016〕83号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太原市防震减灾“十三五”


(2016-2020年)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


《太原市防震减灾“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2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太原市防震减灾“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



根据《防震减灾法》和《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山西省“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中共太原市委关于制定第十三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建议》、《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环境


(一)地震灾害背景


山西地震带作为全国地震监视重点防御区,地震形势复杂严峻。太原盆地地处山西地震带中部,地质结构复杂,地下断裂纵横交错,构造运动活跃,是山西乃至华北地震活动频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太原地震震源浅,破坏严重,是我国历史上地震活动较为活跃、灾害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市发生过破坏性地震23次,其中破坏烈度在VI度以上的达13次之多,且易受周边地区地震波及造成严重震害。


有关研究表明,太原地区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我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面临潜在地震灾害的风险。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一是地震监测效能明显加强。全市地震监测台站布局雏形基本形成,形成由“一中心、五台站”组成的市级监测网,和由各县(市、区)、开发区组成的县级监测网。建成地下流体综合观测、大地电场和电磁波观测、地应力和地温观测等观测手段28项,95%以上实现了数字化。建立了与省台网同步运行的市测震台网中心,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实现震后2分钟自动速报、10分钟正式速报。


二是城乡抗震设防和震灾防御能力有效提升。全市震害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实施了“百校兴学”和“城中村”改造工程,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以及老、旧、危房及棚户区改造工程。


三是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新修订了《太原市地震应急预案》。依托太原武警支队建立了我市第一支专业化地震应急救援队伍,配置了现代化地震应急装备及抢险救援设备。设置了四百余处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储备地震应急物资30余个品种。


四是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深入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六进”活动,防震减灾知识科普率达到70%。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建设,建成了国家级地震安全社区3个,省级防震减灾社区39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5所。


五是防震减灾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开展了基于数字太原的地震灾害评估与地理信息系统前期建设,与国家地球物理所合作实施了“强震危险区大城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项目”。


六是防震减灾制度化建设取得进步。《防震减灾法》得到深入宣传和贯彻落实,防震减灾目标责任考核逐步推进。按照我市审批制度改革统一要求,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了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联合审批流程。


但由于防震减灾事业起步较晚,任务繁重,我市防震减灾基础条件和设施落后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还没有形成一个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防震减灾指挥、应急、监测和防御的现代化管理体系,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与城市大规模的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地震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水平较弱,城乡总体抗震设防能力还不强,应急救援体系存在薄弱环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城市防大灾能力亟待提高,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步伐落伍于时代等。


二、“十三五”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防灾减灾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纲领,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理念,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宗旨,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工作方针,扎实有效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防震减灾综合管理水平,努力构筑地震安全城市,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完成“两个走在前列”目标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规划目标


全面提升城市抗御地震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到2020年,实现全市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城市防震减灾能力与城市建设规模同步发展,“十三五”末期,基本建成现代化城乡地震灾害防御体系。在山西中部地区发生6-7级地震时,确保“城市不瘫、社会不乱、应对有力、安置有序”。


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取得新进展。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建成布局合理的地震监测网点,推进地震台站专业化建设,提高震情分析研判水平,提升地震速报和快速预警能力。


震灾防御能力实现新提升。新、改、扩建工程100%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完成新建城区活断层勘探,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基本消除棚户区和不抗震建筑,推进农村地震安全工程。


应急救援体系得到新优化。提升应急指挥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现代化水平。完善物资储备制度,推进避难场所建设,实现震后12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的生活和医疗救助。


公共服务和宣传教育达到新水平。形成完善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和科普教育体系,公民防灾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实现信息化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全面应用,建成基于智慧城市的地震地理信息系统。


三、主要任务


(一)地震监测与台站建设


1.地震台网布局和“一县三点”建设。推进“一县一前兆台”建设和“县台合作”,实施太原市地震监测“一县三点”工程。按照国家和山西省部署,有效整合市、县及社会地震监测资源,加密重点区域地震观测台站,改善台站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加强城市南部和重点断裂带周边的台站布点和建设工作。“十三五”期间,每年安排新增1-2个县(市、区)、开发区实施地震监测“一县三点”工程。实现每个县(市、区)、开发区区域内至少有一个符合国家规范的微观前兆观测台(点),一个烈度速报和预警观测点,一个宏观观测试验点。


推进监测数据共享工程建设,提升震情分析研判能力。建成布局合理的全市地震前兆网络体系和管理平台,实现全市远程监控和会商,形成全市统一,市、县协调的系统运行维护保障体系。


推进县级地震网络信息节点建设工作,力争全市各个县(市、区)、开发区都建立县级地震监测网络信息中心。具备实时地震信息资源共享、前兆观测数据共享功能,逐步实现测震速报、远程震情会商、地理信息平台等系统融合共享。


2.监测台站专业化能力建设。优化整合地震前兆监测项目,逐步建立地震监测三大前兆网络平台。一是大地形变观测项目,加强对地应力、地倾斜等形变项目监测,重点开展对清交断裂带等活断层和地裂缝变化的项目观测和研究,建成形变观测网络平台;二是以现有的地下深井观测为基础,适度扩大规模,形成稳定的地下流体综合观测网络;三是以各县(市、区)和观测中心电磁观测为基础,形成大地电场和电磁波辐射观测网络平台。


加强观测管理中心和台站的技术能力建设,开展多手段观测、多学科研究、多项目运用探索,提升震情分析和研判能力,以及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和测震速报能力。提高分析预报和会商技术水平,建成基于地震行业网平台的预报和会商中心平台,提升观测数据自动处理分析和震后判断能力。


3.烈度速报和预警技术系统研究与建设。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会同省地震工程科研单位在我市开展地震预报实验场建设和监测台站建设,配合省地震局完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并将我市建成“地震预警示范市”。加密测震台网建设,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建成覆盖全市多数学校、危化企业等的预警终端。建立面向公众的地震速报多渠道发布平台。引入新型观测技术,升级改造现有观测网点,逐步形成预警服务能力,为公众、社会以及重要工程领域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建设地震预警试验网,广泛应用各类地震预警终端。


4.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地震宏观观测网、灾情速报网、科普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三网一员”建设,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成4-6个有稳定规模的市级宏观观测试验点,每个“县(市、区)”建立至少一个县级重点宏观观测试验点。探索制定重点宏观观测点观测规范,建立相应的信息汇集、分析处理平台,并在全市推广实施,使宏观观测更具科学价值。建立完善的市、县两级群测群防经费保障制度和管理考核制度,全面提升群测群防队伍工作水平。


(二)城乡抗震设防能力建设


1.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太原地震基本烈度Ⅷ度,中心城区地震峰值加速度0.20g,是全国省会中设防标准最高的城市之一。“十三五”期间,加强抗震设防规划和建设,是我市紧迫的基础性任务。住建、城乡管理、规划、防震减灾等部门密切合作,分批分类推进危旧房改造,基本消除城市棚户区和不抗震建筑,逐步提高重大重点工程抗震设防等级,将抗震改造方案纳入小区、片区规划。


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治理、采煤沉陷区治理和农村民居抗震改建试点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用建筑及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抗震设防监管,引导农民建造抗震安全民居。做好城中村改造中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和建设工作。“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时期,要按照百年大计要求,做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总体规划和建设监督工作,使城中村改造成为城市地震安全样板工程。


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城市地下空间改造监管项目,做好太原市地震地质构造探测和研究工作,为城市地下空间改造提供地震安全资料,做好地下生命线管网系统、地铁、人防工程等地下设施的抗震设防设计、管理和监督。


开展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隐患工程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和加固改造。新建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抗震设防规划和建设。


2.地震小区划工程。市防震减灾、发展改革、规划、国土等部门密切合作,补充完成太原市所有县(市、区)活断层探测工作,查清太原市地震构造环境,深化对太原市地震背景的认识,为城市土地规划与利用、工程抗震设防、危旧房加固改造、救灾措施等提供基础资料。


实施新建城区地震小区划和全市震害预测工程。结合我市具体建设布局和发展特点,收集建筑物、生命线、次生灾害及地理信息等基础资料,开展建筑物单体和群体震灾预测评估,为城市应急指挥、抗震设防、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和地震紧急救援、震后重建提供依据。城乡管理、安监、住建、房管、经信、防震减灾等部门根据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协同各县(市、区)开展城市房屋建筑、工程设施、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以及新建城区地震小区划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组织进行地震次生灾害隐患排查,为重大建设工程、次生灾害工程以及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抗震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城市防灾科技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减隔震技术在城市公共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加强高科技和新材料在城市建设和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增强工程建筑和基础设施抗御地震风险能力。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等部门从项目审批、财政投入、科技支持等方面支持防震减灾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工程的抗震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经信、国资、交通、城乡管理等部门在技术和项目改造中逐步推行紧急自动处置系统在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城市地下交通轨道、地下管网工程设计施工招标中,鼓励成熟抗震先进技术的应用。


(三)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地震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建立功能完备、反应灵敏的地震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平台,并纳入太原市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功能和工作流程,规范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的管理与落实,实现应急演练常态化。各县(市、区)建立县级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与市应急平台联网,建立联动响应机制。做好市抗震救灾指挥平台的通讯系统装备建设,通信部门加快应急技术保障系统建设,确保震后通讯畅通。建立网络、广电、短信等地震信息快速发布机制和绿色通道。


2.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补充完善太原市抗震救灾抢险队装备,强化地震专业救援培训。在消防、武警基础上,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加强应急救援和救灾装备建设,城乡管理、供水、供电、供气、热力、交通等部门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队伍建设和专业抢险救灾装备配备。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组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配置必要装备。积极推进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天龙、蓝天等民间志愿者队伍的作用,逐步形成社会基础广泛、协调统一的地震灾害救助力量。


3.应急避险避难场所建设。按照国家标准,精确测算,因地制宜,合理部署,利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设施,做好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发展改革、规划、城乡管理、园林、人防等部门将公园、广场、大型人防工程的规划建设与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结合起来,同时规划、同步建设、同期验收。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按照人口、建筑等因素建设一定数量的室内、室外避险避难场所。


4.应急物资储备。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不断优化储备方式、储备结构,科学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地震应急物资储备专项资金,保障应急物资储备到位。市级常年储备100万灾民三天生活必需品及其它应急物资,县级确保辖区人口三分之一比例灾民两天食品、饮用水储备。推进民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规划》和民政部等部门颁发的《救灾物资仓库建设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按照4-6万人救灾标准建设。发展改革、民政、商务、财政等部门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等机制,完善储备管理制度。


5.次生灾害和危险源管理。建立健全次生灾害防治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做好地震次生灾害和危险性项目防治工作。安监、经信、水务、环保、国土、气象、煤炭、消防等部门开展易燃、易爆、易泄露化工、煤矿、水库、油库、煤气、核辐射等次生灾害隐患普查工作,加强重点次生灾害隐患和地质灾害区域的排查和治理,建立次生灾害预测评估信息系统并纳入全市震灾预测系统。


(四)防震减灾素质与教育体系建设


1.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体系建设。完善基层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网络体系,将防震减灾纳入公民基本素质教育。进一步拓宽重要时段宣传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加强影视、动漫、图书等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宣传精品制作,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辟防震减灾知识专栏,强化新媒体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民政、科协、防震减灾等部门加强正面引导和知识教育,定期组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巡讲活动,形成浓厚的防震减灾文化氛围。


健全舆情服务工作机制,宣传、公安、防震减灾等部门建立舆情收集、研判、处置系统,及时掌握地震舆情,充分运用新媒体及时发布真实信息。


2.防震减灾社区、乡村和示范县(市、区)建设。县(市、区)政府和民政、防震减灾部门加强对基层防震减灾工作的引导和管理,不断深化防震减灾社区建设,努力创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防震减灾示范社区。推动防震减灾示范县(市、区)建设,创建2-3个百姓真正受益、具有示范作用的防震减灾示范县(市、区)。力争“十三五”期间地震知识受众率市区达95%以上、农村达75%以上。实施“太原市防震减灾示范乡村建设工程”,力争到2020年,防震减灾示范乡村达标率达50%。


3.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建设大专院校和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体系。市、县两级教育部门把地震科普知识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和开学安全第一课内容,保证所有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接受一次地震安全知识教育,参加一次应急疏散、自救互救演练。进一步深化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十三五”期间力争达标80%。


(五)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支撑


1.“互联网+防震减灾”科学应用体系建设。抓住“互联网+防震减灾”和大数据时代契机,以科技和信息化为支撑,推动地震监测、震灾防御、应急救援工作上新台阶,初步形成“互联网+防震减灾”科学应用体系。


融合建设“互联网+地震监测预警”、“互联网+地震应急救援”、“互联网+地震灾害防御”、“互联网+防震减灾宣传”、“互联网+地震信息共享”。强化信息时代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强震动观测应用技术系统开发,统筹建设地震监测网络平台。依托全国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建设省会级示范技术系统平台。利用高效移动终端系统开展地震调查、地震区划工作,开发集防震减灾法规查询、地震影响信息服务、建设工程信息服务、防灾避震信息服务等内容丰富的地震信息公众服务系统。


2.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运用新技术,开展太原盆地地震构造及主要断裂带地震孕育研究,探索地震预测预报新方法。科技、防震减灾等部门把地震研究列为我市社科类重点科研项目,加强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研究山西地震带区域动力学、活动断层、断陷盆地与地震孕育的关系,综合研判大震风险。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实施地震监测专业技术领军人才计划。强化基层地震监测专业队伍建设,力争每县(市、区)至少培养一名熟悉监测业务工作且相对稳定的地震专业青年人才。


将市防震观测管理中心建成防震减灾综合科技服务中心,提供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等综合科技支撑服务;将太钢、重机、太铁、晋机防震观测站建设成为测震、预警、电磁、形变等地震监测学科研究中心,面向全市提供地震监测技术服务。


四、重点项目


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包括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公众服务和信息技术6个建设项目。“十三五”期间,以重点项目带动我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一)地震监测和预警项目


地震台网优化与升级工程。在重点断层和符合地质条件要求的地区加密观测台网,对现有市、县两级监测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建设集前兆、测震、预警及信息数据共享于一体的监测平台。建设国家、省、市、县(台)四级互通地震行业网络。建立地震分析预报和会商技术系统。建设地震前兆和网络自动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地震会商远程视频网络平台。


打造优质台站和重点学科。对市防震观测中心和专业地震台站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实施改造,支持县(市、区)设立监测信息中心。开展深井综合观测、地倾斜和跨断层技术、野外流动观测技术项目研究。建立重点学科研究实验室,开展地震预报基础研究,建成2个一流的综合观测台站,2个重点学科研究基地。


实施预警台网工程。开展预警系统研发和试应用,推广预警和自动处置技术在学校、医院、工业等领域的应用。结合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建设灾情和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平台。建成平均台间距<15公里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太原盆地发生5.0级以上地震时,震后5-10秒提供地震预警信息,1-2分钟提供地震参数自动速报结果,2-5分钟提供地震烈度速报结果,15分钟提供地震烈度空间分布图。


(二)工程探测与震害预测项目


开展新扩建城区活断层探测工作,查清地震构造环境,深化对太原市地震背景认识,提供综合评估地震危害程度和社会影响。实施太原市新扩建城区地震灾害小区划。完成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分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分区,市区钻孔分布图,市区地质地貌单元及场地类别划分,砂土液化分布区,软土震陷分布区,地震地质灾害综合分区等。


开发地震灾害评估和辅助决策系统。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方法针对我市自然环境和基础条件开展的相关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太原市防震减灾信息化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成基于“智慧城市”和“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的城市震害预测虚拟仿真系统。以GIS为基础手段进行地震相关的震情、灾情等空间可视化展现和综合查询分析,完成单体建筑承灾体可视化分析,构建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实现基于公里格网数据的震时评估、自动成图等功能。


(三)农村民居地震安全项目


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立保障体系,增强广大农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引导农民建造抗震安全民居。高烈度区农村民居全面落实抗震措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用建筑及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抗震设防监管。完善农村民居政策和资金保障机制,实现农村住房抗震防灾指导服务全覆盖。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个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每个自然村建设1-2户地震安全民居典型示范户。


建成农村震害防御信息服务数据库。各县(市、区)政府做好农居抗震性能普查,开展农村民居基础资料调查与抗震性能评价,建设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基础资料数据库。以主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和清徐、古交、娄烦、阳曲为重点,对农居结构安全、场地震害等基础信息以及潜在地震滑坡、崩塌、砂土液化等不利场地开展调查,编制典型农居建造技术标准,建立示范县农村震害防御数据库。


(四)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项目


提升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救灾指挥能力。建立地震应急预案数据库,完善震后快速决策支持系统,加强现场指挥部的交通、通讯和现代化装备建设,实现指挥部与地震现场信息和数据的交互推送。开展地震应急指挥、灾情获取、灾害评估、信息联动、现场装备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建立市级地震应急联动系统,实现震后30分钟内提供基础信息服务,震后1小时内给出初步快速评估结果。继续支持市地震应急救援队(武警太原支队)建设,配备高科技、高性能的地震应急专用抢险、通讯和交通装备,建设一流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


(五)应急避难场所和科普教育基地项目


“十三五”期间,建设5-6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大型避难场所。其中建成和平公园、迎泽公园两个符合国家I类标准的大型避难场所,同步建设3-4个Ⅱ类、10-20个Ⅲ类应急避难场所。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探索避难场所小型化、分散化、室内化安置灾民的路子,建立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遴选库,以满足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不同需要。制定配套的疏散安置预案和疏散演练规程,制定避难场所运行和服务规范,完善管理模式。


科协、教育、防震减灾、团市委等部门依托社会公共资源,共同建设“太原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市级科普基地使用面积不小于1000平米,包括地震逃生实地场景模拟训练体验区、抗震建筑体验厅、地震灾害展区、地震知识展区、防震减灾工作展区等。各县(市、区)根据本地情况,建立使用面积不小于300平米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六)地震信息和公众服务平台项目


建设太原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系统信息平台。构建地震监测预警、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科普宣传教育等防震减灾信息数据库,搭建防震减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快速应用与服务,拓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深化太原防震减灾信息网站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地震工作中的应用,实现对市民进行科普宣传的实时在线服务,传播防震减灾知识,培训自救互救技能。建立移动端灾情采集、地震舆情监控系统、领导移动推送系统。利用微信企业号等形式,建立针对特殊群体的地震行业信息、部门横向信息、综合信息等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法制和制度保障


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有关法规,明确工作责任,保障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将防震减灾工作列入全市目标考核,完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管理,推进应急演练制度化建设。


(二)经费保障


市、县(市、区)、开发区(园区)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防震减灾事业经费保障机制,保证重大防震减灾项目资金落实。逐步建立防震减灾管理基金运行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及社会资金支持防震减灾事业。


(三)人才和科技保障


各县(市、区)政府、各相关部门配齐防震减灾工作人员和联络专员。加强科技支撑,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实施专业技术领军人才计划。加强抗震救灾指挥部职能建设,积极改善防震减灾工作部门基础条件,拓宽城市间合作与交流。


(四)体系和落实保障


建立规划实施责任体系,制定科学评价标准,做好规划的上下衔接。各县(市、区)、开发区(园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各自实际和特点,制定本区域防震减灾规划或本部门防震减灾目标任务,形成科学的防震减灾规划体系。分解责任落实,适时开展评估、督促检查,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55802.html

本文关键词: 太原市, 并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