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政发〔2018〕18号《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浏览量:          时间:2019-01-19 04:55:33

邢台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邢政发〔2018〕1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大曹庄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发展全域旅游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要求,是加快推进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家优秀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抓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的意见》(冀政发〔2017〕13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规划的通知》(〔2018〕—20)和《河北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冀旅组字〔2017〕1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全域旅游、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山地度假、康养休闲、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等产品,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城市,把邢台建设成为华北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20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达到3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人均旅游消费达到1200元,国内过夜游客占游客总量比重达到40%,旅游购物消费占总消费比重达到15%,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发展达到全省旅游强市水平。

二、构建发展格局

依据《邢台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16-2030年)》,构建“一核心两示范区三带”总体布局,重点建设“一城五星”核心旅游区,做精做强城市文化休闲旅游,着力抓好邢台县、内丘县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太行山文化旅游产业带、沿邢汾-邢临高速旅游联动带、沿青银高速文化旅游体验带建设,打造邢台全域旅游新格局。

(一)邢台文化休闲城市核。围绕邢台历史文化商业休闲核心,以沙河市、南和县、任县、内丘县县城及邢台县皇寺镇为拓展,提升城市风貌、完善休闲氛围、强化服务功能。重点构建以开元寺、清风楼、顺德府衙、市博物馆、达活泉公园、邢侯墓遗址等为核心的邢襄文化中心圈,以万达广场、天一城、顺德诚上诚、北国商城等为核心的旅游购物休闲商业圈,以邢东新区园博园、襄湖岛湿地、七里河休闲观光带等为核心的近城休闲游憩圈,以沙河市、南和县、任县、内丘县县城以及邢台县皇寺镇为核心的服务拓展辐射圈,打造休闲文化旅游名城。

(二)太行山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结合全域旅游、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将旅游业作为太行山区主导性产业,积极推进邢台县、内丘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构建“旅游+”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着力解决交通瓶颈,重点推动红色旅游、太行世界地质奇观和太行长寿养生旅游发展,打造山地度假示范区和旅游精准扶贫示范区,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三)太行山文化旅游产业带。利用太行山高速及连湖大道串联临城大白云洞休闲度假旅游集群(崆山白云洞、岐山湖、天台山等)、大扁鹊庙康养旅游集群(扁鹊庙、神头村、鹊山、扁鹊药园、神应王生态旅游度假区、内丘扁鹊中医药文化旅游康养示范基地、鹊山湖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鹊山水世界等)、沙河山水田园观光休闲旅游集群(红石沟休闲生态农场、太行川寨-王硇、利多生态农业公园、太行绿泽田园乡村公园、泽丰生态园、秦王湖、桃花源、八里峡、栾卸银杏风景区等);利用平涉线串联大峡谷旅游度假区、路罗精品片区、前南峪生态旅游区、英谈村、紫金山、天河山、周公山、云梦山、大寒山、驾游村等,整合太行山脉的自然山水、避暑避霾环境、古村落、红色教育、历史文化、农林资源、乡村民俗等旅游资源,建设太行山文化旅游产业带。

(四)沿邢汾-邢临高速旅游联动带。以邢汾-邢临高速为依托,东西横向贯通串联“清凉中太行”龙头旅游集群、沙河文化体验及康养休闲旅游集群、邢台文化休闲城市核、现代农业与创意休闲旅游集群、南和农业嘉年华特色小镇、清河临西运河风情文化旅游区,重点对运河沿线重要节点的重要文物及相关环境进行修复,在运河沿岸打造文化演艺、特色小镇等多业态旅游产品,形成沿邢汾-邢临高速旅游联动带,推进养生度假、山地运动、生态休闲、现代农业、创意乡村等旅游业态。

(五)沿青银高速文化旅游体验带。依托东部平原优美田园风光,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沿青银高速串联柏乡光武中兴(汉牡丹)文化,新河红色文化,南宫红色文化,以及宁晋工笔画艺术小镇、小河庄电缆小镇,清河贝州古城、山楂小镇、羊绒小镇、运河水镇,临西玉兰小镇、仓集古镇、轴承小镇等特色文化体验,积极培育休闲农园、采摘园、湿地公园、乡村嘉年华、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国家农业公园等业态,推动邢台平原花海等旅游产品发展,促进平原旅游崛起。

三、优化产品供给

(一)打造多元化全域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平台,加强A级景区的对标建设与升级,以休闲度假和大健康为主题,重点将列入河北省“百家”精品景区的邢台大峡谷、天河山、紫金山、云梦山、周公山、临城崆山白云洞、沙河红石沟休闲生态农场、内丘扁鹊庙等景区打造成为质量过硬、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精品旅游景区。积极指导邢台县、沙河市、内丘县、巨鹿县、柏乡县、南和县、威县7个重点县(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建成邢台大峡谷旅游度假区、鹊山湖康养旅游度假区、沙河红石沟旅游度假区等一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内丘太行山苹果小镇、邢台县生态旅游路罗水镇、邢台县浆水生态旅游特色小镇、临城西竖特色小镇等一批特色旅游小镇。

(二)丰富“旅游+”新业态产品供给。重点打造兴台古镇、邢台酒文化博览园、德龙钢铁文化产业园、内丘邢窑博物馆旅游区、绿岭世外桃源、清河羊绒小镇、沙河玻璃产业、南和面业及宠物产业等工业旅游示范点,形成邢台工业旅游特色品牌。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航空运动、健身气功养生等体育旅游项目,培育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与旅游业、文化业相结合的综合性旅游项目。积极建设大湿地公园、水上休闲运动基地等旅游产品。围绕前南峪抗大纪念馆、冀南烈士陵园、冀南革命纪念馆、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吕玉兰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申报和创建一批省级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整合扁鹊庙、神头村以及周边的中药种植基地、山地等,打造以扁鹊文化为主题和品牌的中医药特色康养小镇。

(三)大力提升全域旅游产业要素供给水平。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要素供给,打造一批全域旅游特色吸引物和要素载体。深入挖掘本土特色餐饮和美食文化,大力策划、包装,积极培育邢台本土餐饮企业品牌,打造一批冀字号旅游餐饮品牌企业和名小吃品牌店。着力发展主题酒店、度假酒店、乡创聚落、生态文化庄园、自驾车房车营地等多元旅游住宿业态。加大对工笔画、剪纸等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到2020年,打造100个精品民宿示范点,培育5家智慧旅游酒店,4A级以上景区、旅游集散中心的旅游商品购物店实现全覆盖。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一)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借助太行山高速建设契机,重点加强旅游公路建设,推进干线公路与重要景区连接,强化旅游客运、城市公交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保障。在市区周边及太行山旅游集散区建成6个自驾车房车示范营地,积极配合打造河北省千里太行、运河雄风等品牌风景道,沿途配置观景台、特色驿站、生态厕所、汽车营地等服务设施,建设精品风景廊道,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严格执行国家、省关于旅居挂车分时段通行管理办法。到2020年实现全市4A级景区道路与二级及以上国省干线公路连通。

(二)完善“便捷乐享”旅游服务网。推动邢台市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建设,依托邢台市区交通集散中心、太行山高速服务区、重点城镇、重点景区建设一批功能齐备的旅游集散与智慧服务中心。把旅游交通标识、营地标识等纳入全市公共交通标识体系,统一规划建设,重点涉旅场所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为重点,大力开展城镇乡村环境整治和道路沿线旅游环境整治行动,整体改善城乡环境。力争到2020年,每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至少建成1处游客集散中心,全市4A级旅游景区旅游道路指示标牌由旅游管理部门实施建设,交通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对标牌设置审批手续积极予以配合、支持,力争实现全覆盖。

(三)扎实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按照“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新三年目标,持续推进厕所革命。进一步加大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线路、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购物场所、大型广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特色街区等节点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力度,促进厕所精品化设计、标准化施工,力争到2020年,全市新改扩建旅游厕所累计达到498座,4A级以上景区内60%以上的旅游厕所达到AAA级标准。

(四)建设“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建立市、县两级智慧旅游数据平台,组织我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加快接入“河北旅游大数据中心”和全省旅游云平台,建立现代旅游科学评价机制,强化智慧监管、智慧导览、智慧营销。以崆山白云洞、邢台大峡谷等8个4A级景区为试点,全面推动智慧旅游景区(点)建设,景区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解说、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覆盖。以万峰大酒店、辰光大酒店等酒店为试点,带动全市三星级以上酒店建设智慧酒店,并逐步推进智慧旅行社等智慧旅游试点企业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10个智慧旅游景区,实现智慧旅游与数字化城市的全面融合。

五、做强特色品牌

(一)构建全域旅游品牌体系。强力塑造推广“守敬故里,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旅游品牌形象。以“守敬故里,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为统领,制定全域旅游品牌和宣传推广规划和营销方案,带动各县(市、区)加快建设一系列目的地旅游品牌。打造绿色山水、红色经典、金色文化、银色冰雪、彩色民宿五个特色品牌,培育多个旅游节庆和赛事品牌。争取将我市重点景区纳入省精品旅游线路以及北太行、冀南和晋冀鲁豫的区域线路。

(二)探索优化旅游营销新途径。充分整合利用宣传、旅游、外事、文化、商务等部门和有关企业宣传资源,建立全域旅游联合宣传机制。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平台和渠道开展旅游产品宣传。对特定区域市场和人群,依托大数据分析,采用针对性营销形式,实现精准营销。推进旅游宣传推广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场。实施全方位市场推广工程,落实好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等方面相关政策。

六、推进共建共享

(一)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富民。把全域旅游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以太行山区为重点,打造太行山旅游脱贫攻坚区,扶持50个贫困村通过旅游脱贫致富。实施景村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批时尚乡村、艺术乡村。实施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培育建设2个省级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区。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计划,培育推出品牌化、系列化农村旅游商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在全市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引导和支持万名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

(二)打造全民共享品质旅游。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为宗旨,开展游客旅游需求和满意度调查,构建游客权益保障机制。组织参加“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河北”活动,加大旅游知识宣传力度,健全我市旅游惠民便民制度。重点推进旅游惠民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鼓励旅游景区在“5·19中国旅游日”免费对公众开放,抓好各项旅游优惠政策落实。做强1家综合性大型旅游企业、做优10家区域性骨干旅游企业、做精100家特色旅游企业,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营造全民共享品质旅游环境。

(三)创建绿色低碳的生活环境。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摸底,分类录入全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和全省旅游资源数据库、保护名录、发展项目库,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河流湿地等生态脆弱资源,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实施旅游能效提升,推进节约能源旅游项目和酒店等配套设施开发建设。

七、建立治理机制

(一)建立健全旅游质量标准体系。建立邢台市旅游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争创一批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打造一批旅游标准化精品示范项目,鼓励旅游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育旅游行业知名品牌。线上线下同步开展问卷调查,征询游客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效益。

(二)加快旅游综合管理机制改革。重点旅游县(市、区)以及重点旅游乡镇要加强全域旅游管理工作,建立与全域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旅游综合管理机制。在省全域旅游统计监测和评价机制创新基础上,组建市级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旅游数据平台,研究建立能够全面反映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贡献的全域旅游统计核算体系。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机制,各级各类旅游行业协会的人员和财务关系要与旅游等部门实现脱钩。

(三)推进旅游引领的“多规合一”。将旅游业发展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积极落实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指导全域旅游重点片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编制区域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各项控制性详规、重大项目设计要体例完备、切实可行,形成有效的全域旅游规划体系。

(四)建立旅游市场综合治理体系。配合省有关部门构建省、市、县三级多部门横向联合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完善旅游综合监管机制,探索建立旅游执法平台。建立旅游“红黑榜”评价机制,对旅游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行动。组织开展对景区运营的安全风险评估,强化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和旅游用车、旅游节庆活动等重点领域及环节的监管。

八、强化政策保障

(一)完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平台机制。建立健全责任考核等工作制度。各县(市、区)要积极申报承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集中打造一批邢台旅游新地标,推动重点全域旅游片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市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在全域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与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旅游扶贫开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招商引资、旅游人才培训等方面对承办地给予重点支持。

(二)创新全域旅游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对列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县视情况予以适当补助。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积极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大力推广众筹、PPP等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介入旅游项目开发。对全域旅游重大投资项目优先推荐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库和省级PPP项目库,予以重点扶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通过PPP模式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推动旅游企业与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合作,发行旅游信托产品和旅游理财产品,开辟多元化旅游投融资渠道。

(三)优化全域旅游用地支持政策。保障旅游重点项目用地供给,落实差别化旅游用地政策。将旅游发展所需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统筹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适当向旅游领域倾斜,对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旅游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有序适度扩大旅游产业用地供给。旅游项目中,属于永久性设施建设用地的,依法按建设用地管理。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方式建设旅游项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开办旅游企业。城乡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企业将旧厂房、仓库改造成旅游休闲场所的,可实行在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

(四)加强全域旅游人才保障。建立全域旅游发展智库,健全与全域旅游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机制,实施旅游培训计划,开展旅游行业全员学习培训。强化校企合作,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积极引进高素质现代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鼓励规划、建筑、设计、艺术等各类专业人才通过到基层挂职等方式帮扶指导旅游发展。落实导游薪酬和社会保险制度以及导游职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

附件:《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责任分工表

邢台市人民政府

2018年11月16日




《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责任分工表.doc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56736.html

本文关键词: 邢台市, 邢政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