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政发〔2017〕11号《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堰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浏览量:          时间:2019-01-20 04:42:53

 


 十政发〔2017〕11号


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十堰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


通 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十堰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3月30日



十堰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做好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实施“一城两带”“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战略,坚持扩大有效投资和创新驱动两手抓,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保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


——外贸出口高于全省平均增长;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节能减排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更大力度攻坚精准扶贫


深入推进“六个一批”,确保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6.5万人,完成20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的目标任务。完善“市场主体+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引进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培育“市场主体+贫困户”示范企业100家。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扶贫模式。实施56个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项目,培养贫困户电商示范户200家;贯彻落实“六个坚持”,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确保完成5万户1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实施提标降线,强化医疗救助,为贫困户提供最便捷的服务;开展技能培训,加快转移就业,确保完成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3万人次,转移就业1万人;完善教育扶贫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现贫困户家庭子女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学费减免和补贴资助的全覆盖;坚持两线合一,强化兜底保障,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培训就业实现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范围。


整合统筹使用资金,加大精准扶贫镇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造、“宽带乡村”示范工程、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集体产业,提高集体经济收入。推动精神扶贫,树立文明新风,建立完善脱贫致富激励机制。深化“四双”帮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确保市直单位驻村帮扶的82个重点村再出列30%。


(二)更大力度抓实产业培育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全力服务东风公司“十三五”发展战略落实,支持十堰东风基地主辅分离。加大对专用车、新能源商用车等产业支持力度,支持驰田金刚自卸车扩能、帕菲特工程机械专用车等项目建设,争取天津力神、杭州安靠电池项目落户十堰,支持东风特商、风驰新能源等加快发展,研究布局新能源电池后处理产业,力争实现汽车产业产值1400亿元以上,产量突破60万辆,其中专用车产量16.5万辆以上,新能源商用车产值突破百亿元。全面推进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转型升级,积极申报并力争纳入国家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培育和发展壮大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三助公司高端智能装备、盛宏电力智能充电桩、生物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全年新增规上企业60家。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200亿元。


加快现代服务业拓展升级。全面实施《十堰市“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支持新经济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进规纳限。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推进水上游、乡村游、工业游、红色旅游发展,加快“一主五副”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建设和“十堰礼道”等旅游产品开发,推动南水北调源头生态文化旅游区、环郧阳湖旅游度假区等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实现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5亿元,人均旅游消费达到850元,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7%,规模以上旅游企业达到400家,旅游项目投资达到70亿,创建国家、省级旅游品牌10个以上,旅游投诉结案率和满意率达到100%。举全市之力,举办好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推进电商发展,支持竹山县、房县、郧阳区三个贫困县区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推动农村淘宝、京东帮、苏宁云商等项目布局十堰;谋划电商进社区,打造“15分钟便民商圈”,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养老与医疗康复、旅游休闲融合发展,加强对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政策资金帮扶力度,鼓励企业开拓承接全国旅居养老新业务。鼓励绿色消费,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绿色物流,推进十堰空港经济圈、高铁经济圈、京能铁路物流圈建设,支持林安物流园、华西农商城、鄂豫陕物流园、寿康永乐物流园等创建省级示范区物流园区,新增A级物流企业和省级重点物流企业各5家以上。加大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力度,重点做好农产品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冷链物流及仓储配送项目建设。推动“老字号”品牌发展。加快佰昌?鄂西北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华西国际农商城二期、寿康华悦城等项目建设。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新进规服务业企业15家以上。


加快农产品加工做大做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丹江口市、郧阳区、竹溪县、房县等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丹江口市、竹溪县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着力增加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继续大力实施“61”产业强农计划,新建特色产业基地5万亩,改造中低产园15万亩,新认证“三品一标”品牌10个,加快正大集团百万只马头山羊产业化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以上,其中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以上,新增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100家以上、家庭农场150家以上,培育专业大户1000家以上。确保农产品质量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三)更大力度夯实发展支撑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十三五”国家政策导向和重点领域尽快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支持。继续抓好国家、省三年滚动投资计划项目库建设完善。抓好项目前期工作。推进11个省级和152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61.2亿元和341.9亿元。加快汉十高铁、京能热电、夹河关水电站、孤山水电站、热力管网、火车站北广场、十竹天然气管线等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十堰至西安高铁、十淅高速、通用航空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十巫高速公路鲍峡至溢水段、高铁十堰北站至武当山玄岳门一级公路项目、汉十高铁十堰北站换乘中心等项目。继续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和改造升级工程,改造县乡道100公里,新建通村公路1000公里。确保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0亿元以上。


积极扩大民间投资。推进PPP项目建设,贯彻落实特许经营法,出台PPP工作体制机制政策文件,动态完善PPP重大项目库,积极推介重点PPP项目,重点推进十堰至巫溪高速公路、武当山西站高铁小镇、十堰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十堰市城市轨道交通(重轨轻用)建设、高铁十堰北站站前广场项目、十堰青少年户外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等PPP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围绕新能源车、智能装备、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养生养老、双创空间、特色小镇等领域补链、建链,新引进规模项目100个以上,其中生产性项目不少于60%。


推动全社会创业创新。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加大科技投入,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推进“双创”、“互联网+”等政策措施,推动堰龙马、绿洲众创、“一键通”等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发展,完成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000件。完善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政策体系,培育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高校等科研人才创新创业。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融资机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项以上。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引进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急需紧缺的创新高端人才;依托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本地高校,培养市场急需的应用专业人才;立足本土企业,练就技能型“工匠”人才。加快十堰商用车及零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湖北汽车及零部件交易中心、十堰中关村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商用车研究院筹建。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增长8%。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编制十堰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一批特色小镇建设。提升城区服务承载能力,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面启动火箭路、江苏路延长线、京东巷等市政道路建设,完成20余条续建道路建设改造。完成天然气对接入户2万户以上。建设神定河中水回用工程、泗河污水处理厂扩能工程、神定河污水水质净化工程等城区环保项目。建设神定河、泗河污水入管信息化工程和城区污水管网防渗补漏工程,启动省级乡镇污水处理三年主覆盖计划;深入推进生态滨江新区建设。高效发展县域经济,支持十堰商用汽车、十堰生物医药、丹江口市汽车零部件、郧阳区铸锻型、竹房城镇带有机食品饮料、竹山县绿松石等6个省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支持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理顺管理机制,拓展发展空间。抓好竹房城镇带建设,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每县选取3-4个重点集镇开展城镇扩容扩能建设,启动建设15个农村新社区示范片区。抓好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力争发展10个标准高、规模大、效益好、示范作用强的示范基地,继续推进五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力争实现产值200亿元;在环库公路沿线开展10个左右生态旅游示范村建设。实施50个“生态家园”示范村创建。


(四)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落实《十堰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综合利用土地、金融、财税、公积金等政策,力争全市在售商品住宅库存消化周期控制在16个月以内的合理水平。推进煤炭淘汰落后产能,落实职工安置等有关政策。继续实施“过桥基金”等政策,支持企业开展票据融资、债券融资,服务外地企业赴我市贫困地区注册上市,力争3家以上企业新三板挂牌,上市后备企业达到95家以上,新申报企业债券3只,核准并发行企业债券2只。继续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降低社保费用,把结构性减税和取消、停征收费、基金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推进政银保企合作,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和市场主体全程电子化登记和企业名称自主选择制度,减轻企业经营成本。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补齐发展短板。


持续攻坚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审管分离,推进政务公开,再取消和下放一批审批事项,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前置事项,简化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加快投资联合审批平台对接。继续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立行政审批职能机构。深化农村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完成“两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分置和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意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抓好质量品牌建设,着力提升供给质量。稳定金融市场,确保全市贷款余额增长12%。防范金融风险,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加大对非法集资预防和处置工作力度。


推进信用十堰建设。建成市、县两级信用信息汇集系统,完善“双公示”信息常态化报送工作机制,定期发布“红黑名单”。建立定期举行“守信榜样”和“失信典型”新闻发布会制度,联合主流媒体加大诚信宣传和信用信息公开力度,扎实做好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每年六月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活动。加强重大失信事件的预警和整治,杜绝重大失信事件的发生。积极培育信用市场,鼓励信用服务机构开展产品开发和业务创新,拓展信用服务的领域和范围。


深入推进区域协作。深化与北京对口协作,继续争取启动国家有关部委及央企的对口协作工作。发挥对口协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加快推进十堰中关村基地建设,重点在水资源、环保、旅游、生物医药、生态矿业、绿色食品等领域与北京市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和技术协作,力促首旅集团等北京企业参股合作运营武当太极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项目、秦巴云谷项目、与北奔重汽合作项目建设。扎实推动华彬矿泉水、忠和酒业、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确保早日建成达效。加大区域协作合作力度,联合毗邻市州共同申报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与襄阳、南阳等汉江生态经济带、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和秦巴山片区经济协作。有序推进援疆工作,力争在产业援疆、项目援疆、干部人才培训方面有新突破。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长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鄂西圈、湖北自贸区发展战略。支持“一键通”外贸综合体发展,谋划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稳步推进十堰林安海关监管场所和公用型保税仓库配套建设,巩固发展十堰无水港建设。制定支持政策,加大出口企业培育力度,扩大汽车及零部件、香菇、木耳等优势特色产品出口规模,拓展出口领域。加大与中信保合作力度,着力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探索建立市级境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走出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服务贸易及服务外包发展。支持东风商用车、东风零部件等外资企业新一轮内部调整,服务香港世威置业、迪耐斯通达等新批的外资项目尽快完成到资。力争全年外贸出口突破4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3亿美元。


(五)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五城联创”工作。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奋力实现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大力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创建。


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完成十堰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确保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取得验收成功。办好第三届“生态文明日”活动。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积极争取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编制自然资源负债表,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完善并发布我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积极推进“多规合一”。


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提出的问题及整改任务。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全流域“河长制”管理。加强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实施丹库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推进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继续推进五河治理,争创神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试点。完成植树造林20万亩以上,新设立省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各1处。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规模畜禽污染治理和网箱养殖清理等,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争取2017年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在十堰召开。


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启动丹江口库区绿色航运工程,加快推广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船装备。加快建设全域绿道项目。推进郧阳区建设静脉产业园、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等重点能耗企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工作,实现全市重点能耗企业节能监察全覆盖,全面淘汰“黄标车”,确保全年节能减排、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走在全省前列。


  (六)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城区公立高中整合,打造现代职业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完成8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0条健身路径的建设任务。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启动全市地面数字电视、数字音频广播传输覆盖网建设。


加强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城乡就业体系,新增就业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巩固五项社会保险“全覆盖”成果,参保人数达到370万人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范公租房管理,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完善普惠公平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进科学高效的减灾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军民融合的服务国防和军队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强薄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支持社会办医,打造健康服务品牌。加快推进计划生育转型发展。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矛盾排查和重点人群走访,加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平安十堰”。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附件:1、十堰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计划指标表 点击下载


2、十堰市2017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 点击下载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0798ci.com/rule/57259.html

本文关键词: 十堰市, 十政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