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政办发〔2017〕198号《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市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市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银政办发〔2017〕19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银川市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已经银川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银川市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0月31日
附件:
银川市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加快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的发展理念,以扩规模、提质量、拓领域、优结构、促就业为目标,以银川都市圈和“三园”(银川丝路经济园、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园、银川“一带一路”国际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服务业集聚区、服务平台、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优质化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通过激励服务创新、引导空间集聚、鼓励跨界融合,激发新动能快速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着眼银川都市圈建设目标,抢抓轨道交通时代的机遇,扩大银川服务业辐射周边的效应,保持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新兴领域不断拓展,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构建优势凸显、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区域协调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凸显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带动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1000亿元,年均增长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实现全市产业结构向“三、二、一”型加速转变。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高素质人才为支撑,加强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谋划,走高端发展道路,使创新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源动力。
坚持特色发展。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优势服务业,培育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形成具有银川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为全市人民创造服务优质、生活便捷、就业充分、文化繁荣的生活空间。
坚持全面发展。以城市中心区、产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引导服务业集聚、集群、集约和融合发展。加强分类指导和示范带动,发挥区域特色,形成竞争优势,推动以城带乡,实现全面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充分发挥中阿博览会等平台作用,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树立国际视野,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大力度推动服务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力争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上参与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把银川建设成为丝路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
三、主要任务
立足银川实际,以更好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为导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发展,着力构筑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一)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增效,打造特色优质服务精品。
1.批发零售。推进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拉动消费作用明显的特色商业街区。加快推进世和天玺国际中心、西夏工人文化宫商业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推进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积极引进与培育大型电商企业。推进城区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加快乡镇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鼓励传统业态的批发市场利用“互联网+”,延伸服务功能。做好公益性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建设试点工作,构建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产销地集配中心。(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体旅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家庭和社区服务。深入开展“百户十强”创建活动,大力培育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推进从业人员职业化、规范化。鼓励增加多样化、优质化服务供给,引导企业打造一批“星级管家”、“金牌月嫂”、“优秀护工”。建立、扩大和共享服务信息网络,促进家庭和社区服务业公共平台建设,方便群众即时获得多样化的家庭服务。深入实施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合理规划建设邻里商业、居住区商业和社区商业中心,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在社区设立便利店、早餐店、菜市场、药店、家政服务点、再生资源回收站等居民日常、必需的商业网点。到2020年,培育5家带动性强、品牌效应和示范作用突出的家庭服务企业,培育1个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基本建成惠及城乡居民的家庭和社区服务网络。(牵头单位:市人社局、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住宿餐饮。以满足消费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住宿餐饮业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提高住宿餐饮服务的文化品位和绿色安全保障水平。积极引进国际国内著名酒店,为高端客源提供优质服务。鼓励现有星级酒店提高服务标准,改善服务质量,提供精品化服务。结合全域旅游和资源特色,积极发展星级旅游饭店、绿色饭店、主题饭店、民宿客栈、短长租公寓、有机餐饮、特色餐饮、农家乐等细分业态,满足广大消费者多层次需求。鼓励“老字号”餐饮企业做大品牌、培育市场,推动民族特色餐饮企业经营连锁化、民族特色餐饮行业“走出去”。(牵头单位:市商务局、体旅局,配合单位:市文广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健康养老服务。坚持基本健康服务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的方向,促进健康养老、中医保健、休闲养生、文化旅游等融合互动。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及适老化改造,整合现有资源,在城乡社区配置“医养”照料中心、社区托老(护理)所和老年活动中心,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体系。结合“社区一刻钟服务圈”建设,强化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合理利用。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将城镇废弃工厂、事业单位改制后腾出的办公用房、转型中的公办培训中心和疗养院等,整合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家政服务、老年用品、照料护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临终关怀等养老消费,开发建设一批集“医养融合、康护一体”的健康养护院、养生创意体验园、康体生活坞、四季养生花园等健康养生产业园。到2020年,实现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城市全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包括农村幸福院在内的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以上,其中护理床位10张以上。(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卫计委,配合单位:市人社局,滨河新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人力资源服务。制定人力资源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支持向社会力量购买基本就业服务成果。大力开发不同层次、不同群体需求的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产品。重点鼓励人力资源外包、高级人才寻访、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供求对接,引导各类企业通过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提升管理开发和使用水平。统筹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等培训资源,强化对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纺织等优势特色产业的人力资源支撑。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综合型、专业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服务培训和实训基地,积极培育发展10家在全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人力资源龙头企业。(牵头单位: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科技局、人才工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体育服务。加快建设一批中小型体育场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运动场等设施,实现城乡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加快推进体育场馆低收费或免费向社会开放,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积极作用,增加体育服务供给,培育体育消费热点。加快打造提升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品牌活动,利用黄河沿岸生态水资源,开展黄河金岸马拉松赛、黄河龙舟、自行车、赛车等户外运动。依托贺兰山脉山地资源,开展山地运动项目。依托月牙湖通用机场建设,发展通航运动,积极举办一年一度的航空跳伞节等活动。到2020年,初步建成以户外运动产业为主体,场馆服务、健身指导培训等为补充的体育服务业体系,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超过30%,人均拥有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平方米。(牵头单位:市体旅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大数据局、民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促进服务经济创新发展。
7.金融服务。以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为核心,持续实施“金融强市”战略。发挥好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和丝路经济园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集聚区、总部经济区和楼宇经济示范区。加快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在银设立分支机构和功能性服务中心,新引进和组建各类金融机构不低于10家。发挥好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推动智慧银川嫁接资本市场,滨河如意项目整体上市,到2020年新增上市公司1-2家。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以优质国有企业作为引金主体,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设立3-4支产业发展基金,助推葡萄酒、羊绒等产业发展。加快推动顺丰、京东、360、暴风等知名企业在银设立互联网小贷公司,打造科技金融产业聚集地。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牵头单位:市金融局、阅海湾中央商务区,配合单位:市发改委、财政局、国资委)
8.现代物流。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改造、提升物流节点功能,构建“一圈、四区、七园”的物流空间格局,打造银川市城市配送、工业物流配送和城乡一体的农村物流三大物流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物流园区服务功能,推进农产品物流、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等领域发展,重点抓好宁夏交通物流园区、西夏国际公铁物流园区、陆港物流园、宁夏润恒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综保区国际快件中心、邮件处理中心等物流园区改造提升和建设。壮大物流骨干企业集群,重点支持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鼓励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以资产重组、协作联盟、合资、合作等形式,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物流业融合创新,鼓励行业协会、骨干物流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加强跨区域联盟合作,建设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面向全国的物流公共服务云平台。力争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7%,培育发展5家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年市场交易额2000万元以上的商贸物流骨干企业10家,培育5A级物流企业1家,4A级企业达到6家。(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交通局,银川综合保税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9.科技服务。围绕银川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让、创新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成果交易、科技咨询等领域的科技服务业。依托“6+4”合作机制引进科技创新资源,加快银川市产业技术研究总院的创建,围绕葡萄、新材料、环保等领域创建研究所。加快推进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园建设,全面推进银川科技创新与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深度融合发展,竭力打造西部一流、辐射全国的创新创业示范区。全面提升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众创空间等技术水平和对外服务能力,鼓励创建一批引领效应显著的研发设计中心和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加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创新和科技人员创业提供中试开发、技术转移、成果孵化等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提升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转让交易等服务水平,不断扩大技术合同交易规模。支持科研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代理、信息服务、管理咨询、培训等专项服务,加快形成一批重要的专利、标准、商标和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配套技术和产品开发,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到2020年,科技服务业引领全面创新的能力明显增强,优势特色产业覆盖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新培育1-2家国家级研发平台,新认定10家以上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教育局、人社局,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0.电子商务。拓展电子商务应用领域,加强电商诚信体系建设,鼓励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发挥我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银川iBi育成中心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持各县(市)区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特色,引导各类电子商务业态集聚和功能提升。大力发展对阿跨境电子商务,申建跨境电商全国综合试验区,对接国家“信息丝路”计划,打造国际网络通道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加快实施中阿卫星数据产业示范园项目,推动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以“农村电子商务筑梦计划”工程为主的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社区O2O电商发展。建立电子商务交易监测体系,探索建立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的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到2020年,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市场体系,面向全国的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培育国家级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及示范企业各2家以上。(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大数据局、市场监督局,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1.检验检测认证。立足我市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加强对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羊绒纺织、枸杞、葡萄酒等产业的计量、检测技术、检验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计量、检验等服务。积极推进特色产业、产品和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认证服务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研发检测综合能力,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打造服务业发展新亮点,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12.信息服务。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拓展新兴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催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基础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均等性。加快推进智慧银川、智慧产业园、中阿信息港等项目建设,推动银川市大数据产业发展。依托银川滨河新区、银川TMT育成中心和iBi育成中心,开展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大力推动数字动漫、数字影音、影视制作、电竞游戏、多媒体数字产品等信息产业发展,培育电子信息智能关键器件生产制造,做大做强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产业。积极创新数字出版产业服务模式,鼓励发展网络出版、在线阅读、手机书报等数字载体产业,打造数字出版新高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加快移动宽带网络建设发展,实现光纤宽带网络在城镇家庭、行政村、公共服务机构、学校、旅游景区景点全覆盖,实现公共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力争到2020年,全市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信息技术类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20家。(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网信办、发改委、科技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新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3.文化旅游。以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围绕银川市“一核两带三区一轴”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按照“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发展模式,打造银川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西线以贺兰山东麓国家级风景旅游区为中心,丰富与提升西夏王陵旅游观光内容,积极推进西夏陵申遗工作;东线以“黄河-沙漠-湿地”为资源基础,突出城市近郊休闲康体娱乐主题;中线以阅海湾商务区为中心,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标志性建筑观光、大型商业购物和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等文化旅游产品。支持发展康养度假、农事体验、生态观光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鼓励有条件的村镇建设特色旅游小镇。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大力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进程,依托银川市独特文化资源,大力实施群众文化的精品工程,推进特色文化艺术品创作研发,重点打造原创文化精品,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到2020年,全市游客接待量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国家5A级景区达到3个,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左右。(牵头单位:市文广局、体旅局,配合单位:市大数据局、教育局、民委、财政局、农牧局、商务局、金融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4.服务外包。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外包产业,着力培育软件服务、阿语客服、翻译出版等外包企业,开拓发展3D模型制作、动漫加工、漫画数字化应用、数字出版等新兴服务外包业务。抓好示范城市、示范园区、企业主体等服务外包平台建设,重点开辟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色服务外包市场。发挥iBi育成中心引领作用,扶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综合运用贸易、出口信贷、对外投资合作等措施,支持服务业外包企业“走出去”。(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教育局、科技局、文广局,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规划引领。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要把对服务业的战略谋划、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纳入主要议事日程,抓紧推进服务业行业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大对创新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支持,在谋划工农产业布局时同步谋划服务业发展,统筹规划服务业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引导社会各类资源投入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要素集聚,引导服务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培育具有文化根植性和创新环境的服务业集聚区。(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保障土地供应。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时统筹考虑服务业发展用地布局,适当提高服务业用地比例,城市和小城镇黄金地段优先用于发展高端服务业。统筹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加快城镇低效利用土地再开发和城中村改造,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优先保障服务业重点项目用地。新建居住小区要配套一定比例的家庭服务业站点。支持用地单位在不改变用地主体、不重新开发建设前提下,依法依规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发展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牵头单位:市国土局、规划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落实优惠政策。对变电容量在100KVA以上商场、超市、餐饮、宾馆、冷库等无法避峰用电的服务业企业,根据国家价格主管部门统一要求,适时取消峰谷分时电价。于2017年底前按照居民、非居民和特种行业用水三类标准完成分类用水制度改革,实现工商业用水同价;取消境内非经营性普通公路过路过桥收费站收费。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自治区出台软件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生物医学、研发设计、检测检验认证、环保服务、旅游商品研发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物价局)、财政局,配合单位:工信局、科技局、交通局、水务局、体旅局、地税局,国家电网银川分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服务业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重点企业授信额度,扩大贷款规模,给予利率优惠。鼓励服务业企业通过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发行企业债券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挂牌、上市,鼓励已上市的重点企业采取整体上市、定向增发、发行可转换债券等进行再融资。扩大服务业企业贷款抵(质)押品范围,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股权、特许经营权、应收账款、收费权、动产等抵(质)押贷款业务。建立银企信贷沟通协调和资金需求信息发布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与重点企业加强合作。(牵头单位:市金融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统筹整合服务业发展相关资金,综合运用补助、贴息、购买公共服务、产业引导基金、奖励等方式,加大对科技、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领域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在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社会公益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科技研发、行业规划、资产评估、信息技术服务、检验检测检疫服务等技术服务领域,经贸活动、会议展览、绩效评估、项目评审、审计服务等行政服务领域,积极推行服务外包和购买公共服务。(牵头单位:财政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六)鼓励生产企业开展服务外包业务。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支持企业逐步将物流运输、设计检验、信息咨询、仓储融资、商贸劳务等业务分离出来。从原企业剥离后新成立的服务业企业,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重新开发建设的情况下,可不办理土地变更手续。新成立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可申请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牵头单位:市工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国土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七)促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对引进的国内外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其建设项目可根据其项目建设规模、带动效应等实际情况优先列为自治区、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优先纳入所在地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对新引进的世界500强、国内综合100强和服务业100强企业总部、区域和功能性总部,协助项目单位申请国家、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奖励。(牵头单位:市商务局、经合外侨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国土局、金融局,银川综合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新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八)支持品牌化标准化国际化建设。开展服务标准化提升行动,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建设格局。开展商标品牌质量提升行动,发展一批能够展示宁夏服务形象的品牌。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的服务业企业,组织制定服务行业国家标准和开展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的企业,配合项目单位申请相关扶持资金。(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民委、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组成的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服务业规划审查、政策制定、组织实施、督导检查和目标考核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研究提出《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对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协调指导。银川市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明确责任,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加强协调配合,及时研究解决服务业发展重大问题,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进一步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强化示范带动。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单位要围绕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抓紧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或重大行动。要积极在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优化环境、政策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发现、扶持和培育一批先进典型,认真总结服务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推广,强化典型引领。
(三)完善统计制度。健全完善服务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加强服务业各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统计工作,完善对服务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的统计,建立行业统计和运行监测分析季报制度,促进统计信息的交流与资源共享,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加强服务业统计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加大考核力度。完善服务业发展年度目标和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制度,明确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单位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对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奖励机制。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